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讀書人  第一百八十七章:統一中州的國策大魏國策顯

類別: 仙俠 | 古典仙俠 | 大魏讀書人 | 七月未時   作者:七月未時  書名:大魏讀書人  更新時間:2021-10-18
 
十大條款,客棧和談。

這件事情已經徹底傳開了,大魏百姓十分興奮與激動。

這十個條款,每一個都無比苛刻,尤其是最后一條,暫定條約,根據各國情勢不同,從而慢慢商議。

意思很簡單,如果哪天我看你不爽了,再給你加一條過去,那么我就爽了,至于你爽不爽,不管大魏什么事情。

許清宵這個客棧和談,讓大魏百姓簡直是春光滿面啊。

自北伐之后,大魏什么時候這么硬氣過?又什么時候這么爽過?

這場仗,一開始大家的確不想打,可隨著許清宵化腐朽為神奇般的手段,在短短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全面獲勝。

這是罕見的戰果啊。

大魏這次贏了,不光贏了,而且還是站著把錢收。

當然,這次的條款,許清宵也是區別對待。

類似于壓根就沒有參戰,亦或者是說參戰之時,也積極響應大魏的異族國,許清宵沒有太過于苛刻,并且給予了一定好處。

只是這些好處,并非是銀兩上的好處,而是一些國家發展的好處,譬如說將某些地方劃分給這些國家,增加他們的土地面積,同時壓制敵國實力。

以求一個平衡狀態。

但有三點,許清宵一視同仁。

駐商,駐軍,特權優待。

這三點要求所有異族國一視同仁。

駐軍的好處,這個根本不需要去說,等同于是直接掌控異族國的一舉一動,敢鬧事都不需要大魏派兵,駐軍直接動手,將這些人干死。

許清宵真正在乎的是駐商。

是的,駐商大過于駐軍,畢竟大魏的敵人又不是異族國,而是突邪王朝與初元王朝。

你即便是駐軍在異族國之中,真要造反,偷偷摸摸,說不定真就造反成功了,再者真到了撕破臉的時候,還管你駐軍不駐軍?

而駐商,才是真正的大殺招,小到生活上的柴米油鹽醬油醋,大到起居住衣,全部由大魏商人一手承包。

一旦開戰,行,商人撤離,起居住衣你不在乎對不對?飯你要不要吃?

我壓根就不需要派兵打你,我直接圍死你,突邪王朝會給你們送糧對不對?

行啊,送啊,我也不阻攔,你每天吃就好,坐在城內,什么也不敢,就吃,光吃,硬吃。

吃個一年,突邪王朝還給你援助糧草嗎?幫你養人?屁你吃不吃?

而且不僅僅只是這么簡單,因為這是建立在翻臉的情況下。

不翻臉的情況下呢?

異族國統統都是在給大魏打工。

商人賺取異族國百姓的銀兩,錢流通在大魏,而大魏百姓必須要給大魏商人老老實實干活,才能賺到新的銀子。

并且商人去了異族國肯定是有優待的,再加上異族國三成的朝貢。

嘖嘖。

這已經不是吸血了,而是扒皮,正兒八經的扒皮。

當然扒皮也是有一個度,許清宵會控制在一個合理的數額上,保證異族國的百姓能吃飽飯,有那么一點點小錢,極限就是小康。

但想要發大財,想要耀武揚威?

不可能。

身為戰敗國,大魏允許他們可以想想,想想就好。

至于特權優待,純粹就是提高國家民族自信,這一點意義也很大,讓百姓們從此真正挺直腰桿,看見異族番邦不帶虛的。

不服?不服就打!

