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在荒野手搓核聚變  第四百六十二章:看到宇宙的起源

類別: 都市 | 都市生活 | 直播在荒野手搓核聚變 | 三寸寒秋   作者:三寸寒秋  書名:直播在荒野手搓核聚變  更新時間:2022-06-13
 
在現實世界呆了幾個小時,記住一部分數據信息后,韓元回到了模擬空間。

將這些記住的東西編錄下來后,他便滾回去睡覺了。

即便是他,在先是盯著雜亂的文件仔細辨別了半個小時,又強行記了好幾個小時的數據信息后也累到不行了,幾乎是倒頭就睡。

翌日,陽光透過薄紗窗簾照射進臥室,韓元睜開眼,迷糊中看了眼窗外,心里一驚,猛然從床上坐了起來。

“幾點了?我這是睡了多久?天都這么涼了。”

看了眼掛在墻上的掛鐘,指針已經指向了十點。

“我這是睡了八個多小時啊。”

韓元搖搖頭,從床上爬了起來,進入衛生間洗漱。

他昨晚睡覺的時間和平常是差不多的,是晚上兩點左右。

看來昨天搞那些東西幾乎將他的精力消耗殆盡了,不然正常情況下,他一天睡四五個小時就足夠了。

洗漱,早餐,抓緊時間弄完后韓元開啟了直播。

果不其然,開播后,直播間里面頓時迎來了一陣吐槽。

終于開播了,我還以為出什么意外了。

平常都是下午四點開播的,今天居然拖到了晚上八點,什么情況?

八點,八點了啊,主播,你知道我等的多辛苦嗎?

主播你的良心不會痛的嗎?幾千萬人在等你一個人啊。

四個小時啊,整整四個小時啊,主播你不直播你讓我怎么活啊。

燕子!燕子!沒有你我怎么活啊!

岳云鵬:我淦你大爺!

“今天睡過頭了。”韓川摸了摸頭解釋道。

這話不說還好,一說,直播間里面的觀眾瞬間一片寂靜,隨即怨聲載道一片。

臥槽!你好意思嗎?

為什么你的良心不會痛?

取關了取關了!

主播你這么賤,你家里人知道嗎!

這一臉無辜的表情,我好想將我44碼的大腳印他臉上!

麻蛋,我還以為出什么事了,害我擔心,沒想到他喵的居然是在睡懶覺!

直播間里面一片吐槽,也沒人在意會不會惹惱對方,畢竟直播六七年了,觀眾對于韓元的性格還是有一些了解的。

只要不過分,不涉及到他的底線,基本就沒什么事情。

看著彈幕,韓元搖搖頭,沒有理會這些,轉身出門來到了新建起來的物理實驗樓。

物理實驗樓和化學實驗樓是并列在一起的,相對比其他的建筑來說要大一些,主要是這兩實驗室都是常用的,里面各種儀器設備都很多。

每棟樓占地面積有兩千五百平方米,高度也有五層。

雖然和占地面積達到了兩萬平方米的核聚變反應堆廠房相比簡直不值一提。

但立在河岸邊的建筑群內,兩棟大樓猶如鶴立雞群一般。

推開物理實驗樓的大門,韓元先從一樓取了一些材料后搭乘電梯上了三樓。

整個樓層被分成了大大小小的十多個房間,里面存放著各種各樣的工業設備。

而三樓里面工業設備是他所需要的。

推開大門,韓元將帶過來的材料放下,開口道:“可控核聚變反應堆園區正在由X1型工業機器人建造。”

“相關的原理和技術也已經講解的差不多了,今天我要開始為下一個目標工作了。”

聞言,直播間里面的觀眾頓時好奇的詢問起來。

啥工作?比可控核聚變還重要?

主播繼續講可控核聚變唄,還有好多東西都沒弄明白的。

這一次直播的主題是探索外太空吧?會不會是制造一艘外太空飛船?

