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下,讓朕來  1178失真,太失真了(下)

類別: 玄幻言情 | 東方玄幻 | 退下 | 讓朕來 | 油爆香菇   作者:油爆香菇  書名:退下,讓朕來  更新時間:2024-06-28
 
關于祈善夾帶私貨帶素商上鏡以及趙奉給女兒相親這事兒,顧池原先是堅決反對。

這搞得太不嚴肅了。

奈何沈棠偏心偏到了咯吱窩。

你也知道,元良疼素商比眼珠子還疼,你不讓素商跟他一起,他還不跟我鬧?祈善愛他那只貓愛到了愿意去找即墨秋,貓就是他的命根子,貓都帶上了,趙奉給女兒相親也就沒理由反對,說不定真能騙來不諳世事的傻白甜贅婿。沈棠大手一揮都給過。

這不——

真有人看了趙奉事跡想給他當女婿啊。

沈棠暗中記下這位勇氣可嘉的仁兄。

未來說不定可以給他一個機會。

距離不是問題!

其他人跟沈棠想法不謀而合:“離得遠怕什么?若真有緣分,真情可跨山越海!”

不介意入贅的仁兄急忙擺手制止。

他對此事頗為介意,道:“都說什么胡話?莫要瞎說壞了人家女君的清白名聲。”

在他看來,英雄的后代也是英雄。

他敬佩趙奉人品,所以愛屋及烏也敬重對方的女兒,入贅也只是一時興起。想想確實不犯法,私下說兩句也無妨。同僚調侃自己沒事,但此事牽涉女方就有失君子之風。

實在是不妥。

“趙女君又不知道。”

“禮記有云:君子慎獨,不欺暗室。卑以自牧,不欺于心!這不是趙女君知不知道的問題。”他的回答讓夏侯御心里捏了一把汗。

嗯,趙女君確實不知道。

但趙女君她爹的主上知道啊。

“行行行,是我冒犯,我跟女君道不是。”另一位同僚也是伶俐性格,先是沖著西北方向作揖,之后又沖同窗發難,“沒想到你會愿意入贅,實不相瞞,我家中有……”

入贅誰家不是入贅呢?

給他當妹婿,一家子還能有個照應。

眾人哄笑不止,倒是將之前的話題岔了過去。有了前面六人的實至名歸,他們對第七人的身份經歷頗為期待。本以為對方是熱愛方技的文士,卻沒想到對方是貨真價實的醫者!

不僅是醫者,還是庶民出身的醫者,當了多年鈴醫,大半輩子都在行醫中度過。

幾人心中略有些失望。

繼續看下去,逐漸開始有了改觀。

看董道相貌,他們都以為董道年紀不大,結識沈棠很早,看完才知道并非如此。董道前半生是無數底層庶民的縮影,盡全力謀生。從少年到青年、從青年到中年,再從中年到老年,短短幾十字就能囊括的枯燥人生。看似平淡卻惹人共情,似乎眼前真能看到他奔波鄉野尋找病患,以天為蓋、以地為爐的漂泊人生。

這樣的醫者,不少見。

人生平淡到能一眼望到頭。

熟料壽元將盡的年歲迎來峰回路轉。

“醫家圣殿?”

簡單四個字卻在眾人心中掀起駭浪。

“原來,他就是杏林醫士的開辟者?”

杏林醫士數量極其稀少。

誰也不知這些人最早是什么時候出現的。

最初聽說的時候,他們還以為是哪里傳出來的謠言,直到有杏林醫士為軍閥醫治,被奉為座上賓的消息傳出,他們才真正信了。聽說曲國王庭的醫署也有杏林醫士坐鎮。

只是,世人輕賤醫者已是常態,迄今為止,杏林醫士在民間的評價都是毀譽參半。

也不是什么勢力都寶貝他們。

前不久還聽說有杏林醫士被人斷首示眾。

理由是對方沒治好人。

“竟不知杏林醫士的出現如此坎坷。”

敬佩之情在內心油然而生,一想到每一個杏林醫士背后是至少十五年的汗水沉淀,便有人低聲道了句:“只是,哎,真可惜了。”

可惜那個被重金聘去醫治,結果卻慘死屠刀的杏林醫士。那個軍閥性格蠻橫殘暴,不僅殺人,還下令境內不許出現自稱什么杏林醫士的江湖騙子,不過是游方庸醫罷了!

