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完了,我被朱元璋盯上了  第一百六十七章:這玩意兒,速度也太快了吧。

類別: 歷史 | 兩宋元明   作者:自知自明  書名:大明:完了,我被朱元璋盯上了  更新時間:2021-12-10
 
不過,在笑過之后,朱元璋知道不能在這個時候高興,一把將那報信的胡惟庸拉過來,說道:“來來來,惟庸,走。”

說完后似乎想起什么,隨口問道:“唉?對了,劉伯溫呢?他怎么沒來?城關迎接也不到,敕封大禮也不到,干嗎去了?”

原本只是朱元璋的隨口一句話,可那胡惟庸卻抓準機會,急忙說道:“稟上位,劉伯溫來了,就在城下。”

朱元璋原本也沒有在意,隨口道:“那怎么不參加大禮啊?”

胡惟庸道:“他在跟人說笑。”

朱元璋一愣:“哦?說什么,笑什么?”

聽著朱元璋的詢問,胡惟庸突然站在了原地,不敢言語。

見此,朱元璋還真被他這一套給糊弄了,喝道:“直說!”

胡惟庸裝出一副不敢說的模樣,小聲道:“他,,他說大帥和明王在演戲,還說,,明王是個假皇上,活不了多久。”

聽著胡惟庸的話,周圍的將士們頓時熙熙攘攘起來。

朱元璋的臉色也是瞬間一變。

陰沉似水。

如今剛剛被敕封吳王的朱元璋,心中正是高興得意的時候,可如今卻在這大喜之時聽到這樣的話,心中惱怒可想而知。

衣袖一揮,頓時轉身離去。

身后的那些將領們紛紛緊跟而去。

而那胡惟庸,就這么站在原地,等待所有人過去。

隨著走在最后的李善長緩緩從樓梯上走下來時,瞧著胡惟庸立馬問道:“有什么事嗎?”

見到李善長,胡惟庸急忙幾個小碎步跑到了李善長的身邊,在他的耳邊小聲的嘀咕幾句。

“恩師.......”

聽著胡惟庸在自己耳邊說出的話,李善長頓時一笑。

大笑著瞧著胡惟庸,說道:“做得好,做得對!”

金陵城樓下。

朱元璋臉色難看的獨自走在前面。

心中卻始終都在回想著剛剛胡惟庸所說的話。

內心當中暗暗說道:“劉伯溫吶,你聰明,既然把事情看的這么明白,就不該多嘴!如果你滿嘴跑舌頭,賣弄聰明的話,那就是你的不聰明了。”

金陵城門處。

朱元璋親自率領著文武,在那城門外將小明王送上了轎子。

在恭送了小明王后,朱元璋立馬將自己身邊的親信大虎叫了過來,說道:“大虎,著你護送明王直到滁州,到了滁州之后,命滁州知府給明王蓋一座王宮,大小無所謂,最重要的,要有外朝內廷,像個模樣,從此以后,滁州的文武都要執王禮,朝拜明王。”

大虎當即道:“遵命!”

“去吧。”

在那小明王于金陵城中將他所該做的事情全部做完后,朱元璋便急不可耐的將他給送往了滁州。

而那小明王雖然年幼,但也不是糊涂蛋。

對于朱元璋的心思也能夠猜測一二。

而他之所以如此的配合,完全是因為這樣的日子他早已過的習慣了。

當初的劉福通,又何嘗不是如此待他。

城內。

在朱元璋辦完這些事后,馬秀英便帶著朱標來到了這里,在看到朱元璋時,立馬笑道:“臣妾拜見吳王。”

聽到馬秀英的話,朱元璋正要笑著說什么。

馬秀英身后的朱標便喊道:“拜見父帥。”

可馬秀英卻調侃的說道:“不能說父帥了應該說父王了。”

聽到馬秀英的話,朱標急忙改口,用他稚嫩的聲音說道:“拜見父王。”

朱元璋聞言大笑,道:“行了行了。、”

說完,看著馬秀英說道:“妹子,你就甭損咱了。你現在不也是母后了嘛?”

