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道天下  第471章 證道

類別: 歷史 | 秦漢三國 | 漢道天下 | 莊不周   作者:莊不周  書名:漢道天下  更新時間:2021-12-16
 
第一卷行路難第471章證道汝南袁氏、弘農楊氏同為四世三公,又有婚姻關系,經常被人并舉。

但兩者的家風傳承卻大不相同。

在權勢上,袁氏更強。

在名望上,楊氏更為人敬重。即使是袁權這樣的袁氏子弟,將袁紹、袁術和楊彪進行對比,也會毫不猶豫的更敬佩楊彪。

楊彪對黃猗的稱贊,讓袁權第一次感受到了夫貴妻榮。

“子美若有成績,也是德祖以身作則,示范有成。”即使很高興,袁權還是表現得非常沉穩,不敢有一點點得意忘形。

說到楊修,楊彪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他撫著胡須,微微頜首。“說起來,德祖才是受天子影響最深的那個人。只可惜,他沒有軍功,不如公達與子美。”

“文治武功,各有所長。眼下大亂,當以武功為先。太平之后,卻以文治為重。德祖如今剛剛弱冠,便為一郡太守,將來位登三公幾乎是必然的事。”

楊彪想了想,笑道:“德祖有沒有對你說過,天子曾有一問,視為德祖之龍門?”

袁權心生好奇。“這是什么樣的問題?”

楊彪陷入回憶,將當初的形勢說了一遍。“天子問德祖,秦失天下,山東六國后裔并起,為何最后卻是高皇帝得了天下。又說,如果所答不出《過秦論》,則不必作答。”

袁權沉思著,眼神閃爍。“那德祖有答案了嗎?”

“他應該是有了答案,但這個答案是不是正確的,還需要實踐去驗證。”

“需要驗證?”袁權更奇了。這究竟是什么樣的答案,居然還需要驗證?在她的概念里,從來都是坐而論道,最多訴諸文章,哪有實踐驗證的,又如何驗證?

莫不是如圣人所說,以實際的政績來證道?

袁權忽然意識到,楊修赴任幾個月,好像一直沒有消息傳來。

涼州廣闊,漢陽郡雖與武威郡接壤,但漢陽郡治冀縣卻離休屠澤兩千余時,溝通極其不便。自從黃猗趕回行在后,和楊修的聯絡就少了。

漢陽,朱圉山。

楊修策馬而行,越過淺淺的小河。

馬蹄踢起雪白的浪花,驚得岸邊飲水的羊群“咩咩”的叫著,如云般散開,又漸漸聚擾來。

一頭體型極大的猛犬緊緊跟隨,忽前忽后,仿佛忠誠的衛士。

沖上山坡,楊修勒住坐騎,撥轉馬頭,回望河谷。

楊阜策馬追了過來,在楊修面前勒住坐騎。“明府出行,本是好事,但放馬奔馳,萬一有什么意外,如何是好?阜冒昧,懇請明府持重。”

楊修用馬鞭一指遠處正在追趕的屬吏們。“義山,趁著他們未到,我有幾句話想對你說。”

楊阜微怔。“明府有何指教?”

“你想遷到關中嗎?”

楊阜心中一緊,隨即說道:“聽說關中戶口漸多,因為土地分配的事,發生了不少糾紛。現在去,怕是不合適吧?”

“天子命司徒趙公趕到關中度田。以目前關中的戶口而行,你若想去,自然會有土地給你。只不過……”楊修環顧四周。“想和涼州一樣自由自在,是不太可能的。”

楊阜嘴角輕顫,隨即又說道:“依明府之見,我當不當去?”

楊修淡淡地說道:“天子著意安定涼州,不管是大族還是單門,只要肯吃苦,總能有生存之道。到關中耕種,在涼州牧馬,又有什么不同?土地或有厚薄,朝廷愛民之心卻是無二,但能損有余,補不足,便能便百姓安居樂業。關中也好,涼州也罷,可共享太平。”

楊阜點了點頭,卻沒有說話。

他是涼州從事,涼州牧韋端的屬吏。韋端趕到武威去見天子,一去不返。朝廷既沒有罷免韋端,也沒有委任新的涼州牧,涼州牧府群龍無首,他們也不知道該怎么辦,不得不與漢陽太守楊修共事。

楊修避開其他人,問他要不要去關中,自然不是隨口一說。

楊氏雖不是天水四姓那樣的大姓,卻也是舉足輕重的大族,與其他各家都有聯系。他又是涼州牧府中的重要掾吏,楊修對他說這樣的話,就是對整個漢陽的大族說話。

主旨只有兩句:朝廷很重視涼州,朝廷不希望涼州出現不受控制的大族。

你們要是配合,在涼州也行,去關中也行。如果不配合,那就只能將你們當作豪強,遷到關中去了。關中田地有限,肯定會分給你們土地,但不會多。

作為大族,其實是不希望遷徙的,除非到了關中就能擁有更多更好的土地。

土地帶不走,就算有些浮財,坐吃山空,又能堅持多久?要想恢復元氣,至少要等三代人。

楊阜很快就給出了答案。“我習慣了涼州的天地,祖宗墳塋也都在涼州,還是不去了。”

“你想好了?”

“想好了。”楊阜鄭重地點了點頭。“既然朝廷都不放棄涼州,我們涼州人又豈能放棄涼州?”

這個問題,他們私下里已經討論過很多次,權衡利弊,還是覺得留在涼州比較好。天子巡視涼州一年有余,現在還在武威,對涼州的重視顯而易見。楊修也說了,朝廷會損有余而補不足,對涼州會有很大的支持,讓涼州百姓的生活與關中差距不大。

既然既然,他們又何必冒險,不如等一等再說。

楊修大笑,轉頭看看楊阜,滿意地點了點頭。“義山說得好啊,涼州人不能放棄涼州,涼州才有希望。否則的話,就算朝廷花再多的心思,涼州也必將為羌胡所據,屆時關中也不能安。”

“明府所言甚是。”

“秋收將至,山里的羌胡很快就要下山了,漢陽雖然不直接與羌胡相接,卻不能置身事外。義山,你是涼州從事,涼州牧不在,你要擔起重任,做好增援隴西的準備。”

“好。”楊阜爽快的答應了。

楊修這句話,等于讓他代行涼州牧的責任。雖然他不可能真的成為涼州牧,但有了這個表現的機會,他就有機會立功,優先獲得晉升的機會。

這是楊修給他的機會,也是對他配合的報酬。

說話間,王唯、姜敘等人趕到,紛紛勒住坐騎。楊阜與姜敘四面相對,不動聲色地點了點頭。姜敘會意,轉頭看看趙昂,擠了擠眼睛。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