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我?”
這一刻,鄭大人顯然是極為驚訝的,為什么孔子會知道他的想法?難道孔子會讀心術?可也沒聽說過當年的王陽明能讀心啊?還是說,修為到了一定地步之后,都能讀心?
看著神色數變的鄭大人,孔子揮了揮手,對著子路說道:“上夾棍!”
“既然這位鄭大人不懂仁的含義,不把尋常百姓當人看,那丘也不必把他當人看,好好的用夾棍教育教育他!”
“好嘞,實話實說,弟子早就看他們不順眼了,平日里一個比一個拽,一個比一個清高,實則一個比一個廢物。”一邊說著,子路手疾眼快的幫助鄭大人,戴上了夾棍,兩側用力一拉。
哦啊!
啊!
啊!
啊!
下一瞬,殺豬的聲響,在小喇叭的幫助下,傳遍了整個京城!
“孔丘你不是人!”
“用力!”
啊!
“不當人子!實在是不當人子!還有沒有點兒士大夫的體面了?”
“刑不上大夫的道理孔丘你都不懂嗎?”
“做事留一線,日后好相見啊,孔丘,你何必把事情做絕?”
“孔丘,你何必自絕于士大夫呢?今日的這一局,是你贏了,可你又何必如此苛待士大夫?”
“你們好吵啊,既然你們一個個的如此有精神,那就繼續吧。”孔子淡淡的道。
聞言,子路開心的一路小跑,又一次從文官群體之中拽出來了一位兵科給事中,他叫光時亨。
“光時亨光大人,你是朝廷的兵科給事中,擁有封駁圣旨的權利,去年李闖第一次攻陷洛陽之時,陛下曾有遷都南京的念頭,當時內閣大學士陳大人、魏大人堅決反對,你便是他們的馬前卒,我問你,你當時激烈勸阻陛下南遷的建議,是出于本心嗎?”
說著,孔子就握住了光時亨的手,幾個呼吸后便搖了搖頭:“不是!”
“作為朝廷的兵科給事中,擁有封駁圣旨之權,按理說應該做到義,你要公平正義、堅守原則才能不辜負朝廷給你的權利,可你又是怎么做的呢?”
“上夾棍!”
啊!
光時亨還沒來得及叫出聲,一旁的鄭大人就開始求饒了:“孔丘、孔大人、孔學宗、孔儒宗,求求你了,放過我吧!我受不了了,你要是想要錢,老夫愿意把全部身家都給你,求求你放過我吧!”
看著快要被夾死的鄭大人,孔子卻一點兒都沒有寬恕他的想法:“放過你?此刻你讓老夫放過你,可是,誰去放過那些因為你們的過錯,而死去的諸多百姓呢?”
“那些百姓,在窮困而死,在活活餓死,在易子而食的時候,誰去放過他們呢?如果不是真的到了活不下去的地步,他們又怎會易子而食呢?這位鄭大人,你究竟是否理解易子而食的含義?仲由,你說說,他該不該死?”
“該死!當然該死!所謂的易子而食,就是老百姓們是在餓的活不下去的時候,為了活命,不得不把自己的兒子和別人家的孩子交換,然后殺死別人家的孩子,吃掉他們!”
“可以說,如果有選擇,沒有那位父母愿意這么做。但饑餓,卻改變了這一切。去歲江南發大水的時候,陛下把宮廷之中的皇室御用品拿出去售賣,賣了三十萬兩銀子,然后從中拿出了二十萬兩銀子用作江南賑災之用。”
“當時負責此事的,就是這位吏部的鄭大人。二十萬兩的款子,雖然不多,但要是購買最下等最粗糙的粗糧,起碼能活命數十萬!可這位鄭大人卻只花了三千兩銀子,用于購買粗糧!”
說到這里,子路用力的拉起了夾棍!
哦啊!
伴隨著一聲慘叫,這位鄭大人的胳膊、大腿直接被夾碎,看著他慘叫的模樣,子路不僅僅沒有一絲不忍,反而還興奮了起來:“此刻你讓我放了你?你可知道,當我看到易子而食的慘狀之后,當時就恨不得殺了你們這群狗雜種!”
“這位張大人,作為朝廷官員,按照儒家典籍,你應當是要守禮的。禮是禮儀也是秩序,也是上位者對下位者的承諾,也是百姓和朝廷的約定。你做到了嗎?”
“嗯,沒有!”
“你們是百姓眼中的父母官,但父母官的本義,是讓你們像愛護孩子一樣的去愛護底層百姓,而不是讓你們以百姓父母自居,肆無忌憚的壓榨百姓!”
“你們要做的,應該是像父母對待孩子一樣的真誠付出,而不是無度的索取。鄭大人,你做到了嗎?你到底是前者還是后者?”
“上夾棍!”
啊!
“這位是禮部的侯大人,儒家五常乃是仁義禮智信,如今已經說完了仁、義、禮,那現在就說說智,智通知,可以簡單的理解為崇尚知識、追求真理,也可以理解為鼓勵思考,但無論怎么理解,尊重知識都是基礎中的基礎。”
“你真的把四書五經中的知識,學到心坎里了嗎?還是僅僅只是把四書五經,當做你進入官場的敲門磚?”
“嗯,我已經知道了你的答案。你并沒有發自內心的信奉從四書五經上學習的道理,嘴上仁義道德,心里金銀珠寶,自己都不信,卻天天主張用四書五經去教化百姓,用四書五經去獲取利益,不覺得可笑嗎?”
“上夾棍!”
“師父,鄭大人和光大人,都被夾死了。”
“死了就死了,尸體吊在城樓之上,讓百姓們好好的看清楚!這就是貪官污吏的下場!”
“太祖高皇帝曾經說過,只要貪污超過六十兩,就要剝皮實草,今日丘的作為,比起太祖高皇帝留下的祖制,已經輕松太多太多!這群官員平日里不是總喜歡把祖制掛在嘴上嗎?那就讓他們嘗嘗好了,畢竟熊巖道友曾經說過,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
“最后是信,對于我等朝廷官員而言,這信包括兩個方面,一個是日常生活,一個是對朝廷、對百姓。”
“忠于職守、誠實守信,對得起自己、家人、朋友。上對得起朝廷,下對得起百姓,這才能稱得上是信!”
“可是在座的諸公,你們捫心自問,你們對得起朝廷,對得起百姓嗎?”
“上夾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