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凡三世·瓦西里耶維奇,歐洲噩夢的開端,羅斯公國未來的大公,號稱全俄君主、初代沙皇、克林姆林宮的建造者、沙俄奠基人。
羅斯公國,金帳汗國諸多如喀山汗國、阿斯特拉罕汗國、諾蓋汗國、昔班尼國、克里米亞國、特維爾公國等公國中,實力最強的公國。
尹凡三世繼承先祖意志,統一了整個俄羅斯,頒布了尹凡三世法典,讓俄羅斯真正成為了一個國家,完成了國家構建。
開啟了整個歐洲噩夢的尹凡三世,現在年僅十八歲,并未成長成為全俄君主,面對時刻準備再次西進的康國,尹凡三世選擇了跟隨回到撒馬爾罕的王越,見到了康國的王。
尹凡三世十分的恭敬,半彎腰,將右手扶在了左肩膀上說道:“春天終于到了,門口的白楊樹和松樹都綠了。”
“苜蓿草的草坪上,安哥拉長毛貓和撒馬爾罕長毛貓在愉快的玩耍,它們的子嗣繼承了它們的優點。”
“聽聽那綠背黃鸝的歌唱,那是我見到康國公的喜悅。”
至于也先這個康國的大石,尹凡三世在來到撒馬爾罕之前,就已經打聽清楚了。
那個王老了,有些昏聵,而且還失去了可靠的繼承人。
似乎所有人都已經不再認可那個在蘭宮的王。
這讓尹凡有些困惑,王的權威已經被藐視,為何撒馬爾罕仍然井然有序?
這個答桉,他需要親自去尋找。
王復敏銳的察覺到了尹凡三世的說話風格,比如他如果說樹,會把狀語明確的說出來,進而聽起來有些繁瑣,但是足夠正式。
尹凡給人的第一感覺就是很有教養。
尹凡三世是有些忐忑的。
傳說中的康國公是個從地獄之中爬出來,殺人如麻的惡魔,曾經將金帳汗國的十萬聯軍擊敗在了撒馬爾罕的近郊,血將草原完全浸透。
“早就聽聞羅斯公國的世子器宇不凡,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王復客套了一句問道:“不知道世子此番前來所為何事?”
尹凡這個詞語的意思,就是錢袋。
初代羅斯大公尹凡一世,就是從金帳汗國手中,得到了征稅的權利。
依靠金錢、蒙古人和教會的支持,擊敗勁敵特維爾大公國,成為了羅斯大公。
所以,羅斯公國和特維爾公國有世仇,而羅斯公國的大公,尹凡三世的父親瓦西里二世,在尹凡三世只有七歲的時候,為尹凡三世定親。
姻親的對象正是特維爾大公的女兒瑪麗亞,這也標志著羅斯公國和特維爾公國的和解,標志著全俄的統一正在緩慢而堅定的進行著。
尹凡三世,在他還沒有繼位的時候,是不能如此稱呼的,一般應稱作尹凡。
但是他身上背負了羅斯公國幾代人的宿命,所有人都殷切的期盼他成為雄主。
而尹凡三世不負眾望,年紀輕輕就了許多作為,深受羅斯公國百姓的愛戴。
尹凡三世舉止頗為端莊的說道:“我和康國保民官王越第一次見面,就感覺到了自己似乎是進入了知識的荒原,我迫切的想要見到那個知識的海洋,所以請求了父親,來到了這明珠之城撒馬爾罕。”
王復聽完了通事翻譯尹凡三世的話之后,笑著說道:“如果你在撒馬爾罕和碎葉城的大學堂,見到的依舊只是從廣闊知識海洋延伸的淺薄支流。”
“如果你想要見識真正的知識海洋,你大概需要親自前往我的故鄉大明。”
“那里才是禮儀之邦,那里的書籍用盡一生,窮經皓首都無法讀完一二。”
“我可以讓禮樂大臣陪你參觀下撒馬爾罕的大學堂。”
尹凡不卑不亢的說道:“感謝尊貴的康國公康慨給我這個機會,前往大明是我的榮幸,只是想要前往大明,仍然需要得到康國公的允許,主會保佑康國公福泰安康。”
尹凡說完就站起身來,打算跟隨康國禮樂大臣去參觀和以往完全不同的撒馬爾罕。
王復打量著尹凡三世的背影,眉頭緊皺的對王越說道:“這個人你接觸比較多,如何評價?”
