明祀  78、小禮儀終見落幕、內宮中敲定國母

類別: 歷史 | 兩宋元明 | 明祀 | 南鄉書生   作者:南鄉書生  書名:明祀  更新時間:2021-06-21
 
五月中旬。

回去想了數天的王瓚,終于在五月初十,上奏表示支持尊崇皇帝之意,緊隨著猶如推到多米諾骨牌一般,無論北京亦或南京,無論在朝亦或在野,地方官亦或親民官附從者眾。

舊黨同樣相繼發聲,彈劾王瓚阿附圣意,奴顏婢膝,議禮多繆,反對重新制定宗廟制度。

而新黨同樣不甘示弱,交章彈劾楊廷和、毛紀、蔣冕、毛澄等尸位素餐,導致正德朝政敗壞。

一時間你來我往,每日彈劾題本不下百余,而涉及被彈劾之人,每日請罪題本、乞骸骨題本不下。

朱厚熜見事情也有些大條,便將王瓚遷至南京禮部侍郎,挽留楊廷和等人。

但確依然堅持用王瓚所上議禮,廢除朱高熾、朱瞻基、朱祁鎮、朱見濡、朱祐樘廟號。

改朱元璋廟號太祖,謚號高皇帝,朱棣太宗謚號孝文皇帝,朱高熾孝安皇帝,朱瞻基孝悼皇帝,朱祁鎮孝荒皇帝、朱祁鈺孝哀皇帝、朱見濡孝章皇帝。

為了避免引起張太后太過反感,朱佑樘則為孝平皇帝、朱厚照孝莊皇帝。

太廟按照宗周制度進行微調,太祖為祖廟,萬世不祧,太宗為宗廟萬世不祧,另有七廟,凡進一人祧遷一人,不在如以前一般,兄弟需要附廟。

連帶著張太后也被加了“昭圣慈壽皇太后”徽號,夏皇后被加尊“慈莊皇后”,同時殿試時間也被確定在五月十五日。

楊廷和得到消息之后,直接告病在家不出,對朱厚熜決議表示抗拒。

朱厚熜也沒有在意,畢竟眼下內閣已經被其架空,每日批閱題奏皆有公卿商議決定,有無內閣票擬已經并不重要。

而且內閣如今也不止楊廷和一人,雖然他告病,其余人尚且在崗,朝政也拖沓不了。

但并不表示朱厚熜就此算了,他派御醫日夜常駐楊廷和府上,另譴二十名宮女,日夜服侍,但凡有任何需要,無論何時宮中內侍,都會及時為他送到。

這給與年老的楊廷和精神帶來極大壓力。

畢竟誰也不想日夜有人看守,特別皇帝派的人,在他上廁所都在一旁拿著廁紙等候,毫無半點隱私可言。

不過三天時間,楊廷和被迫繼續出任內閣,朱厚熜這才召回宮女、內侍、太醫,讓楊廷和能夠安穩睡覺。

朱厚熜也懶得管這些事,反正暫時眼下無風波,他便忙著自己娶老婆之事。

朱厚熜如此嚴格的要求,是故此次甄選入宮的良家女只有兩人。

一人是周晳顏,另一個則是大名府元城人秀才陳萬言之女。

從畫像來看,陳萬言之女艷麗迷人,一雙桃花眼勾魂攝魄,若是選色,朱厚熜肯定毫無疑問會選她。

不過看到周晳顏家世之后,心里的天平已經逐漸傾斜,然一時間也未拿定主意,而是帶著這兩個人選前去尋找張太后定奪。

他可是時刻謹記袁宗皋之言,拉攏張太后,所以在謚號之事后,朱厚熜便讓張鶴齡、張延齡與其他勛戚一同進駐京營,用來讓二人在張太后面前美言。

這兩個蠢人,一看朱厚熜如此客氣,哪還管朱祐樘、朱厚照之事?

若說朱佑樘還好,對于他們非常大方,但作為外甥的朱厚照在其眼中,就不是人了,不但獎賞不豐,還聽信大頭巾讒言,屢屢申飭二人。

而朱厚熜這個假外甥便不同了,一登基就給二人進爵,而且現在還讓二人管京營,這可是無上榮耀。

當然二人更想要京畿左右田地,不過暫時二人還沒來得及伸手,朱厚熜又如此禮遇,倒是一下沒有好意思。

面對這么大好處,每年可以喝兵血,而代價只是微微美言,惠而不費的事,二人自然沒有反對,反而還幫朱厚熜在張太后面前說楊廷和壞話。

“兒朱厚熜恭聞母后安!”