馬秀英不提此事,卻說道:“人家剛封了你,你就把人家送走,連杯酒也沒有敬人家。”

這樣的話,如今也就只有馬秀英敢當著朱元璋的面說。

聞言,朱元璋無奈的說道:“咱實在是沒有時間了,咱馬上要登船了。”

說到這里,朱元璋突然想起什么,囑咐道:“對了,妹子,咱出征以后啊,這金陵城就全都交給你了,城內一共有一萬兩千的守軍,城南方向有三萬兵馬是監視張士誠的。其余的兵馬咱都要帶走去迎戰陳友諒。”

聽到這話,馬秀英當即說道:“放心去吧,不過把軍濤給我留下。”

朱元璋身子往后一仰:“那咋成呢,此戰非常之關鍵吶,勝敗直接影響到了咱們的生死存亡,別說軍濤了,那李善長、劉伯溫,咱都要帶走。”

馬秀英不由問道:“你都帶走了,那你給我留誰了?”

朱元璋一笑:“放心吧,咱早就給你打算好了。”

說著,朱元璋對著身后高聲喊道:“胡惟庸!過來!”

胡惟庸聞言,連忙跑了過來,說道:“上位。”

朱元璋點點頭,隨后對著那胡惟庸說道:“咱出征以后啊,你就跟夫人一塊留守金陵,你坐鎮中書省,全權處理軍政民政。”

隨著朱元璋的話說完,胡惟庸當即愣在了原地。

他原本只是想著朱元璋讓他輔助馬秀英管理,可是沒想到,朱元璋竟然讓他坐鎮中書省,全權處理軍政事務!

這份恩典,可太大了。

就當朱元璋半天沒聽見胡惟庸的聲音,扭頭看來時,胡惟庸這才反應過來,一臉感激的對著朱元璋拱手說道:“遵命!”

“臣,一定不負重望。”

瞧著胡惟庸此刻臉上的表情,朱元璋十分滿意。

緩緩說道:“你辦的第一件大事,就是把明王的敕封令詔告五州八府三十三縣。以及南北各路義軍的所有統領,告訴他們,咱朱元璋已經被封為吳王了,奉明王旨節制天下所有義軍討伐陳友諒,叫他們遵奉咱的號令。”

胡惟庸聽到這話,瞬間便明白了朱元璋的意思,高聲喊道:“屬下即辦!”

說完,高興的轉身離開了。

瞧著胡惟庸離開的背影,朱元璋的嘴角不由的露出一絲笑意。

可一旁的馬秀英卻懷疑的說道:“這人成嘛?”

朱元璋眼皮一挑,信心十足的說道:“看吧,不比李善長差。”

說完,又看向了一旁的朱標,說道:“標兒,咱走以后,你在家要好好念書,好好照顧你娘。”

聽著朱元璋的話,朱標還沒有說什么,一旁的馬秀英就意外的問道:“你知道了?”

朱元璋一愣。

“咱知道什么啊?”

見朱元璋不明白,馬秀英便笑了笑,搖頭不語。

可馬秀英越是這樣,朱元璋就越是好奇。

“到底知道啥?”

瞧著朱元璋著急的模樣,馬秀英也就不再對他隱瞞,在他的身邊小聲的說了兩句。

聽完這話的朱元璋,頓時瞪著眼珠子高興的說道:“真的!”

見朱元璋吼了起來,馬秀英心中一急,拍了下他的胳膊,說道:“還不夠三個月呢,你吼什么吼。”

聽著馬秀英的教訓,朱元璋卻異常的高興,連忙說道:“對對對,咱的錯咱的錯,咱不說。”

說完,小心的彎著腰,扶著馬秀英說道:“得得得,你也別送咱了,你還是趕緊回去休息吧,標兒,來,跟你母后回去吧。”

看著朱元璋的模樣,馬秀英無奈的說道:“這才幾個月,沒事的,你趕緊去吧。”

見此,朱元璋也不再猶豫,起身來到了身邊護衛牽過來的馬旁邊,一手接過馬韁,腳踩馬鐙翻身一躍。

騎在馬上,朱元璋對著馬秀英說道:“你們也別擔心,咱呀,死不了。”

