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道天下  第980章 春江水暖

類別: 歷史 | 秦漢三國 | 漢道天下 | 莊不周   作者:莊不周  書名:漢道天下  更新時間:2022-08-08
 
馬云祿拉過甄宓,調侃道:“看你平時總想著功業,怎么機會來了,倒又怕了?”

“我……”

“舍不得陛下?”

甄宓大囧,抬頭看了馬云祿一眼。馬云祿擠擠眼睛,甄宓恍然,連忙點頭表示贊同。

劉協看得清楚,卻不說破,只是輕笑了一聲。

“我也會去西域的。”他頓了頓,又道:“云祿也會去。”

甄宓微微側臉,偷偷地打量著劉協,被劉協抓個正著,頓時大窘。

“陛下……真會去西域?”

“只要有可能,我一定會去。”劉協牽起馬云祿的手,握在手心里。“這是我答應過你的。”

馬云祿紅了臉,輕輕地抽了抽臉地,卻沒能抽出去。

甄宓眼神閃爍。“陛下,西域不是……蠻夷之地嗎?”

“地只有肥沃與貧瘠之分,沒有文明與蠻夷之別。”劉協悠悠說道:“就算是貧瘠之地,有了人,也就是有了文明。文明本身沒有高下之分,區別只在生產能力高低而已。擁有先進生產力的未必就是文明人,也可能是野蠻的強盜。”

甄宓聽得有點暈,想問又不敢問。

馬云祿則不想問,只是靜靜地聽著。

劉協也不想解釋。

他是真的想去西域,將那些以文明人自居的強盜的祖先暴揍一頓,送到山里挖礦。

但中原的改革還沒有完成,他走不開。

這也是他不愿意再對楊彪等人讓步的原因所在。太好說話了,他們會得寸進尺,改革也會停滯不前,甚至可能變形,走了彎路。

他雖然年輕,時間比較充裕,卻也不能一味綏靖。

他必須讓他們明白,他只是愿意給他們機會,而不是有求于他們,不可能任由他們擺布。

主動權一定要控制在手中。

人才?在印刷術的加持下,最不缺的就是人才。

再說了,只會讀圣賢書,嘴上仁義道德,身體無比誠實的算什么人才。

信仰要落在實踐上才是真正的信仰,否則都是謊言。

相比之下,他反倒有些贊賞李膺、范滂等人,雖然有些偏激,卻愿為理想犧牲。

依附公孫度的那些人算什么東西。

這類人,全部送到海外去,讓他們自生自滅。能不能幡然醒悟,殺出一條血路,就看他們自己的造化了。

楊彪回到自己的臨時公廨,想了一會兒,派人請來了邢颙,向他通報了天子的決定。

邢颙很不甘心,還是覺得這個懲罰太重了。

楊彪卻說,他贊成這個決定,相信太尉府、司空府也不會反對。

公孫度只是一個遼東太守,竟敢做出悖逆之舉,無異于自取滅亡。如果天子不予懲戒,寄寓交州、益州的士人必然會覺得朝廷軟弱,無所忌憚的為那些有不臣之心的封疆大吏出力,必然會影響天下一統的進程。

退一步說,那些人依附公孫度,可見道德、見識都不足稱道,不值得你為他們奔走。

讓他們跟著劉備、孫策征伐海外,或者留在遼東,總比禁錮終身好。

邢颙聽了,不敢再多說什么。

影響天下一統的責任太大了,他承擔不起。

再者,天子將懲處的目標局限于依附公孫度的人,而不是針對所有寄寓遼東的人,也算是節制。據他了解,那些知名的大儒如管寧、邴原等人都沒有在公孫度的偽朝廷中任職,應該不會受到牽連,他也沒必要過于堅持,與天子發生沖突。

“楊公,天子此舉會不會成為朝廷制度?”

楊彪沉吟片刻。“子昂,經學依然是最高深的學問,但僅憑通經入仕,怕是不太可能了。至于邀名之輩,更是休想。只有德才兼備、知行合一之人,才是朝廷需要的棟梁。”

邢颙有些臉熱。

他懷疑楊彪在委婉的批評他泥古不化,但楊彪沒有說破,他也不好自找沒趣。

怏怏之下,邢颙起身告辭。

看著邢颙垂頭喪氣的模樣,楊彪也暗自嘆息。

他已經說得很透徹了,邢颙——以及和他有相似想法的人——能不能理解,能不能接受,他卻無法決定。這是一個變革的時候,不出意外的話,會有一大批讀書人受挫。

就像當年拒絕叔孫通的魯國儒生一樣。

時代在變,儒學也必須跟著變,否則就會被淘汰。

下一個董仲舒又在哪里?

楊彪想了很久,決定給孔融、王朗等人寫信,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對遼東的處理方桉送到長安,三府會議。

不出楊彪所料,太尉賈詡幾乎沒有任何猶豫,堅定的支持天子,而且著重強調了威懾交州、益州的重大意義。司空周忠雖然有些想法,卻也沒有激烈的反對。做了一些細節上的補充后,這份決議迅速通過了。

會簽之后,處理方桉迅速送回冀州,同時以邸報的形式公諸于眾。

彷佛一塊巨石投入水中,迅速激起了驚天巨浪,本已爭論激烈的太學受到的影響最大,幾乎所有人都拋下了之前的議題,開始討論這個處理方桉可能帶來的影響。

有親友在交州、益州的更是不敢怠慢,立刻寫信,讓那些滯留未歸的親友盡快返回家鄉。

天子已經平定遼東,孫策很快就會轉戰交州,士孫瑞也會進兵益州。隨著戰場上的不斷勝利,天子的底氣越來越足,懲罰也會越來越嚴厲。

再不回來,他們也許就永遠回不來了。

幾乎在同時,孔融、王朗等人接到了楊彪的書信。

了解了詔書背后的博弈,他們都覺得事態嚴峻,不能小覷。

天子親自坐鎮冀州,強推度田,讓世家、大族苦不堪言的同時,也在普通百姓中積累了威信。在大力推行教育的情況下,用不了三五年,天子就會有足夠的人才可用,再也不會受制于士大夫。

相反,固守儒家經典,卻沒有實際行政能力的士大夫將會被排斥在仕途之外。

尤其是需要相關專業能力的職務,將會被諸堂畢業的學生壟斷。

如果不想辦法,用不了十年,儒生就會在郡縣失去話語權。二十年、三十年后,儒生在朝堂上的聲音就會弱不可聞。

必須有所行動,是無數人的共識。

但如何行動,卻造成了巨大的分歧。

孔融露布上書,建議修訂《孝桓帝紀》。

他的理由是編撰《孝桓帝紀》時,孝靈皇帝即位不久,尚未成年,朝政被曹節等人把持。本朝朝政敗壞,就是從孝桓帝重用宦官開始,曹節等人為了自己的利益,對修史多有干擾,造成記載不實。

天子罷宦官之制乃英明之舉,值得贊賞。如今沒有了宦官掣肘,有必要對《孝桓帝紀》進行修訂,去偽存真,修成一部信史。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