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宋  第614章 內修外攘

類別: 歷史 | 架空歷史   作者:怪誕的表哥  書名:終宋  更新時間:2022-05-07
 
夕陽將漢王臺的光影拖得很長。

帥府議事堂中,諸人并不覺得李瑕剛回來就拖他們議事不近人情。

彼此都很了解了。

韓承緒、韓祈安、李墉、郝修陽、李昭成、楊果、楊實、嚴云云……這幾乎是李瑕所有的幕僚班底。

楊果家族中還有些別的子弟,大多都留在慶符隨房言楷施政。

理由很多,楊果剛入蜀時提過要讓子弟們隨房言楷學習,同時也是留守李瑕起家之地,還有,以示楊家沒有逃回北地之心。

楊果詞曲文章極好,但不太擅長權謀,有些浪漫主義。族中子弟沒幾個出類拔萃的,包括楊實也有些平庸。

楊家最大的好處在于聲望。

至于郝修陽只管工藝事;李昭成還過于單純;嚴云云起點太低……

真正有本事的,還得是韓家父子與李墉。

如今李墉的身份許多人已知曉,卻并不當著別人面前端父親的架子,開口依舊稱“節帥”。

“……蜀地各山城遷回舊城,也在招撫流民歸鄉種田,過了年節,春耕之前我們會試著將人口統計一次;另外,張玨來信,江萬里回朝覲見新君了。”

“內修之事,制定政策不難,重要的是施行過程,我抽空會到各州縣巡視,督促各地官員,若有不妥再適當調整。哦,郝道長,你那里也是一樣的,我到時親自來看。”

“是。”郝修陽始終閉著眼摸胡子,只管自己那一攤子事。

李瑕道:“所謂‘內修外攘’,外攘與內修不同,策略必須先定好,須將情報打探清楚,開弓便沒有回頭箭,我有意開始著手南征大理、北據關中,方才遞的計劃諸位可有看法?”

“我以為不妥。”李墉徑直道。

“收復漢中不妥?”

“皆不妥。”李墉道:“我以為,眼下不宜南征大理。”

韓承緒苦笑了一下,韓祈安則摸著下巴,皆沉思起來。

南征大理之事,李瑕是早已與他們商量過的,甚至都定好了用易士英為將的方略。

此次,高長壽扮作蒙軍,北上五尺道,鬧出攻打川蜀的動靜,既是為了接應李瑕回蜀,也是為了給一個南征的理由。

“至于理由,只有一點。”李墉道:“不劃算。”

“不劃算?”楊果問道。

“占據大理,至少需軍費三千萬貫。而蒙古占據大理多年,燒殺搶擄,彼間早已是一片貧脊荒蕪,觀如今形勢,攻下來不難,然而攻下之后,短期內難以讓大理士民全然臣服,又需耗費軍費以維持局面,若蒙古自吐蕃反攻,又需軍費抵抗。其地稅賦,全不足以彌補所耗,三五年間不但毫無收益,且所費巨而收效甚微,只拖累川蜀之內修。”

李墉話到此處,鄭重了些,又道:“節帥當知,蜀地人稀地廣,眼下缺的是人口、錢糧,而非蜀道盡頭之遠疆。”

李瑕想了想,沉吟道:“此事,我回程路上也想過,占下大理,并非只為了土地,而是為了商貿,其地扼南絲綢之路,可通天竺貿易。又有我所需之馬匹,不得不占。”

“便是南絲綢之路,十年內之利益,豈可彌補軍需所耗?”

李瑕笑了笑,道:“我會做些生意,應該可以。”

李墉無語。

他從來沒見過自己生出的兒子做過甚買賣。

滿腹的論據,一時竟不知如何開口。

李瑕笑道:“此事我意已決,諸位以為,兵事上可還有錯漏?”

李墉道:“不如請高氏郎君北上漢中一趟,當面商議妥當后再舉兵,如何?”