說完一揮手,帶著身后的將士們便朝著長江河流的方向而去。

江河邊。

朱元璋率先登上了那停靠在江河邊的戰船。

與此同時,眾將士們紛紛登上船。

很快。

隨著戰船起航,‘嗚嗚’的聲音在四周響起。

站在泰山號船頭的朱元璋,看著這幾百艘戰船起航的模樣,臉上帶著笑,壯志凌云。

帥船,泰山一號上。

徐達湯和常遇春等人都前往了各自統領的戰船上。

這帥船上唯獨只有那朱元璋、李善長、劉伯溫等人。

而齊衡,早就躲進了船艙里休息去了。

此刻的甲板上,李善長被朱元璋派去了巡視戰船各處,只剩下了朱元璋和劉伯溫站在那甲板上。

瞧著身邊的劉伯溫,朱元璋緩緩說道:“劉先生,這大戰在即,這心窩子里是不是砰砰直跳啊?”

聽著朱元璋的話,劉伯溫笑著點了點頭,道:“是。又緊張,又激動。大帥呢?”

朱元璋同樣笑道:“我倒沒什么,都習慣了。這一天不打仗,心里啊,還怪難受的。”

劉伯溫接口將話茬提到了正事上,說道:“對了,大帥,如今我們二十萬兵力迎戰陳友諒的六十萬大軍,勝負難料啊。而且在大帥不在的這段時間里,我去下面的將士中走了走,我們很多將士們都有畏敵之心啊。”

聽著劉伯溫提及的話,朱元璋卻不以為然的說道:“打仗嘛,這很正常,膽子這個東西,是打出來的。所以說呀,我們的首戰一定要打勝,只要首戰勝利了,這軍心就會蹦出來!”

聞言,一旁的劉伯溫認同的點點頭。

朱元璋則繼續說道:“咱從沂蒙過來的路上,心里一直不安吶,如果陳友諒放棄了洪都直取金陵,那金陵城肯定是擋不住的。”

劉伯溫道:“所幸,陳友諒沒這么做。”

朱元璋點點頭繼續說道:“咱這心里一直后悔呀,還是先生說的對,不應該北上。”

劉伯溫卻忙說道:“那只是在下的猜測而已。”

可朱元璋卻搖頭一笑,道:“不,那是因為先生聰明過人吶,所以先生經常言他人所不能言、他人所不敢言之事啊。”

“比方說,先生在城關上就談笑風生的跟人說,咱跟那小明王在演戲,還說小明王活不了多久。”

說完,朱元璋便笑看向了一旁的劉伯溫。

而聽到這話的劉伯溫,心中頓時大驚。

在腦海中快速思索的同時,忙躬身說道:“大帥,在下失言了,失言。請大帥恕罪。”

看著當面在自己面前認錯的劉伯溫,擺出了一副認錯的模樣,朱元璋心里頭的火氣也就沒有那么多了。

不過還是直勾勾的看著面前的劉伯溫,說道:“元璋拜托先生了,以后之事當說的說,不當說的,永遠別說。”

劉伯溫不敢有絲毫忤逆,忙道:“大帥,伯溫記在心里,永不再犯。”

朱元璋點點頭,抬手一揮。

見此,劉伯溫躬身行禮后,緩緩退了下來。

戰船下層。

從甲板上走下來的劉伯溫心中慌亂,臉上有些失神。

卻正好碰見了那李善長。

李善長瞧著劉伯溫,說道:“唉?伯溫吶,這人江風似水,山色如畫,你怎么悶悶不樂,愁眉苦臉呢?”

李善長說這話時,其實心中早有猜測,卻還是擺出一副不明白的樣子:“哦?禍從何來呀?”

此刻的劉伯溫還沒有想明白,當即便在那李善長耳邊說道:“禍從口出唄。”

“讓大帥狠狠的敲了一下,這不,一身冷汗,驚嚇不已呀。”

李善長一笑,道:“你也有受驚嚇的時候,還后怕不止?裝?”