我記得主播說過他要親自去一趟月球,說不定接下來就是造航天飛機了。

樓上的,航天飛機早就有了,零號航天飛機都上天好多次了。

零號航天飛機沒法飛去月球吧?性能不支持,可能只能在太空和地面來回。

無人航天和載人航天可是兩碼事,兩者之間的差別極大,對于技術的要求的也更高。

載人航天需要考慮東西更多,不僅僅是安全,還有返回等各種問題,畢竟無人航天出事了頂多損失點經濟,而載人航天萬一出事就是對航天員的不負責!

看了眼彈幕,韓元道:“可控核聚變反應堆的建造,其實并不這次直播的內容中。”

“這次直播,我和團隊定義的目標原本只是進行外太空探索的。”

“只不過考慮到現在的基地愈發龐大,需要的能源供應也越多,所以才將可控核聚變技術拉了出來。”

“其實可控核聚變這項技術對于一個文明來說,它存在的意義,不僅僅是解決能源問題,更大的存在意義是支持一個文明進行超遠距離的外太空探索。”

“因為當一個文明尚未脫離母星的時候,有無數種辦法可以解決需求的能源問題。”

“至于現在我現在來實驗室,目的是為了制造一臺外太空望遠鏡,用于觀測超遠星系的那種。”

簡單的解釋了一下,韓元便開始忙碌自己的事情去了,絲毫不知道自己的話語在直播間內又一次引起了觀眾的熱烈討論。

我總算知道為什么可控核聚變是永遠的五十年了,原來是因為我們還沒開始探索外太空啊。

因為沒有需求,所有就永遠研究不出來(狗頭)

主播說的有道理!

只要需要,可控核聚變就能被實現,偉人說的果然沒錯,現在我們造不出來,是因為不需要!

講實話,如果不是這個主播的出現,恐怕人類最后根本就無法實現可控核聚變,因為這個世界被資本控制著。

的確,被資本控制的社會就像一只無頭蒼蠅,只會解決暫時的問題,如果不改變我們的思路,可控核聚變就會被繼續拖延,不改變這種競技性的文化模式和思維模式,人類最終會走向戰爭。

到時候第三次世界大戰一爆發,人類將迎來又一次的石紀元φ( ̄0 ̄)

主播不出現,最有希望能研發出來可控核聚變的,也就是我們國家了。

1056秒!打破了世界紀錄!

別吹了,一千秒那個僅僅是長脈沖高參數等離子體運行時間而已,并不是真的可控核聚變的運行時間。

不可否認的是,我們國家的可控核聚變將技術是世界頂尖!

那只是因為研究可控核聚變技術的國家都沒幾個。

樓上的對自己的祖國這么沒信心的嗎?

有信心,但不能自負!

