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協:我真的只想禪讓啊!  第三百九十九章 與孫策的默契

類別: 歷史 | 秦漢三國 | 劉協:我真的只想禪讓啊! | 九宮格夫妻   作者:九宮格夫妻  書名:劉協:我真的只想禪讓啊!  更新時間:2021-12-17
 
建安二十年的孫策,相比于以前,自然同樣是不可同日而語,甚至可以說,如果大漢還是十五年前的大漢,此時的孫策覆漢亦是易如反掌。

事實上在孫策回到了揚州之后,怎么也沒想到,朝廷十五年了都不來打他。

眼看著大漢在劉協的改革之下一日比一日強大,孫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又不肯像趙韙一樣躺平,自然,也就摸著大漢過河了。

畢竟和劉協一樣,孫策同樣也是一個強橫的君主,對江南豪族采取能用則用,不聽話則全家殺光的政策,卻是比劉協這邊反而更狠了幾分。

而既然抑制了豪族,那么山越自然也就越來越多的出山耕種了,事實上所謂山越,一部分確實是少數民族同胞不假,但其實大部分真的卻是被豪強逼得無路可走的普通百姓。

從這一點上來說,中原豪族士族化確實也不是一點好處都沒有,畢竟豪強在學習了儒家經典之后,或多或少的都會要點臉,東漢朝廷對他們也多少是能夠管束得住的。

江南這邊,豪族只是純粹的豪族,又遠離中央,那就是真的肆無忌憚了。

殺豪強,遷山越,僅此一條,江南之地在十五年來就增加了三四百萬都不止的人口,且個人威望如日中天。

然而憑空增加了三四百萬的人口,面對越來越強大的漢朝,孫策自然也是要進行江南大開發的,于是乎孫策也就不得不面臨一個棘手的問題:興修水利。

事實上現代人很多都有一個誤區,即越是溫熱的地區,就越是適宜糧食的生產,因為北方的農業生產只能做到一年一熟或兩熟,而南方地區卻可以做到一年三熟。

只是熱帶地區的人們天性就比較懶惰,什么種子灑在地里不用去管,就等著他們自然生長。

所以……中原王朝幾千年來南方發展一直滯后難道是因為古人蠢么?

非洲黑叔叔又貧窮又落后真的只是因為懶惰和非洲大區優秀的匹配機制?

其實一個很殘酷的現實是:熱帶地區真的不適宜農業生產,至少是不適宜封建社會時的農業生產。

全世界歷史范圍內,古文明和中古文明都是發源于溫帶的,全世界的主流歷史中,基本沒熱帶民族什么事兒。

甚至于,這世上絕大多數的熱帶地區,擁有穩定的農業出產都已經是偏近代時候的事兒了。

熱帶地區的百姓將種子仍在地里就懶得去耕種,長出什么就吃什么,真的不止是因為懶惰。

而是因為熱帶地區在對自然沒有足夠改造的時候,刮風降雨就跟抽風一樣,有些地方有時候一下雨下一個月兩個月都是常事兒,但有時候一個月兩個月不下雨也是常事兒。

北方百姓十年碰到一次洪澇災害就活不起了,南方百姓一年碰到十次洪澇災害都是很正常的。

種地?種個屁的地!

地里全都是泥!

可不就是隨手撒一些種子,哪長出來就吃哪里了唄。

所以江南大開發,其前提條件就是興修水利,有些地方要挖掘蓄水湖,有些地方則需要填湖造陸,必須以人力對抗并戰勝大自然,千里沼澤才能變成千里平原,反過來利用這炎熱的氣候,所謂一年三熟的饋贈,更像是人類戰勝大自然的戰利品。

那么問題來了,原本歷史上,江南大開發從三國開始,經歷四百年南北朝,至隋唐時期江南才算是基本開發完成,直到唐朝末期,江南地區才真正在經濟上壓過北方,直到明清時期,才真的實現了湖廣熟,天下足。

又豈是區區一個占城稻之功勞?

這個江南大開發工程,歷史上足足耗時近一千年!

孫策想要用一代人干完歷史上一千年才干完的事兒,這可能么?