可劉伯溫卻說道:“后怕確實不止,雖然驚嚇已過。算了,我告訴你吧,大帥在訓我前,夸我這夸我那,兜了一個圈子,然后狠狠宰了我一刀。”

“天吶,干嘛要兜一個大圈子吶。”

聽著劉伯溫的話,一旁的李善長卻輕笑著說道:“天威難測嘛,不兜,你不知厲害。”

說著,便一邊笑著,一邊朝一旁走了。

留下那劉伯溫,站在原地無奈的搖了搖頭。

第二日。

徐達、湯和、常遇春等大將全部來到了朱元璋的帥船上。

站在那甲板上,湯和對著身邊的朱元璋說道:“大哥,明天,我們的船隊就能抵達鄱陽湖,可是......”

聽著湯和的話,朱元璋一愣。

“可是什么?說呀?”

湯和無奈的說道:“大哥,咱現在坐的都是大將軍弄出來的蒸汽船,速度快,明天天亮就能到鄱陽湖了,可李先生他們造出來的那些船,都需要借助風力,要么就是人力劃槳。咱們金陵到洪都逆江而行,又沒有風,這少說也得四五天的時間。”

“這中間,錯了三四天的時間,你說咱是等還是不等啊。”

聽著湯和的話,朱元璋一邊聽著,一邊也是皺起了眉。

無奈的瞧著四周的這些戰船全部都是齊衡造出來的蒸汽船,不由的對身邊的弟兄們說道:“你們說,有時候這速度太快了也不是都好,是吧?”

這平白一同起航,如今兩只之間卻要相差整整三四天的時間。

這可不是難為人嘛。

聽著朱元璋的話,剛剛走上來的李善長,也是一臉尷尬。

畢竟,那些慢的戰船,可都是他負責監造出來的。

如今跟齊衡的戰船一比,完全就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見朱元璋半天不說話,湯和繼續說道:“如今我們距離洪都也不算太遠了,可如今我們仍然看不見陳友諒他們的戰船,可見,洪都還在我們的手里,陳友諒還在攻城。”

坐在椅子上的朱元璋也是說道:“到了今天,那文正守洪都都一百零三天了。”

“咱都難以想象,他是怎樣堅持下來的,說實話吧,到了今天這樣的局面,他就算將城給丟了,也是正常的,但是,到現在還沒有攻陷,倒反而不正常了。”

李善長也是開口道:“洪都不光是一座城池,那城中的兩百萬石糧食是怎么辛辛苦苦攢下來的,有它,此次征戰就足了。可如果沒有它,就不能長期征戰,得速決啊。”

徐達也是說道:“李先生說的對啊,這個時候洪都要是丟了,就太可惜了。照我說,洪都絕不可失,就算與后軍差的有點遠,也要第一時間趕過去。畢竟,如今這些蒸汽船上的將士,也有足足十多萬,足夠給那陳友諒狠狠來一下了。”

“至于后面的戰船,就命令它們加快速度,以最快速度趕過來。”

聽著徐達的話,以及一旁眾人的話,朱元璋明白大家都是贊成先行趕過去的。

畢竟,洪都實在太關鍵了。

有它沒他,那是完全不同的兩件事。

可朱元璋的腦海中卻在思考著:“可后面的戰船沒風,怎么加快啊。”

徐達道:“只能靠人劃,把所有兵勇全部組織起來,三班輪番劃,能快一刻是一刻,至于咱們,既然能早一點趕到,自然是要早一點的。”

聽到這話,朱元璋也不再猶豫了,直接說道:“嗯,好,就按你說的辦,下令給后軍,讓千總以下的將士們輪番執漿,抄最近的路趕過來。我們則直奔洪都!”

一旁的眾人紛紛喊道:“遵命!”

這時,站在角落里的常遇春突然說話了,他看著朱元璋說道:“大帥,到了洪都以后,誰主攻啊?”

可徐達卻爭搶道:“還要問嘛?當然是我!”

可湯和也說道:“水師是我訓出來的,我去!”

但他們兩個哪里知道朱元璋和常遇春之間不能說出來的‘秘密’,低著頭不敢看眾人,直接指著常遇春說道:“常遇春吧。”

聽到這話,徐達和湯和頓時不服氣,可常遇春卻高興的喊道:“遵命!”

