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德朝  第十八章 烏斯藏——歸京城

類別: 歷史 | 兩宋元明 | 宣德朝 | 涉江采木蘭   作者:涉江采木蘭  書名:宣德朝  更新時間:2021-06-20
 
朱瞻基回南京了。

朱瞻基帶著朱瞻壑、劉真、楊士奇、紀剛、李蕙玉、紅秀等人,還有八百重慶衛的老兵浩浩蕩蕩的開回了應天府。

朱瞻基騎著高原上的小馬,身著緊身袞袍。披著黑色的毛絨披肩,挎著御賜的金劍。一副威風凜凜的模樣進入了京城,身后的八百重慶衛舉著大紅旗幟和明軍的日月旗,身著精鐵鎖子甲還有大紅的鴛鴦戰襖。

“太孫殿下大捷歸來!東營郡王殿下大捷歸來!廣漢侯大捷歸來!”

負責開路的紀剛帶著六百錦衣衛全部身著飛魚服,佩戴繡春刀。舉著朱瞻基的令旗豎牌開始吆喝了起來,一副趾高氣揚的模樣。

劉真和朱瞻壑也一樣,騎在馬上跟在朱瞻基的身后。

朱棣沒有親自出來迎接,而是派遣漢王朱高煦和文淵閣大學生解縉、太子冼馬蹇義在宣武門口迎候朱瞻基的歸來。

朱高煦滿臉都是欣慰的笑容,畢竟他家老大這次跟著朱瞻基一起出去,也算是給他爹長了臉。

朱瞻基等人在朱高煦面前停了下來,而后紛紛下馬拜道“參見王叔(殿下)(父王)!”

朱高煦笑笑,然后先是拍了拍朱瞻基說道“大侄子這次表現不錯嘛,父皇可是天天都是對你夸耀有加呢。”

“二叔過譽了,小侄微末之才難當大任。全仰賴諸位將軍、臣工之輔翼,還有二弟的幫助才能圓滿歸來!”

朱高煦聞言驕傲的一笑,隨即便不再搭理朱瞻基了。

只見朱高煦趾高氣揚的從懷中掏出來圣旨,輕輕一哼朱瞻基等人便立馬跪下接旨。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朕聞皇太孫等浴血于川藏之地,以宗室之身而不畏艱險。朕心甚慰,以恩賜賞之以撫其心。

皇太孫朱瞻基,質慮純孝。以總角之年,不畏刀兵鋒刃之相見、不懼苦寒高原之艱險。朕感年皇太孫之德行,特賜金牌一枚。見此牌者,如朕親臨。

另賜太孫府一座,待束發之年即可遷居。良田八百畝、絹帛三千匹、錢萬兩,以慰皇太孫之行。

另有廣漢侯、四川都指揮使劉真者,入五軍都督府都督馬軍之事。”

朱高煦念完之后,不等朱瞻基謝恩便立馬湊到朱瞻基的面前說道“老爺子讓你這小子趕緊滾回去,要是有敢拖沓半刻有你的好果子吃。”

朱瞻基聞言自然是不敢耽擱片刻的,立馬領旨謝恩就跑進了宮里。

當然了,跑的時候自然是不會忘了那塊金腰牌的。

后面的朱瞻壑見狀也想跟上去,卻被朱高煦一把拉住說道“小子你要作甚?”

“看大哥跑的那么著急,是不是大父催促他了?兒臣怕大父處罰于兄長,故而欲跟隨上去。若是大父責罵兄長,我也可以為其辯護一二。”

“那小崽子挨罵活該,大兒子你可不要去湊熱鬧!”朱高煦奸詐的一笑,然后一把將朱瞻壑給拉了回來。

“這漢王爺可當真是無恥啊!”劉真看著朱高煦得意的模樣,心中不由得暗罵了起來。

劉真身旁的楊士奇只是微微一笑,伸出手拉了拉劉真的袍袖兒說道“劉將軍莫要著急,陛下也只是想敲打敲打太孫殿下罷了。只要憑著太孫殿下的那股子靈巧勁兒,想必是能哄好陛下的。”

