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江晨露去機場這天寧為第一次見到了自己的專車,一輛七座商務車,黑色車身看上去厚重大氣,京A的車牌看著也比較舒服,內部裝飾談不上奢華,但該有的都有,中間座椅背面還專門設計了一個下翻后很堅固的桌子,桌子背板上還配了高端鋼筆跟筆記本以及一疊稿紙,第一次翻開這張小桌的時候寧為甚至感覺到了一絲慚愧。
這是在提醒他時時刻刻不忘思考跟解決問題么?
當然寧為覺得這個設計還是很有道理的,像今天這種情況,姐妹倆坐在中間那排說著悄悄話,副駕駛也有一位干練的小姐姐陪在柳唯身邊,等會這位小姐姐還會陪著江晨露趕回老家歡度春節,所以寬敞的后排只有他孤零零的一個人。當然拿筆寫點什么是不可能的,好在小桌足夠堅固且正好放得下筆記本。
打開筆記本,寧為登陸了自己在超算中心的賬號,調出了三月的控制后臺,這里可以查看三月最直觀的數據。進度讓人欣喜,華為那邊已經完成了旗下三座計算存儲中心的系統改造跟標準接口對接,并如約向三月開放了部分正在研究中的各項數據,主要集中在智慧家居整套解決方案跟智能汽車解決方案這塊。
說起來只是兩個方向,但涉及到的數據也是非常龐雜的。
以智能汽車解決方案來說,其中就包含了智能電動系統、智能座椅系統、輔助駕駛系統、計算跟通信架構、智能云服務架構等等,智能電動系統又包括了動力系統部件、多合一電驅系統以及電池管理系統等等,動力系統部件又包括了電動發動機、蓄電池系統、車載供氧系統、供電系統、動力總成控制系統,在往下細分就涉及到數學、物理、化學、計算機學、材料學、結構學、工業設計等等……
理論上來說,對于這些現代化的科技企業來說,任何一個研究方向打開之后都能看到一個樹狀的結構,普通消費者只需要也僅知道最簡單的枝干名,而要讓這個枝干長得足夠茁壯,需要的則是密密麻麻伸出的枝芽以及枝芽上遍布的葉子……
面對如此復雜的研究項目,精細化的分工跟流水線式的研發已經是業界常態,畢竟人的精力有限,不可能讓研究電池材料的團隊,還順帶著把總控系統給做出來,所以一個大的研發方向還必須要有一個統籌部門來設定標準,了解各個細分部門的研究成果跟進度都能合拍,最終做出成熟的能經得起市場檢驗的產品。
這大概也是許多科技公司高管都需要多部門工作經驗的原因,因為要做高層需要做統籌的時候,往往需要更長遠跟全面的目光去通盤考慮問題。圍繞三月建設的智能平臺現階段最大的意義就在于它統籌的能力。
它能在統一標準之后,盡可能的通過大平臺上的數據資源彌補研究向的短板,然后更合理的分配資源。更重要的是借助其自身超強的整合能力,可以直接替代設計部門,給出最合理的整體布局設計。
讓三月去審核那些數學論文可不是白審的,精通諸多數學思想,對于物理、結構等需要基礎計算的方向,三月都有一套自己的邏輯計算公式,在配合對無數研究測試的數據進行整理跟分析,如果數據中還有各類消費者的喜好偏向統計,配合類似車型的銷售數據,一個擁有超級智能整合跟設計體系就算初步搭建完成了。
具體方法就是三月首先會根據這些海量的數據構建一套數學模型,然后在通過數學模型具現化最后的設計圖。當然三月生成的設計圖跟一般的設計圖又有所不同。
比如此時寧為所看到的后臺由三月近期自行生成的三款智能概念電動汽車的綜合設計圖,大小有2.68TB,沒錯,三張圖就有近2700GB,當鼠標選擇了其中一輛之后,電腦開始卡頓好半天,這輛頗具未來感的汽車3D框架全景圖才顯示出來,當鼠標選擇某個位置的時候,就更卡頓了,要轉上好一會才會顯示出汽車該位置的細節部分。
就好像此時寧為鼠標選擇了方向盤,很快一個方向盤跟下方連接的傳動軸取代了整倆汽車的3D圖,旁邊會提示整個轉向系統的軟硬件版本,軟件可以查看總控中的代碼,硬件部分能夠查看具體連接部位,如何保證安全以及實現基本功能,甚至還標出了建議使用的材料,以及材料的標準。
比如此時在三月后臺顯示出的這輛智能電動汽車,大概是受到了果然偏愛于空間的影響,軸距設計得比較長,所以為了提升駕駛方便程度,讓車輛在都市內行駛時能更為靈活,還加入了主動后輪轉向技術。后輪最高能達到十度的轉向,而這一塊的主動控制系統也就包含在了方向盤上。
