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從不做備胎開始  第四一四章 拼的機會

類別: 都市 | 都市生活   作者:故園三千里  書名:重生從不做備胎開始  更新時間:2022-01-03
 
結束和胡秘書的通話之后,柳青就趕緊給馬國明打電話,告訴他這件事情。

跟他說晚上早一點讓工人下班,讓他們早一點睡覺,這樣明天才能以飽滿的精神迎接國際友人的檢閱。

這段時間口罩根本不用愁銷路,開動口罩機就跟印錢似的,所以工人們每天加班的時間都挺多的,每天都要上班十幾個小時,確實也挺累的。

當然,錢也賺得挺多的。

不是強迫加班,他們都是自愿的。

因為現在工資開得比平時要高很多,他們也知道這樣的時間不會很長,只能趁著這個機會多賺一點錢。

這樣的辛苦不能改變他們的命運,但至少可以讓卡里面多一點錢,有更大的應對風險的能力。

馬國明宣布晚上八點后大家都休息的消息時,有很多工人還不大樂意,覺得多睡幾個小時損失太大了。

不過,為了明天有一個更飽滿的精神,讓他們多睡幾個小時的覺,這也是很有必要的。

人家過來考察,看到的是一群無精打采的人,多少會對產品的質量有懷疑。

要是再搞一個什么強迫生產的罪名按上去,就更麻煩了。

第二天,柳青起了一個早床,叫上馮芷萱,給葉默打了一個電話,吃完早餐之后就下樓了,坐著那輛大奔往天元口罩廠而去。

到那里的時候,還不到八點,工人們都沒有開工,還在吃早餐。

要擱以前,七點的時候就開工了。

柳青過來后,受到了那些工人的歡迎。

雖然是在拼了命給這個資本家掙錢,可是沒有這個資本家,想要找個能夠合法的拼命掙錢的地方都找不到。

柳青趁著他們吃飯的時候,跟他們聊了聊,問他們:“這段時間你們天天加班十幾個小時,辛苦不辛苦?”

有工人回答:“不辛苦。”

也有工人坦白:“確實挺辛苦的,每天累到躺床上就睡著了,還沒有睡夠,又被鬧鐘叫醒。”

柳青便問:“要是繼續讓你們這樣辛苦工作下去,你們愿不愿意?”

“愿意!”很多人都這樣回答。

就算是叫辛苦的工人也這樣回答:

“能夠掙到錢,我們當然愿意。廠里面也沒有強迫加班,不愿意的話,我們就不用這樣辛苦了。”

他們確實都感到挺辛苦的。

做出這樣的回答,倒也不是說他們的覺悟多高,而是擔心自己說不愿意加班,就會永遠的失去加班的機會。

廠里面一直都有說法,多招收一些員工過來,三班倒的上班,這樣機器就可以二十四小時運轉,廠里面還不用付額外的加班工資。

而且產能還能得到提升,工廠能夠賺更多的錢。

但他們一天只能上八小時班的話,沒有了額外的加班工資,他們的收入就會少很多。

對工廠是好事,對他們不是好事。

要是他們在這里叫著不愿意,工廠又不想讓機器停下來,那么,就只能招收新的員工進來。

現在交通管制沒有那么嚴格了,要招人能夠招得到,培訓幾天就可以上班。

他們可不想發生那樣的事情。

所以,哪怕很辛苦,也只能笑著表示自己愿意加班。

柳青對此很滿意。

讓他多招工人的呼聲一直有,但是柳青并沒有那樣做。

他自己倒是考慮過這樣的事情,只是和馬國明商量的時候,馬國明主張就現在的工人數量就可以了。

他們共同的觀點就是口罩市場很快就會飽和,不管是國內還是國外,都是如此。

屆時口罩的價格也會迅速回落,進入到微利時代甚至滯銷虧本的時代。

盲目的擴大工人規模,對這家工廠的未來是一個比較大的負擔。

招人,培訓,做到符合天元口罩廠的標準,也需要時間。

哪怕是還能有兩三個月的行情,都值得招兵買馬。

現在計算著國內最多也就是一個月的行情了,招那么多的人,到時候給遣散費都是一筆開支——柳青的人設是一個有社會責任心的企業家,這就注定了他不能對員工太苛刻,該給的錢必須要給到位。

而且,招到了人,也只是讓員工休息時間多了,機器并不能真的二十四小時運轉。

不只是機器損耗的問題。

他們購買到的原材料,也不足以支撐機器每天都二十四小時運轉。

只要廠里的員工都覺得自己能夠支撐下去,那就沒有必要招人了。

能讓他們多掙點錢,也能讓廠里未來少一些負擔,這算是雙贏的事情。

當然,如果這些工人表示支撐不住了,不愿意加班了,那還是得招人。

現在這些工人都表示愿意繼續加班,柳青也就放心了,對他們說道:

“昨天馬廠長應該跟你們說了,今天會有外國客戶過來參觀,如果做得了這一筆大單,接下來很長一段時間,大家都有可能需要長時間的加班,不知道你們能不能夠承受得住。”

“只要有這個機會,我們能承受得住!”有工人很激動的表示。

有人補充:“只要還是這樣的待遇,哪怕是加班一年,我們都能承受得住。”

按照工廠現在給出來的待遇,他們一個月掙的錢都有一兩萬的樣子——這段時間,整個行業就是這樣的行情。

在疫情來臨之前,加班的情況下也就是個六七千。

在柳青收購這家工廠之前,沒有加班的機會,一周五天上班時間,一個月就一兩千。

如果能夠維持這樣的待遇,加班一年,可以存上十年都存不到的錢——天天這樣加班,對他們來說還有一個額外的好處,那就是不用消費,也根本沒有時間消費。

為了這個目標,值得他們拼命了。

現在不拼命,以后拼命的機會都沒有了。

柳青笑了笑:“大家放心,肯定不會累一年,最多也就兩三個月的時間。”

真的有一年的行情,那他就要擴招員工了。

哪怕這些工人愿意在這種工作強度下加一年的班,他也不敢那樣做。

背上一個血汗工廠的罵名,以前做的那些努力全都白費了。

至于待遇,他倒是可以開高一點。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