這三點必須要落實到每一個異族國內。

許清宵回來后,主要就是確定幾個目標和方針。

大魏的經濟,隨著這一仗打完之后,將會有質的發展。

倒不是能收到多少錢,而是民意之龍的出現。

這意味著,大魏百姓,將會迎來一個新的蓬發,上下一心,全民建設,如此一來的話,大魏王朝的生產力將會大大提升。

現在這兩年看不出來,等過個三五年,重回鼎盛,指日可待了。

而身居高位,永遠不是謀劃現在,而是謀劃未來,眼光要長遠,絕對不能限制在當下。

大魏盛世,遲早會到來的,近幾年發生的事情,自己只需要做好微調就好,無需太過于關心,因為很多事情,百姓們會自己去做。

眼下要準備的,是未來,更久遠的未來。

守仁學堂內。

許清宵在宣紙上落筆。

大魏盛世的五個方針

恩,許清宵正在構思大魏王朝未來的五個未來方針。

許清宵認真開始書寫,將自己的想法以及計劃,全部寫在了宣紙上。

一頁又一頁的策論被許清宵寫出。

時間也一點一點過去。

轉眼之間,過去了三日。

大魏異族國七成都認命了,國君紛紛趕往大魏,各國文武百官也回家準備后事,也有人跑,但跑的下場更慘,直接被內部解決了。

大魏的命令擺在那里,誰跑一起死,連和談的機會都沒有了。

犧牲一小部分人,換來大部分人的生存,只要正常人都知道怎么選擇。

其實說來說去還不就是一句話,戰敗了嘛。

要是贏了,死的就是大魏百官,現在是輸了,成王敗寇的道理,到了那個層次基本上都懂。

哭也好鬧也好,但結果沒有任何改變。

有點骨氣的國君,以身殉國,為了保全百姓,倒也落了個好名聲,沒有骨氣的國君,乞降求命,各種要求都愿意答應,恨不得把國家送給大魏。

但這種乞求,還沒送到大魏就被打回來了。

許清宵的意思和態度很直接,到了這一步,殺的意義,是為了震懾,如果沒有實質性的懲罰,不會有人畏懼的大魏的。

這些國君害怕,不是害怕大魏,而是面對死亡的恐懼罷了。

許清宵不算什么心狠手辣,而是大趨勢的意識形態。

還是那句話,如果這一戰是大魏輸了,那么死的就是許清宵,是女帝,是大魏百官了。

就好比北伐失利后,可曾見過誰幫助大魏?如果不是許清宵來了,大魏只會越來越頹廢,一旦等到一品武者壽終。

那么大魏的末日就來了。

所以,殺,是為了不殺!為后世而不殺。

但這種行為,在讀書人眼中,卻成為了不仁道,各地的彈劾聲罵聲也是一片又一片,只是現在的許清宵,如日中天。

各地讀書人雖然罵,天下讀書人雖然怒,可絲毫影響不到許清宵,缺少組織和領頭人,讓這幫讀書人有氣無地撒。

還有剩下三成的異族國,拒絕了這條款,他們想要殊死一搏,想要反抗,不愿意接受這種條款。

這個消息傳到大魏時,兵部根本就沒有讓大魏軍上場,直接讓周圍的異族國出手,條件也很簡單,陽謀陰謀一起來。

那個異族國敢鬧事,其皇子大義滅親,或者是親王皇室,甚至是老百姓都可以,誰滅了,誰當家做主,以后聽大魏的就好。

這是陽謀,無解的陽謀。

而陰謀也很簡單,周圍國家,誰滅了這幫人,誰就可以獲得對方的領土。

