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屏前,韓元摸著下巴思索著該如何進行解決感應腦電波中摻雜了人體主動神經活動的信號。
建立神經系統庫進行辨認分離這個辦法從理論上來說似乎行的通。
不過這項工作需要的時間不會短,畢竟一個人的正常活動,需要的不僅僅是你有意識下達的各種指令,還有更加龐大的無意識指令。
后者遠比前者更加龐大。
要想針對這樣的一套系統做一套完整的數據收集,可想工作有多大。
即便是在目前已有的腦電波信息庫上去整體,需要的時間也不是一天兩天,一個月兩個月能搞定的。
想了想,韓元修改了一下基礎程序信息后重新帶上了腦電波信號讀取器,重新進行腦電波讀取。
他要多進行幾次信號讀取,以進行確認對比和檢驗
花費了一些時間,韓元從自己腦海中導了三條知識信息中的科技出來。
這三條科技信息雖然只是一道知識信息中數據重量的九牛一毛,但完整的導出來數量可相當龐大。
韓元看了一眼,三個對應的文本,其總量已經超過了一百個GB。
一百個Gb,看起來很大,但這個重量其實已經并不算什么。
一方面是文本里面摻雜了大量的人體主動神經信號數據。
另一方面則是他導出來的科技都只是初級知識信息里面的,體量并不算很大,相關的數據也不算很多。
不像中級知識信息里面的科技,很多帶有數量龐大的圖文和視頻,雖然來一個,都是按照TB大小的容量算的
摘下頭盔,韓元看了眼顯示屏,顯示屏上的時間計數停留在十七分鐘四十三秒。
也就是說,導出這三條科技信息用了不到十八分鐘的時間。
如果能夠去除掉里面的人體主動神經信號數據的話,這效率,遠比他手工摘錄要快。
韓元算了一下,即便是以他的手速,在熟悉的特制鍵盤上敲出來這三條科技知識信息,不包含那些無用的人體主動神經信息數據雜質,需要的時間大概在十六個小時左右。
而現在,耗費的時間僅僅是十八分鐘。
巨高的效率讓他看到了未來的便利。
不過現在堵在他面前的,還有一些障礙
整理了一下實驗數據,韓元關掉了超級計算機,離開基地回到了自己家。
花費了接近兩天的時間做了一個簡陋的腦電波信號讀取器,并且對其做了初步測試,這個進度他還是相當滿意的。
而且腦電波信號讀取器的測試的確很不錯,幾乎可以說完美的讀取到了他的腦電波信號。
但可惜的是,完美的東西是不存在的,波銅合金在感應到了他需要的腦電波信號的同時,也接收了他不需要的電信號。
這導致錄出來的數據信息中包含了很多無用的雜質,而且這些雜質還雜亂的插在整套數據中,到處都有,很難清理。
后續他需要想辦法將這些雜質數據清理掉。
回到家,韓元打開電腦,整理了一下思緒后給元初實驗室的主管張文博發了封郵件,將建立一個主動神經信號數據庫工作交給了他。
這項工作以元初實驗室的能力肯定無法獨立完成,因為元初實驗室根本就沒有接觸過相關的工作。
目前針對腦電波信號的研究的國家或公司并不多,其中米國應該是走在世界前沿的。
除此之外,華國也成立了一個“國家神經調控協同創新聯盟”。
這個項目立項于青華大學,聯盟由青華、醫學科學院、國家神經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等單位共同發起成立的。
之前上面提供給他(元初實驗室)的腦電波信息庫,就是出自這個機構。
韓元需要這個機構參與進來,實際上是需要上面參與進來。
腦電波信號讀取器這種東西的研究、測試、之類的工作他能獨自搞定。
但后續的虛擬世界,就不是他一個人或者元初實驗室能搞定的。