可能。

用奴隸就有可能。

一開始,孫策的主力水師還是遮遮掩掩,憋著勁想給朝廷一個狠的,只敢用“水匪”來搞些小動作。

后來,眼看著朝廷這邊越來越強盛,奴隸貿易越來越繁榮,貌似他東吳這邊即使是用計能坑一波朝廷的水師,也終究影響不了大局。

然后就去特么的愛誰誰了。

也不再藏著掖著了,十年前,孫策直接把他龐大的,已經能夠進行近海貿易的海上艦隊直接給亮了出來。

當時劉協還很是吃驚,心想著這下想要統一揚州可不太容易了,也曾試過在青州造船,但奈何效果不太好,已經具備近海航行能力的孫策不會眼睜睜的看著朝廷把戰船造好,沿海而上,時不時的將造船廠付之一炬,然后揚長而去,沒有水師的漢軍即使氣得怒發沖冠也只能急得干瞪眼。

可后來這劉協就發現,孫策雖然亮出了他的水師,但卻并沒有再打過合肥的主意,而是干脆用這支水師發展起了海洋貿易,卻是著實超過了劉協的預料。

雖然以當前的航海技術而言,孫策的貿易船只只能緊貼著大陸架航行,但,足夠了。

建安十年,孫策揮師北上,滅遼東公孫氏,覆高句麗國,一年之間俘虜人口百余萬,押回江東修水利工程。

鬼知道他怎么用的人,不到一年的功夫,百萬奴隸十不存一!

建安十一年,孫策親征東夷邪馬臺,嗯……也就是倭國,學著大漢的樣子在此建立殖民地。

然后就在此發現了大量的白銀,又挑撥本地各大小部落內斗,進行奴隸貿易。

建安十三年,孫策親征呂宋,在呂宋建立殖民統治。

建安十四年,呂宋發現大銅礦。這特么多虧了揚州百姓也已經習慣了使用混了錫的建安新錢,否則怕是這東吳還要給大漢來一波反向的金融輸出。

要知道東吳與大漢畢竟是同根同源,大漢這邊不管技術上有什么成就,只要應用于大規模生產,孫策在三年內就一定能把技術給偷過來,焦炭煉鋼法,玻璃,水力重錘技術,弩炮技術、手工機床技術和紡紗織布技術等,這幾個改變社會結構的重大技術東吳都有。

毫不客氣的說,如果大漢是世界第一強國的話,東吳就是世界第二。

而大漢在西邊的對手還是挺強大的,不管是安息還是羅馬還是貴霜,好歹都是大國,但東南亞那邊的小國,真的就都是一群剛從樹上下來的猴子,孫策那真的是予取予奪啊!

建安二十年,孫策的商隊成功饒到了西歐,與羅馬帝國完成接洽。

然后,事情就變得有意思起來了。

因為建安二十年的時候,本來被羅馬打得只能茍延殘喘的安息已經漸漸的重新站穩了腳跟,在大漢的支持下,已經有了反攻的苗頭,而羅馬帝國內部本就腐朽不堪的政治黑暗,伴隨著征戰安息的失利,不可避免的就爆發了出來。

然后,孫策來了。

帶來了錢,帶來了工業制成品,帶來了武器,帶來了他們所需要的一切,只帶走了一些奴隸而已。

販賣奴隸這個活兒,羅馬表示我特么太擅長了啊!

一開始羅馬賣給孫策的主要都是北非人南歐人,后來,則統一換成了安息人。

這叫做以戰養戰!

所以羅馬和安息這一仗啊,打起來就沒完沒了了。

羅馬人抓安息人當奴隸賣給孫策,安息人抓羅馬的奴隸賣給劉協,抓奴隸產生仇恨,戰爭烈度升級,就從大漢與東吳兩國購買資源,拿什么購買資源呢?拿奴隸。

大漢的底蘊比東吳強一些,但羅馬的底蘊又比安息強一些,反正陰差陽錯加有意維持,這兩個帝國現如今打得還真的勢均力敵起來了,又在彼此仇恨的加持下,將戰場,徹底變成了瘋狂的絞肉機。

完,美,循,環。

所以說劉協這邊啊,開始的時候,他是想滅了孫策,發現滅不了。

后來,就是故意留著孫策,能滅也不去滅了。

畢竟這孫策這個吳王,名義上還是大漢吳王不是?

此前劉協也擔心,大漢這頭一個勁的給安息輸血,會不會有朝一日等安息滅掉羅馬之后,給自己創造一個前所未有的大敵呢?

雖然安息帝國的底蘊是不行的,但是他們天天和羅馬打仗,把自己都給打成野蠻人了,實話實說,單兵作戰能力是超過大漢這邊的,野蠻人戰勝文明人的例子在歷史上比比皆是。

何況這些個野蠻人已經被大漢這頭親手武裝起來了。

不是劉協這頭不想叫停或是適當緊縮對安息的支持,實在是大漢境內的軍工復合體他不允許啊!

