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在荒野手搓核聚變  第三百八十六章:γ鎳,可控核聚變技術初露

類別: 都市 | 都市生活 | 直播在荒野手搓核聚變 | 三寸寒秋   作者:三寸寒秋  書名:直播在荒野手搓核聚變  更新時間:2022-03-22
 
針對人工智能小七的模塊程序補充伴隨著人工合成非自然元素在進行。

白天的時間韓元在制造合成非自然元素需要的設備和儀器,而吃過晚飯后的時間,則用來編寫補充模塊。

這樣的日子,仿佛又回到了三級任務一天只睡四個小時的時候,忙碌個不停。

那些不知道從哪里來的巨型昆蟲,帶給韓元的壓力的確有點大。

特別是知道這些巨型昆蟲可能會給地球帶來極大威脅的時候,韓元就更擔心了。

人類永遠都只有一個地球。

即便是他的出現會加速人類文明進入太空,但那依舊需要時間,

以及地球上的資源。。

而且即便是進入了太空,找到另外一個適宜人類居住的星球也還不知道需要多久。

人類發現的那些類地行星,距離地球都很遠。

和地球環境相似度高達百分之九十八以上的‘開普勒452b’距離地球足足1400光年。

而即便是被稱為地球兄弟的‘蒂加登b’,也距離地球足足有12.5光年之遠。

如果說目標再近一點,放到距離太陽最近的恒星系比鄰星系上,

也有足足4.2光年的距離。

4.2光年的距離,對于目前的人類來說,依舊是個無比遙遠的天文數字。

早在1977年發射的旅行者1號探測器,

現距離地球約225億公里。

聽著很遠,但實際上一光年的距離是9460730472580公里,九萬四千六百多億公里。

旅行者1號飛出去的距離,連一光年的零頭的零頭的零頭都不夠。

所以至少在未來一百年甚至兩百年以內,地球都是人類最適宜的居住地。

而且即便是人類可以移民其他外星了,想必也沒有人會允許外來的生物到地球上來搞破壞。

至少韓元是不允許的。

所以接下來他的目標除了完成系統的任務外,還有尋找處理這種巨型昆蟲的辦法。

花費了接近一周的時間,韓元終于將用于冶煉γ鎳的儀器制造出來了。

人工冶煉合成非自然元素對于韓元來說并不算太難,但那指的是僅限于完成任務的情況下。

如果僅僅是為了完成任務,這一周短時間都夠他將三種同素異形體弄出來了,而不是僅僅是弄出來一個γ鎳的冶煉儀器。

但韓元選定的三種非自然元素,都是后續需要用到的材料,在冶煉難度上和完成任務的難度上不是一個級別的。

韓元愈發覺得,每一次任務,這個系統提出的任務要求,

就像是上學的時候老師布置作業一樣,檢查他有沒有認真學習。

畢竟大部分時候,他完成這個系統的任務所用的知識,

都是這個系統給的。

而有時候出現的一些獨立研發材料,獨立研發或者觸發任務的時候,需要用到原本就屬于他自己的知識,這就像是老師在檢查學生有沒有創新能力一樣。

制造完成用于冶煉合成γ鎳的儀器并不止一臺,事實上它是包括高溫熔爐、電弧爐、萃取器、電解設備、高壓釜、過濾機、離心分離機等等設備在內的一整套流水線。

當然,其中大部分是以前就有的合金冶煉設備,不然一周的時間,韓元怎么都弄不出來這些。

事實上,這一周的時間,他制造和改造的設備就三件。

新增的高壓釜、改造的是離心分離機和萃取器。

高壓釜是制造γ鎳的核心設備之一。

需要通過它將普通鎳的性質進行轉變,將其內部的金屬晶格、晶系以及分子結構全部打亂并進行重組。

直播間里面的觀眾對韓元忙碌了整整一周的時間才弄出來的新東西很感興趣,紛紛詢問。

這啥玩意?看起來怎么長的像個大型電飯煲?

從外觀上看有點像是壓力釜,但從之前的內部結構上來看,有明顯不是。

我可以肯定壓力釜的內部結構沒有這樣的!

所以它就是個電飯煲。

電飯。。。。。煲你妹啊!

來人,去吧我妹拉過來讓他煲了。

我煲你媽!