朱厚熜踏進張太后宮殿之后,沒有任何拖沓,伏拜地上說道。

“予安,圣人快快請起!”

張太后滿意的笑著回答。

對于眼前這個兒子,她可是滿意的不得了,每日兩次請安從不落下,哪怕是病了,也要爬起床請安之后,再回去歇息。

在她病時,更是將題奏搬到內宮,一邊侍奉,一邊批閱題奏,凡送上湯藥,都要親嘗感覺不燙之后再讓她喝。

這種事哪怕她親兒子,都沒有如此做過,而朱厚熜一個繼子如此做,怎叫她不暖心?

而且她兩個弟弟,時常還在旁邊替朱厚熜說好話,這讓張太后對于朱厚熜這個繼子感觀,到達前所未有之好。

見到朱厚熜起身之后,張太后瞇著眼睛笑道:“圣人今天怎么有空來予宮中?”

“母后責怪的是,都是我事物太忙,一直沒有時間來陪伴您!”朱厚熜先是站起來作揖道歉。

“圣人這叫甚話,你乃天子,理當以天下事為重!”張太后臉色一變,假裝不高興責怪朱厚熜一句。

朱厚熜猶如小雞啄米似的,不停點頭附和:“母后說的是,是兒年幼,不分輕重!”

“圣人休要予說甚就是甚,你是天子,萬民君父,當有決斷!”

對于朱厚熜聽話態度,張太后心中極為滿意,因此便不由自主,擺起嚴母樣子,諄諄教導朱厚熜。

朱厚熜是打定主意,不與張太后對著來,所以對方說任何話,他都如同孝子賢孫,不停點頭稱是。

這同時也讓張太后滿面紅光,對于朱厚熜的好感度無限度上升,畢竟如同這種聽話兒子,怕是打著燈籠都找不到。

教訓完了朱厚熜之后,張太后便開始詢問:“圣人日理萬機,今日前來定是有事,還是早點說完,回去處理庶務要緊!”

“其實兒也無大事,只是因為這次皇后人選,地方送來兩個人,國之大事,我不敢私自做主,于是前來請教母后!”

“既然選國母,皇帝自己定奪就是了,又何必勞煩予?”

“母后此言差矣,國家大事豈能不詢問您?且皇嫂與皇兄伉儷情深,這不是因為您選的好?朕嘗聞:‘家有一老,如有一寶!’母后在上,焉能不請教?”

只要張太后不干政,對其態度朱厚熜則無任何不可。

有舍方才有得,更何況一些根本惠而不費的奉承之言?

“圣人盡是拿好話來誰給予聽,既然陛下請我定奪,那就拿來我看看!”朱厚熜的拍馬屁之言,也讓張太后有些不好意思。

不過既然朱厚熜讓她定奪,說明是尊重她的意見,于是也就沒有假裝推諉。

朱厚熜手揮了揮,黃錦立即拿著兩幅畫軸,以及兩封家世履歷,送到張太后面前。

張太后攤開,一一仔細觀看,良久之后便道:“周氏相貌雖不及陳氏艷麗,但其祖德行顯著,且國母當以論德不論貌,予以為周氏當為國母,皇帝以為如何?”

“果如俗語,母子連心,兒也以為周氏乃國母之選!”朱厚熜立即附言。

哪怕朱厚熜此前沒有傾向于周晳顏,如今也會如此答復,更何況他心中的確也是如此想。

“皇帝為九五之尊,需為皇家開枝散葉,予以為不如將陳氏也納入宮中,陛下以為如何?”

雖然張太后是獨寵,但朱厚熜身為皇帝,如果在跟朱祐樘一般,只生一個兒子,豈非國家又要出問題?

而且這么多年被朝臣罵,她早已看開,皇帝首要不是愛情,而是繁衍子嗣,因此才會有此提議。

“既然母后如此說了,終歸宮中不缺一人用度,一發納了便是,我回去之后,就讓有司下發條文!”朱厚熜對于張太后的提議,也沒有去拒絕,本身就是小事一樁。

納妃不像納后,需要耗費無數錢糧,是故并不在意此事。

“如此甚好!”張太后滿意點點頭。

“既然如此,母后好生歇息,等朕處理完庶務,再至膝前奉孝!”

“陛下慢走……”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