直播間里面討論不斷,不過話題幾乎都聚焦在可控核聚變技術上,對于韓元接下來制造的外太空望遠鏡反而沒什么人關注。

嗯,蹲守在直播間里面各國人員除外。

他們是不管怎么樣都不會忽視任何一項技術的人。

韓元沒理會彈幕,他將帶上來的材料分開,按照不同的種類放置在實驗臺上,而后開始了工作。

一臺外太空望遠鏡的制造,是外太空探索任務中唯一一個要求在一年時間內完成的支鏈任務。

所以第一年的時間,他并不算很急。

在X1型工業機器人已經批量制造出來了一部分的前提下,他有足夠的時間去完成一些不在系統任務內的其他任務。

比如可控核聚變反應堆,比如3D打印工廠等等。

將材料分好后,韓元從側房中搬運出來一個小型的電爐和一堆制造模具的材料。

外太空望遠鏡和常規意義上的透鏡、反射鏡不是一個東西,盡管所有的外太空望遠鏡的鏡片都光滑的可以當做反射鏡來使用,但它和其他的鏡片成像方式有很大的不同。

如何制造一臺外太空望遠鏡,韓元腦海中并沒有相關的知識信息。

和光學有關的知識信息他只有初級光學應用知識信息一條。

但很可惜,這道初級光學應用知識信息里面并沒有外太空望遠鏡相關的制造信息,所以這東西只能由他自己進行設計并制造了。

韓元推測,外太空望遠鏡可能并不再初級光學應用知識信息里面,或許是在中級知識信息中。

畢竟外太空望遠鏡屬于對外觀察的設備,已經不在母星內部了。

雖然沒有系統提供的知識信息,但如今他也不是那個剛出茅廬的小伙子了。

經歷了六年多時間的發展,現在他腦海中有足夠的知識底蘊支持他去開發設計一款屬于自己的外太空望遠鏡。

這對于他來說,已經不是很困難的事情。

有需求,有目標,就可以依據需求和目標來設計。

外太空望遠鏡和普通望遠鏡的性質不同。

普通望遠鏡以光學望遠鏡望遠鏡,靠的是透鏡的折射性質,針對的光主要以可見光為工作波段。

而發射到太空中的大型天文望遠鏡多是射電望遠鏡,主要以無線電波為工作波段。

當然,大型的天文望遠鏡也有光學類的,著名的哈勃望遠鏡其實就是光學類望遠鏡。

不過哈勃望遠鏡也不是說僅僅觀測可見光,它還有針對紫外光的觀測能力。

除此之外,如果按照分類的話,大型天文望遠鏡還有紅外望遠鏡等其他分類。

比如本應在2007年發射,但因預算、技術等問題不斷推遲一直推到2022年才上天的詹姆斯·韋布空間望遠鏡。

韋布望遠鏡就是紅外望遠鏡,它的觀測光波段就是紅外線。

嗯,順帶說一句,他這次設計制造,并需要發射上太空的望遠鏡,其實也是紅外望遠鏡。

之所以是紅外望遠鏡而不是光學望遠鏡或者射電望遠鏡,其主要原因是因為紅外線的特性。

紅外線的波長超過可見光,具有熱效應。

凡是溫度大于絕對0度的物體都會產生紅外線,也就是說,即便是在漆黑的夜空中,任何物體都可以被看到。

而這,可以用于觀測和驗證一些宇宙形成的理論,

比如我們都知道宇宙大爆炸理論表示宇宙誕生于138億年前,但受到光速的限制,我們看不到宇宙的邊緣。

倘若莪們能看到138億年前的宇宙,就已經很有說服力了。

如果能夠看到138億光年的距離,理論上來說,就能看到大爆炸之后發生的一縷光。

因為按照大爆炸理論,宇宙誕生發生在138億年前,那時留下的一些信息受到光速的限制,剛剛才傳到地球這里。

通過觀測這些信息并將其收集起來,就可以驗證一些理論。

當然,宇宙不僅僅有光速,還有空間膨脹。

空間膨脹的速度是超光速的,這會導致138億光年外的世界并不是所謂的大爆炸起點。

但就目前的理論來說,看的越遠,就越能知道宇宙初始時的模樣。

哈勃太空望遠鏡是世界上觀測距離最遠的望遠鏡,它曾發現了目前人類看到的最遙遠的星系——位于320億光年之外。

它誕生于大爆炸之后的4.07億年。

按照推測,如果有一天,我們能看到460億光年之外的世界,或許會看到這樣的一幕。

“在大爆炸發生后,宇宙處于超高能量狀態,能量直接轉化成物質和反物質,產生了宇宙中第一批原子核、質子和中子,整個宇宙像一鍋“物質湯””。

這在理論上來說,的確是可以的。

當然,前提是宇宙起源于大爆炸理論。

至于實際上能不能看到,韓元也不確定,而且他對于這些東西也挺好奇的。

所以這次制造外太空望遠鏡,他將竭盡全力來制造一個最好的望遠鏡,以用于觀測宇宙深空。

將一個正六邊形的模具制造好,韓元取來一個小型坩堝,開始按照比列和材料進行調配。

這一次制造外太空望遠鏡,他選擇使用的是金屬‘銥’和金屬‘鈹’作為核心主體的材料。

選擇這兩種金屬,是因為這兩種金屬制造的合金鈹銥合金的熱膨脹系數非常低。

它的熱膨脹系數的線脹系數為0.00000045

,體脹系數為0.00000075。

比目前熱膨脹系數最穩定的殷鋼還要更加穩定。

而穩定且低的熱膨脹系數,是一個紅外線外太空望遠鏡鏡片基礎中的基礎。

1秒:m.bxwx.tv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