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在荒野手搓核聚變  第四百九十五章靈體生命

類別: 都市 | 都市生活 | 直播在荒野手搓核聚變 | 三寸寒秋   作者:三寸寒秋  書名:直播在荒野手搓核聚變  更新時間:2022-07-27
 
神農架基地中到底隱藏著什么,韓元也不確定。

在通過經緯度數據精準的確定了地理位置后,他重新審視了一遍這條短信。

名字,位置,只能朝他一個人發信息,三個問題對應著三個回答,從回答完全可以看出來,對方是直接沖著他來的,有很大的可能和他身上的系統有關系。

“是某個前任宿主留下來的東西嗎?”

韓元想著,迅速打字詢問。

“你是一個人工智能生命,還是人?亦或者是其他的?”

很快,對方的信息就回了過來。

“我是一個靈體生命。”

“靈體生命?什么是靈體生命?”韓元疑惑且迅速的打字回復。

“靈體生命是生物的靈魂意識和電子設備結合的一種生命。”

米音的解釋傳了過來,看到這條信息后,韓元整個人霎時就愣住了。

靈魂意識和電子設備結合的生命?

盯著手機上的信息,韓元不自然的咽了下口水。

這不就是他前兩天才說的意識和計算機結合起來的生物嗎?

居然在地球上就有?

韓元呼吸有些沉重,他不確定對方說的是真是假,但光這一個理由,就需要他親自過去一趟了。

即便是對方有可能是在欺騙他,他也需要過去確認。

生物意識和計算機結合形成的生命有多大的潛力,沒有人比他清楚。

強悍的計算能力、悠久的壽命、再加上智慧生物的創造力,可以說潛力比宇宙中絕大多數的文明的都要恐怖。

如果說靈體生命被證實,且能找到對應的轉換方法,韓元雖然不敢說自己一定會主動從人類肉體轉換成靈體生命,但人類中,想要轉換的,絕對不會少。

有句話怎么說來著:“血肉苦弱,機械飛升”

對于普通人來說,這只不過是一種調侃,但對于韓元來說,這句話后面其實還有一句話,叫“精神永存,能量軀殼。”

連起來就是“血肉苦弱,機械飛升,精神永存,能量軀殼。”

