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隊的盛夏  第三十二章 越過山丘,雖然已白了頭

類別: 都市 | 娛樂明星 | 樂隊的盛夏 | 顧屈   作者:顧屈  書名:樂隊的盛夏  更新時間:2021-08-25
 
山丘

在葉未央前世的世界,堪稱一首神作。

具有樂壇標桿意義的金曲獎,曾經將2014年度的最佳年度歌曲和最佳作詞人兩項大獎授予山丘。

而評審團給予山丘的評價是:“寫出每個人心里深藏甚至尚未發現的部分,一舉擊中人心”。

這是一首歷經了十年,才終于被創作出來的歌,可以稱得上是李宗盛后半輩子創作的最出色,也是最能引起大眾共鳴的歌。

葉未央洋洋灑灑的就在備忘錄中將山丘的歌詞記錄了下來。

越寫,他越對這首詞的優秀而感到驚嘆。

這首歌的詞句不華麗,不雕琢,但它的成功在于,字字都能寫盡心情,分分鐘能戳中內心。

隨便揪出來一句詞兒,都能激發聽者思考好久好久人生。

歌詞中講人生,講選擇,講無奈,更講了接受。

特別是當葉未央一字一句的記錄歌詞時,那種歌詞中打動人心的魅力,更是撲面而來。

一首歌記錄完,讓他感覺好像重新審視了一遍自己過往的人生,不禁唏噓感慨,甚至有淚奔的感覺。

然而,歌詞的優秀,只是這首歌其中一處優點而已。

山丘更妙的地方是在于曲譜,以及唱法。

有多妙呢?

妙到葉未央不斷的在腦海里重播了十多遍,卻都還是沒能完美的扒出譜子!

為什么?

因為李宗盛的歌譜子是非常難寫的。

他的這些歌啊,早年的譜子就已經非常難寫了,像山丘這種后期的歌就更別說了,整首曲子根本都沒有任何規律可言!

譜子非常的隨性!

像一般的流行歌曲,在譜曲的時候都是很有規律性的,結構也非常的完整清晰。

a段,b段,然后副歌段,再重復b段,然后再進一個或者兩個副歌段,有的時候會在中間再加個過度段,基本上一首歌的譜曲就完成了。

但是山丘不同。

這首歌完全沒有去考慮什么小節的規律,考慮什么旋律的重復性,甚至連節拍都不考慮了,更是沒有什么節奏規律可言。

從頭到尾,節拍非常多變,有非常多的副拍子,每一句歌詞的進氣點都不一樣,甚至在演唱的時候,都不知道從哪個氣口進,毫無任何節奏可言。

在前世,不管是KTV也好,還是酒吧、餐吧等地方的駐唱,或者是電視上的音樂人翻唱,都很少見到唱山丘的。

為什么,就是因為這首歌太難唱了。

別的歌,或者說大部分的流行歌曲,一般拿把吉他或者鋼琴,都可以用幾個和弦即興伴唱。

但是山丘不行!

這首歌如果想要演唱,那必須得看著譜子彈,一點都不能錯,如果沒有譜子的話,想要即興演唱,根本做不到,必須要把每一個小節的詞曲譜都牢牢背下,才能演唱!

想要唱好山丘這首歌,并且唱出歌詞中的獨特魅力,那必須得是40歲以上的老牌歌王,既有實力,又有歲月的沉淀,才有那個把握唱好這首歌!

這也是為什么葉未央選擇寫這首歌給李宗港的原因,他的人生經歷,實在是太適合這首歌了。

一位經過了爆火,長青,最后人氣卻又不可避免的衰退了的歌王,經歷過歲月的沉淀和命運的安排后,慢慢懂得,有些事情不必后悔!

面對各種不可能改變的“人生的難”,嬉皮笑臉面對,不自量力的還手,直至死方休!

