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道天下  第725章 眾矢之的

類別: 歷史 | 秦漢三國 | 漢道天下 | 莊不周   作者:莊不周  書名:漢道天下  更新時間:2022-04-16
 
轉眼之間,形勢就脫離了袁熙的控制。

輜重被毀,軍心大亂,士氣也跟著大墜。諸將看著輜重營方向的大火,心頭一片死灰,斗志全無。

離秋收還有幾個月,就算想從冀州運糧來,

時間也未必趕得及。

撤回青州,成了唯一的選擇。

袁熙慌亂之下,救援不及。前營被張飛攻破,營中將士一邊與張飛死戰,一邊向中軍求援。

中軍有反應,但援軍就是遲遲不到。

前軍將領被張飛斬首,

營中將士大半戰死,小半投降,

只剩不到百余人逃出大營。

好在張飛也自知實力有限,

不可能擊破袁熙的中軍,在營里放了一把火,就撤了回去。

盡管如此,一戰斬首近千,依然是劉備幾個月來最大的勝利。

燒了輜重營,則將袁熙逼到了絕境,形勢對劉備大好。

劉備心滿意足,收兵回營。

法正卻意猶未盡,覺得張飛、劉備雖勇,卻不擅長把握戰機。這種情況下,就應該繼續進攻,擴大戰果。

袁熙已經亂了陣腳,再逼他一下,說不定就崩潰了。

某種程度上,

陳登說得對,劉備及其麾下將士擅長防守,卻不擅長進攻,相互之間的配合也不夠默契。如果不是事先安排好,靠他們臨場發揮,很難把握住戰機。

回到大營之后,陳登出營迎接,向劉備表示祝賀。

劉備很興奮,指著法正說道,這一戰的首功是法正。若不是法正要求進攻,不可能有這么大的戰果。

陳登很意外,隨即又向法正表示祝賀。

法正坦然接受,神情傲慢,甚至沒有還禮。

陳登很生氣,卻不好當場發作。他心里不舒服,連慶功宴都不想參加,還是被諸葛瑾勸住,說這樣會讓劉備尷尬,這才強忍不快,留在席中。

大勝之外,諸將都有些興奮,

劉備也不例外,

頻頻舉杯,

又命陳琳作詩紀念。

張飛很快就喝得大醉,起身屬舞,東倒西歪,狀若瘋癲。

陳登看在眼里,暗自搖頭。

劉備平時喜怒不形于色,一喝酒就原形畢露,哪里還有半點王者之相。

袁熙看著一片狼藉的輜重營,看著那些被火澆成炭黑,又被水泡得不成樣子的糧食,面如死灰。

韓宣也很自責。

如果不是他任性使氣,沒有及時去協助袁熙指揮,戰局也不可能發展到這個形勢。

他也沒想到劉備會發起強攻,而且親自率騎兵突陣。

一個疏忽,就造成了致命危機。

“景然,奈何?”袁熙有氣無力的問道。

韓宣沒有立刻回答,他詳細問了袁熙交戰的經過,尤其是劉備突陣的前后,最后問了袁熙一個問題。

“劉備突陣時,誰在中軍指揮?”

袁熙仔細想了想。“陳登?”

韓宣搖搖頭,覺得不是陳登。

兩軍交戰這么久,劉備一直不占上風,大多以防守為主。陳登指揮的是步卒,承擔著防守的主要任務。從幾次作戰來看,陳登非常忌憚袁軍的騎兵,作風保守,盡可能不給袁熙一點機會。

這樣的人,不可能做出如此激進的安排。

韓宣讓袁熙想辦法去打聽,看看劉備身邊是不是出現了什么新面孔,又是什么時候出現的。

他懷疑,不僅是這一戰,之前幾次交戰,也可能與此人有關。

袁熙有些不耐煩。“景然還是不肯退兵?”

韓宣耐心的解釋道:“將軍,不是不退兵,是不能如此隨意的退兵。我軍撤退,劉備必然來追,若不知是誰在他身邊出謀劃策,如何知道他會怎么追?如果只是遠遠的跟著,那便罷了。如果他像今天一樣,突然沖上來搏殺,將軍還能安然退出瑯琊嗎?”

想起不久前的戰況,袁熙打了個寒戰,不敢再嘴硬。

劉備如果一直如此跟著他,他就睡不好了。

“以景然之計,奈何?”

“輜重營雖然被毀了,但仔細挑選一下,還有一些糧食能吃,只是要將領與將士們同甘苦。穩住軍心,然后再派人趕往莒縣、諸縣,做好接應,向當地大族借一些糧食,以供堅守,然后再徐徐撤兵。”

袁熙覺得有理,隨即又問道:“向冀州求援嗎?”

“暫時不需要。向青州各郡國借糧,支撐到秋后以后,應該足夠。”

“不回冀州了?”

“退到北海再說,眼下不宜提及。”韓宣看向四周的將士,又對袁熙說道:“一旦大軍崩潰,將軍就算回到冀州,又能如何?”

袁熙面色煞白,沒敢再說什么,按照韓宣的建議,一一安排。

輜重營被毀,袁熙卻沒有立刻撤兵,讓劉備在大感意外。

他又組織了兩次試探性進攻,但是袁熙沒有再給他機會,堅決地打了回去,還抓住劉備一次冒進,數弩齊發,險些要了劉備性命。

遭此一劫,劉備也清醒過來,知道自己還不具備優勢,只能耐著性子和袁熙纏斗。

法正意識到了不對勁,建議劉備派人進攻莒縣,逼袁熙撤退。

但他的建議遭到了陳登的反對。

陳登說,眼中雙方勢均力敵,我方的實力甚至還要弱一些,如果分兵,只會給對方各個擊破的機會,不可取。

法正很不高興,當眾指責陳登畏敵如虎,消極怠戰。

他對陳登說,你就是經常打敗仗,輸怕了,還沒打,先想著怎么保命。像你這樣,還想開疆拓土?在徐州,你都不敢主動進攻,到了人生地不熟的邊疆,你豈不是只能天天躲在大營里?

陳登忍無可忍,和法正吵了起來。

他對劉備說,我是敗軍之將,不敢言勇。愿意交出兵權,解甲歸田。

說完,不等劉備說話,他揚長而去。

張飛也很不舒服。法正這么說,也有指責他的嫌疑,甚至有指責劉備的嫌疑,搞得好像沒有他法正,他們就每戰必敗似的。

法正惹了眾怒,劉備也很無奈,一邊勸解,一邊讓陳琳去追陳登,勸他消消氣。

法正也很郁悶。

他對劉備說,陳登本事不大,脾氣卻不小。我在天子面前時也常常直言不諱,天子都沒有計較。

他陳登就連一句批評都聽不得?

看來我不該來,還是回長安復命去吧。

劉備連忙拉住,好說歹說,才讓法正放棄了立刻回長安的想法。

兩天后,袁熙撤兵的消息傳來,退守莒縣。

法正仰天長嘆。

擴大戰果的機會已經錯過,劉備想收復瑯琊,不知要等到什么時候。

劉備也很郁悶,帶著法正去了開陽,準備散散心。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