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在荒野手搓核聚變  第三百五十五章:遭遇臺風

類別: 都市 | 都市生活 | 直播在荒野手搓核聚變 | 三寸寒秋   作者:三寸寒秋  書名:直播在荒野手搓核聚變  更新時間:2022-02-16
 
采用壓縮空氣低溫分餾氣體相對其他制取氣體的辦法而言復雜一些,但它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機械化和大規模化生產。

只需要控制好分餾裝置的大氣壓、溫度以及對應的程序就可以了。

最重要的是,這種方式的原材料不需要成本,取之不盡的大氣就在那里,隨你使用。

這對于資本家來說,無疑是最好的一種方式。

在提煉設備齊全的情況下,韓元花費了一下午的時間,從空氣中提煉出來了各種氣體單質。

氮氣、氧氣、氦氣、氖氣、氬氣、氪氣、氡氣等等氣體單質。

這些通過超低溫分餾處理來的高純度氣體給資源收集任務的進度加了不少,從27.18增加到了34.69。。

這種方式是對的,他還差百分之十五就可以完成資源收集任務的基礎條件之一了。

至于另一個需要冶煉三種非自然元素,在晚飯時間,韓元也想到了相對容易的解決辦法。

這還得多虧了資源收集任務進度有問題這件事。

同位素不算入資源收集任務,但幾乎大部分的元素都有同位素。

盡管很多元素的同位素地球本身就有,屬于自然元素,可更多的同位素,都是人造的。

同樣是鈾,自然界存在的鈾同位素只有三種,鈾234、鈾235、鈾238,這些鈾的自然同位素存在于瀝青鈾礦、釩鉀鈾礦、鈣鈾云母、晶質鈾礦等礦藏內。

但鈾的人工同位素卻多達幾十種,從鈾226到鈾240都是。

而這些鈾同位素都是人類拿粒子加速器或者其他工具制造出來的。

盡管他現在手里沒有粒子加速器這種東西,也沒有核反應堆,但并非一定要在鈾這種元素上死磕啊。

自然界中118種元素,沒有穩定同位素的只有20種左右,剩下的都有穩定的同位素。

比如碳的這種元素的同位素有碳12、碳13C和放射性同位素碳14,這些是自然界就有的。

而人工的,從碳8至碳22,都是。

這些對于韓元來說,都是可以利用起來的。

不過缺點也是有的。

首先是同位素的制造難度就不說了。

即便是一些元素的同位素制造并不一定要粒子加速器,但制造難度也不小。

其次是所有的人造同位素,都有放射性,只是強弱不同而已。

一些同位素的放射性輻射強到你即便是穿著鉛防護服都沒有,依舊能造成傷害。

但有些同位素的輻射,就比較弱了,即便是你吃下去都沒什么問題。

就像香蕉一樣。

香蕉這種水果其實是有輻射的。

香蕉的輻射,與它含有鉀元素有關。

鉀本無輻射,但是鉀有一位同胞兄弟鉀40,它是鉀的同位素并且具有放射性,而且是致癌的電離輻射,是人體受天然核輻射的主要來源之一。

受鉀40輻射影響嚴重時,能致人死亡。

數量的話,一次性吃兩噸左右的香蕉就差不多了。

至于到底是受鉀40輻射致死的,還是撐死的,亦或者是拉稀脫水而死的,那就不知道了。

拋開計量談毒性,拋開數值談輻射,這都是在扯淡。

雖然所有的人造同位素都有放射性輻射,但并不是所有的同位素都猶如鈾輻射一樣令人色變。

資源收集任務中三種人造元素韓元就準備制造一些放射性較弱的同位素。

不僅僅是對人體沒有什么損傷,更是因為元素周期表上排行靠前的一些同位素的制造方式。

利用原子反應堆中的大量中子或加速器中帶正電荷的高速粒子,在嚴密控制下轟擊靶物質,使被照射物中某種原子發生核反應后,可能生成所需要的同位素。

這是同位素的主要制造方式,也是最普遍的方法。

但他手里可沒有粒子加速器,這種方式顯然不符合需求。

所以韓元只能另辟蹊徑來制造同位素。

