溯流文藝時代  第二六七章 氣氛突然熱烈起來

類別: 都市 | 娛樂明星 | 溯流文藝時代 | 肉都督   作者:肉都督  書名:溯流文藝時代  更新時間:2021-09-28
 
“大家好,我是xx。”

前面所有人打招呼的方式像是約定好的一樣,都是這么簡單的一句。

最后話筒傳到于東手里時,他本來還想多說幾句,最終還是不忍打破陣型,也開口道,“大家晚上好,我是于東。”

于東打完招呼后要將話筒還給顧海洋,不過顧海洋不知道從哪兒又弄了個話筒過來,開口說道,“既然話筒到了于東師兄手里,那咱們就從于東師兄這里開始吧。其實于東師兄比我高不了幾屆,之前還作為助教給我們上過課,時隔幾年重回母校,于東師兄有什么感想?”

“這個問題你更應該問蘇桐師兄,我剛畢業沒兩年,學校跟我離開的時候差不多。非要說的話,帶著一層母校的濾鏡,看著學校的這些景色和師弟師妹們,多少會有些模糊。”于東笑著回答道。

“濾鏡……于東師兄的這種表達很有意思,我想于東師兄眼前的濾光鏡,恐怕濾不掉之前在學校的那些美好回憶。既然于東師兄也提到了蘇桐師兄,那咱們正好也問問蘇桐師兄,這次回來有什么特別的感想?”

于東很識趣地將話筒遞給蘇桐,后者接過話筒,習慣性地先拍了拍,“喂,喂,好……我跟于東不一樣,我離開學校已經近十年了。十年前,我離開這里的時候,各位同學大部分應該都還在上小學。于東剛才提到一個詞,濾鏡,我覺得挺形象的,學校的一磚一瓦就在跟前,但是它們被我們看見時卻不太一樣,這大概就因為我們每個人眼前都有一層不一樣的濾光鏡。我忽然想起來一句話,你未見此花時,此花于你同歸于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的顏色一時明白開來。燕師大只有一個,但是卻因為我們萬千人所見而變得不同。”

蘇桐這話一出,主題一下子就升華了。

底下的學生們可勁地鼓掌,于東在臺上也忍不住拍手。

作為主持人的顧海洋也很開心,他就怕請來的這幾位作家不說話。現在看來,蘇桐跟于東兩個校友還是給力的。

“其實不僅僅是蘇桐跟于東二位是我們學校的校友,據我所知,莫言、劉振云、余樺、洪峰幾位老師也曾在我們學校進修過……”

聊起了作家班的事情,莫言跟余樺兩個人就成了主角,這兩位看著比其他幾位憨厚,但是聊起天來其他人根本不是對手。

馬原平時咋咋呼呼的,真到了這樣的場合,反而沒有莫言和余樺兩個會說。

莫言和余樺,別看他們兩個聲音也不大,速度不快,但是聊天節奏特別好,經常還用一些手勢配合。

后來顧海洋干脆把自己手里的話筒也貢獻出來,讓他們倆一人拿一個。

不過讓他們兩個打開了畫匣子之后,現場地節奏一下子就變了。

特別是余樺,拿著話筒,這戳戳,那塞塞,變身成了主持人。

他先是把話筒塞到了洪峰嘴邊,“洪峰,你還記得之前咱們在燕師大的時候經常踢球嘛,那時候你還不認識莫言,老是叫他守門員大哥。”

“這才過了幾年,我怎么可能忘,當時劉振云經常在底下看著,我管他叫啦啦隊隊長。后來以訛傳訛,劉振云成了隊長。”

跟洪峰他們聊完了足球,余樺又聊起了于東跟畢飛雨:“你們可能多數人都知道,我現在在金藝駐校寫作。我在金藝跟畢飛雨就住一棟樓,平時我沒事就去他家蹭飯,不過更多時候還是我們倆個一起去找于東。”

“于東這個人,是個工作狂,沒什么愛好,天天不是在辦公室整理資料,就是在宿舍伏案寫作。但是我跟飛雨就是喜歡去打擾他,他估計心里恨我們,卻不好意思說……”

說著他就把話筒戳到于東嘴邊,“我說的對不對?”

于東笑道:“你倒還有些自知之明。”

聽到于東的話,滿堂哄笑。學生們估計也沒想到文學交流會竟然會這么輕松,這么家常。

雖然他們大部分人都帶著來學習的心態,但是說實話,誰又不想了解名人們的八卦呢?

而且作家就是作家,明明很普通很平凡的生活,從他們嘴里說出來,就會變得格外有意思。

顧海洋也沒想到交流會忽然變成了作家們閑聊天,不過他也不太操心,這種形式挺好的,看看底下觀眾們的反應就知道了。

而且這樣他也樂得輕松,他這會兒跟臺下觀眾的唯一區別就是他在臺上,其他人在臺下。

臺下觀眾之中,有兩個女的并排坐著,其中一個年紀稍大些的笑著問旁邊那位:“小夏,于東還挺幽默的,以前他也是這樣么?”