他想要盡快的將虛擬世界帶到現實世界中,那么相關的研究、思維和時間流速差的測試設定、虛擬世界規則的制定等等各方各面的東西都需要借助華國的力量。
當然,有工作就有報酬,韓元也不是白白占用國家的資源的人。
這一次的腦電波信號讀取器相關的技術,他會成立一個公司,然后將一部分的股份轉移給元初實驗室,再通過元初實驗室來移交給國家。
華國需要這種技術,而他也需要國家的幫忙。
這是雙贏的事情。
對于韓元來說,送給國家一部分的股份并不是什么事情。
從一開始,他其實就沒有想過要給自己留下什么東西。
最初創建元初實驗室的目的是為了將CFA銅鐵合金合理的交給自己父母,后面才慢慢的演變成和國家合作。
如果不是波金這種東西的出現,他都不會再創立一個公司出來。
畢竟這個系統在身上,只要他還能完成任務,那么未來百分百是會走向宇宙深空的。
韓元甚至有些懷疑,這個系統的前任宿主可能并沒有都死亡,而是在茫茫宇宙中。
至于怎么脫離的這個系統,他暫時還不知道。
不過想想其實也就那么幾個可能。
那么是滿足了某個條件,系統自動離開去尋找下一任宿主。
那么是前任宿主已經強大到了可以反向操控這個系統,可以擺脫它了。
又或者是這個系統其實只是一個分支,他所擁有的,只是一部分。
他推測過好些個可能性,但都只是推測
發完郵件后,韓元洗了個澡然后往穿上一趟。
現在已經是深夜了,不過他并不怎么睡得著。
模擬空間和現實世界的時差是相反的,一直窩在模擬空間內的他過的其實是南美洲的時間,幾年過去了,一時半會的根本就調不過來。
打開信息面板,系統更新完成的倒計時還剩下七個小時左右。
想了下,韓元從床上爬了起來。
“要不打會游戲?”
隨即,他又放棄了這個想法。
自從身體素質第一次被強化3以后,他對游戲就不是很感興趣了。
主要是無敵了啊。
超出常人數倍的反應能力讓他無論玩什么類型的游戲都可以說是手到擒來。
這讓他已經無法從游戲中獲得快感了。
對一件事沒有了快感,自然就不會再想玩了。
不想打游戲,也不想學習,韓元坐在床上愣愣的發呆,睡不著,也不知道自己該干啥。
驀然,他腦海中一動,拿起了手機。
點個外賣吧。
他也好久都沒吃外賣了,還是有些想念的
吃了一頓外賣,洗了個澡休息一會后,系統的更新也快完成了。
坐在沙發上,韓元靜靜的等待著,虛擬屏幕上跳動的倒計時只剩下三分多鐘。
數字一點一點的跳動著,直至歸零,腦海中,系統的提升聲同時響起。
“叮,系統升級完成。”
“叮,信息檢測中”
“叮,信息檢測完畢,檢測到宿主已完成星鏈任務,外太空探索任務即將開啟。”
外太空探索任務——主任務:地外基地
地月聯系主任務任務要求::于三年內在母星系內除模擬地球以外的任意一顆星球上建立一座空間站基地,每天直播時間不小于八小時(任務開啟倒計時72:59:58。)
地外基地主任務任務獎勵:“依據所建立的空間站規模、數量、及距離遠近決定。”
外太空探索任務支鏈任務一:俯瞰地球
俯瞰地球支鏈任務要求:“于兩年內親自登陸一顆其他星球,并于其他星球上俯視地球,留下珍貴的照片(最少三張)”
俯視地球支鏈任務獎勵:“人體強化藥劑1。”
外太空探索任務支鏈任務二:資源采集
資源采集支鏈任務要求:“于兩年內采集最少一種模擬地球上沒有的元素。”
資源采集支鏈任務獎勵:“基礎獎勵:中級材料知識信息應用信息補全資料;額外獎勵:依據采集元素種類而決定。”
外太空探索任務支鏈任務三:星系資料收集
星系資料收集支鏈任務要求:“于兩年內完成模擬太陽系內各個星體相關資料的收集,任務要求最低收集母恒星八大行星相關資料(包括但不限于音頻、視頻、圖像等信息數據)。”