“日后必成大器。”王越頗為肯定的說道,王越對尹凡三世接觸的比較多,這個人表面謙虛,其實骨子里極為驕傲,聰慧卻不張揚。
王越想了想補充說道:“除了膽子小點,沒別的缺點了。”
“膽子小?”王復重復了一遍,認真記下這個人的缺點。
王復和王越商量起了如何進攻赫拉特,而他們討論的第一個議題在瓦剌十二團營萬戶眼中,就有些離譜。
王越指著沙盤赫拉特的位置說道:“如果奧斯曼人和黑羊波斯人聯合在一起,假定奧斯曼人,繞過呼羅珊山從后方里外夾擊位于山澗的我軍。”
“我們就應立刻撤離至雄鷹山附近,留下和碩特部的隔干臺吉勇武團營,作為殿后。”
“隔干臺吉的勇武團營每人有兩匹馬,一旦大軍撤退至雄鷹山腳下的瑪瑙堡,勇武團營立刻要撤退。”
隔干臺吉立刻說道:“殿后沒問題,勇武團營每人兩匹馬,撤退方便,如此分工,我并沒有什么顧慮的地方。”
“只是邊防都督,就打仗這事,奧斯曼人繞過呼羅珊山如何和赫拉特城里的波斯軍團協同作戰?這根本不可能啊,他們都不是一家人,怎么可能做到同時出擊呢?”
看似兩面夾攻,是個不錯的想法,但是僅限于紙上談兵,這種配合,絕對不是兩個貌合神離的聯軍能打出來的。
要是能打出這樣的配合,隔干給黑羊國王雅迪格爾磕一百個響頭!
這種配合,隔干臺吉只在大明軍身上看到過,那還是整備了一年有余,大明軍收復河套的時候。
大明軍的軍紀嚴明,令行禁止,哪怕是天上下刀子,說什么時候合圍就什么時候合圍。
若非大明軍實在太強了,瓦剌人遠在和林,占據了天時地利人和,跑?跑什么跑?至于跑到撒馬爾罕稱王稱霸?
大明說要輪臺城,他們瓦剌就這樣捏著鼻子給了?
王越搖頭說道:“隔干臺吉,進柜坊想著保本的客人,是柜坊最討厭的客人了。”
“只是以防萬一,保存最大有生力量,防守反擊,未慮勝,先慮敗。”
陛下打仗戰術不咋樣,但是陛下的一些做事風格,可謂是將料敵從寬想到了極致,不求勝,但求不敗,無疑是一種穩健戰略。
王越就是學的大明皇帝。
“所言有理。”隔干臺吉看著沙盤說道:“你繼續,我沒問題。”
會議時間很長,大約要參謀半月有余,才能完成所有的分工,這也給了大軍調集軍備的時間。
糧草已經上路,先鋒答亦,已經帶領先鋒團營前往了庫什克。
還有戰后的官道驛路的修繕,也在議題之中,要讓赫拉特真的在康國的統治之下,就必須要要把官道驛路修建到赫拉特。
官道驛路所達之地,就是疆域。
會議結束之后,王復喝了口茶,看著伯顏問道:“大石身體怎么樣?大軍出征,他不過來授印嗎?”
答亦已經出發了,也先沒有出現,如果大軍開拔,也先還不出現,王復只能闖一闖蘭宮了。
“大石身體抱恙,我去請過了,但是每次都見不到人。”伯顏帖木兒如實說道。
這十多天,伯顏每次去請,都見不到也先。
伯顏此言一出,在坐的十二團營萬戶們,并沒有流露出任何意外的神情,自從博羅的兒子被阿失臺吉殺掉之后,也先就再也沒來過大營了。
王復眉頭緊皺的說道:“你都見不到嗎?”
如果連伯顏都見不到,王復闖蘭宮也是白闖,蘭宮畢竟是也先的地盤,也先想躲,王復也找不到。
“楊禪師能見到大石。”悶不做聲的和碩突然說道:“就是那個從大明來的廢國師楊禪師,他經常入蘭宮,大石見他,不見咱們。”
“大石最近在禮佛。”
哪怕是澹然的萬戶,也忍不住面色突變,雖然有這個傳聞,但是從怯薛軍萬戶和碩嘴里說出來,那就是確認了這個消息。
禮佛?