也是無解的陰謀,知道大魏是什么心思,不費一兵一卒,讓異族國自己打去,消耗的也是異族國兵力,而對大魏來說,異族國誰當家都無所謂。

反正都得朝貢三成給大魏,十大條款也必須要答應,僅此而已。

的確,當詔令下達之后,異族國開始內斗了,各路興兵討伐逆賊,這些嚷嚷著要造反的異族國,連喊都沒喊幾天,就被滅了。

有些異族國更慘,有皇子大義滅親,其余皇子也加入了內斗當中,旁邊異族國一看,有機可乘,又開始興兵了。

這種情況持續了七日,最終被大魏叫停。

大魏不需要他們太過于內耗,倒不是怕他們沒有自保能力,而是戰爭犧牲的一定是百姓。

而這些百姓是大魏未來崛起的根基,哪怕是異族百姓。

大魏叫停,異族國也紛紛住手了,現在對于異族過來說,大魏就是爹,讓他們干什么,他們就干什么。

而經過這趟,所有異族國徹底老實了,不老實的也已經沒了。

唯一要說的就是一個地方,司龍國。

司龍王自刎了,到了他這個程度,不管跑到任何地方,都沒有用的,不過司龍國上下都知道,這件事情主要是他們帶頭的,國君死完全不夠,文武百官死也不夠,大魏的想法很簡單。

司龍一族上上下下全部得死,除了百姓之外,皇室株連九族,這是司龍國的下場。

所以司龍族皇室一脈,逃到了蠻族之地,根據情報所說,蠻族也在猶豫是否接納,可最終不知道什么原因,蠻族選擇了接納。

畢竟只是司龍國的一些皇室貴族,主要人已經自刎死了,但即便是如此,大魏也警告了蠻族一番,同時讓周圍國家占領了司龍國,一起蠶食司龍國。

大魏也拿到了相應的好處。

這個節骨眼上,沒必要與蠻族再興征戰了,大魏已經得到了所有東西,也不怕司龍國皇室能做什么。

現在大魏要做的事情,就是徹底結束這場戰爭,然后開始回去發展國家,不可能因為一個司龍國,而耽誤前進的步伐。

武昌元年,十一月二十五日

大魏王朝與突邪王朝和談結束,兩大王朝共同達成協商,突邪王朝因受異族國蒙騙,產生誤會,愿援助大魏十萬萬兩白銀,伐禍附屬國。

武昌元年,十一月二十七日

大魏境內各附屬國于大魏國都,簽署平亂條約。

至此,大戰結束。

武昌元年,十二月十五日

陛下有旨,此戰平亂,皆因朝廷百官齊心協力,也因大魏百姓同仇敵愾,共同平亂。

監國少卿許清宵,挽狂瀾于既倒,扶大廈之將傾,屢建奇功,一日蕃國,三日唐國,半月止戰,記首功。

故,冊封大魏監國少卿許守仁,為大魏王侯,封號平亂,世襲罔替,享年俸十萬石,于十二月三十日,國都冊封。

著禮部量身定做,各類服飾,儀仗,特賜許守仁白馬七匹,賜侯府一座,并擴建學堂。

尊守仁心學,為大魏正統學術,納入大魏科舉考察之中。

欽此!

武昌元年,十一月三十日。

伴隨著一道圣旨宣傳而出,十一月底的大魏,掀起了驚濤駭浪。

許清宵封侯,這并不是一件震撼人心的事情,畢竟這一戰,許清宵雖然沒有做到挽救大魏于水火之中這么夸張。

但許清宵塑起大魏國威,這是古今往來,任何帝王或者臣子都想做到的事情。

所以封個侯,對于大魏百姓權貴來說,這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但真正讓百姓與權貴們震撼的是兩個地方。

