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沒回到四合院,便有人請他到。
聽到有唐伯虎的真跡之后,李浪也是奮不顧身的就放下飯飯盒走了。
城南三樓靠近窗戶的一張桌邊。
李浪看了看下方舞臺上看見正有人在表演京劇。
李浪之所以跟著他們來這個地方,主要是因為聽說人家手里有唐伯虎的寶畫。
“張哥,您怎么帶我來劇院看戲了?”
“不對勁兒啊,你今天?”
“咱們不是說帶我看一幅唐伯虎的畫?”
張哥笑呵呵的說道:“小兄弟,現在別急啊,現在那人還在路上,不過你放心,我肯定會讓你看見的,這個東西肯定跑不了。”
“其實我是約好了過來看戲,所以人才答應帶那幅畫過來的,不然的話人才不愿意過來。”
“那人不賣畫嗎?”李浪眉頭一皺說道。
實在是晚上還有事,自己是聽張哥說有人想賣唐伯虎的畫,自己才屁顛屁顛的跑來的,不然的話自己根本不會來。
張哥笑呵呵的說道:“賣,人家怎么不賣。”
“只不過古玩字畫這行不能說是賣,人家得叫忍痛割愛,這里面的說法不一樣。”
“呵呵,是是是,忍痛割愛……”
李浪嘴角笑了笑,沒想到這幫人居然到了這個地步還窮講究。
現在你都已經要賣畫了,到頭來還那么多名堂。
李浪眼看人還沒來,所幸一邊與張哥喝茶一邊看舞臺上的京劇表演,反正干耗著也是耗著。
此時,后臺好不熱鬧。
幾十個優伶有拿著刀槍棍棒揮舞排練,他們這些人開始穿著戲服在那咿咿呀呀的吊著嗓子。
對于他們來說,這已經成了家常便飯的日常演出了。
不過大部分人正在加緊化妝,他們或許都在為接下來登臺演出做著準備。
角落的一個化妝臺邊有一個看起來約莫十五六歲碧玉年華的姑娘,她手拿眉筆照著一面玻璃鏡輕描黛眉涂抹腮紅。
眼前的這位姑娘名叫李雅思,可以說是城南小有名氣的演員。
別看她年紀輕輕,但是人家唱念做打樣樣俱佳。
現在可以說是有不少的前輩們們對其贊賞有加。
不過也有人時常感嘆李雅思生錯了年代,如果擱在過去年月有大老板花重金捧的情況下,那她必然名動京城成一代名角。
“李雅思,你還不搞快點,現在馬上下一個節目就輪到你了。”
“現在可千萬不能磨磨唧唧了。”
的劉班主看到李雅思還在化妝,自己也是著急忙慌的跑了過來。
“劉班主,現在急什么?”
“你別催我了,我馬上就畫好了。”
李雅思抬頭看了劉班主一眼,隨即,還是不輕不緩的繼續描眉。
劉班主一拍大腿道:“哎呦喂,我的小祖宗,我服了你了,到了這個地步您還不急?”…
“你不知道前面人都堆成山了嗎?”
“現在你要是不出去的話,我怕得有人砸了咱們的班子。”
李雅思扯了扯嘴角道:“現在馬上要成人民劇院了,我現在倒是想看看誰敢砸?”
“我也想知道誰有這個膽子。”
“哈哈哈哈。”
城南曾是四九城赫赫有名的四大之一。
主要是最近有領導決定把改成城南人民劇院的。
除了戲曲班子以外,還得有一些其他的表演節目。
其實上面也主要是豐富工農階層的業余生活。
“行了行了,我說不過你行不行,趕緊的前面都等著你一個人。”
聽到這話以后,劉班主臉色窘迫的嘆了口氣。
可是民國十三年一手創建的,盡管自己比不上梅老板當初的承華劇團,但在四九城也是四大梨園之一。
可奈發展這么些年,到現在都沒有出過一個名動天下的名角。
當劉班主發現了李雅思這個天賦異稟的孩子,自己覺得此女有成為一代名伶的潛力。
所以劉班主從小就培養李雅思唱念做打請來名師指導,想著等其長大成人之際找一些愛看京劇的大老板幫忙,花重金捧紅李雅思讓她成為第三個梅蘭芳。
可誰知道天不如人愿,隨著新國的成立,行當雖然生意依舊火爆,但往日豪客一擲千金,力捧名伶爭相攀比的盛世卻是一去不復返了。
別看如今李雅思登臺數年,在城南這片小有名氣,但與劉班主心中所想的名動天下還是差了許多。
時間過的很快,不知不覺幾十分鐘過去。
李浪一邊喝茶一邊看著臺下的京劇演出。
對于京劇來說,李浪跟后世絕大多數年輕人一樣,自己幾乎從不去。
這主要有兩個方面。
一方面京劇的觀賞性不高,除了老一輩的人外鮮少有年輕人喜愛的。
第三就是現代社會,娛樂行業發達,有電影、電視劇、游戲、……
太多太多的娛樂方式讓京劇進一步的衰退,不過那都是幾十年后的事情了。
現如今全國上下,愛好戲曲的人多如趙毛。
四九城更是愛死了京劇,幾乎但凡手頭上有點閑錢的都愛花幾毛錢來看戲。
突然臺下有一個四十多歲的中年男人,吃著瓜子喝著茶看了眼臺上的京劇表演,甚是不滿的說道:“你們這城南劇院搞什么?李雅思怎么還沒出場?”
“對啊,我們是來看秋雅思的,現在還不快讓她登臺唱霸王別姬。”
“要看霸王別姬。”
“霸王別姬。”
有人帶頭鬧事,所以底下的人如炸開的油鍋一下子沸騰起來。
三樓的李浪看到這一幕,自己甚是驚訝,問道:“張哥,現在這是怎么了?”
看著一樓的熱鬧,張哥笑呵呵的說道:“這幫人都是來看霸王別姬的,看見這劇院那么久不上場,所以大家自然不滿意。”
“霸王別姬?”
“對,霸王別姬。”
張哥看了眼李浪,笑道:“兄弟,您舊居海外對四九城不太了解,劇院的霸王別姬可是這的拿手好戲,特別是演虞姬的李雅思可是劇院的有名的伶人。”
李雅思?
聽到這個名字李浪眉頭一蹙,總覺得有點耳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