歌詞中想要傳達的信念,實在是太適合李宗港了。

如果這首歌給不打烊樂隊自己唱的話,怎么唱都無法唱出這個味道的,一群十八九歲的年輕人,實在是不合適唱“遺憾我們從未成熟,還沒能曉得,就已經老了。”

而給李宗港,卻剛好合適!

只不過,這首歌真的好難寫啊.....

葉未央盡力的在扒著譜子,重復倒帶不停的聽了幾十遍,直到大巴車都載著他們回到學校了,他都還沒把譜子完全扒出來。

“到學校了。”

京博安大手一拍葉未央的肩膀,打斷了他扒譜的思緒。

“嗯?這是啥?”京博安大腦袋湊上來,看向了葉未央的手機屏幕。

“你又在寫歌了啊?”

他這一出聲,其他幾人也立馬好奇的圍了上來。

雖然大家都是搞音樂的,但是能寫出好歌的可就葉未央一個人。

有機會肯定是要向他學習一下怎么寫歌的嘛,畢竟樂隊以后總不能就靠他一個人寫歌,大家也需要出出力的。

而且玩音樂的,誰沒有個自己寫歌的夢想啊?

楊霄一把就接過了葉未央的手機,饒有興致的看起了歌詞。

“想說卻還沒說的,還很多,攢著是因為想寫成歌······”

他直接就大聲的讀了起來。

但是剛讀沒兩句,臉色就有些變化了。

“這......這副詞的韻腳好奇怪啊...”

“而且每句詞的字數都不一樣,這怎么走旋律啊?上一句五個字,下一句八個字,這排版太奇怪了..”

葉未央搖了搖頭:“韻腳還是有規律的,主歌一部分壓了ang,副歌是壓了u的韻腳。”

山丘的詞和曲子一樣,同樣非常的隨性,不但主歌沒有重復部分,副歌還有好幾段重復段。

而且主歌沒有任何作詞規律可言,就像是一個大叔在說著自己的自白,想到啥說啥。

只有副歌,才稍微有一些規律,才像是一首流行音樂。

這種寫詞方式,在這個世界還是很新奇的,畢竟雖然說這個世界的文娛產業很發達,但是李宗盛這位大師的獨特寫歌方式,兩個世界加起來,也就這么一個獨苗。

大師之所以是大師,就是因為具有獨一無二,沒人可以模仿的特質。

“越過山丘,雖然已白了頭,喋喋不休,時不我予的哀愁”

“還未如愿見著不朽,就把自己先搞丟·······”

布丁輕聲讀了幾句副歌的詞,吐了吐舌頭,有些困惑的說道:“這歌詞有一種說不上來的感覺,讀起來心里澀澀的,但是又說不清楚這是啥感覺。”

“未央,你怎么會寫這樣的詞,感覺好像是三四十歲的大叔寫的,什么白了頭,咒罵人生太短,唏噓相見恨晚啥的,感覺是失意大叔才會寫的。”

葉未央呵呵一笑,有些緬懷,又有些感慨的說道:“可能我的心里,就是住著一個三十歲的大叔吧。”

這首歌,也算是對他自己前世三十年人生的感慨。

越過山丘,才發現無人等候。

或許以他此世的年齡,寫這樣一首歌,一旦發表出去了,恐怕會被很多人質疑,以一個19歲的年輕人,不可能寫出如此有閱歷的歌。

但是那又如何呢。

這個世界從來就沒有山丘這首歌。

他是版權所有人,他有原稿記錄。

就算有人跳出來說葉未央是抄襲的,也拿不出任何證據。

娛樂圈很現實的,只看結果,不看過程。

只要葉未央能證明這首歌是他寫的,那一切的質疑聲,都毫無意義。

更何況,這首歌是寫給李宗港的,又不是給葉未央自己唱的。

李宗港的人生經歷,與這首歌的歌詞非常契合,明眼人一看就能看得出來這是一首為李宗港量身定做的歌。

只要歌契合演唱者,就夠了。

“好啦,這首歌我還沒寫完呢,等寫完了再說,大家先下車吧,回學校了!”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