點開方向盤就能看到實現這套系統的機械結構以及主動控制體系,比如這套后轉向主動控制系統如何采集車輛駕駛數據,如何通過車輛行駛數據判斷后輪所需要的轉向角度,并下達指令給予執行。按照寧為查看的結果,這套機械結構半點也不復雜,無非就是在后軸上加了轉向機跟轉向拉桿,但這套主動控制系統含金量就非常高了,
選擇返回等待了好一會,終于重新回到整車界面,寧為在圖片搜索欄輸入了電池,隨后整個車身框架消失,只剩下整套電池跟數據。
三月設計的這輛電動汽車電池主要集中在汽車底盤上,但還有兩塊卻在車頂沒有被天窗覆蓋的部分,按照圖片的解釋,這兩塊作為備用電池,會在底盤主電池電量不足百分之五的時候才會開始主動介入動能系統。理想狀態下這兩塊備用電池能續航大概150公里左右,足夠找到一個充電站。
同時當這兩塊備用電池被激活后,底盤主電池組則進入只充電不放電的狀態,當車輛開啟動能回收會為底盤主電池不停的充電,按照理想計算,當兩塊備用電池電量消耗至百分之五,起碼能為主電池組充電百分之十左右,然后備用電池進入休息狀態,此時汽車動能回收功能開始為備用電池充電,這種情況下大概兩邊加起來又能堅持幾十公里……
更可怕的是車底天窗還有一部分設計成了太陽能收集板,如果是艷陽高照的大晴天,車輛行駛時給備用電池充電效率還非常感人……
這種俄羅斯套娃般的續航設計讓寧為很想對三月筆出一個大拇指,但看到光是主電池的理論續航里程就能達到驚人的1300公里,寧為忍住了這個沖動。
事出反常必有妖,工業化的純電動車續航里程寧為還沒聽說過誰家能做到1千公里以上的。這輛車主電池能完成1300公里的續航,兩塊備用電池還能堅持150公里,然后俄羅斯套娃還能跑上幾十公里,這是奔著1500公里往上走了,這種車真能造出來,估么著馬上電動車市場可以被大一統了。
這已經不是系統設計先進與否的問題,而是電池技術被三月革命了,尤其是寧為大致瀏覽了一遍電池系統給出的介紹,主電池跟備用電池充放電循環過程理論估值能達到1700次,便能察覺到這事肯定沒這么簡單。
所以寧為很有耐性的等待著電池的內部結構加載完成,然后開始深究。果不其然,三月非常體貼的將曾經它設計過的...
計過的熱電材料非常貼心的加入到了電池內部結構設計之中。
是的,材料是曾經寧為幫助譚教授研究的柔性熱電材料,本來那款碳納米材料是用于替代Bi2Te3跟其合金的,主要應用方向實際是一些可穿戴電子產品,但在這里三月利用當時研究的數學模型做了優化,設計出了一種中間鏤空的碳納米球作為電池陽極材料……
鏤空的全新設計能讓設備保持更多的電荷,能夠提升現階段電池百分之三百的儲電能力,再配合華為自行研究的快速充放電技術,變成就了這套電池設計方案的基礎,當然真要說起來這電池其中的技術細節還有許多可圈可點的地方,比如電池內部的設計構造,正負極板、隔板、電解液、槽殼、連接條以及極樁等等,以及電池能量密度提高后的冗余安全設計等等……
但這些寧為都懶得去深究了,因為光是電池的陽極材料目前都還受限于無法工業化批量生產。除此之外,頂層放備用電池,以及太陽能板的設計,也讓整輛車成本大規模提升,要知道頂這那么重的電池跑路,整個車體結構安全要求也更高,想要車身更輕就需要使用結構更強的炭纖維材料,這種材料不但貴還不經撞,顯然不適合家用車類型。
于是整輛車有需要在支撐結構上下功夫,三月也的確給出了整套方案,理論上是極為可行的,就是寧為大概心算了一下,這么個玩意即便進入工業化量產階段,大概一輛車光是單純造價起碼三百萬起,如果電池真要用到實驗室制備的那些碳納米材料,這個出廠價還能往上繼續翻,而且一年量產的數量大概不會超過三位數。
當然這些造價完全不包含為了量產這款汽車,需要購置的各種高端生產設備。如果再加上為了實現各種高端輔助駕駛功能,玩命一樣堆上去的各種傳感器、雷達、攝像頭……
怎么說呢……
如果柳唯真的給力,把他的實驗室弄出來了,說不得他還能真能照這套方案,試著造出來一臺這種超級電動車跑著玩玩,不過讓華為的大佬們看了這設計,估計能愁的把頭發都薅掉,這就好像一些建筑設計師設計建筑時,壓根不會去考慮各種基礎力學方面的知識,只管好看就完事了,出的效果圖美輪美奐,就是建筑工程師看了只想把設計師的腦門子給擰下來,看這貨是不是地球缺水的元兇。
偏偏三月這樣的設計師還沒法給炒掉。