這一次,他選定制造的同位素有鈣、鉀、碳等。

和鈾、鐳這種重核原子元素不同,鈣鉀碳因為本身的強活潑性,讓它們在同位素的制造上,并非一定要使用粒子加速器或者核裂變反應。

通過一些化學物理手段,是可以制造出來一部分同位素的。

依舊拿碳來說,在人類社會中,目前除去12C、13C、14C三種天然同位素外,其他同位素均由人工核反應獲得。

但在他這里,除去人工核反應外,碳人工同位素還有其他的制造方式。

比如碳16,這是一種具有放射性的人工合成碳同位素。

一般用作有毒害物質分析方法,比如檢測冶煉設備、電碳制品、混凝土、集料、灰漿、砂漿、水環境等等。

當然,在韓元這里,碳16的用途遠不止這些,從腦海中的知識信息中,他知道碳16還可以用作于星際飛船的核燃料,以及醫療輻射等等。

人類用碳16作為分析標記同位素,只不過是利用了所有同位素的共同標記易檢查特性而已。

至于碳16的制造方式,除去粒子加速器以及核反應之外,還有化學合成以及物理高溫合成等方式。

事實上,同位素的合成與制造,需要相當龐大的能量,粒子加速器以及核反應的作用就在這里。

而碳16同位素的合成,利用的是碳輕原子本身的特性來做的處理。

否則普通的化學反應和物理反應根本就無法將碳轉換成他的同位素。

畢竟同位素與普通元素的區別只在于它們的中子數量不同而已。

要將一個中子從原子核中拆出來或者加進去,所需要的能量,龐大至極。

而利用化學物理方法拆解或者添加中子,利用了不同元素不同的物理性質。

這種基礎原理如果要講的話,恐怕得用一整本書來描述。

但如果簡述的話,其實還是比較容易聽懂的。

就像金屬材料鈷,這種可以用于制造鈷彈或者醫療上當做放射性元素的材料,有著一種可怕的人工同位素鈷60。

鈷60的制備,就可以通過喊鈷的礦石使用物理化學合成方法來進行制備。

首先是將鈷礦石在粉碎后投入浸泡池,先去除掉雜質,而后剩余材料低溫冷卻,冷卻完成后進行超低溫冷凍。

超低溫冷凍后凝固的含鈷材料進行顆粒破碎和研磨,投入一種特殊的試劑中,通過加熱將鈷溶解。

溶解鈷材料通過高溫進行數次蒸發,每一次蒸發都需要進行水洗、沉淀、控溫、冷卻等步驟,還需要填入使鈷材料轉變成鈷60離子的特定藥劑。

一系列的復雜步驟完成后,再進行分離,而后才能得到鈷的同位素鈷60。

雖然這種方式不需要核反應,但鈷60同位素的分離卻是一個難題。

不僅僅時因為鈷60含有超強的輻射,更是因為這種方式制造出來的鈷60的含量相對于核反應制造出來的鈷60含量很低。

目前在人類的科技中,針對于鈷60的分離一般采用的是超離心法分離法。

通過類似于轉盤一樣的裝置進行高速選裝來分離鈷60。

這也是制造核武器的材料鈾235的主要分離手段。

當然,對于韓元來說,他不可能采用這種方式來進行處理分離同位素,那樣太麻煩,而且需要的時間太久。

中東某國家為了制造出來一顆原子彈,使用了二十萬個分離機日夜不停的分離鈾235弄了半年都沒有提純出來足夠的材料。

從這里就可見這種方式的缺陷。

如果是他來分離鈾235的話,有不少種方式。

其中最快的一種方式是一種被稱為格拉罕姆氣體擴散定律的方法。

這是一種氣體同位素的分離方式,利用的是Graham氣體擴散定律。

也就是在同溫同壓下各種不同氣體擴散速度與氣體密度的平方根成反比。

通過修建一條足夠長的管道,這樣就能把235UF6和238UF6分開。

這是制取原子彈關鍵材料以及核電站核燃料的一種物理方式。

利用的就是是鈾惟一穩定的氣態化合物,通過不同溫度以及長管道來進行做拆解分離處理。

如果你修建的管道夠長,一次性就能分離出足夠的鈾235材料。

當然,這個長度差不多需要三四十公里以上,和一個大型粒子加速器的長度差不多。

沒有足夠工業基礎的國家,根本就建不起來這種超級工程。