小夏搖搖頭,“不知道。”

“不知道?你們不是……”說到一半,問話這女的也就沒再繼續往下說,她看出小夏心情不太好。

其實小夏心情不好都可以理解,小夏跟于東的事情,系里面多少也傳過一些。說是小夏當年為了留校辜負了于東,沒想到于東去了金藝反而更加亮眼,兩三年的時間就成了知名作家,要錢有錢,要名有名。

最主要的,于東長得多好看啊,當年系里面多少女生喜歡于東,最終還是小夏比別人主動,跟于東在一起了,到最后自己卻不珍惜。

臺上聊天聊了一個多小時,不過底下的觀眾卻沒聽膩,特別是余樺說到于東去年夏天生了場大病后忽然不說了,急得有些學生高喊:“余樺老師,繼續啊。”

顧海洋連忙接過余樺的話筒,雖然閑聊的效果很好,但既然是交流會,還是得聊一些主題,而且后面還有提問環節,再這樣下去,時間要不夠了。

“大家想聽的話,以后有機會咱們再請各位老師來做客。或者也可以寄希望于各位將這些生活中的趣事寫進作品中。其實在各位老師來之前,中文系的老師們一直帶著學生在研究各位的作品。”

“大家都知道,各位老師的經歷都不同,有些是中文系畢業的,有的做過記者,當過鉗工,也有些之前是醫生,而我們中文系的老師們最近在研究,中文系畢業的和非中文系畢業的作家之間的創作到底有什么不同。”

其實這個問題下午的時候跟胡月明他們已經聊過,這會兒不過是顧海洋引導,然后大家各自聊聊。

各人也只能說一說自己的寫作經歷和心得體驗,至于到底有什么不同,誰也沒有下定論,全部交給觀眾去判別。

這個環節結束之后,就是互動環節了。

第一個提問的是個男生,上來先禮貌地打了聲招呼,然后點名于東:“于東師兄,我想問你個問題,你認為我們國家有人能真正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么,如果你覺得有,那么你認為會是誰?”

讓人沒想到的是,第一個問題就挺刁鉆的。

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國人對諾貝爾獎越來越看重。這些年諾貝爾文學獎在國內很受關注,主要是因為其他獎項大家明顯信心不足,覺得一時半會不可能有人獲獎。

但是文學獎不同,我泱泱中國在文學上難道都比不過別人?

要說比不過歐美也就罷了,畢竟獎項是人家辦的。

但是我們現在連霓虹國都比不過,六十年代川端康成就拿過諾獎,后面這些年雖然沒有第二個霓虹人獲諾貝爾文學獎,但是一直緋聞不斷,特別是今年,結果還沒出來呢,呼聲最高的就是大江健三郎。

不僅僅是讀者,他們這些作家誰不想得諾獎?又有幾個人沒有特意研究過諾獎作品?

所以這個問題很不好回答。

于東卻沒有多猶豫,直接回答道,“我覺得應該會有,至于什么時候會有,誰會得,我沒辦法告訴你,因為諾獎的規則我自己都沒有研究透。當然了,即便我將諾獎的規則研究透了,寫一部符合評選規則的小說,恐怕也未必會得獎。”

這話一出,下面開始嘀咕了起來。

于東可真敢說啊,這話言外之意諾獎也不是只看作品的獎,甚至可以說是在某種程度對諾獎進行否定。

“于東師兄,你認為你自己有可能獲獎么?聽你的意思,似乎并不像其他人那樣對諾獎非常看重。假如諾獎頒給你,你會拒絕么?”

顧海洋聽到這個問題,眉頭就皺了起來,他看著提問的男生,暗道這小子是誰,也太難纏了吧。

于東倒是沒有多想,笑著開口,“你并不能代表其他人,可能我只是沒有像你那樣對諾獎看重而已。我認為在座的所有作家,都有希望獲得諾獎,但是可能需要再等一些年,因為我們還沒有老到要去領一個終身成就獎。”

既然是聊到了,于東干脆就多說幾句。

“獎項是對一個作家的肯定,如果沒有特殊情況,我想沒有哪一個作家會拒絕。這些年,所有人都在說,要走向世界。造車業知道應該學習歐美和霓虹,計算機學習美國,重工……但是文學呢,文學的世界在哪兒?有人說是蘇俄,有人說是法德,也有人說美國……我們是不是誰都要學一學?”

說到這里,于東感覺坐著說不得勁,直接站了起來。

“有人可能會說,咱們應該博采眾家之長,去其糟粕。但什么是精華,什么是糟粕?誰來定?”

“好,假如我們堅持一個看法,應該全世界大融合,好的全留下,壞的全消滅。那我們中國文學有沒有好東西?有吧!”