那幫王八蛋,連八十萬板甲軍這么喪心病狂的生產計劃都敢推上日程,連自己都摁不住,怎么叫停啊!

兩百萬鐵匠工人衣食所系,特么的反過來真的把尚書臺都給綁架了。

真叫停了這個,這幫喪心病狂的玩意怕是要給劉協搞個“人人有甲穿”計劃。

搞個三千萬板甲,劉協非得瘋了不可。

是的,大漢現在成年男子的數量已經越來越多,已經達到七八千萬人了。

因為十五年來劉協始終堅持攤丁入畝,不收人頭稅之外,甚至于還很大方的按人頭給百姓發物資。

也不多,每人每年一匹布,二十斤糖,三十斤鹽而已,讓每一個大漢子民都能享受得到發展的紅利而已。

然后大漢的戶籍人口數量就特么爆炸了。

并不都是生出來的。

總之吧,被軍工復合體搞得焦頭爛額的劉協已經好幾年都沒有理過國事了,眼看著太子成年,他的禪讓大計就要開始了,他必須得在走之前把可以實際應用的蒸汽機給搞出來,再通過蒸汽機把火車給搞出來。

用鐵軌,來治一治軍工復合體那變態的板甲狂熱綜合癥。

所以眼下這個階段,劉協又怎么可能去打孫策呢?

且不說現在的孫策真的不好打,真打下來,十之八九用不了多久大漢還得再去打安息。

現在這樣就挺好的么,讓羅馬和安息專心打仗,人力和資源源源不斷的輸送進來為大漢的現代化建設添磚加瓦。

反正不管是流入大漢,還是流入大漢吳國,肉不都爛在鍋里了么。

先把蛋糕做大,然后再去琢磨這蛋糕怎么分也不晚,誰吃不是吃呢。

當然還有更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留著孫策,來對付朝中那個日益強大的軍工復合體。

都是淚啊!

因為實話實說,劉協的大漢現在已經徹頭徹尾的成為了一個陸上霸權國家。

而一個國家,是幾乎不可能同時發展陸權與海權的,很多時候這二者之間就是相沖突的。

既然能通過路上運輸來發展殖民經濟,發展海洋貿易的動力何在呢?

要知道這個時代,海上貿易的成本真的不比路上貿易的成本低的,船只下海之后能不能回得來,那是只能聽天由命的。

劉協再怎么理科狗,也也那個本事以一己之力帶動社會的航海業大踏步的進步,那又不是他的專業。

所謂航海發展,很多時候也不是因為技術的發展,而是經驗的累計。

這就導致了朝廷壓根也沒有發展海軍的動力。

而且海軍和陸軍發展側重點不同,養出來的利益集團也不同,發展海軍要造大船,發展陸軍要造鎧甲和養馬,這特么都不是一個系統的。

再有錢的國家財力也不是無限的,給海軍投了錢,陸軍這邊就必須要過一過苦日子,可現在朝廷這邊陸軍的力量,軍工復合體的力量已經這么大了,海軍的力量則是零,純粹的新生事物。

面對曹操劉備曹純諸葛亮等一眾代表著軍工復合體的重臣的打壓,即使劉協的個人威望已經無限接近于神明了,也照樣發展不起來。

當年孫策的水師剛剛暴露,劉協那會兒還想要滅掉孫策下令在青州建立水師的時候,朝中這些大臣們也不乏陽奉陰違的情況。

現在,朝廷在水師的發展問題上連孫策的車尾燈都看不見了,朝中大臣自然是全面放棄了與孫策水上爭雄的想法,索性干脆發展水師。

那難道孫策就不統一了么?

當然不是,曹操劉備他們給劉協搞出來一個十面包圍的計劃,既,從印度和中東地區打過去,饒一個大圈從東淡雅插到交州去,捅孫策的屁股。

順便把這一大圈全都納入大漢領土。

長江天險?我繞過去總可以吧。

他媽的一群神經病啊!

再說東南亞那邊,沿海的區域不是都已經成為孫策的殖民地了么?

