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品古玩商  第兩百一十一章 通風報信人

類別: 都市 | 都市生活 | 極品古玩商 | 吃仙丹   作者:吃仙丹  書名:極品古玩商  更新時間:2021-07-10
 
“你真的懂硯臺修復?”

方世福見方昊這么自信,心里還是有些詫異,孫子的成就越高,他當然越高興,但變化太大,他心里覺得不太對勁。

“這事我肯定不能騙你啊。”

方昊覺得這事還是要解釋一下,免得老爺子多想:“我簡單給您說下步驟吧,修復咱們家的那方硯臺,只需使用環氧樹脂添加相應材質的石粉等為主要成分的原料,調和成膠泥作為填縫和補配的材料,粘合破損處,待固化后將補配處打磨潤滑。

之后再根據文物修復原則,要做到修舊如舊、恢復原狀。按照傳統的修復方法,用黃蠟和墨,以火烘修復補正。這樣就可以使受傷嚴重,破碎或斷裂的硯臺,又得以重新煥發風采。”

方世福見方昊說的井井有條,也不由點了點頭:“看來你是真會啊,而且,我覺得照你這個說法,硯臺修復好像并不難嘛。”

方世福心里有些感慨,沒想到方昊真的會修復硯臺,至于方昊從哪學的,他琢磨了一下,也就不再糾結了,兒孫自有兒孫福。

這時,飯店兼職服務員的老板娘端了菜上來,說了聲“慢用”。

方昊說:“對于古硯的補全材料,要求能夠滿足硯石的穩定條件,并且具有相對的穩定性和耐久性,對硯石本身無損害。補全的材料應具有可逆性,或有可逆的方式來處理。因為硯臺的材質不同、損傷的程度,修復的方法也可能不同。

咱們那方硯臺可以使用我說的辦法,別的可能就不行。就說我剛才說的環氧樹脂,一般只適合于輕薄的小型硯臺的修補,對于厚重的大型硯則不容易加固,如果那位的硯臺是一方大型磚硯,就不能使用我說的辦法了。”

說到這里,他發現老板娘還站在旁邊,好像欲言又止的樣子,他正想問有什么事,手機響了起來,是錢珉來的電話,于是跟為爺爺他們說了一聲,到外面去接了電話。

過了片刻,方昊回到座位上:“姑姑,先前在兵馬俑那邊的時候,韓巖峰有沒有打你電話?”

“打了!”韓麗蕓點了點頭:“說是想當面跟我道歉,問我在不在家,我跟他說在參觀兵馬俑,讓他不要來找我了。”

方昊恍然大悟,他之前雖然猜測是不是趙葫蘆派人給他挖坑,但有一點沒想明白,趙葫蘆為什么知道他在參觀兵馬俑,難道是派人跟蹤他了?因此,他還是覺得巧合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直到剛才得了錢珉的提醒,他才想起來,可能是有人通風報信了,姑姑的回答,也證實了他的猜測。

“小昊,是他打電話給你,還是你是想找他啊?”韓麗蕓問道。

“剛才打電話的不是他,而且我可不想找他。”

大家很好奇,既然都不是,方昊干嘛那么問?

“這事說來話長,咱們邊吃邊聊。”

先上的是一道溫拌腰絲,這道菜是西京名菜,做的好腰絲脆嫩,清爽適口,麻辣芳香,做的不好吃,那味道就比較重了。

老爺子牙口不是太好,這道菜他也吃得動,先由他品嘗:“唔,味道不錯,做的很有水平。”

大家陸續下筷,果然非常美味,方昊覺得和之前吃過的不相上下,但那可是一家五星級飯店,能夠相媲美,已經說明這家店的廚師水平很高了,也難怪APP上有那么多好評。

接下來,方昊邊吃邊講述之前發生的事情:“我通過朋友調查,發現應該是有人通風報信了,所以試著問一下姑姑,看來確實是韓巖峰。”

得知了事情的原委,大家都非常生氣,特別是韓麗蕓夫婦,韓巖峰的所作所為,分明就是在欺騙他們。

韓麗蕓氣憤之余,想到了一件事情:“對了,你剛才拉肚子,不會是因為吃了桔子的緣故吧,那桔子是他們早上送來的,我看著新鮮,就放進包里了,不會是在里面下藥了吧!”

方昊擺了擺手:“應該不至于,而且你們也都吃了,如果有問題,不會光是我一個人肚子痛的。”

他接著說道:“大家別生氣了,我剛才已經跟我另外一位朋友說了,他會讓韓巖峰給我一個交代的。”

“這回可不能輕易饒了他!”方正強語氣中帶著些許怒氣。

“是的,這次一定讓他永生難忘。”

別說方昊,剛才杜滿狀知道后,也非常惱怒,說老虎不發威,當他是病貓,肯定要把韓巖峰好好炮制一番。

方世福眉頭微微一皺:“小昊,教訓他可以,但要記得,別把自己栽進去。”

方昊笑著讓老爺子放心,他想做,杜滿狀也不會樂意幫他做。

菜肴陸續上桌,總體還算可以,有一道菜味道平平,不過小店的水平也就這樣了,大飯店都不太能做到,每一道菜都合客人的口味。

吃飽喝足,方昊去結賬,一共才一百多,對比今天的菜肴已經很便宜了。

正準備掃碼付款,方昊見老板娘又一副欲言又止的樣子,終于忍不住問了:“老板娘,你有什么事啊?”