劉真無奈的嘆息一聲,看著朱高煦小人得志的模樣吐槽道“但愿上位不要苛責于太孫殿下吧,若是落下了話柄可難保咱們這位漢王殿下借題發揮呀。”

“國本之事,陛下心中有數。八王之亂、梁武之禍,陛下是絕對不會允許的。”

不提劉真等人得擔憂喝朱高煦的得意,朱瞻基這邊是吃了朱棣的閉門羹。

這一進宮里,就看見胡善圍板著一張臉攔在路上。朱瞻基立馬感到了一絲的不妙,這次朱棣似乎真的是有些生氣了。

都說胡善圍就是朱棣心情的晴雨表,朱棣的心情跟胡善圍得態度總是息息相關的。

“太孫殿下可算是回來了,主子已經等不及了。

不過主子也說了,要太孫回來先領十大板子再進去。”

胡善圍面無表情的掏出來那塊板子,然后沖著朱瞻基揮了揮示意他伸手挨打。

朱瞻基無奈,只能任由胡善圍處罰。

胡善圍可是一點都不會慣著朱瞻基的,一頓板子下來把朱瞻基打的是嗷嗷直叫喚。

“太孫殿下現在可以進去了,主子正在內屋里等著太孫殿下!”

胡善圍讓開了道路,朱瞻基見狀立馬逃也似的推門而入。

然后朱瞻基就聽見屋里傳出來一聲威嚴的呵罵,正是朱棣本人是也。

“小崽子進來都不問安了?”

朱瞻基聞言立馬驚醒過來,趕忙跪在內屋的門檻子旁邊說道“還請大父恕罪!

孫兒多日不見大父,心中甚是想念。孫兒與高原之上飽受風雨之磨礪,軍旅之歷練。每每深夜之時,孫兒思念大父之情輾轉難寐。今兒個好不容易回來了,一想到馬上就可以見到大父。孫兒便忘記了禮儀規矩,只想著盡快回到大父身邊膝下承歡。

此失禮之處,乃是孫兒思慮不周。還請大父懲罰于孫兒,孫兒當無話可說!”

屋內得朱棣聞言并未做聲,只是聽見他倒茶的流水聲淅瀝作響。

待聲音停下,朱棣突然來了一句說道“呦呵,這杯茶倒滿了。倒滿了可就不好拿了,一個不小心就容易燙手呢。”

朱瞻基皺著眉頭,思索片刻邊結果話茬子說道“茶水燙了晾涼一些再飲用便是了,或者干脆倒一些出來即可。

不說這茶水得事情,孫兒卻是有兩件事情懇請大父恩準。”

“哦?小崽子剛才還求罰呢,現在就開始請功了?說吧,朕要看看你小子能說出個什么二五六來!”

“孫兒想請大父免去英國公、成國公二人的差事,兩位國公皆是我大明朝的青年才俊。每日里陪著孫兒練武,那可是太屈才了。孫兒懇請大父,讓兩位國公免去了入宮的差事罷了。

二來孫兒想要潛心于學業,懇請大父賜永樂大典編纂完成的部分,孫兒打算進來閉關學習!”

朱棣聽見朱瞻基的話兒,也是沒有立刻回答。

過了好一會子,朱瞻基才聽見里屋的朱棣狠狠的啜了一口茶說道“嗯!不錯啊,嶺南新到的茶葉就是醇香!

基兒言之有理,這茶水放一陣子當真是好喝。不過為了喝一口茶,就倒掉一部分是浪費了。晾涼來再喝,才是真正的品茶之道嘛!”

這茶都是喝熱乎的,哪里有喝涼茶水的道理?

不過朱棣之目的也不在于品茶,敲打敲打朱瞻基才是真正的想法。

“所以說......張輔和朱能的事就這樣吧,也不用奪了他二人的差事。

不過你小子閉關讀書我可是贊成的,你這個月就回去好好研究一下學問,不要到處亂跑了!”