星系資料收集支鏈任務獎勵:“依據宿主所收集的星體資料信息齊全度而決定。”
外太空探索支鏈任務四:遙望星空
遙望星空支鏈任務基礎任務要求:“于一年內完成一臺空間望遠鏡的制造,并將其送入外太空。”
遙望星空支鏈任務額外任務要求:“于三年內完成對系外星系的探索,且收集系外星系資料(包括但不限于音頻、視頻、圖像等信息數據)。”
遙望星空支鏈任務獎勵:基礎任務獎勵:“初級光學觀測技術應用知識信息。”
額外任務獎勵:“依據系外星系信息資料收集度和完整度決定。”
“外太空支鏈任務備注:支鏈任務的獎勵由星鏈任務完成度與完成數決定,在支鏈任務基礎要求完成后,完成度越厚,額外獎勵越豐厚。”
“每一項支鏈任務均有對應獎勵,獎勵包含但不限于科技積分、藥劑、樣品、知識信息、特殊物品、特殊商城抽獎等。”
“介于此次外太空探索任務較為漫長,宿主擁有總計十天的休息期,使用休息期可免除當天的直播任務,休息期可拆解使用。”
“注:宿主擁有特殊休息期,可在此次外太空探索任務中使用。”
系統的提示聲在腦海中響起,韓元第一時間打開了任務面板信息。
新一期的任務已經刷新了,如他之前所猜測的,是一個外太空探索的任務,只不過是太陽系內的探索。
和上期的星鏈任務一樣,一個主任務,四個支鏈任務,三年的時間,又有得玩了。
仔細的看了一邊外太空探索任務,韓元倒在沙發背上長舒了口氣。
探索外太空這一天還是來了,比他想象中來的更快一點。
星鏈任務最后兩個月的時候,韓元就一直在想下一個任務會是什么。
當時他給了兩種推測。
第一個是跟可控核聚變相關,或者說跟能源相關的任務。
第二個則是跟外太空探索有關。
兩種推測的可能性都有,只不過到底哪個更加有可能韓元也不確定。
不過那時候他比較傾向與第一個。
畢竟能源的問題不解決,外太空探索、宇宙航行這類的任務就是個笑話。
人類文明發展了數千年,到現在依舊在使用化石燃料探索外太空。
這是個探索效率極低、探索距離極近方式。
以化石燃料的性能來說,綜合考慮之下,最多能將人類送到火星。
超出火星之外太空,化石燃料就無能為力了。
因為對于一架火箭或者航天飛機來說,它本身能攜帶的化石燃料重量是有限制的。
這種限制并不是說簡單的提升攜帶的燃料就能解決的。
因為化石燃料,無論是甲烷類還是氫氧類燃料,其本身都是有重量的。
燃料也是有重量的,你燃料帶得越多,火箭自身的重量就越重,這就意味著更多的燃料消耗。
關于這一點,可以參考著名的“齊奧爾科夫斯基公式”,即VmVrln(M1/M2)。
從這個公式可以計算出,火箭攜帶的化石燃料最高數量,這個值的極限為12.5。
也就是每十二點五噸燃料可以將一噸重的物體送上天。
當然,目前人類還做不到,人類迄今為止最大最優秀的的火箭土星5號,它重達3000噸,卻只有大約150噸的運載能力。
按照這個數據來算,其比值只有20。
可以理解為每20噸燃料能將1噸重的物體送上天。
最關鍵的是,這僅僅是將航天飛機或者衛星送入近地軌道的消耗,是讓它們達到第一宇宙速度的消耗。
如果要安排宇航員前往其他星球,你還得攜帶可以回來的燃料。
這樣一來,探索的距離越遠,需要的燃料就越多。
以人類文明目前對于化石燃料的利用效率,超過火星后,基本上都回不來了。
所以韓元才認為解決能源方面的問題會更大概率的出現在星鏈任務之后。
只不過系統還是沒按套路出牌,直接給他刷了一個外太空探索任務。
盡管只是太陽系內的,但難度也夠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