世襲罔替、尊心學。

這兩個地方才是真正恐怖的地方啊。

世襲罔替,代表著許清宵的爵位,可以世世代代無限繼承,當今哪怕是九位國公,也只有三位是世襲罔替。

許清宵如此年輕,成為平亂侯不說,而且直接是世襲罔替的侯位。

未來大魏權貴,必有一個許家。

世世代代不作廢不替換的爵位,只要大魏不滅,這個爵位就一直繼承著。

但如果對比第二個的話,這個也不算什么。

大魏尊心學,納入科舉考核之中,這是什么概念?就是說,以后天下讀書人,想要當官,就必須要讀心學之書。

不讀是吧?不讀萬一就考心學,你一竅不通,那你可以回家了。

不服氣是吧?不服氣行啊,等什么時候大魏又遇到危險的時候,你也來指揮一次。

當然這個時候,你也必須要完成幾個成就。

文武統一

帝王信任

民意如龍

立言為民

著書大儒

但凡缺一個條件都不行,達不到以上所有條件,無法激活副本。

所以女帝的這一個行為,幾乎是將許清宵推到了一個新的高度,不僅僅是地位上給予了許清宵侯爵之位。

更主要的是,女帝已經站隊了,在文宮和許清宵面前,女帝選擇了許清宵。

這對文宮的打擊極大。

天下讀書人讀書為了什么?心中正義?天下蒼生?不管是為了什么,有幾個不想當官?即便是再不想當官,想要為天下蒼生謀福對不對?

那你也得當官啊,在其位謀其職,你當不了官,你怎么給天下百姓謀福?

可當官的要求之一,就必須要潛心學習心學,可以說光是這一點,不出半年,許清宵必可踏入天地大儒之境。

封圣也近在咫尺了。

這就是大魏震驚的原因了。

如若說這一次,大魏是最大贏家的話,那么許清宵則是第二贏家。

封侯拜相,心學正統。

這.......當真是無窮好處。

人們震撼,口口相傳,們更是第一時間收集許清宵的名言名句。

守仁學堂更是差一點被擠破門了,都是來入學的。

可這一切的一切,都與許清宵沒有任何關系。

長達接近一個月的時間。

許清宵都在研究五個方針,策論寫滿了數百張。

確定目標,發展目標,實現目標。

策論主題就是這個。

僅僅只是初稿,許清宵到現在都沒有寫完,因為要寫的東西實在是太多太多了。

一直又過了十天,武昌元年,十二月二十五日。

距離許清宵冊封大殿還有最后五天。

這段時間來,大魏安靜了許多,附屬國的戰爭已經結束了一個月之余,整個大魏這段時間忙著的事情,就是清算利潤。

從附屬國拿來的各種戰利品,以及各種好處,包括山脈土地,以及一些重要資源,這些都需要認真清算,納入大魏國庫之中。

而就在這一日。

卯時。

許清宵總算將筆放下來了。

長長吐出一口白霧,這數個月來,除了吃飯睡覺之外,許清宵全身心地都是在寫大魏未來五個方針。

而眼下,也徹徹底底確定了這五個方針。

很快,將策論草稿全部整理一份,許清宵帶著厚厚一疊的稿子,走出了學堂。

已是卯時,天穹依舊昏沉,寒冬將至,冷風刺骨,將一些落葉卷起。

身為七品武者,許清宵自然不畏寒冷。

他依舊是穿著一身素衣,朝著大魏皇宮走去。

計劃寫好了,就是要與陛下商談,這些事情能早一天落實,最好早一天落實。

人懶一天,無非是少些銀兩。

但對國家來說,任何一件事情都會影響無數百姓。

走在熟悉的街道上。

一切都顯得無比安靜。

除了少許人家已經醒來掌燈,大部分百姓還在睡夢之中。

天色昏暗,寒風刺骨。

大魏宮廷已經燒起了地龍,而宮廷之外,也有一條地龍官道,為文臣大儒們驅寒取暖。

兩旁的將士更是拿著火把,照亮官道。

而隨著許清宵的出現,兩旁的將士頓時露出驚訝之色,紛紛朝著許清宵開口道。

“我等見過許侯爺。”

他們開口,是由心的喊了一聲,正常來說這些守備軍無需行禮,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即可。

可許清宵,如今不僅僅只是侯爵這么簡單,附屬國之戰,許清宵在軍中的威望,得到了巨大提升。

這些將士們,都知道了許清宵鐵血手段,攻城略地,殺降屠城,仁不仁道他們不知道,他們知道的是,許清宵尊重將士,認可將士。

是一個有骨氣有血性的讀書人,對于那些沒有骨氣沒有血性的讀書人來說,他們更加喜歡許清宵這種人。

所以當看到許清宵出現后,守備軍們紛紛開口,朝著許清宵一拜,這是發自內心的尊重。

“諸位將士客氣了。”

許清宵微微一笑,朝著兩旁守備軍點了點頭,隨后快步朝著宮廷外走去。

而此時。

文武百官來的不多,六部尚書和幾位國公來的最早。

原本正在閑談什么,可忽然看到許清宵的身影,一時之間,所有人的目光全部落在了許清宵身上。

“守仁,你怎么來了?”