來人,去吧我媽也挖出來給這位少俠煲

別鬧,主播說說這到底是個什么玩意唄?

應該是用來冶煉合金的。

都放在合金冶煉廠了,誰不知道是用來冶煉合金的啊,樓上你這不是在說廢話嗎?

不光是直播間里面的觀眾,各國的科研學家對這種怪模怪樣的東西更感興趣。

這個直播間里面每一個新設備,都有他獨特的用途,而且很大可能上關系到一種新材料或者新技術的出現。

就像很久之前的‘電熱離子摻雜技術’一樣,使用的就是一套怪模怪樣的設備。

而就是這樣的一套設備,直接就打破了離子注入機的市場壟斷。

韓元看著彈幕,笑道:“這個可不是用來蒸飯的,而是用來制造鎳的同素異形體‘γ鎳’的設備。”

伽馬鎳?

鎳的同素異形體,有啥用嗎?

是青山的那個鎳嗎?

伽馬在希臘字母中是γ,看起來很像是我們字母Y,所以叫做妖鎳!

話說青山的那個事件到底有結果沒有啊?好像青山籌集到了足夠的鎳吧?

媽媽出手,自然有。

沒結果了,西方甩賴,不交易了。

憑什么?

人家定制規則,說不玩了你還能咋辦?

國家強,才是真正的強!

韓元看了眼討論的彈幕,道:“γ鎳其實是為后面的直播做準備的。”

“γ鎳是鎳的一種同素異形體,具有整齊蜂窩狀六邊形晶格,外圍電子排布3d84s2,有著比普通鎳或者鎳合金更為強大的抗腐蝕能力。”

“普通鎳有的金屬性質,γ鎳幾乎都有,除此之外,伽馬鎳還有一個很重要的作用。”

“伽馬鎳對中子輻照的抗性超強,是可控核聚變反應堆中第一壁材料的的核心材料之一,用于對抗中子輻照,保持第一壁的穩定性。”

“不過伽馬鎳對人體的毒性比普通鎳要更大,誤吸入伽馬鎳離子的話,只需要70~260μg/d就能致人死地。”

“而這個數字,是普通人一天正常需要攝入的鎳離子量.”

谷牒 觀眾雖然聽不懂那些名詞,但可控核聚變這個詞語卻是所有人都聽得懂的。

可控核聚變!!!!!

媽耶,主播現在就在為可控核聚變做準備了嗎?

來了來了,它終于來了。

我有生之年也能看到可控核聚變嗎?

鎳好像只有同位素,沒有同素異形體吧?

什么抗中子輻照,什么有毒我都聽不見,我只知道它是可控核聚變的關鍵材料!沖,沖,沖!

我有預感,明天全世界的鎳價格要暴漲了,搞不好能堪比白銀黃金。

伽馬鎳,γ鎳,妖鎳,這還真是。

好家伙,我直呼好家伙,主播之前說的讓我們大吃一斤的消息原來在這里等著。

真·大吃一斤!

