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祀  155、收商稅重新律法

類別: 歷史 | 兩宋元明 | 明祀 | 南鄉書生   作者:南鄉書生  書名:明祀  更新時間:2021-06-29
 
“商人逐利,無不存奸,不事生產卻安居樂業,反之百姓日夜操勞,卻只能粗茶淡飯,詔命各地另設稅務司,朝廷重新議定商稅,對商賈收以重稅。

另外須商議各行務工時常條律,反有若敢奴役我民,務工四個時辰者,處以重罰,各地官員嚴防死守,但有商賈害民者,以及嚴懲不貸。”

既然沒有辦法找到錢,那么朱厚熜便不介意在商賈頭上動刀,這些人中百分之九十九的,全是以各種手段得來的不義之財。

而且只要是商人,基本上都不會有什么道德觀念,因為資本不允許他們有這種沒用的東西,他們所要做的就是,被資本驅使者,前去將利益最大化。

如果他不這么做,那么資本就會選擇別人,讓他成為將別人利益最大化的墊腳石。

對于商人,朱厚熜實在沒有什么太大感覺,而朱元璋卻對商人太寬容了,在元至正二十三年,四月己酉規定:「凡商稅三十稅一,過取者以違令論」,如此薄稅,不但沒有讓這些人感恩戴德,反而憑借著投機倒把,憑借著壓榨勞動力,然后富甲一方,錦衣玉食。

雖然后來因為各種原因,有所略增,但畢竟體系在那擺著,想要有什么發展,也并不大可能。

當然,朱厚熜肯定不會腦子一熱,拍屁股就上馬加收商稅,他需要的是一個合理的安排。

比如收了商稅之后,商人為求利益擴大化,必然會把矛盾轉嫁到百姓身上。

這朱厚熜是絕對不允許。

所以朱厚熜會有規定,讓百官商議百姓工時,以及其他細節問題,不然這種政令下達下去,固然朝廷當場吃的滿腦肥腸,但是民變也會自然而然出現。

五一勞動節怎來的,朱厚熜可算是太清楚了。

當然僅憑這些還是不夠的,還需要將政策貫徹落實,更需要注意,在朝廷插手的市場之下,需要避免的諸多問題。

譬如官員會不會為了政績,然后壓榨商人,導致市場崩潰,會不會有商人賄賂官員,達到偷稅、漏稅、拖稅等目的。

朱厚熜從來不以善意來揣測被資本驅使的商人,但是他也不允許,有人砸了他的飯碗,將市場經濟搞的一團亂麻。

商人要打擊、要限制,但不能將他毀滅,不但一個諾達的國家,靠誰南送北運?

作為皇帝,他不能憑借著喜好來處理問題,他需要從大局面著手。

朱厚熜想法是好的,但不代表問題沒有,于是戶部尚書咳嗽一聲:“圣明無過于陛下,只是這樣,恐怕……商人并不會甘愿!”

戶部尚書說的哪里是商人,無非還是指地主大戶、各地衛所、藩王、勛戚這些。自古以來,做大做強商人能有幾個是真泥腿子?

不是高門子弟,便是大戶白手套,正兒八經平民,在還沒起來,就被人按倒了,或者被入股了。

就如同漕運,吃大頭的無疑是南京勛戚、沿路衛所、鎮守中貴、漕運總督這些人,小頭才能輪得到漕幫。

而朝廷要收商稅,那就與開邊一般無二,是在這些人身上割肉,這也是為何明末之時,戶部尚書提議復榷稅,而崔呈秀等人反對的原因之一,無外乎別的,只因為和他們有所利益掛鉤。

然而此次朱厚熜態度極為堅決:“大戶是否甘愿,只要你每百官議定好政令,但有不愿者,陽奉陰違者處以重罰。

敢蠱惑百姓滋事者,官府一律擒拿,仔細盤問,若是唆使百姓者,將唆使者抄家、發配。”

封建皇帝從來不不會和下面人講理,朱厚熜做了這么久,自然也知道,此事根本不能以常理度之,不然根本不用談什么新政。

“這……”

“沒什么這、那……凡有犯禁者,無論何人一律等同,但避免官吏聯合大戶欺壓良善,都察院須嚴防死守,但有殘害我人民者,一律報上嚴懲。”

由于朱厚熜現在皇權集中化,而且一些老資歷官員,也被他逐漸排除,因此他不不需要給任何人面子。

群臣嘿然,同時也是無可奈何,誰讓皇權勢大呢?

明朝自開國以降,雖然常常有人提及祖宗成法,可誰又把祖宗成法當回事?

就拿皇明祖訓來說,朱元璋自己欽定規矩,然而首先違反的便是他,說到的不納大臣投獻,可是他的兒子、孫基本上都是大臣、勛貴子女。

甚至于嚴格來說皇明祖訓,在明朝就發揮過一次作用,那就是楊廷和尊皇明祖訓“兄終弟及”一文,迎奉朱厚熜,其余的基本上再也沒有用過。

至于大誥,從開國的戶戶一本,變成了現在,墊桌子腳都嫌破的東西更不用說了。

連皇帝都不遵守,又何談其他人遵守?

“臣等領命!”群臣無可奈何,只得搖搖頭承下這個政令,然后國事臺進行切商討論,給一個可行的方案,遞給朱厚熜御覽裁決。

“如此甚好!”見到眾人不再多話,朱厚熜心情好了不少,然后又道:“大明律乃高皇帝開國之時所修,為了是天下百姓,知法尊紀,為的是有司有例可依。

然而時代更易,未免有些不足,即刻詔命天下擅長刑罰、例律能吏,入京佐住內閣大學士,重修大明律。”

大明律如今過去上百年,早就跟不上時代,而且朱元璋類似于理想主義者,條條框框雖然設置的一應俱全。

但終歸還是需要受到時代的限制,更受制于明初官員,有識之士稀缺的弊端,導致無數人可以鉆法律漏洞。

這對于朱厚熜而言,是絕對不可原諒。

法律是什么?

法律就是最后一條紅線,如果法律可鉆空子,那天下還能辦什么事?

然而群臣不敢茍同,天下之事莫不是徐徐圖之,皇帝雄心壯志的確好事,但什么事都想做,顯然不符合時代進步。

而且大家用了百年的大明律,也沒有覺得有什么不好,此時貿然更改律法,顯然多有不妥,于是出言道:“臣等以為,修法不難守法難,創業不難守業難,陛下圣心燭照,意欲革新變舊,臣等不敢掣肘,可是太祖所定大明律并無不可,如何此時貿然修法?天下又該何從?”

“有何不從之處?唐朝開國從武德七年修武德律,到永徽二年修永徽律不過幾十年,便修三次,我朝雖一直沿用大明律,但弘治十二年曾修訂加問刑條律,如何謂之不得更改?”

朱厚熜就奇了個怪,修個法律都這么難?唐朝不過幾十年,就有武德律、貞觀律、永徽律,不正是代表律法需要隨時更新換代?世上哪有什么不易之法?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