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祁鈺繼續說道:“其三,朕打算在邊方設立貢市榷場,此事朕打算拿到鹽鐵會議上議一議,朝議上,看看諸位明公都是何等意見。”
他說這話是有一定的時代背景的,大明攻伐瓦剌,勢必需要大量的馬匹,大明有馬,但是數量不多,做驛馬足夠,但是做戰馬,長途托運,就有些力不從心了。
和林太遠了,沒有馬匹,僅靠人力,不靠畜力,軍卒疲憊不堪,實在是難以補給。
再其次,其實民市已經很多了,私下交易極多,韃靼人和兀良哈人,就靠著與大明互市,來換取生活所需要的鹽、茶、鐵、鍛等物。
官倒民倒,蔚然成風。
這里的鐵,主要還是以鐵鍋、農具為主。
還有馬政的敗壞,都是設立貢市榷場的原因。
“好了,開始吧。”朱祁鈺扔下了三個議題,這三個議題,涉及到了大明幾年之內對外的策略。
胡濙首先站出來說道:“陛下,臣以為,應當將四夷館送至津門,放在京師窺伺中原虛實,瓦剌南下,未嘗沒有瓦剌使臣探聽之嫌,送至津門,京師虛實不可聞。”
胡濙首先說的就是四夷館,設立在京師容易被探聽虛實,送到天津衛去,即便是得到了消息,真真假假再確定,再從津門送到草原,那就過時了。
朱祁鈺點頭說道:“準。”
這件事不是第一次提起了,之前就有提起,不過時機不太好,當時瓦剌再度南下,攻打宣府,朱祁鈺為了安定韃靼脫脫不花,就沒做。
現在四夷館遷至津門,不讓瓦剌、韃靼、朝鮮、倭國等探聽京師大小事,時機成熟了。
這也是做這些事的前提。
胡濙繼續說道:“虜眾驕悍,固不可過為裁抑,以孤歸順之心。而夷性貪婪,又不可不加節制,以杜無厭之覬,臣以為互市可為,但不可不有定數。”
“永樂三年七月,把都帖木兒率部歸附大明,太宗文皇帝賜名吳允誠,屢次隨太宗皇帝北伐,征戰蒙兀。”
“太宗問皇帝武功之不入乘時者,止有征伐與御虜武略。”
“其御虜也,每恩用口外人,得其死力。吳允誠父子兄弟一門殉塞下,柴秉誠父子邏漠北克任。”
吳允誠歸附大明,隨朱棣親征,吳允誠的兩個兒子,吳克忠和吳克勤死在了土木堡天變的鷂兒嶺之戰。
朱祁鈺還專門讓于謙去鷂兒嶺、雞鳴山看過,死人是不會撒謊的。
吳允誠這個口外人的番將,一門殉塞下。
柴秉誠是另外一個口外人的番將,駐守甘肅涼州,也是忠于大明。
胡濙又站出來洗地了。
他在陛下開口之后,立刻為陛下要開互市,找到了根腳。
陛下做的事不違祖宗之法,畢竟太宗文皇帝當年御外,就倆策略,一手大棒,一手封爵的胡蘿卜,一拉一打。
陛下要打瓦剌乃是征伐,要御虜,自然要開互市,得韃靼、兀良哈死力。
即便是得不到韃靼人的心,也要讓韃靼人掂量清楚,大明與瓦剌一戰,韃靼人是站在大明這一邊,還是站在瓦剌人的那一邊。
大明勝,他們還有互市可以活著,瓦剌勝,他們還是傀儡,甚至日子會更糟糕。
群臣嘆息,這好不容易又找到了一件看似違背祖宗的決定,胡濙又把地給洗了,噴都沒法噴。
什么叫專業?這就是專業!
朱祁鈺點頭,示意胡濙歸班。
這算是從禮法上站住了根腳,祖宗都是一拉一打,朱祁鈺一拉一打,乃是承祖宗之制。
有本事,就去噴太宗文皇帝去!
誰想去噴太宗文皇帝,朱祁鈺可以送他去見太宗。
剩下的就是鹽鐵會議上討論的內容了。
于謙站了出來說道:“臣以為,復建集寧舊城、東勝衛、三降城、威虜衛、威遠衛等漠南諸衛,可以和互市一起辦。”
“閱視宣府邊務左給事中朱純奏稟,宣府市馬,報一萬八千匹,銀一十二萬兩,乃歷年遞至三萬六千匹,銀二十四萬兩,所耗靡多。”
“開互市榷場,則有利于平抑牲畜之價,利國利民也。”
大明的戰馬主要來源還是民間交易,每年都要花掉超過二十萬兩銀子買馬,這馬匹還沒個標準,也沒個定數。
于謙的意思是,開互市榷場省錢。
這錢總要花,那就要有個章程、規矩、輪廓,與其這么不明不白,還不如擺到臺面上來。
一匹馬,六兩銀子,實在是太貴了。
朱祁鈺點頭說道:“可有人反對?”
“若是覺得奉天殿明鏡高懸,那到了鹽鐵會議上再說,要是還覺得難以啟齒,又覺得,得罪兩位明公不妥,那就寫成奏疏,遞給文淵閣。”
“覺得文淵閣還是得罪人,就通過通政司,六部都有通政、參議,可以直接送到朕的案前,所言有理,朕也會嘉納其言。”
朱祁鈺是愿意讓人說話的,眾人拾柴火焰高,大明花了這么多的力氣,把他們從茫茫人海里選出來,就是為了讓他們積極獻策。
只要不是泛泛空談,只要不是胡謅,朱祁鈺都是愿意看一看,聽一聽各方的意見。
他天天挨罵,人人皆稱其亡國之君,不就是朱祁鈺為了言路暢通,下情上達,受的天大委屈嗎?