讓他知道有誰非法行醫?

行醫之人要被俱五刑,患者也要連坐!

眾人本以為驚喜到這里就結束,未曾想第八位是開啟墨家圣殿的能人!一時間,眾人開始懷疑這本冊子的真實性。什么醫家圣殿、什么農家圣殿,日后是不是還要冒出什么農家圣殿、什么陰陽圣殿?就算圣殿開啟,也不能扎堆往西北這塊地方找繼承人吧?

沈棠道:“你們不知道嗎?”

“主上的意思是?”

沈棠道:“墨家這伙人在康國扎根有些年,康國境內不少水利設施都是墨家這邊主持修建的,不可能有假。康國國主沈幼梨還被墨家弟子奉為鉅子,這消息不是秘密。”

確實不是秘密。

只是知之者甚少。

莫說這批祖籍在東南大陸的人,即便是西北康國本土人士也極少知道這個冷知識。

眾人:“……”

他們啥時候跟世道脫軌這么嚴重了?

相較于董道的坎坷波折,墨家北啾就沒那么壓抑。描述她生平的筆觸也盡顯輕松詼諧,從年少游遍三山四海,再到結交八方豪俠,北啾跟誰都能嘮嗑幾句,灑脫自由又不拘一格,夏侯御也感慨:“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

這才是真正的豁達灑脫,安貧樂道。

更是夏侯御無比向往的人生。

在北啾的篇幅里面,除了她還有其他墨者身影,從師徒傳承,再到墨家精神,帶給人的震撼與感悟絲毫不亞于先賢名著。

末尾還寫了兩段上南郡之戰的滅世場景,無盡天雷之下,墨家弟子在戰場升起無數直沖天際的金屬長柱,用墨家手段化解了文心文士的招數。由此看來,人家不僅是主持各項建設的好手,也是能馳騁戰場的英杰!

北啾的備采也是五花八門。

被采訪的人或多或少有提到另一個人物。

“云策,云元謀?他是誰?”

“一個耍槍的白衣大將。”

“女的?”

沈棠調侃:“男的,莫非你也想入贅?”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他當即大大方方承認,自己仍是獨身,對優秀的女子心生愛慕不是人之常情么?心動是不能自控的。

沈棠道:“那不太行。”

對方看著沈棠的眼神有幾分探究。

問道:“為何?”

他很好奇,主上對西北康國的消息似乎很了解。他用余光去看夏侯御,對方避開他的眼神,這個細節就更加玩味了。莫非,主上也來自西北?跟康國有不為人知的淵源?

沈棠道:“墨家的女婿要抗造。”

將作監隔三差五要爆炸,沒點兒實力還真無法讓墨家這伙人點頭滿意。云策是老實憨厚,誤打誤撞過了關。就算墨家這邊沒意見,云策這關也不好過,他看著好說話,殺人可沒有手軟過。最重要的是北啾有自己的節奏。

眾人滿心期待去看最后一人的傳記。

“李良花,不知是何等巾幗?”

此人可是放在了最后!能讓墨家北啾當壓軸的壓臺的能人,想來也不會讓人失望!

燕州境內。

一晃多年過去,燕州與隔壁的乾州早已經從當年戰亂陰云走出,不得不遠走他鄉逃難的難民也陸續遷回來。不過五六年,此地猶如春風過境,生機萌發,境內郡縣安居樂業。

為了規整田地,便于官府管理,一些人口貧瘠的村落也被依次合并成為新的縣鎮。

再也沒人住在湍急水邊,伺候那幾畝薄田謀生。不僅如此,庶民的田地都是規整平坦的,也不用擔心一場水患將一年心血都糟蹋。

官府出人給他們開荒修路,大路貫通四方,庶民外出謀生也有了更多選擇,栽種的糧食也有了好銷路,日子一年年肉眼可見好轉。

此地名為李家鎮。

鎮中居民姓氏最多的卻不是李姓。

因為以前就不叫李家鎮,叫王家鄉。

這個名兒是三年前完工落成,鎮里專門給改的,鎮中庶民無一人有怨言,反而一個個目露羨慕。李家鎮的李,是李良花的李。說起李良花,十里八村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堪稱傳奇的老寡婦!