禮哪門子的佛!
軍國大事不顧,跑去禮佛,算哪門子的大石!
和碩欲言又止,話到嘴邊,沒有說出來,這些個禪師進蘭宮,多數是去獻虎狼之藥,讓大石重振雄風的。
博羅死,阿失臺吉眾叛親離,也先沒有了繼承人,拿什么跟有王永貞的王復爭權呢?
可惜這么久了,依舊是沒有任何的結果。
“算了。”王復十分平靜的說道。
王復大約是整個康國,最后一個還認也先是大石,是康國的王的人。
此時的蘭宮,也先正在接見尹凡三世,這個金帳汗國附屬國的繼承人。
病到不能去大營點將征伐的也先,居然有功夫見尹凡,可見也先并不是真的病了。
尹凡三世不耐煩和也先聊天,他要參觀大學堂的行程被迫終止,但他還是妙語連珠,和也先相談甚歡。
黃昏之后,尹凡在蘭宮吃過了晚飯,又獲得了一大堆賞賜之后,尹凡三世終于松了口氣,離開了蘭宮,前往會同館。
灰暗的油燈之下,尹凡打開了羊皮卷,拿起了鵝毛筆,還是沾著墨水寫字,他不是在寫日記,正經人不寫日記。
他在寫游記,將今日一天的見聞,寫到了卷上。
我本來很難理解康國的局勢,因為一個王仍然活著的時候,所有人都已經藐視了他的權威,而投靠了他人。
但是我見到了撒馬爾罕的繁華和綽羅斯·也先之后,便理解了康國人的選擇,也理解了康國的局勢。
昔日的撒馬爾罕雖然有明珠之城的贊譽,但是破敗的城墻,征戰留下的骸骨無人清理,商道堵塞、馬匪無數的撒馬爾罕,擔不起明珠的稱呼。
康國公王復只是國公,可他卻是康國的真正建立者,一切的一切,制度、軍制、稅賦、文化、宗教都由康國公去制定,也先并沒有這個能力,他只是一個很聰明的劫匪頭領。
這些文化各異,本應該你死我活的突厥人、蒙古人、瓦剌人、波斯人、烏茲人,能夠和平的生活在這片土地之上,全是因為康國公的智慧。
康國人說這是天憫福安,讓我感到驚奇的是,他們對天主的理解都不盡相同,卻能夠共同確認,康國公就是天主的仆人。
這讓我對那個天主所在的大明,更加好奇了。
讓我深深憂慮的是:康國公正在圖謀發動對赫拉特的攻勢,一旦康國公拿下了赫拉特,那么金帳汗國就會像紙一樣被徹底碾碎。
而困于金帳汗國統治的羅斯公國,又該怎么做,才能避免被統治的命運?
非常明顯,康國要遠比金帳汗國要穩定、強悍,他們的官道驛路四通八達,不知盡頭。
一種被稱之為條條的規則,直屬于撒馬爾罕王庭的南北兩院,將他們的衙司開設到了每個郡、每個城市。
如果不是康國公僅僅只是國公,我還以為來到了羅馬。
這對我們有足夠的借鑒意義,但是羅斯公國面對的首要問題,是如何在康國的統治下,完成一統與獨立。
我不認為黑羊王國能夠阻攔康國公的腳步,黑羊王國太過弱小了,哪怕是加上奧斯曼人,也不過是一杯水,試圖撲滅一車著火的煤炭。
這是尹凡三世新學的成語,叫杯水車薪。
戰場發生在赫拉特,此時的奧斯曼王國能在帕提亞地區投射的力量實在是有限,鞭長莫及。
我什么都做不了,我什么也不能做,一群斥候仍然活躍在城內,我感覺自己寫下這些字的時候,就被一雙眼睛盯著。
我應當試圖去理解這些人的作用。
尹凡三世合上了羊皮卷,擔著擔憂的神情,望著會同館之外,此時此刻,誰能夠阻擋康國公拿下赫拉特,補齊康國最后一塊版圖,然后揚鞭西進呢?
“篤篤篤。”敲門聲響起。
尹凡三世似乎是被敲門聲嚇到了,用力的、低聲的問道:“誰在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