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成雙剛剛出城不久,兩騎便跟著離開了上庸,方向卻與成雙相反,向著北方繞城而去。
出城的又是冬筍上人和董大,二人受命帶著國書呈報楚國,路上先追昨夜先期出發的燕華,若是追不上,則直趨郢都。
能夠充認信使,是新君對吳升的信任,也是對他二人能力的認可——就在昨夜,他們帶回來的揚州尹書信原文,讓新君記憶猶新。
剛剛出城十里,便有人在路邊高呼:“可是冬掌柜?”
冬筍上人勒馬停下,見路邊有兩條人影,夜色中也看不清楚。但既然叫出“冬掌柜”這個稱呼,想來當是熟人,于是驅馬靠近。
這回終于分辨出來,是夔國丹師墨游、麇國丹師岳中。
“二位丹師怎生來了?”冬筍上問,旋即又道:“老夫有要事,就不和兩位丹師客氣了……”
墨游急道:“我二人相約來訪申師,借宿魚頭城外野人村落時,見魚國大軍過路,往南而去,因離得不遠,聽見傳令軍卒督促行軍,說是要盡早趕到上庸,助大公子登位嗣爵。我等不明其意,卻知上庸近月風云異動,故此連夜趕路,來報申師。”
岳中道:“不知申師安危如何,若當真有兵戈之禍,須速請申師出城,我聽說君子當防禍于先而不至于后傷,不應立于危檣之下,此事不可等閑視之。”
冬筍上人和董大面面相覷,兩人都是今夜宮變的主力,聽聞如此大事,立刻就知道不好,緊急商議之后,便分了工,往郢都送信的事,還是由冬筍上人去,董大則快馬加鞭,回城報信。
慶予正和眾大夫在宮中商議先君祭奠大禮,乍聞此信,不禁驚怒交集,一邊讓門尹緊閉城門,讓司馬征召門客和國人,一邊立刻商議退敵之策。
董大帶回的消息都來自墨、岳兩位丹師,而兩位丹師所知,則并不確切,但和今夜城中變故一聯系,很多事情不言自明。
魚人起兵,黑夜中看不出具體規模,但兩位丹師于村野中親眼目睹的,前后就有兵車八乘。按照魚國軍制,出兵時,向例分左、中、右三師,每師又有大、中、小不同的編成方式,分別是五乘、十乘、十五乘,每乘均為三士、五十卒。
主動出兵時,通常是中小編乘,只有在守國之時,才會施行大編乘。
他們親眼見到八乘,應屬同一師,也就是十乘,就此推算,魚人大軍總兵力應當在九十士、一千五百卒左右,至于從野人中征發的隨軍仆役,大概會在正軍的一半,兩者相加,約兩千人出頭。
魚國這些年雖然強勢,風頭壓在庸國之上,但國力依舊在庸國之下,婦孺老幼全部算上,國人不會超過一萬五千,比庸國少五千人,于四國中排在第二。
這么點人,卻派出了一千五百正卒,絕不可能僅為助成雙奪位而來,雖說滅庸的可能性極小——有楚國管著,魚君也不敢,但打進上庸后,不吃干抹凈了,怎么可能退兵?
真讓魚人進城,庸國必將遭受沉重打擊,想要振作,至少十年內是絕無可能了。
一想到這里,原先的成雙黨們,全都憤怒無比,人人咒罵成雙,鐘固嘆道:“可惜了盧司空……”
典令庸藏更是激憤,咬牙道:“此間事了,我必殺成雙!”
研判出兵力后,就是分析魚人的進軍路線,按照兩位丹師說法,魚人大軍沒有向西直接進兵,而是選擇向南,意圖并不難猜。
兩國之間交界處,野人村落較多,而南邊則少,魚人必是為了掩人耳目,選擇向南迂回。
在輿圖上一比劃,當即就勾畫出魚人的進軍路線,先南下連山部北境,沿著枯葉嶺夾道向西,繞行馬頭坡,進入小黃原。
全程八十里,可以避過所有庸國和連山部的野人村落,輕車疾行的話,黃昏前出發,次日辰時可至上庸。
如今已是卯時四刻,沒有多少時間了。
“元卿還沒征召完軍士么?”慶予有些焦急。
“此非戰時,昨夜外朝,國人方睡不久,想要聚齊,恐怕還需兩個時辰。”庸子夫回答。這是寬慰慶予的說法,事實上再過三個時辰、四個時辰,都不一定能聚齊兵卒。
門尹庸季道:“君上莫憂,昨夜各家門客都在,泰半還于宮外待命,臣請君上下詔,先帶他們登城,就算魚人攻城,也可保上庸無虞。”
雖然軍卒來不及召齊,但昨夜的外朝也有個好處,大部分門客都被聚齊待命了,守城就怕偷襲,如今提前得了消息,有這二百多國士登城守御,有城墻上的守城法器,確如庸季所言,問題不大。
慶予也反應過來了,穩了穩情緒,恨恨道:“惜乎無法反擊!”
他不是無能之輩,本身也是知兵的,出城野戰不同于修士斗法,需要戰車、法符、法陣等戰守法器,沒有準備的情況下出戰,那叫群毆,面對戰守法器俱全的軍陣時,死得會非常難看。
“能否想法子拖延魚人的腳步?”慶予很想出城反擊,希望爭取一些時間。論人丁,庸國多過魚國,論征戰能力,庸人強過魚人,被魚人這么欺負上門來,不給對方點顏色看看,實在有些不甘心。
沒有人甘心被魚國欺負,尤其他們是大公子邀請而來,更顯屈辱。
但怎么拖延魚人的進軍腳步,這是個令人頭疼的問題。
鐘固站了出來:“臣請率門客阻攔魚人!”
這是準備效死了,慶予怎么可能舍得?當即拒絕:“以三十兵車來襲,已是魚國大半兵力,多半魚君親來。卿修為高絕,奈何寡不敵眾,十分兇險,卿若有意外,庸之痛、寡人之痛!”
下意識看向吳升:“卿有何良策?”
吳升想起一事,思索片刻道:“鐘司徒可出城阻攔,或許能令魚君知難而返。我聽說,當年秦國伐鄭,輕車突襲,鄭人弦高偶遇秦師,心生一計,攜牛羊往見秦帥,言稱代鄭君犒師,秦帥以為鄭國有備,故此撤軍。”
吳升真不知這件事有沒有發生過,好在無論說得對不對,都可以用“我聽說”來遮掩,不怕露怯。
“吾嘗聞”、“我聽說”真的是個好詞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