“嘖嘖,罕見啊,罕見啊。”

“守仁今日怎么來啊?”

“哈哈哈哈,守仁,老夫剛剛還提到了,沒想到你居然來了,守仁,你今日來是做什么啊?”

當看到許清宵出現,眾人紛紛出聲,安國公更是笑聲爽朗,而六部尚書們也是充滿著好奇。

陳正儒更是目光好奇,落在許清宵手中的宣紙上。

“守仁,你這數個月,在做什么?”

陳正儒開口詢問道。

此話一說,眾人的目光紛紛落在許清宵手中。

“守仁,先別說,讓老夫猜一猜,是新的賺錢計劃嗎?”

顧言跟著開口,望著這厚厚一疊宣紙,不由顯得十分激動。

“顧尚書,你這么滿眼都是錢啊,你就不能說點其他的嗎?守仁,老夫也猜猜,這應該是新工器吧?”

“用這么多宣紙,肯定不是簡單的東西,應該是圖紙一類,對吧?”

工部尚書李彥龍開口,眼神之中也充滿著期待之色。

“你們都想錯了,依老夫看,這應該是北伐策,對不對?守仁。”

安國公也開口了。

眾人對許清宵手中的宣紙,實在是充滿著期待,十分好奇啊。

聽著眾人這般說道,許清宵苦笑一聲道。

“下官不知道怎么回答,這東西,準確點來說,是大魏未來的發展計劃吧。”

許清宵有些苦笑道。

當下,六部尚書和兩位國公直接露出驚色了。

“大魏未來的發展?”

陳正儒第一時間想要觀看,只是被顧言搶先一步了,但安國公眼疾手快,攔住了兩人。

“兩位尚書,這守仁今日拿過來,就是要呈現給陛下的,待會上朝什么都知道了,何必現在爭搶。”

“萬一搞壞了,或者弄散了,回頭上朝還需要重新整理,麻煩不麻煩啊。”

安國公開口,有些沒好氣。

兩位尚書到不覺得什么,反倒是禮部尚書王新志開口。

“守仁,你當真是咱們大魏的珍寶啊,這幾日我等天天就是在商議大魏發展之事。”

“你應該還不知道清楚吧。”

“附屬國戰亂,大魏國庫增至三百萬萬兩白銀,其中戰刀,戰甲,戰馬,各種好處不計其數,姑且計算一番,千萬萬兩白銀都有了。”

“這回咱們大魏實實在在有銀子了,可顧言這個吝嗇鬼,死活不拿出銀子出來,按理說大魏國庫有了銀子,應當改善國體吧?”

“讓他發點銀子當賞銀,死活不肯,三百萬萬兩白銀,別說一萬萬兩白銀了,就算是一千萬兩白銀,他死活不拿出來。”

“非要說大魏要發展,大魏要發展,可問他怎么個發展之法,又說不出來,守仁,你評評理,顧尚書是不是有問題?”

王新志開口,他有些氣不過了。

自從戰利品清算完畢后,整個大魏都很開心,文武百官也極其開心,大魏有錢了,不管對誰來說都是一件好事。

而六部本以為總算是可以過幾天好日子了,卻不曾想到,顧言依舊我行我素,不管誰找他拿銀子,他死活就不拿出來。

以前沒錢,大家可以理解,現在有錢,大家發現顧言這老王八蛋,是真的摳門。

吏部,刑部,工部,兵部就不說,他禮部總要給點銀子吧?許清宵的冊封大殿,各個侯爺再加上國公,以及大魏戰勝后,你總要搞點事吧?