“那奇功牌呢?”朱祁鈺再次問道。
群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沒有說話,所用金銀皆出自內帑,陛下要賞賜,他們也沒有理由去反對。
但是他們很羨慕,陛下的奇功牌可以給工匠、軍將,他們官僚卻沒有。
“那就是默認了。”朱祁鈺笑著說道:“繼續議政吧。”
一直當師爺,整日里裝糊涂的王直站了出來,俯首說道:“臣請京察。”
京察是大明官場上的免疫系統,主賞罰升降,考評,淘汰貪官污吏、懈怠官僚。
從四個方面去考察,分別是守、政、才,年。
操守:廉、平,貪;政務:勤、平、怠;才華:長、平、短;年齡:青、中、老。
洪武年間,每三年一次,永樂、宣德年間,每六年一次,到了正統年間,十年一次。
洪武、永樂、宣德年間,乃是都察院御史、六科給事中、吏部清吏司、通政司等部門,聯合行動,對京師所有官員,都展開議論大規模的盤點。
尤其是貪污之事,洪武年間會剝皮揎草,永樂年間為流放,宣德年間為罷黜。
到了正統十年的時候,京察就變成了自陳以取上裁,就是自己寫陳情疏去裁定。
就是自己寫個奏疏,草草了事。
王直自然不是請的陳情疏這種糊里糊涂,和稀泥的京察法子。
那是當年三楊忽悠年幼的正統帝搞出來的,王直請的自然是四部聯手,稽查京官的手段。
朱祁鈺坐直了身子說道:“朕常聽聞,朝中閣臣、六部明公常庇佑屬下,撓饒察典,致群臣相爭,勢若水火,致使京察大計,流于形式,且常常借機停擺。”
“長官往往博寬大之名,每屆京察,只黜退數人,虛應故事,其余一概優容,而被劾者,又不免冤抑。”
正統年間的自陳疏的京察,其實也是一種無奈的選擇。
主少國疑,若是大規模京察,權臣撕扯爭斗,則黨禍立起,于國不利,所以只能讓四品以上的官員自己陳情了。
自古危亡之事,莫過于:君出、虜入、播遷、黨禍,四者旦夕之勢,而存亡之判也。
為了避免黨爭,禍起蕭墻。京察之事,流于形式,借機停擺,都是有一定的內在原因。
朱祁鈺看著群臣們頗為期待的目光,斟酌了許久說道:“這樣吧,六部尚書、都察院總憲、各寺寺正,由錦衣衛、司禮監和東廠負責,其余京察由有司負責,朕也不讓你們為難。”
小吏查大官,會導致什么結果?
就是小吏不敢查,不敢動。
之前胡濙反駁御史賀章彈劾之時,一品出不是皇帝要他下課,立刻轉頭,整個人氣勢一變。
但憑六科給事中和都察院去查六部尚書,實在是太難了。
朱祁鈺自己查六部、都察院掌管,六科給事中、通政司、都察院御史糾察其余京官,至少可以掐掉明公常庇佑屬下之事。
群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俯首高聲說道:“陛下圣明!”
朱祁鈺說的京察、大計,是兩個名詞,京察是專門針對京官,大計是針對天下所有臣工,如果京師的吏治治不好,天下吏治又何從談起呢?
張居正自任吏部尚書,跟隨著高拱的角度,不斷的加大吏部京察力度,最后再幾度大計,達到了雖萬里外,朝下而夕奉行的地步,政體為之肅然。
想要肅清吏治,京察和大計一定要弄扎實,否則談吏治,就是空談罷了。
朱祁鈺之前一直沒有啟動京察,是因為土木堡之變一戰役,在廷文武闕員六十六人,文官闕員四十八人,其中六部明公,就缺了兩位。
查什么?
人都沒了,怎么查?
大明朝廷已經運轉將近一年零四個月的時間,闕員增補了許多。
朱祁鈺為了避免黨禍再起,一直沒有京察,一直等到官邸法徹底落實之后,限制了京官聯袂之風后,才舉起了京察的大棒。
避免黨禍,是每一個皇帝必須要做的事兒。
官員可以暗流涌動,但是絕對不可以允許在朝堂之上,大肆結黨,朋比為奸,互相傾軋,明火執仗,扯起大旗來,旗幟鮮明的為了反對而反對。
朝堂上,只能有一種聲音。
只是朱祁鈺眉頭緊皺,這幫朝臣們的情緒,怎么如此的穩定?
朱祁鈺這次不釣魚了!是直接抽水,把每條魚挨個撈上來看看成色。
他們居然巋然不動,一副你隨便查的模樣?
陛下的官邸法去年就開始吹風,京察這根大棒,陛下一直等了這么久,才在此時讓吏部去推動。
這已經是給了將近一年半的時間去調整,去梳理。
陛下給了足夠寬宥的時間了,陛下登基,還不收手,就是咎由自取了。
倘若是這樣,若是再被查出需要剝皮揎草懲戒的大罪來,那到底是陛下暴戾,還是臣子們不懂為臣之道呢?
一年半了,都不知道新朝雅政,那為什么還要在朝堂上站著呢?
自己去太醫院報道好了。
大明的官場上,有一個李賓言,已經足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