這句話其實對應的是宇宙中較為廣泛的四種不同的生命形式,是韓元從系統傳遞給他的知識信息中了解到的。

血肉苦弱很好理解,指的就是碳基、硫基之類的生物,比如人類,各種動植物,硫化生命等等。

不過所謂的苦弱,指的并不是碳基硫基生命弱小經常遭受苦難生命的。

而是指它的變異性。

所謂的碳基硫基生命,指的是以相對脆弱的碳原子或者硫原子為骨架,進而演繹成各式各樣的生命體。

雖然種類靈活多變,但相對而言,碳基和硫基的活潑性容易使生命體在接觸其他物質的時候產生變異。

比如病毒,它就是典型的碳基易變異的生命代表。

這種通過寄生在其他生物細胞內,利用其他生物的能量復制的生物,通常是利用其他生物細胞內的能量進行復制的。

而在生物體內進行RNA復制過程中,因細胞的能量供應系統遠超病毒的自我復制需求,所以會大量的生產二代病毒。

可能一個細胞從被病毒入侵到最終死亡,可以產生數以萬級的二代病毒。

又因為很多病毒屬于RNA病毒,本身基因序列就不穩定,所以在復制的過程中,存在較大的變異可能性。

比如某一個位置本來應該插入A元素,但因為意外插入了D元素,那么復制出來的病毒就變異了。

其他碳基、硫基生物也一樣,在基因遺傳或者自我復制的時候,也很容易變異。

而在這些變異中,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的變異,都是不利于生物的進化的。

肉身苦弱,其實指的就是肉身的易變異性,每一次的變異,都有可能導致一個老物種的消失和一個新物種的出現。

而機械飛升表現出來的生命形式有兩種。

一種指的是人工制造的人工智能生命體和智能機器人。

另外一種,則是指‘靈體生物’這種靈魂意識和電子設備相互結合的生命。

對比起碳基生命和硫基生命來說,機械飛升的兩種生命形式,無論是哪一種,都擁有者極為漫長,甚至可以說是永生的生命形式,再結合龐大的運算能力,可以說是飛升也不為過。

至于精神永存和能量軀殼。

前者指的是以太生命體和等離子體生命等一類幾乎沒有實體的生命體,另外一個則是指生命進化到一定程度后,利用各種各樣的能量來為自己打造一副能量軀殼。

后者好理解,前者就有些難以想象了,就目前而言,人類是很難想象一個沒有實體的生命體是什么樣的。

畢竟哪怕是人工智能生命,也有著對應的計算機結構作為身體。

在精神永存生命體中,等離子體生命最常見的一種,是生活在恒星上,由恒星的能量風暴而誕生的‘等離子泡’構成的一種生命。

等離子泡是二十一世紀意大利庫薩大學的物理學家梅爾斯.桑杜洛維休的研究小組發現的一種東西。

這個研究小組在實驗的時候,將兩個電極置入一個充滿了氬氣等離子體的腔室中,在施加了超強電之后,發現了一種特殊的“等離子泡”。

這種特殊的‘等離子泡’,表面結構類似于肥皂泡,是一個自封閉的系統,它們有兩層與外界隔絕的邊界,其外層由帶負電的電子構成,而內層則由帶正電的離子構成。

根據對等離子泡的長期觀察,梅爾斯.桑杜洛維休的研究小組確認在合適的電磁環境中,這些‘等離子泡’能夠通過吸收外界的中性氬原子并將其分解成電子和離子,從而讓自己“生長”。

而當它們的個體足夠大的時候,它們還可以一分為二,完成個體的復制。

除此之外,他們還發現這些等離子泡內部存在高度有序的自發結構,并且能夠自主的和外界交換物質與能量。

更吸引人的是,梅爾斯.桑杜洛維休的研究小組還發現,這些由等離子泡構成的個體能夠向鄰近的其他“等離子泡”發射電磁波,從而讓它們特定的頻率振動。

這說明了在它們之間有傳遞信息的能力。

生長復制、信息交換,這兩個是類似生命的一個重要特征。

當然,如果僅僅依靠這些,并不能確定等離子體能夠成為生命,只能說明它們具備形成生命的潛力。

但韓元在研究學習電推進無工質發動機和可控核聚變反應堆的時候發現。

在適當的條件下,這些由等離子體構成的‘等離子泡’內的粒子能夠自發地形成絲狀結構,這些絲狀結構會互相吸引并纏繞,進而形成一種類似于DNA的雙螺旋結構。

這種復雜的雙螺旋結構具備信息編碼的性能,并且還可以通過相互作用而產生變化。

在這個過程中,那些不穩定的結構將隨著時間重新分解,而那些穩定的結構則會保存下來。

這就意味著什么非常明顯。

它們表現出了進化的特性。

雖然沒有見過,也沒有觀察過等離子體生命,但韓元可以確定,等離子體生命在茫茫宇宙中絕對有。

原因很簡單,因為宇宙中的可見物質有百分之九十九以上都是等離子體。

比如恒星、中子星、黑洞、白矮星等等這些,全都是由等離子體構成或者存在相當穩定的等離子體環境的。

漫長的時間中,即使很小的一部是能夠成為等離子生命,那么對于宇宙而言,這也將是一個非常龐大的數字。

而相對應的像地球生命這樣的碳基生命,在宇宙反而有可能是非常稀有的存在。

畢竟在宇宙中,跟地球非常相似的類地行星數量遠低于等離子體恒星。

地球周圍百光年的范圍,發現的跟地球相似的類地行星只有一巴掌都可以數得過來的幾個,而富含穩定等離子體的環境,數量已經達到了三位數。

對于宇宙而言,只要滿足了自我復制能力、物質交換能力、信息交換能力這三個條件,生命就有可能誕生。

而等離子體形成的等離子泡,完美的滿足了這三個條件,再輔以近乎無限大的概率,等離子體生命存在的概率,可以說是無限大。

從臆想中回過神來,韓元盯著手機屏幕上的短信再一次回復道:“你是人類的靈魂意識和電子設備結合形成的靈體生命?”

很快,對方的回復就傳遞了過來。

“我不知道,我記憶中沒有這一部分的資料,數據庫中也沒有找到對應的數據,我只記得自己叫米音,能讓我聯系外界的只有一個固定的信息頻道,我只能朝這個頻道發送信息,我感覺自己被困在了一個漆黑的小屋中,求求你,救我出去。”

看到對方的回復,韓元忍不住皺起了眉頭。

不知道自己到底是什么生物,只記得自己的名字,對方這是在說謊還是真實的情況?

靈魂意識和電子設備結合后的靈體生命到底是怎樣的一種生命,他沒見過,也不了解,這種形式的生命存在還是從系統那里知道的,以至于現在他真的不知道對方到底是在說謊還是在真實求救。

1秒:m.bxwx.tv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