所以這也是劉協故意留著孫策,甚至縱容孫策的很重要的原因。

中原這邊已經沒有發展海權的土壤了。

除非劉協決心放棄海權,否則就只能縱容孫策放手去搞海權,這樣的話,等到有朝一日朝廷將東南一統,只需一道安撫的旨意,孫策發展出來的海權必然就是大漢的海權了,這個新加入的海權小團體,也能勉強有與軍工復合體掰手腕的能力。

長江,實話實說又長又寬的,所能承載的水上力量終究是有極限的,孫策現在的海上力量早就超標了,再如何發展,長江也不會變得更堅固。

何況還有曹操他們那個喪心病狂的包圍計劃在,只要讓大漢這頭找到陸軍決勝的機會,東吳對大漢來說不堪一擊。

他也不擔心孫策的那些海軍會跑掉,這特么是統一,不是侵略,大家各為其主而已,又不是世仇。

孫策本來就是大漢吳王啊!

再說東吳那邊的種族歧視比大漢這邊還要厲害得多得多得多,將軍,士兵,百姓,都是真的是打心眼里認為大漢以外的國土都是二等國土,殖民地的百姓實質上就是牲口。

真的,現在東吳一頭牛能換五個黑奴或三個安息奴,民族優越感已經變態了。

真要是東吳覆滅,愿意駕船遠遁,海外建國的將領絕對只是少數。在大漢干點啥不比去那蠻夷之地牧畜生強啊。

所以總而言之,言而總之,劉協為了支持孫策的發展,連蜀都懶得去滅。

因為東吳缺鐵,鐵礦石儲量很低,必須大規模的從蜀國進口鐵,焦炭煉鋼法再好也做不得無米之炊啊!

至于大漢與東吳的直接貿易,這個相對還是不太合適的,一方面雖然現在暫時不適合統一但這個統一的姿態和政宣工作還是要做的。

另一方面,羅馬和安息也不是傻子。

這么大規模的貿易額,兩個國家在大漢與東吳都是有常駐外交官的。

必要的敵對姿態,是羅馬東吳聯盟VS大漢安息聯盟成立的基礎。

所以蜀國是不能打的。

不止如此,劉協還特意干脆把南郡的駐軍都給抽空了,就是為了讓南郡成為大漢、東吳、蜀國三地名義上的爭議地區,實際上的免稅自貿區。

孫策呢,跟大漢也都已經有默契了,大漢不去打蜀國,他也不會去打,畢竟……劍門關都拆了,他打蜀國干嘛?打下來守得住么?

東吳現在的陸軍在大漢陸軍的面前,其差距比大漢水軍面對東吳水軍還要大。

所以,也真不怪趙韙躺得那么平。

反正托福于南郡自貿區,蜀國百姓的日子吧,其實過得也真的挺好的,鐵礦賣給東吳,絲綢和茶葉賣給大漢,有時候還會轉賣東吳的銅給大漢,轉賣大漢的毛皮給東吳,二道販子做的也很開心。

不說是人人安居樂業吧,至少讓豪強富戶們的日子富得流油。

吃點漢吳的剩飯,日子就過得美滋滋了,所以……就特么你叫孟獲啊!

于是乎尤其是這兩年里,劉協和孫策越來越默契了。

你清楚我的底線,我了解你的訴求。

以孫策水師之雄壯,十五年來一次也沒來試著打過合肥,更沒有過一次水上劫掠。

十五年了,孫策現如今依然是大漢吳王,每年依舊堅持給劉協送當初說好的那些貢品,雖然,這點貢品對于如今的漢吳來說禮節性意義已經遠遠大于實質,劉協也懶得給他漲價。

甚至于五年前,東吳有一批朝臣聯名要求孫策稱帝,結果被孫策殘忍的將挑頭的幾個人全都給宰了。

不統,不獨,不戰,不和。

既是東吳現在的四不戰略,也是劉協與孫策的默契。

甚至于這兩年,劉協和孫策已經實現了奏表的上達與詔令的下達。

簡單點說,倆人現在每年都通好幾封信,好多事兒都是一塊商量著做的,當然名義上劉協是君,孫策還是個臣。

孫策手下的那些將領們,各個在東吳有官職的前提下,同時也各個都在大漢有爵位,甚至有些時候還會小范圍的流通,漢官可以去吳國任職,吳吏也可以去朝廷做事。

孫策呢,也默許了,甚至于甚至于,孫策還在劉協的建議下,將國都從曲啊搬遷到了一個叫松江的地方。

總之,漢與東吳就在劉協和孫策這種不言自明的默契之下,關系愈發的詭異起來了。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