話說都在準備可控核聚變的材料了,我的核彈什么時候造啊。

主播:快了快了,別催,先讓我搞完可控核聚變再說。

核彈有啥好看的,先弄可控核聚變,你要看,國家也能給你放啊。

當韓元說出伽馬鎳是可控核聚變的關鍵材料時,直播間里面瞬間就炸開了。

雖然所有人都知道在不久的未來能從這個直播間中看到可控核聚變技術,但誰也不知道還要多久。

畢竟這個主播從來都沒有明確表示過時間。

而現在,他已經在動手準備可控核聚變相關的材料了,這說明可控核聚變真的已經不遠了。

和直播間里面的絕大部分觀眾相比,各國的科研學者們更加激動。

可控核聚變這個持續了二十五年又二十五年的美好技術,至今都有太多的問題沒有得到解決。

以至于不少人對其失去了信心,質疑人類花費了無數錢財和資源投入一項看不到盡頭的技術上是否值得。

質疑可控核聚變是否真的能和想象中一樣美好。

質疑這是否是一個天大的謊言,是資本家用來欺騙全世界的謊言。

就如當年發生在小島國的“小保方晴子造假事件”一樣。

只不過可控核聚變這是一個全人類所有國家都參與進來的超大型造假案。

當然,有這些想法的人只是少數,絕大部分的人還是認可的。

只不過有關這項技術中,還有太多的難題在等待人類去解決。

比如第一壁材料、等離子體約束、氦灰損耗、氚的自持、中子輻射、能量導出等等。

而其中,中子輻照和第一壁材料其實是一個大類,能一起解決的問題。

在可控核聚變技術中,DT可控核聚變是各國目前認為最有希望能成功的一種。

但DT可控核聚變,會在反應的過程中釋放出來大量的中子束,對可控核聚變裝置整體造成破壞,從而造成設備的使用壽命極大的縮短。

或許有人會說,既然DT可控核聚變會釋放中子束,那么換一種不釋放中子束的聚變方式研究不就行了嗎?

的確,在人類研究的可控核聚變中,除了DT可控核聚變外,還有氚氦3可控核聚變以及氦3氦3可控核聚變。

氚氦3可控核聚變釋放中子很少,幾乎不需要太多的防護,而氦3氦3可控核聚變更是不釋放中子。

那么人類為什么非要在“氚–氘”可控核聚變上一棵樹上吊死,而不試試別的呢?

這就涉及到可控核聚變的原理,以及可控核聚變釋放能量的量了。

其實要讓原子核進行聚變,條件相當單一。

只要核聚變的反應物,也就是原子核的運行速度足夠快,或者說它本身擁有的動能足夠高,那么兩顆原子核靠得足夠近,聚變反應就有能發生了。

注意,這里是有可能發生,而不是一定會發生。

因為原子核也是自帶自帶核外電場的,它會排斥其他的原子核。

所以需要一定能量來幫助原子核接近其他原子核。

從這個角度來看,DT聚變相對于氚氦3聚變以及氦3氦3更加有優勢。

對于DT可控核聚變來說,只要D或T原子核動能超過10

keV,聚變反應的發生概率就很可觀了。

剩下的兩種,無論是氚氦3聚變還是氦3氦3聚變,需要的能級更高

需要的能級更高只是一個問題,但伴隨而來的,還有其他的問題。

比如需要的能級高了,那么對原子核其進行約束,則需要更強的力場以及更牛逼材料和技術。

所以DT可控核聚變對于人類來說,才是最適合的,盡管它有中子,但它能的投入和收獲是成正比。

10keV的能級對于人類來說,簡直是九十九牛一毛。

以前家家戶戶的顯像管電視機,也就是黑白電視都可以做到這一點。

黑白電視機內的高壓包電壓一般都可以30KV,可以輕松將D或T原子核加速到30

就像加速顯像管內電子槍射出的電子束一樣。

這樣來說,粒子加速器完全是可以用于核聚變的。

因為只要10

keV以上的D或T原子核發生對心碰撞,兩者距離接近至核力作用范圍(10的負15次方米),DT聚變反應就會發生。

粒子加速器能發生核聚變反應的確沒錯,但伴隨而來的依舊核與核之間相斥的問題。

在粒子加速器中,射向T靶的D原子核,會因為T靶的T原子核自帶核外電場排斥、散射D原子核,從而造成并不是所有的D原子核都能命中T標靶進行聚變的。

大約需要發生10000000(一千萬次)散射,損失10000000(一千萬)個加速后的D原子核后,才有可能發生1次DT聚變。

如果用數學方式來計算,投入的能量是:1000000010KeV100000MeV。

而一次DT核聚變誕生的能量則是:117.6MeV17.6MeV。

由此可以知道,用粒子加速器來制造可控核聚變完全是入不敷出的方法。

雖然它可以產生聚變反應沒錯,但得不到聚變能。

人類發展可控核聚變技術,是需要從這種技術中獲得能源的,而不是為了其投入大量能源的。

既然是這樣,可能又有人會說,我將粒子加速器找到東西包起來,讓D原子核不跑出去,讓它一直在粒子加速器內轉不就行了嗎?

有人是這樣想的,科學家也是這樣想的。

而這個問題,就是人類至今為止一直都沒有解決的問題。

D原子和在和T原子核聚變時,會產生上億度的高溫,而人類找不到一種材料,可以包裹DT核聚變是產生的上億度高溫。

即便是能用磁場來進行約束,還有DT核聚變過程中產生的大量中子會對制造磁場的設備造成嚴重破壞。

這就是中子輻照問題。

1秒:m.bxwx.tv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