第二日清晨。

天剛蒙蒙亮,因為在江湖邊,四周皆是升騰起來的云霧。

洪都城上。

好不容易熬了一晚上,還沒睡一會人的將士們,便被遠處的聲音吵醒。

一名士兵緩緩越過城樓上那遍地的將士尸體,往外一望。

看著遠處奔跑而來的敵軍,頓時驚呼道:“敵人來了!敵人來了!”

聽到將士的呼喊,那正在睡夢當中的朱文正,渾身是血,披頭散發的躺在地上,緩緩睜開了眼。

這時,那鄧愈也來到了他的身邊。

朱文正虛弱的說道:“鄧兄弟,快扶我起來,去迎敵。”

看著自己這位兄弟的模樣,鄧愈這心里頭也是難受,說道:“如今你這兩條腿動都動不了了,出去了也沒有用啊。”

“你就呆在這兒,外頭有我!”

可朱文正卻堅定的說道:“不成!我得在,我得讓弟兄們看得見,來,將我抬出去!”

正在鄧愈猶豫之時,朱文正突然吼道:“走!”

見此,鄧愈也不能再說什么,一招手,喊來幾名將士,就這么抬著朱文正朝著城頭上方走去。

一路走來。

朱文正看著四周一個個垂頭喪氣,渾身狼狽的將士們,還有那一地的尸體,硬是咬著牙,對著身邊的鄧愈說道:“停!”

指著一旁的旗桿,說道:“來,拿繩子,把我綁在旗桿上。”

面對朱文正的倔強,鄧愈不容的說道:“這怎么能行!”

可朱文正卻道:“綁上!綁上我才能站得住,快!”

隨著鄧愈命人將朱文正綁在了旗桿上,那外面的陳友諒大軍也攻了過來。

并且,那陳友諒作為大漢皇帝,如今也坐不住了,直接親自來到了軍前,手中披著鎧甲,手中拿著盾牌和長矛,對著周圍的將士們喊道:“好漢們聽著!今兒,我要帶頭攻城,如果我要倒下去,你們將踏著我的身體沖上去!日落之前,拿下洪都!沖啊!!!”

隨著陳友諒的喊聲響起,效果還是非常不錯的。

周圍的將士們一個個像打了雞血似的,朝著那洪都城攻了過去。

可是跑到半路上,那陳友諒便停住了腳步。

只剩下那些將士兵勇們沖了過去。

很快。

戰斗便從城下蔓延到了城上。

如今洪都城中的兵力極為短缺,面對如今陳友諒發起的總攻,根本守不住。

那旗桿上的朱文正,瞧著四周的戰斗,知道自己不能參戰的他,大聲的對著周圍的將士們喊道:“弟兄們!洪都城是咱們的,永遠是咱們的!大帥快到了,漢軍就要完了!弟兄們,統統上城!決一死戰!!!”

此刻全身都不能動的朱文正,那喊聲當中卻滿是戰意,不折不屈。

可是,伴隨著他們不斷的堅持,面對源源不斷的漢軍,終究還是落了下風。

看著不斷被攻占的城墻,朱文正哭吼道:“大帥!你怎么還不來啊!城丟了!”

就在朱文正看著如今的局面已經不可逆轉,心生死意的一瞬間,鄧愈卻突然跑了過來,對著那旗桿上的朱文正喊道:“朱兄弟!他們來了!他們來了!!!”

聽到鄧愈的話,朱文正緩緩抬起頭來。

他朝著城外望去,聽著那悠遠的號角聲,臉上瞬間暴露出了狂喜之色。

“這號聲,我熟悉,是大帥,是大帥來了!”

率先抵達洪都城的十多萬大軍,在朱元璋的命令下,瞬間朝著洪都城外的陳友諒大軍沖了過去。

那鋪天蓋地的將士們,一瞬間便將已經連續作戰了近百天的漢軍將士們嚇住。

不用交戰,便一個個的朝著后方退去。

請:wap.shuquge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