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兄何故造反?  第五百八十九章:軍屯

類別: 歷史 | 兩宋元明 | 皇兄何故造反? | 月麒麟   作者:月麒麟  書名:皇兄何故造反?  更新時間:2022-01-01
 
俞士悅到武英殿的時候,天子尚未到來。

偏殿當中,老大人們三三兩兩的各自聚成一團,不知在議論著什么。

最前頭的,是鎮南王和豐國公,靖安伯幾個人,三人湊在一塊,明顯是以鎮南王為主,說的其樂融融,不是還能聽到笑聲。

往后頭,于謙,陳鎰,蕭镃幾個人站在一起,臉色倒是嚴肅一些,聲音似乎被刻意壓低了,幾人都皺著眉頭,不知為何,蕭镃的神色頗有幾分不滿。

最后的幾個,則是王文,沈翼和金濂。

其實按理來說,無論從身份地位還是立場上,王文都應該站在于謙的那一團。

但是,這位大冢宰就是任性,雖然同為天子黨,但是,他和于謙一向都不對付,尤其是上回的東宮備府之事,更是讓王文對于謙頗為不滿。

所以,他寧愿跟更沒有深交的沈翼,金濂一塊,也不往那邊湊。

相對于前兩團的熱鬧,這邊明顯冷清一些,有王文這么一個隨時放冷氣的大殺器在,沈尚書和金尚書也只能立在旁邊,籠著袖子閉目養神。

見此狀況,俞士悅和王翺對視一眼,一時有些躊躇。

按理來說,這個時候,往于謙那邊去是最合適的,畢竟,他們心里都清楚,這次天子召見,大概率就是因為軍屯一事。

那么,能夠提前在于謙這里探聽些消息自然是好的,至少也能在奏對的時候,更加胸有成竹。

但是,還沒等他們往前走,便見得遠處的蕭镃離開了于謙和陳鎰,朝他們這邊走了過來。

“蕭學士。”

人都來了,自然是要打招呼的。

這段時間,因為東宮的事情,俞士悅和蕭镃打交道不少,而且看樣子,蕭镃來的早,明顯已經從于謙那探到了些許口風。

所以,俞士悅便含笑拱了拱手。

蕭镃今年五十八歲,年紀并不算很大,但是生的十分儒雅,一縷長髯更添幾分隨和之氣。

雖說如今他是翰林學士,但是,和內閣的一二把手比起來,地位還是稍有不如的,因此,蕭镃的姿態也放得很低,客氣的拱手回禮,道。

“見過首輔大人,次輔大人。”

蕭镃主動過來,很明顯是有話要說,再加上,從俞士悅二人進殿的時候起,一旁的內侍見人都齊了,便默默退去稟告天子。

換句話說,留給他們說話的時間顯然不多了。

所以,見禮之后,蕭镃沒有多廢話,只壓低聲音吐出了兩個字。

“春闈!”

俞士悅和王翺對視一眼,皆是看到了對方眼中的不解。

今天要商議的,不是軍屯的事情嗎,和春闈有什么關系?

正打算開口細問,殿外便傳來了腳步聲。

接著,司禮監秉筆太監懷恩的身影,便出現在了外頭,拱手道。

“諸位,陛下召見,請跟咱家來吧。”

于是,他們只能壓下心中的疑惑,一同邁步出了偏殿。

“臣等參見陛下。”

武英殿中,地龍早已經升了起來,天子坐在御座上,著一身大紅色團龍織金寬袍,身后站著司禮監的兩位大珰,成敬與懷恩。

見眾人進來,天子帶著笑意虛手一抬,道。

“諸卿免禮,坐吧。”

殿中早已經備好了席位,待得眾人落座,懷恩便從一旁的案上拿過一疊奏疏交給身旁的幾個小內侍,然后挨個分發到底下大臣的手里。

隨后,天子便道:“再過兩日便是正旦,年節之后,朝廷開印的頭等大事,便是整飭軍屯,這件事情,兵部忙了許久,總算在昨日擬定出了大致的章程,朕今日召諸位先生前來,便是想要在年節之前,先聽聽諸位的態度,盡量將章程理順,這樣在開印之后,廷議也能更順利些。”

于是,底下諸臣紛紛點頭,然后翻開了手里的奏疏。

很明顯,奏疏并非正本,而是抄錄出來的。

通常情況下,這種御前的奏對,為了避免浪費時間,都是由內侍宣讀奏本,然后眾臣直接開始商議的。

但是很顯然,天子出于重視,還是給了所有人一份副本,方便他們在商議的過程當中,可以隨時查閱。

就在所有人都埋頭閱讀的時候,于謙卻站了起來,在得到天子的允準之后,轉過身面對著群臣,道。

“此次軍屯一事關系重大,繁復駁雜,老夫便簡要將這份章程的內容,為諸位分說幾句。”

不論這些日子,外頭對于謙的傳言是怎么樣的,也不論于少保忙親事忙的多么起勁,但是到底,于謙還是于謙。

提及到政務上,他永遠是一絲不茍,審慎認真。

“此次巡邊,于某親赴諸鎮,清查各處軍屯狀況,所得觸目驚心,詳細情況,諸位手中奏本已寫的清清楚楚,于某便簡略的說。”

“僅以此次清查的幾個軍鎮來說,以宣德元年兵部所記錄的各處軍屯數量為參照,各處軍屯與登記在冊的數量對比,已不足五成,剩下的五成,或被隱匿,或被私自發賣,或被地方侵占,或被棄置為荒田,難以耕種,凡此種種,非一地一將所存,實為邊軍具有之事。”

“與此同時,在清查過程當中,于某發現了大量未在兵部登記的私墾田,這部分田地的數量,初步預計,已經超過了仍在耕種中的軍屯田地數量。”

“這些私墾田,或為當地將領役使軍士開墾,而收歸己有,或為當地衙門行隱匿之法,轉軍田為私田,或為軍士為逃避朝廷課稅主動開墾,情況不一,但皆是以軍士耕種,而不納朝廷賦稅之田。”

“軍屯荒廢和私墾田橫行,是并行的問題,且由此衍生而出的問題,有瞞報逃兵,挪用軍士,荒廢操練等種種弊病。”

“可以說,近些年來,邊軍戰力下降,在對抗外敵之時屢屢失利,其源頭便在于此。”

“除此之外,軍屯的廢弛,給朝廷帶來的壓力巨大,我朝廷數年來用于邊境的軍費,已成逐年遞增之勢。”

“以正統十二年為例,當年用于邊軍的軍費,占當年稅賦的四成,去歲太上皇親征,瓦剌大軍壓境,為解重圍,朝廷不得不繼續加強軍費,僅去年一年,用于邊軍的支出,已經耗盡了國庫近五年來的積累。”

“可以說,如果再放任邊軍如此,我大明在邊境的防守情勢會日漸惡劣,甚至可能再有去歲之事,朝廷也必將日漸不堪重負。”

“故此,整飭軍屯,勢在必行!”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