聽聞朱棣轉換了稱呼,朱瞻基立馬蹬鼻子上臉的說道“孫兒知道此番私自調兵開戰,還蠱惑當朝國公,這都是大罪過。不過孫兒也是立功心切,這好不容易出去一趟不立點功勛回來可不行。

漢驃騎霍去病言曰:匈奴未滅,何以家為?

我華夏兒郎邊關走一遭,不立下功勛可不得行!

孫兒更知道,一個總角之少年就立下如此之功勛。樹大而招風,恐有方仲永之事。故孫兒自愿閉關半年,此間不見外臣、不參國事。只研讀經典之書,向道衍師父求學明理罷了!”

“好吧,基兒你有此心就好。不過張輔和朱勇還是要見的,閉關學習也不能落下武藝。

罷了,罷了,你且先回你父親那邊吧。你父親與母親對你的思念,你應該是理解的。

晚些時候來大父這邊吃飯,你祖母讓御膳房做了最好的飯食。今兒個晚上,便睡在大父這邊。

不過老子可是煩你煩的不行,都是你祖母非要留你過夜的!”

朱棣言語間已經充滿了寵愛之情,不過礙于作為皇帝的面子不能表露的太過明顯。

朱瞻基可下是將心中的石頭給放下了,連忙告辭道“那孫兒就先回父親母親那邊了,晚些時候再來大父這邊蹭飯吃。”

朱瞻基在得到朱棣的之后,便立馬跑出了大殿。

朱瞻基坐在大殿外的臺階上,止不住的喘著粗氣。

“真是伴君如伴虎啊,剛才但凡是有一點得話兒沒說明白可就遭了!”

李蕙玉一直等在外面,見朱瞻基出來便立馬拿著水囊湊了過去。

“郎君快飲些清水,看郎君滿頭大汗的樣子便知道是渴了。”

朱瞻基接過水囊,拿起來邊一飲而盡。

“真痛快!

蕙玉你是不知道啊,剛才大父那態度可是給我嚇完了。得虧你家郎君我反應迅速,完美的接下了所有的話茬子。要不然當真是不知道該如何收場,只怕不能如此的輕易蒙混過關了。”

朱瞻基一出來就開始自賣自夸,整個兒一出王婆賣瓜的景象。

李蕙玉不知道里面剛才發生了寫什么,不過見朱瞻基眉宇間得愉悅之態便也開心的笑了起來。

“郎君無事便好,只要陛下不責怪于郎君便是最好的了!”

“今兒個晚上我要來這邊吃飯,蕙玉你趕緊去看看腌的泡菜如何了。

到時候拿一些過來,正好能討大父的歡心。

記住要辣白菜和蘿卜條,這是大父做愛吃的泡菜哦!”

朱瞻基現在的心情很是美麗,還有些飄飄然。

“好了,不墨跡了。趕緊回父親母親那邊,還沒跟父母問安呢。”

朱瞻基一拍屁股,就奔著太子府的方向跑去了。

李蕙玉見狀只能小跑著跟在朱瞻基的身后,也得虧這朝鮮小姑娘沒纏足,要不然還跟不上朱瞻基的速度呢。

朱瞻基回頭看著李蕙玉小跑的模樣,也是想起來纏足這個事情。

“這種陳規陋習,是應該更改了。”

不過作為父系社會的封建王朝,纏足的習慣是社會意識形態使然。不可能是官方張貼一個告示,就能解決了的。

封建社會農本主義思想和小農經濟的社會形態,決定了男尊女卑的思想開枝散葉。

解決婦女纏足的陋習,或者說提高女性的社會地位。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百年不斷的經濟社會形態的轉變才能達成。

當傳統的小農經濟向商品經濟轉變后,技術于制度的進步促進思想的解放。

更多技術型、低體力勞動型的職業誕生,女性可以憑借頭腦完成工作而不是靠力氣。只有這樣,才能徹底的解決一系列的陋習。

“大明朝!大明朝!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