別看這位上了年紀,大字不識,人家可是被國主接見過的,國主還幫她寫了一本書,這本書如今都被供在縣衙呢。本地官吏逢年過節還上李良花家里慰問,米面糧油就沒有斷過。別看米面糧油數量不算多,但聽聞是國主特地叮囑給的,讓下面的人不能怠慢老人。

呵呵,要知道本地官老爺都沒資格見國主,更沒資格逢年過節收到國主的禮物。

她,李良花,啥都不用做就能有。

這樣的好運道,咋能不羨慕?

村里搬遷后,李良花還分到了一套不小的宅子,兒女孫輩都跟她住一塊兒,享受天倫之樂。街坊鄰里誰提到她都羨慕到心里發酸。

一些同村老人還咂舌后悔。

哎,你們不知道啊,她剛守寡的時候,養不起幾個孩兒,托媒人想改嫁,還說到老子家里來著。只是當時太窮了,她又不肯丟掉前夫的娃……現在想想,真是后悔!

也有人抱怨自家媳婦不如人家。

都是大字不識,都是家里田里的一把好手,也不差什么啊,怎么婆娘就不如人了?

婆娘早就死了的無人反駁。

婆娘還在世的直接開口嗆回去。

老不死的,知道哪里不如人嗎?她李良花早早死丈夫,老娘沒她這個福氣!你要也早死了,老娘也學她寡身帶娃,光宗耀祖!

時間一久,話題漸漸淡了。

今日會被重提,則是因為官府有動靜。

二三十個衙役敲鑼打鼓,抬著紅綢箱子,一臉喜氣洋洋往李良花家里過去。為首的還是本地縣令,縣令還破天荒穿上了官服。要知道官服可不是天天穿的,一般都是正經場合或者重要節日才會穿一穿。街坊鄰里好奇。

“今兒又有什么大喜事?”

“這是誰家出了狀元?”

“呸,狀元可都是文曲星,能托生到咱們這?看方向,準是往李良花家里去的!”

街坊鄰里心里更酸了。

膽子大的,還往人家家門張望。

為迎接縣令大駕,李良花的孫子開了大門,幾個兒子帶著孩子出來齊齊排好,給縣令行迎接大禮,家中女眷則忙碌著收拾,在后廚準備吃用。縣令問:“李碩人可在?”

李碩人指的是李良花。

誥命四等碩人,縣令見了都行禮。

李良花長子也上了年紀,白發滿頭,努力擺出體面:“母親她不太舒服,還沒起。”

不知道縣令不年不節來家里作甚?

縣令轉身從屬官手里捧來一卷東西。

姿態珍重且小心。

他道:“是大喜事啊!”

李良花聽到動靜也醒來了,在兩個孫女攙扶下晃悠悠過來,縣令看得青筋狂跳,急忙讓人端來躺椅讓老人家好好躺下。李良花急忙擺手,貴客上門,自己躺著多失禮啊!

縣令按住她的手。

又讓人搬來一張小馬扎給自己坐,道:“您啊,安安心坐著,聽我給您念就是。”

他對李良花這個老太太很滿意。

因為對方的存在,他管轄的地區還能占到不少資源,跟上面要錢要人都理直氣壯。

他知道老太太地位特殊。

但沒想到會特殊到這一步。

名臣名士傳,她獨占一位,還是壓臺!冊子一出來,這一份就輾轉送到自己這里。上面的意思很明顯,這事兒一定要大肆宣傳。

他思來想去,決定親自送上門。

親自念給老太太聽。

李良花不懂,只認出上面的畫兒。

上面畫的人似乎是自己?

縣令壓抑激動:“畫的就是碩人您啊。”

李良花眼眶不覺有了濕意。

她看著寫滿端正小字的頁紙,認不出來幾個,只認識開頭寫著自己的名兒,她顫巍巍問道:“縣令,這上面……它寫的什么啊?”

縣令將畫軸卷好一部分,再打開最后幾頁,壓抑著莫名緊張,用平生咬字最清晰的強調,一字一句念出上面的內容。李良花的生平乏善可陳,但在筆者筆下卻有一股不一樣的頑強生命力。勤勞、堅強、善良、誠懇……她確實是大字不識,但不妨礙她靈魂熠熠生輝。

她是面朝黃土背朝天的民,她是蕓蕓眾生最普通的人,身形佝僂、目不識丁,卻依舊能與天下俊才比肩。清風峻節,堪為名士!

啊,明天太陽看著好大啊樣子。站崗三小時感覺防曬霜都扛不住

請:m.yetianlian.net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