對于韓元來說,他一個人的情況下,也不可能建起來這種同位素分離裝置。

但分離同位素的手段,也不止這一種,只是這種更高效而已。

處理完空氣元素的低溫分餾,時間就已經來到了深夜。

韓元清理了一下實驗室后,將分餾出來的各種氣體保存好,然后弄了點吃的。

中午十二點吃完午飯到現在深夜十一點多,接近十二個小時的時間沒吃東西,他早就已經餓過了。

再加上一直不斷的集神工作,身體已經很需要補充了,好在他身體素質不錯,能撐住。

換作普通人來,餓出低血壓低血糖甚至是暈倒也是正常的事情。

弄了點吃的,韓元順帶停下直播,系統任務要求的日播八小時的時間對于現在的他來說根本就不是什么事情。

從三級任務開始,他每天直播的時間基本都在十四個小時以上。

月光明亮,微風帶著一些濕氣在韓元臉上拂過。

鼻翼動了動,韓元看了眼天空,明白明天將是一個下雨天。

別看現在月光明亮,但過不了多久,天就要變了。

這是他在這里生活了數年得到的經驗,看一眼天,聞一下風,就能知道明天是個什么樣的天氣。

比天氣預報還準,就跟老漁民一樣。

韓元并不介意雨天,只要不是那種狂風暴雨或者冰雹之類的超惡劣天氣。

畢竟這里是熱帶,即便是下雨溫度也還是挺高的。

相反,下雨之后,一些因為實驗而造成的難聞氣味就消失了,空氣會清新很多。

只不過下雨天對于零號航天飛機的返回是一個阻礙。

畢竟下雨,在降落過程接近地面的時候,航天飛機將無法得到充足的陽光,這樣一來,鑭化鎵硅太陽能發電板將無法為航天飛機補充充足的電能。

對于這種情況,韓元肯定是算計到了的。

別說下雨了,就是下冰雹,他都有對應的方案。

只不過需要地面進行操控指揮啟用對應的預備方案及預設命令罷了。

航天飛機本身沒有判斷天氣的能力,下雨時的烏云對于電磁波的傳遞雖然有一定的干擾,但并不影響運行。

對于下雨這種情況,韓元自然是準備了方案的。

一種是航天飛機在降低到地面,臨近積雨云層的時候,會停留再高空中一段時間,將儲能鋰硫電池中的電能補充滿后再降落。

另一種則是啟用電磁型推進系統。

這是備用的方案,如果液態氙工質剩余數量足夠的話,電磁型推進系統也是可以使用的。

但這種方式基本不會被用到,除非是遇到了超級風暴,需要電磁型推進系統來輔助航天飛機穩定飛行。

畢竟電磁型推進系統對于電能的消耗也不小,而且啟用后降落是一個難題。

基地中可沒有足夠寬敞且長的跑道供航天飛機獎勵,真要到了這種地步,恐怕河邊通向湖邊的泊油路是唯一的渠道。

韓元的預測沒錯,他吃完晚飯,進入工作室準備記錄一下這些天的工作后,外面天色就開始暗淡了下來。

原本皎潔明亮的月光消失不見,被不知道從哪里來的烏云遮擋住。

拂過的微風也變成了吹得樹葉嘩啦啦做響的大風。

這是下雨的前奏。

韓元坐在工作室中看了眼漆黑的室外,沒有理會變化的天氣,帶上了學習勛章進入了日常的學習。

外面即將下雨,對他來說并不影響什么。

相反,淅淅瀝瀝的雨聲聽起來反而很讓人心神安寧。

清晨時分,韓元從睡眠中醒來。

伸了個懶腰后,敏銳的聽力聽到了雨聲。

拉開窗簾一開,豆大的雨點打在水泥地上濺起一朵朵的水花。

韓元看了一眼地面,又看了一眼天空,烏云依舊沒有散去,看了今天遇到了比較難見的長時間降,這讓他皺起了眉頭。

昨晚本以為只是一場普通的降雨而已,但現在的情況來看,這場降雨是臺風帶來的,可能要持續個一兩天。

雖然他現在的位置算是低處內陸,但每年都有好幾場這樣受臺風而影響的綿延降雨。

這種事情在沒有氣象衛星的情況下沒法預測,對今天航天飛機的返回將會造成不小的影響。

不僅僅是降落的時候沒法補充電能,更是可能會出現航天飛機遭遇風眼的情況。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