底下沒人開口回答,但是很多人都在點頭,認可于東的看法。即便有些人認為中國文學比不上國外文學,那也不至于沒有好東西。

“既然有,那蘇俄為什么不來學?法德意為什么不來學,美國不來學,霓虹不來學?因為他們知道,文學,是學不來的。根植在我們整個文化圈深處的東西是別人很難學去,也是我們應該極力守住的。”

這時候其他人都在認真聽于東說話,只有剛才那個文化的男生又開口:“可是我們很多作家從小就看國外的作品,很難不受到影響。”

于東撥開外衣的一邊,掐著腰,笑道,“我們在座的誰沒有看過外國的作品?我敢確定,誰都看過。那是不是意味著我們看過國外的作品,寫出來的東西就跟國外的一樣?不一樣,不一樣在于我們腳下這片土地給我們帶來的東西,絕不會比幾部外國作品帶來的東西少,所以我們的核心不會是國外的。”

“所以。”

于東抬起掐腰的手接過話筒,又用之前拿話筒的手來掐腰。

“國內的文學就夠咱們掰扯了,就別老想著走向世界了。民族的未必是世界的,但民族的肯定是民族的。好了,我說完了。”

說完之后,于東將話筒交給顧海洋。

底下的掌聲已經響起來了。

甭管聽沒聽明白吧,光是這一大串演講就值得大家鼓掌了。

于東坐回去之后,余樺湊過來小聲說道,“這當老師,當輔導員的就是不一樣,說起話來一套一套的,提氣。不過你這頭一開,后面不好收場啊。你看看他們幾個——”

余樺朝其他人努努嘴,莫言他們幾個正一邊鼓掌一邊沉思呢。

“估計他們都在想一會兒被問到問題該怎么表現。”

“不至于吧。”于東笑道。

“等著吧。”

結果被余樺猜中了,有了于東開的這個頭,后面氣氛一下子變得熱烈起來。

首先,被問到問題的人不再坐著回答問題,而是拿著話筒走到最前面。

其次,他們也不再是簡單地回答問題,還會延伸出很多東西。

最夸張的還是余樺自己,他不喜歡站著,便干脆把椅子拖到前面。

人家問他:“余樺老師在金藝住得慣么?金陵這座城市有沒有帶給你一些驚喜?”

他倒好,直接說起了南北的文學差異,一說就停不下來,光是一個問題,他就回答了小二十分鐘。

后來交流會結束,顧海洋一看時間,過去了接近四個小時。

散場的時候,顧海洋由衷地說了一句:“各位老師今天辛苦了。”

可不是辛苦了嗎,他站在臺上光是聽都累得夠嗆,馬原他們一個一個后來跟打了雞血一樣,狀態飛起,似乎已經完全忘記昨天踢球給身體帶來的酸痛。

“不辛苦,感覺還能再戰。”

說話的是馬原,他此時正被阮小虎跟畢飛雨兩人架著。

阮小虎今天沒有上臺,就坐在臺下聽,這會兒結束了才上來。

馬原繼續嘮叨,“早知道就先參加交流會,再踢球了,我今天狀態還是受了影響,只發揮了四成的實力,稍遜了于東一籌。”

余樺笑道:“一籌可不止,我看你站著說話的時候腿都在抖。我們知道你是踢球踢的,學生們估計會以為你緊張。”

馬原拍了拍腦袋,“大意,大意了。”

眾人往外走,正商量著要不要去吃個夜宵,剛出門口就見到一個女人殷切地看著他們。

正在眾人疑惑時,女人開口,“于東,好久不見。”

“哦,找你的啊。”馬原一臉壞笑地拍了拍于東,“那你有事,我們先走了。”

莫言和洪峰他們也都笑瞇瞇地看著于東,而畢飛雨他們則皺了皺眉頭,因為他們幾個都認識程硯秋。

畢飛雨拍了拍于東的肩膀,“我們在前面等你,快點過來。”

他這一拍用了些力氣,有些威脅的意味:你小子不要犯錯誤啊。

程硯秋跟付靜處得不錯,現在碰到一個可疑的女人,畢飛雨當然是向著程硯秋的。

于東笑了笑,“你們先走著,我就跟上。”

其他人嘻嘻鬧鬧地走了,于東看著面前的女人,笑道:“不算好久不見,也才三年不到。”

也才三年不到……夏楊燕心中的幻想一下子破滅了。大概在于東心里,即便三十年不見自己,也不算很久吧。

她本來想過來跟于東解釋,這時卻不知道該說什么了。哪怕于東表現出來對她的怨恨也好,但是于東卻表現得像個陌生人。

“如果沒有什么事情,我得走了,他們還等著我。”

“我……沒什么事情。”

“嗯,再見。”

于東笑了笑,從夏楊燕旁邊走過,朝著蘇桐他們走去。

如果不是看到夏楊燕眼中有期待,于東倒也不必這么冷淡,他也可以大大方方地跟她聊幾句,像普通朋友一樣。

ps:求個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