他跟女帝也商談過,修繕一下皇宮不過分吧?現在國威都揚了,你要是再不修繕修繕皇宮,等過幾年,人家再來大魏,發現就這?

這不丟人現眼嗎?

王新志話一說出來,眾官紛紛點頭,哪怕是陳正儒也不由點了點頭。

這話沒毛病啊,顧言摳到了極致。

愣是一毛不拔,沒錢不給,有錢更不給,讓這種人掌財,好是好,但就是氣人啊。

可這話一說,顧言忍不住開口了。

“哼,不當家不知道柴米油鹽貴,別看國庫有這么多銀子,真算起來的話,架得住幾年折騰?”

“此番大戰,軍事撫恤金要不要給?犒賞三軍是不是錢?大魏還需要發展,哪里有那么多錢給你們折騰。”

“守仁,老夫可是把錢死死守著了,就是留給你安排的,老夫沒什么別的本事,賺不到錢,但能給你留得住錢。”

顧言不在乎眾人如何說他。

反正銀子這玩意,他必須要留著,不是他窮怕了,是大魏窮怕了,好不容易有了銀子,那么更應該珍惜,要憶苦思甜。

看著眾尚書吵起來了,許清宵連忙打個圓場。

“諸公,就莫要爭吵了。”

“下官這些日子,其實也是在思考這事,等上朝后,我們在慢慢商議,如何?”

許清宵出面打圓場,百官倒也沒說什么了,誰的面子都可以不給,但許清宵的面子,他們必須要給。

這銀子畢竟是許清宵賺來的。

“行,老夫給守仁一個面子。”

“守仁,要是別人說這話,老夫理都不理,你說這話,老夫認了。”

眾人開口,也算是答應下來了。

就如此。

大約過了兩刻鐘的時間,文武百官早已經到齊了。

而就在此時,隨著太監的聲音響起,宣百官入殿后。

許清宵跟隨著百官入列了。

他依舊是站在戶部尚書身旁,眼下仗打完了,監國少卿這個職位雖然沒有被撤走,但許清宵也不會拿著雞毛當令箭。

依舊是戶部侍郎,至于侯位,還沒有完成冊封,大家喊一聲侯爺,其實也是客氣客氣,等冊封結束后,往后上朝就要走左邊了。

往大殿走去時,顧言壓著聲音,拉了拉許清宵道。

“守仁,老夫跟你說。”

“這次國庫,不是三百,準確點來說,是四百二,不過有一部分都是珍寶之物,需要慢慢變賣。”

“而且老夫讓戶部已經精算過了,按照附屬國的國庫收入,每年能給大魏帶來六萬萬兩白銀,算上大魏本身一萬萬兩收入,再加上其他雜七雜八的收入,大魏現在每年固定收入八萬萬兩。”

“如若水車工程能帶來好消息的話,大魏國庫年收入,可達十萬萬兩白銀,這個戶部尚書之位,老夫也打算告老還鄉,讓你來。”

顧言開口,只有跟許清宵他才會說真話,當然這些數目,女帝也已經知道了。

四百二?

許清宵自己也不由咂了咂舌,打仗之前,大魏國庫有一百萬萬兩左右,而這個還是賣官得到的,打完之后,直接翻了四倍。

四百萬萬兩啊。

這還真是有些夸張,至少夠大魏隨便揮霍二十年,當然其中不能投入一些大事上面,譬如說九年義務教育,真砸九年義務教育,四百萬萬兩夠是夠,但經不起二十年揮霍。

不過聽到顧言要退位,許清宵連忙開口道。

“顧尚書,您現在老當益壯,談什么告老還鄉,這位置您繼續坐,我不坐,我寧可當個閑散侯爺,也不當戶部尚書。”

許清宵開口,他倒不是矯情,當戶部尚書,豈不是每天要來早朝?

當個閑散侯爺不更好?