老板娘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小哥,你是不是會修硯臺啊?”

“硯臺的種類很多,價值不同,受損的程度也不同,我要看了才知道能不能修。”方昊沒有給出肯定的答復。

老板娘說:“我也不知道是什么硯臺,被我孩子不小心摔掉了一只角,因為是我丈夫爺爺留下的,就想修補試一試。”

“這樣啊。”方昊想了想:“我不是本地人,現在手上也沒有工具,就算要修復,也可能要拿回京城去修。”

“這樣啊……”老板娘顯得有些失望,拿到京城去修,光是路費都要不少錢吧!

現在是中午打烊時間,老板從廚房出來,正好聽到兩人的對話,于是說道:“小兄弟,要不我去把硯臺拿過來,你看看能不能修,值不值得修?也不讓你們白等,你們這頓飯算我請了。”

方昊想了想:“遠么?”

老板連忙說:“不遠的,一來一回,最多二十分鐘。”

這些時間,正好讓大家再休息一會,方昊又去問了大家的意見,大家都同意了。

于是,老板騎著電瓶車去拿硯臺,老板娘給他們倒了茶,隨口說道:“其實,我之前也問那兩個人,可不可以介紹修硯臺的師傅,他們說,認識的都是老師傅,修復的價錢比較貴。”

方昊笑著問道:“你怎么知道,我修復的價錢就不高呢?”

老板娘有些不好意思:“我剛才也聽到你說的那番話了,我家的那方硯臺只是摔碎了一角,修復起來應該挺容易的吧。”

“這可不好說。”

方昊笑了笑,他對剛才那兩位有些好奇,轉移了話題:“剛才那兩個人是老顧客嗎?”

老板娘說:“他們不是本地的,來這里住了有兩三天吧,每天中午都來我家吃飯,想來今天之后,應該不會來了吧。”

方昊點了點頭,沒有再問。

沒到二十分鐘,老板回來了,他手里拿著一只盒子,放在桌上,打開一看,里面有兩方硯臺,其中一方是塊紅色的長方形硯臺,左下角已經被摔碎了。不過,方昊此刻的注意力,已經全在另一方硯臺身上了,這是一方老澄泥硯!

“怎么有兩方硯臺?”方正強看到盒子里面硯臺,開口問道。

老板回了一句:“這方硯臺也是我爺爺留下來的,我想讓小哥看看值不值錢。”

“我先看看再說。”

說著,方昊把旁邊的那方澄泥硯拿了出來。

這方硯臺規格較大,色澤呈鱔魚黃,包漿滄桑,泥質細膩,利于發墨。整體呈一顆碩大豐滿的佛手果形狀,拳拳相握,上有枝葉點綴其間。其雕刻技法為典型的明代風格。佛手寓意多福多壽,為古人常用創作題材。

硯臺正面有圓形硯堂,上部有硯池內挖。硯堂左側有刻款“居節藏”。這位居節是明代書畫家,少從文徵明游,書、畫為入室弟子。山水畫法簡遠,有宋人之風。所以這是一方名家名硯。

另外,硯底部有后續藏家所刻提拔,還刻有一首行書五行詩。

這首行書五言詩,意在稱贊澄泥硯之質美、堅硬、敲之有聲。書寫尤為流暢有力,頗具功底。方昊用手指一彈,果然發出清脆的金石之聲。

現在存世的老澄泥硯大多數都是清代民國的,這些清代民國的澄泥硯在下發墨(硯臺與墨碇研磨的過程)上很少能達到一流的,造成這個下發墨不行的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原材料配比不行,當然原材料本身也不如唐宋元的原材料好。

這也是乾隆皇帝要在澄泥硯的原材料中加入紫砂的原因,就是為了增加下發墨能力。但隨著時代的變遷,黃河、汾河的水流量、水質、泥質都發生了巨大變化。即便是使用現代的黃河澄泥制作,機械化壓模的再漂亮,也沒有真正古澄泥硯的特性。

像這種品質的老澄硯,在市面上已經很稀罕了,何況還是名家名硯,并有好幾位藏家的刻印,還有贊揚硯質的詩句,更為難得。

能夠意外遇到,方昊肯定想要把它收入囊中,他平時可以用它來研墨,練習書法,想必是非常愜意的事情。

心里有些戀戀不舍地把這方老澄硯放回去,方昊又拿出另一方硯臺,其實這方硯臺他一看就知道是虢硯,這種硯臺雖也算名硯,但價值不算高,稍好的虢硯,哪怕宋代流傳下來的,也就萬把塊錢而已,更別說這方硯臺時間不長,做工也普通了。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