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兄何故造反?  第一百二十八章:利弊

類別: 歷史 | 兩宋元明 | 皇兄何故造反? | 月麒麟   作者:月麒麟  書名:皇兄何故造反?  更新時間:2021-06-21
 
于是這次常朝,就這么草草結束。

群臣直到退出了午門,還是感覺腦子有些轉不過來。

梳理一下這次常朝發生了什么事。

一,天官大人加了太子太保銜,可以多領一份俸祿,耶!

二,內閣兩位老大人升了官,平地升兩級,以后還可能多幾個同僚,耶!

三,某項姓小白臉連升六級……呸!

說的積極正向一點。

新任天子首次常朝,就異想天開,想要推翻祖制。

最終在一眾心懷正義的老大人們拼死力諫之下,從諫如流的放棄了原本不正確的想法,被群臣拉回了正道。

在此過程當中,越級提拔了一位外貌出眾,能力同樣出眾的可靠官員項某。

同時,這次常朝指出了內閣對于國家做出過的重要貢獻,認可了內閣對于朝廷的重要地位,進一步明確了內閣在朝廷當中的體制地位。

這次常朝當中,再一次實踐了君臣議政制度的合理性,增進了朝臣們和新天子的相互了解,進一步堅定了朝臣們希望圣天子垂拱而治的決心。

這次常朝,是一次友好的,和平的,多方共贏的,對于朝廷有重要意義的,成功的常朝……個鬼啊!

但凡是有那么一點政治眼光的官員,都不會看不到,這次常朝絕不簡簡單單是提拔了幾個人那么簡單。

看似是皆大歡喜,但是實際上,說是驚心動魄毫不為過。

這其中的原因,就在于內閣!

一直以來,內閣在朝廷當中的地位,都相當于六部偏下,員額不定。

若非今上登基之后,將票擬權下放內閣,恐怕地位還要更遜,比諸寺院而已。

但是天子此舉,一下子就將內閣提到了和六部完全等同的位置上。

內閣大臣俱加六部尚書銜,也就是說,至少在級別上,凡是入閣的大臣,都要有能夠充任六部尚書的資歷。

換句話說,天子此舉,是給內閣劃了一個坎。

想入內閣,至少要實職侍郎,副都御使級別以上的官員,才有資格。

入閣的門檻提升了,內閣的地位自然也是水漲船高。

更重要的是,天子雖然有言,內閣俱為輔臣,但是卻指定了所謂的華蓋殿大學士為首輔。

這個理解起來稍微有點復雜,簡單地說,就是輔臣地位一致,并沒有上下級之分,但是卻又主次之分。

而有了主次之分,自然就會形成團體。

內閣定員六人,也就是六個由實職侍郎遷升的大員。

哪怕只是掛著尚書的虛銜,沒有實職,但是他們聯合起來,影響力也可堪驚人。

作為首輔的華蓋殿大學士,如果真的能夠將這股力量整合起來,恐怕目前的七卿格局,就要變成八卿了。

這可是影響整個朝堂格局的大事,老大人們自然是個個都聞風而動。

當天晚上,京師各處的酒肆青樓,生意突然就好了起來……

另一頭,乾清宮中。

朱祁鈺也在回想著今日的朝會。

事實上,他原本并沒有想要在這個時候,將內閣的事情提上日程。

只不過恰逢時機,因緣際會,才順勢而為。

有之后百年的眼力,朱祁鈺對于內閣的作用和危害,有著清醒的認知。

太祖皇帝廢中書,罷宰相,權歸六部,實質上是徹底收回了決策權。

往后百年,雖然文臣很多時候都叫囂著,某某人赫然真宰相也,但是其實都是夸大其詞。

包括今天朝會上,也是一樣。

要知道,在明以前,宰相最重要,最核心,最標志性的權力,就是代天子決策。

除了軍國大事之外,大多數的事務,只需要宰相商定之后,便可以直接下令執行。

甚至于在某些緊急時候,軍國大事,宰相也是可以直接決策的。

這是內閣和宰相的本質不同。

終明一朝,無論是內閣還算六部,都沒有決策權。

所謂事無大小,悉稟圣聽。

按照大明的典制,朝廷上的政務,大到軍國大事,小到刑事案件的審核判決結果,都需要呈報皇帝,批準后才可以執行。

各部的奏疏,都只是建議而已。

換句話說,只要皇帝怠政,朝廷就會陷入全面癱瘓的狀態。

這也是后來司禮監批紅應運而生的原因,但是即便是有司禮監在,還是有許多緊要事務,是司禮監無法決定的。

便如萬歷皇帝二十余年不曾臨朝,即便有內閣和司禮監,還是導致國家機構近乎處于半停擺的狀態。

將決策權完全收歸君上,必然會導致所有的壓力就壓到皇帝一個人身上。

畢竟,朝廷所有的政務都仰仗著他老人家來決定呢。

內閣就是為此而設!

明以前的宰相講究不歷州縣,不擬臺省。

明其實也有這個慣例。

但是明講究的是不歷州縣,不擬六部。

至于內閣,則沒有這個講究。

沒有地方巡撫的經驗,絕無可能在六部當中成為尚書,最高只能做到侍郎,但是卻可以入閣。

原因就在于。

內閣的作用,并不在于具體處理政務,畢竟票擬并非決策。

內閣真正的用處,在于調和君上和外朝的矛盾。

具體的政務處理方案,有從地方腳踏實地,一步步走上來的尚書把關,出不了大錯。

所以內閣,更多的需要的是八面玲瓏,處事周到的權術者,這也是內閣多從翰林中選用的原因。

既然要調和內外,首先就要跟皇帝親近,翰林天生便是侍從之臣,在這一點上有無與倫比的優勢。

其次,朝廷基本上每三年科考一次,選出一甲及部分二甲的進士,大約十到十五人,入翰林院充庶吉士。

觀政三年之后,不合格者直接下放州縣,考核合格者授編修,再三年,入部院理政,大多從郎中或者巡按御史做起。

此番一步步的向上,最終成為六部侍郎之一,這個過程當中,通常不會在一個部門,而會在多個部門當中流轉。

只有每個部門都做的相對出色,才會被簡拔入閣,成為正式的閣臣。

這是一個殘酷的篩選過程。

尤其是被外放到部院之后,他們不僅需要和自己的同輩翰林競爭,還需要和從地方遷升上來的官員競爭。

相對于這些官員,他們沒有地方理政的經驗,所以只能不斷學習,同時運用自己的策略權術,來取得進步。

在這個過程當中,需要和外朝建立良好的關系,蓄養聲望,拉攏勢力。

一旦其中有一兩步走錯,那么就會被殘酷的淘汰到州縣去做理政官,再無入閣機會。

如此一遍遍的篩選,才能選出真正能夠調和內外的內閣大臣,自然個個出眾。

但是這么做有一個巨大的壞處,黨爭!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