聽到這話,顧言微微一愣,但很快他點了點頭道:“老夫明白了,你是嫌棄戶部尚書不夠,也對,以你的才能,當個戶部尚書的確不太行。”

“行,下朝后,老夫去找其他幾位尚書談一談,也跟陳尚書說一說,讓他退位給你,他要是不愿意,我們幾人就彈劾他。”

“你放心,守仁,一切交給老夫。”

顧言如此說道,誤以為許清宵看不上戶部尚書。

可這話一說,許清宵更愣了。

大魏丞相?

他更不想要這個位置啊。

只是剛想解釋幾句時,一道聲音響起。

“百官入殿。”

隨著這聲音響起,眾人都安靜下來了,許清宵也只能無奈先進去再說,等出來再解釋。

下一刻。

眾人踏入殿內。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隨著熟悉的開場白響起。

百官朝著龍椅上的女帝一拜。

而就在此時,龍椅之上,女帝的目光,不由落在了許清宵身上。

的確,女帝也沒有想到,許清宵今日會上朝。

不過,女帝的目光瞬間收回了,取而代之的便是平靜。

朝會開始。

如每日一般,百官開始討論國家大事。

許清宵則醞釀著措詞。

不知為何,今日的朝會,半個時辰就將國家大事說完了,比往日要快了一些。

或許是因為許清宵手中的東西。

百官都很期待,許清宵這一個月到底折騰出什么東西來了。

不過這半個時辰的朝會,大致的內容和意思,都是圍繞這三件事情。

錢怎么花!

國家怎么發展!

接下來我們做什么!

大致就是這三個意思了。

國家大事談完了,大家安靜下來了,不少目光也紛紛落在了許清宵身上。

也就在此時,許清宵到沒有拖延什么,而是走出,朝著女帝一拜。

“陛下,臣,許清宵,獻策。”

許清宵開口,將手中的文稿,呈現而出。

“哦?許愛卿,獻何策?”

女帝有些好奇,同時給了趙婉兒一個目光,后者當下來到許清宵面前,將策論接過,交給女帝。

“回陛下,大魏統一中州之策。”

許清宵淡然開口。

只是此話一說,滿朝文武愣了。

連女帝都愣了。

好家伙,知道許清宵不是等閑之輩,也知道許清宵折騰數月,肯定是個好東西。

可張口就是統一中州之策?

要不要這么彪悍啊?

但更讓眾人莫名震撼的是,當許清宵說出這話后,沒有人質疑,也沒有人有一絲嗤笑,取而代之的是好奇,是莫名的激動。

這一刻。

女帝接過策論,只是一眼,女帝美目當中便閃爍震撼,而后大殿安靜無聲。

女帝閱讀速度極快,但每一個字,她都認認真真看完。

足足將整篇策論看完后,女帝的聲音響起了。

“好。”

“此策,當為國策。”

女帝的聲音,響徹大殿。

這更讓眾人好奇了。

這位女帝,可從來沒有這樣過,到底是什么策論,讓大魏女帝這般看重?

