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道天下  第1036章 迎面痛擊

類別: 歷史 | 秦漢三國 | 漢道天下 | 莊不周   作者:莊不周  書名:漢道天下  更新時間:2022-09-01
 
伏壽既歡喜又緊張。

西域商路重開之后,織坊就意識著滾滾財源,比印坊更值錢。

可問題是,她根本沒管過織坊。或者更準確地說,她就沒管過什么事。

劉協的后宮就她們幾個人,規模還沒伏家的后宅大呢。她的主母是孝桓皇帝的女兒陽安長公主劉華,為了侍候她,后宅有近百人。

突然間讓她管理一個織坊,規模比她今天看到的印坊還大,她沒底氣。

荀文倩看得明白,主動要求給伏壽做幫手。印坊有唐夫人就夠了,有她沒她一個樣。

伏壽也覺得可行,難得的向劉協請求。

劉協雖然有些意外,卻還是爽快的答應了。

印坊也好,織坊也罷,她們都是暫時管一管,算是體驗生活,不可能一直留在宛城。

經歷過實務的人,大多會對空談道德有一定的免疫力。只有什么事也沒做過的才會大言不慚,滿口的“治大國如烹小鮮”,覺得其他人都不行,只要自己一出手,盛世翹足可至。

劉協隨即和她們大致說了一下情況。

在他的規劃中,南陽將是荊州重鎮,就像邯鄲在冀州的位置。江南的絲綢會集中到南陽,然后再發往西域。

南陽的帝鄉地位沒有了,但商業重鎮的地位將延續,而且會得到進一步加強。

宛城以前就是工商業重鎮,但利潤大多被世家、豪族拿走了,朝廷收獲有限。現在朝廷將整個南陽收入囊中,這些工商業利潤會成為朝廷的收入,并作為朝廷接下來幾十年對南方進行開發的主要資金來源。

簡單的說,南陽能不能發展得好,關系到大漢百年之后的國運。

這時候,每一個人的努力,都是在為百年之后的大漢做貢獻。

伏壽、荀文倩并不能完全理解劉協說的這些,但有機會為大漢、為后世子孫做點貢獻,她們還是有興趣的。

尤其是伏壽與劉協一起經歷過受制于人,連吃飯都要別人施舍的窘境,對自力更生,改變命運有著更高的積極性。

她可不希望她未來的子孫落到那種地步。

看著積極性高漲,甚至有些雀躍的伏壽,劉協暗自嘆了一口氣,后悔沒有早點安排。

說到底,她畢竟還是一個剛滿二十歲的年輕女子,有著無窮的朝氣與精力,天天養在后宮太浪費了。

宋忠沒見到皇后,轉身去拜見司徒楊彪。

楊彪很忙。他在前院等了半天,直到太陽落山,才見到楊彪本人。

見禮之后,還沒等他寒暄,楊彪先面色不善的問了一個問題。

“聽說郡學有我楊某的畫像?”

宋忠一時沒注意到楊彪的語氣,以為他忙了一天公務,累了,連忙笑道:“確有此事。經諸賢論定,楊公與二十位前太守一道,被選為南陽賢君,繪畫刻石,以資紀念。”

“什么時候的事?我在任的時候,沒看過這樣的碑刻。”

“半年前剛完成的。”宋忠笑得更加燦爛。

楊彪打量著宋忠,眉頭越皺越緊。“我想請祭酒幫個忙。”

“豈敢,豈敢,請楊公吩咐。”

“請你將楊某的畫像去除。”楊彪澹澹地說道:“楊某雖無大才德,卻有自知之明。我在南陽時日甚短,未有善政,不敢立像,與諸賢并列。”

“這……”宋忠頓時傻了眼。

他看著楊彪,咽了口唾沫,也將解釋的理由咽回了肚子里。

他看得出來,楊彪不像是故作謙虛,眼神很嚴厲。

但是,作為這件事的首倡與主要推動者,他非常清楚。如果楊彪因任職時間短,沒有真正的善政而缺席,還有資格留在墻上的畫像最多剩一半。

更要命的是,拓本已經送到了天子手中。

要是天子或者皇后哪天來郡學,發現墻上的畫像和拓本對不上,會不會被判欺君?

“這件事就拜托祭酒了。”楊彪不給宋忠解釋的機會,直接做了結論,隨即又問了一個問題。“南陽郡學這些年培養了多少學生?都在干什么?”

說到這些,宋忠立刻來了精神,大講特講郡學里的青年才俊。

他來見楊彪,本來也有推薦學生出仕的目的。如果有人被司徒府選中,不管最后是否赴任,都是難得的佳話。

宋忠一連說了幾個人,楊彪都沒吭聲,臉色卻越來越難看。

宋忠的心情再次往上沉,忐忑不安地看著楊彪。

楊彪清了清嗓子,讓皺起的眉頭松開了一些。

“祭酒,聽說過禰衡嗎?”

宋忠愣了一下,搖搖頭。“恕我孤陋寡聞,沒聽說士林中有此人。禰姓甚為少見,若是聽說過,我一定記得。”

楊彪嘆了一口氣。這人只適合做學問,連司徒府長史都不知道是誰,又何必來參與政事,為劉表鳴不平。

劉表身上有多少麻煩,你是一點也不知道嗎?

“他是青州平原人,得孔文舉賞識,為忘年之交,共赴長安。如今是司徒府留府長史,負責關中的相關事務。”

宋忠頓時鬧了個大紅臉。

能得到孔融的賞識,說明禰衡有才華。能成為司徒府留府長史,說明稱衡有能力。這樣的人,他居然不知道,孤陋寡聞根本不是謙虛,而是實情。

楊彪把禰衡的情況大致介紹了一下,跟著又介紹了一下孔融本人的情況,最后還附帶說了一下王朗。

孔融要去漠北,以花甲之年,冒不測風雪,尋訪商朝遺民。

王朗一直在關中的軍營里,教化將士。如今受過他教導的將士不說五萬,也有三萬。涼州將士能一改野蠻習氣,守護一方,王朗是有功勞的。

那么,南陽郡學又做了哪些事?

驃騎將軍駐南陽數年,你們有幾個人到軍中任教?

除了做學問,你們教過幾個普通百姓的子弟?太守府每年撥付那么多錢糧,你們又做了哪些回報?

為之前的太守刻碑?

雖然楊彪盡可能地控制著語氣,但一連串的發問還是讓宋忠汗如雨下,臉色紅一陣白一陣,連手心都是汗。

他能感覺得到,楊彪很生氣,對南陽郡學很不滿意。

這也說明楊彪到宛城這么久,一直沒去幾步之遙的南陽郡學絕非偶然,而是刻意。

他不想和南陽郡學扯上什么關系,也不想看自己的畫像。

這讓宋忠很不安。

天子、皇后畢竟年輕,難免意氣用事。楊彪卻是老臣,而且是儒學世家的宿儒。他對南陽郡學如此不滿,表明南陽郡學的所作所為已經和朝廷背道而馳。

那么,是朝廷錯了,還是南陽郡學錯了?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