但打死寧為都木有想到的是,當他在心里瘋狂吐槽三月不負責任的理想化設計時,華為的嚴明大佬正在拿著同樣一張設計圖跟隨團到訪的蘋果技術工程師們吹著牛逼。
是的,剛剛經過了一輪讓人心累的談判,這次蘋果低調趕往深城的工程師被請到了華為總部的多媒體會議室里,此時大屏幕上展現的就是三月設計的全新一代家庭電動車。
“各位,你們應該知道從寧博士提出建立一個智能資源整合平臺到現在不過短短一周時間,我們也是第二天才開始正式介入跟平臺的數據打通跟資源合作,在加上各類技術授權的時間三月智能制造平臺用于整合我方數據的時間不過短短三天。僅僅三天啊,三月智能平臺就已經根據現有并不太充分的數據整合出了這個世界現階段最為理想的新型電動車的完整工程圖,我們將它命名為SPEV.N1型智能電動車。”
“這些是整車的參數,整車重量是3.67噸,車身很重對不對?但是大家請看下,理論上這輛純電動車續航里層能達到1800公里以上,甚至如果在最佳條件下,這個里程數還能增加,這意味著什么我想大家都很清楚。除此之外,大家還能看看它的智能安全系統,通過云平臺實現的輔助駕駛系統,絕對都是世界級的技術。”
“毫不夸張的說,這輛車造出來起碼領先了世界電動智能汽車整整十年!三天跟十年的概念我想不需要跟大家多做解釋了。為了表達我們的誠意,這款SPEV.N1型智能電動車的整套工程圖紙大家現在可以隨便查看,你們可以進行評估,這輛車能否造出來,以及它對于蘋果造車計劃的價值。而且我要告訴你們的是,類似的汽車工程圖智能化平臺已經給出了三種不同的設計方案。”
“這就是加入我們智能化平臺的好處了。我跟寧為博士深入的交流過,我們建設這個智能化平臺的初衷從來都不是想要做技術壟斷,更不是為了把友商排除在外,而是真正的將互聯網精神發揚到極致。共享數據,共享專利,然后共享資源整合后的技術。”
“只要加入我們的平臺,同意平臺提出的各項接口標準,并向平臺提供所有的實驗室數據,也意味著能夠共享這些資源。今天這張工程圖,你們只能在這里瀏覽,但如果蘋果愿意加入我們,未來你們在硅谷的辦公室里也能隨時調閱這些資料。”
“而且越早加入,能夠得到的便也越多。大家可以看到整輛車的智能中控平臺、智能語音控制平臺都是根據鴻蒙系統量身打造的,為什么?因為目前只有華為為智能平臺接入了數據,所以這是一套專門以鴻蒙系統為核心的設計方案,大到整個系統,小到每一個芯片,都有著華為的技術烙印。那么蘋果加入之后,自然也能要求平臺設計出支持IOS系統的設計方案。”
“同樣,在我們雙方專利跟技術授信之后,蘋果也將能升級自己的智能語控系統。這可不僅僅能用于汽車上,而是全線的蘋果產品。關于這一點我也跟寧為博士深談過,寧博士認為我們友商之間坦蕩開放的競爭才會最終讓全世界所有的消費者受益。相反,商業上那些堂而皇之的甩出見不得人的手段,只能造成人類智造的退步。”
“所以我們智能平臺的宗旨便是公平、公平,還是公平!加入平臺,大家享受到的資源都是一樣的。鴻蒙能享受的資源,蘋果也同樣能享受到。所以你們還覺得為華為下一代智能產品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幫助很難接受嗎?我們不過是需要一些芯片支持而已,但你們能得到的顯然更多。”
“想想看吧,IOS生態閉環將擁有更為豐富的使用場景,更完美的生態環境,整個平臺的資源整合傾斜乃至于世界最高水平的解決方案。蘋果的發布會不在會陷入只有硬件設計毫無創新科研的尷尬。蘋果的汽車業務也不會在停留在PPT上,一輛劃時代的蘋果概念電動車實品,能給投資者帶來多大的信心?”
“這種機會并不多,就像我們給庫克先生那封信中說的那樣,我們是抱著極大的誠意給邀請蘋果一起合作的,因為我們都是擁有崇高信念,為了客戶的體驗,愿意付出一切的企業。現在已經到了你們為這一信念付出一些微不足道的東西,來展現作為友商的誠意。你們真覺得這很過分嗎?”
“其他多余的話我就不說了,接下來一個小時是休息時間,大家可以在這里自行瀏覽所有數據,一個小時后談判繼續。我也不打擾大家了。謝謝各位。”
就這樣,當嚴明在深城的華為總部做完這番熱情洋溢的發言,柳唯也將車穩穩的停在了機場的停車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