他們愈發好奇,要不是對方身份崇高,他們恨不得現在就搶過來一閱啊。

感受到百官的好奇,女帝也不廢話,她將這份策論丟了出去,剎那間策論漂浮在空中。

以供百官觀看。

大魏王朝強盛策

一、大力發展兵部力量

二、大力發展農業生產

三、大力促進商人貿易

四、大力提升國家民意

五、大力選拔優秀人才

這是第一頁的內容,而后的內容,極其細致,看的百官如癡如醉,甚至到后面,百官眼神當中充滿著激動和興奮啊。

是的。

這就是許清宵這個月所寫的策論方針。

重點發展兵部力量,而這個發展兵部力量,拋開基礎的征兵,練兵,重點在‘器’上面。

這場大戰,許清宵意識到,戰爭機器必須要早點拿出來了,大魏將士雖然勇猛,可面對守城之戰,付出的代價還是太大。

如果不是用計,這一仗,絕對不止是犧牲二十多萬人,可能是上百萬人。

并且,這是打附屬國,不是北伐,也不是與突邪王朝或初元王朝打啊。

光靠數量有什么用?戰爭機器的作用性,遠遠勝過數量。

一門火炮,遠勝三千死士。

所以兵部力量,許清宵重點劃在了器上,所以工部尚書極其激動。

農業生產,許清宵重點劃落在‘種子’上面,大魏需要新的種子了,而這些種子,就是需要大魏竭盡全力去尋找,翻洋過海都要找來,當然國家內部的基礎生產也不能停滯,朝廷撥款,買種子買牛,免費給大魏百姓使用,并且還需要招攬各種人才,進行研究和培養。

商人貿易這一塊也極其重要,未來的戰爭,絕對不是劍鋒,而是經濟之戰,用經濟封鎖對方的命脈,打不打仗是一回事,經濟貿易這一塊,可是好處無限,面對強大的國家,想要不戰而勝,經濟戰效果最好。

至于提升民意,這一點就需要大魏六部共同努力,許清宵的意思很簡單,增加人手,刑部和吏部最為關鍵,刑部用來穩定國家治安問題,讓百姓能夠安心耕田生活。

打擊一切不法分子,宵小之輩,嚴懲不貸,連根拔起,還大魏一個朗朗乾坤,而吏部則是以民為本,解決百姓各種根本之需求,百姓無小事,任何一件事情,都必須要幫百姓做好來。

至于最后的大力選拔優秀人才。

這個選拔人才,不是科舉選拔,而是各式各樣不同的人才,只要有才華,不管是什么都行。

譬如說農業上的人才,工器上的人才,情報上的人才,經濟上的人才,這些需要從民間選拔出來。

給予俸祿,給予官職。

打破一成不變的固化階級。

這樣一來,大魏才能百花齊放,才能真正強盛,不然只有軍事上和思想上的人才,又有什么用?

長篇大論的國策。

看的文武百官震撼不已。

足足過了半個時辰。

大家看了半個時辰,這才看完了所有的內容。

大殿安靜。

陷入了死一般的安靜。

許清宵這篇國策,這簡直是抬著大魏走向強盛啊。

只要按照許清宵這個計劃走,不要犯傻,不要作死,大魏想不強盛都難啊。

百官們震驚。

實實在在也不知道說什么了。

最終,女帝開口了。

“眾愛卿!”

“朕,欲將此策,定為大魏之國策。”

“諸位有何意見?”

女帝開口。

面對這五個方向發展,女帝哪里還有什么挑剔的啊。

這個月來,文武百官都在爭吵,而爭吵的內容其實說到底不過是一點。

都希望參與進來,六部也好,武官也好,大家都想要參與到發展行列之中。

誰都不希望落后。

但銀子就這么多,而且人力也只有這么多,哪里能做到雨露均沾?

可沒想到的是。

許清宵做到了。

他這篇國策,涉及六部!

強國之策,需上下一心,而且計劃極其詳細清晰。

身為大魏女帝。

她又怎么看不出來?

所以她幾乎沒有任何猶豫。

想要將此策,定為大魏國策。

未來大魏所做的一切,都是圍繞這篇國策去做。

這一刻。

隨著女帝開口詢問。

百官們也逐漸回過神來了。

“臣等!”

“無異議。”

百官開口,他們沒有任何異議。

因為許清宵這篇策論,沒有一絲問題。

誰要是敢異議,誰就可以回家了。

當下。

女帝看向許清宵道。

“許愛卿!”

“此策,還需細節補充,勞煩許愛卿了。”

“監國少卿之職,你繼續擔任。”

“還有,科舉在即,由你為本次大魏科舉主考官。”

“為大魏選拔人才。”

女帝繼續開口。

又將一件事情,交給許清宵了。

武昌年間,第一屆科舉。

一時之間,滿朝文武不由露出一絲驚訝之色。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