“不錯,這是正理。”

韓祈安又道:“到時,須讓聶仲由統一路兵馬南下為妥。”

楊實又談論了些威寧城之詳情,諸人各抒己見;嚴云云則領命負責重新打通南絲綢之路……

這事,大概方針最后雖依李瑕的主意定下,但李墉的提醒卻讓眾人意識到,眼前的局勢并不樂觀。

氣氛凝重了些。

“如今這物價,會子愈發兌不到錢了。”楊實忽嘆了一句題外話。

“是啊,六千萬貫先支半數,再減去平日養軍之開支,水利、鋪橋、修路、購馬……所剩無幾矣。”

諸人話到此處,再看向李瑕,幾乎同時沉默下來。

最后,還是韓承緒道:“阿郎欲圖關中,只怕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啊。”

“我這策略不好?”

李墉道:“過于復雜,牽扯過多勢力……”

李瑕道:“此次,并無上中下三策,我苦心冥想,只想到這一個辦法。”

韓祈安道:“阿速臺已退出關中了,與渾都海合兵于六盤山。”

李瑕頗詫異,訝道:“情報準確?”

“具體消息不好打聽。我幾次讓胡勒根帶人往關中打探,捕獲了劉黑馬軍中一名糧官,他只聽到一些傳言。”

先是仔細將這些說清楚,以免李瑕對情報的判斷有誤,韓祈安才繼續說起來。

“阿速臺無能,久攻長安城不下,而史天澤、張柔大軍趕到,他遂西撤。另外……阿里不哥并無當即攻取京兆府之決心,他所求者,阿速臺將蒙哥攻蜀之兵力帶回。”

李瑕非常不高興,道:“阿里不哥當知戰事拖長,他的稅賦必遠比不上忽必烈,既已先得到消息,該不計代價攻下京兆府,以期速勝才是。”

“似乎是,阿里不哥請忽必烈到哈拉和林,參加忽里臺勒大會,借此將忽必烈引出勢力范圍,雙方各派使節,忽必烈已答應了……”

“答應?”

李瑕搖頭不已。

忽必烈怎可能真去哈拉和林?

當年蒙哥召忽必烈、今歲趙昀召李瑕,那是局勢還不明朗。

而以眼下蒙古之局面,阿里不哥竟還能懷著這般心思?

只怕其人在哈拉和林準備血刃忽必烈之際,忽必烈已搶先稱汗了……

燕京。

燕京城還是金國中都的格局,由完顏亮下詔營建,仿照宋朝的汴京,在遼國南京基礎上擴建。

皇宮居中,方方正正。

成吉思汗攻陷此地后,宮殿多被拆毀或焚毀。

因此,忽必烈雖在燕京登基稱帝,暫時而言,都城還是在開平城。

當然,畢竟是金國舊都,暫時駐蹕于此,宮殿還是非常夠用的。比臨安大內要開闊大氣得太多。

由宣陽門入皇宮,東面是太廟,西面是三省六部,重臣們議事喜歡在門下省對面的會同館……

“劉公不在?”

“陛見去了,他欲與陛下說,開平城位置偏北,不利于控制中原,定都當定于燕京。”

王鄂訝道:“陛下能答應?”

姚樞撫須而笑,道:“得等平定了阿里不哥之叛。”

“好!好啊。”

“蓮花河水量已有不足,難以供應城內官民用水。”王文統道:“若能遷都,該營建一座中原古來未有之大都城。”

“再談,再談,漢制始開,要做的太多了,眼下更重要的是阿里不哥……”

“知曉須先滅阿里不哥,但每促成一樁漢制,不由振奮啊。”

眾人朗笑。

哪怕許多人都不喜王文統,但這種氣氛中,沒人顧得上個人私隙。

“阿里不哥……”

下一刻,董文炳大步進來。

“陛下同意開圣政了!”

“振朝綱、肅臺綱、飭官吏、守法令、舉賢才、求直言、興學校、勸農桑、撫軍士、安黎庶、重民籍、厚風俗、旌孝節、止貢獻、均賦役、復租賦、減私租、薄稅斂、息徭役……”

眾人大喜,氣氛登時更熱烈起來。

這就是稱帝與稱汗首先帶來的不同。

大蒙古汗國是不會做這些的,只會永遠貪婪地索要貢品、進獻。

“還有,還有,讓我說完,陛下還要崇祭祀,五岳四瀆名山大川、歷代圣帝明王忠臣烈士,陛下皆答應祭祀……”

姚樞背過手,抹了抹眼中的眼水。

這些,他早便知道,但文書正式下來,他還是忍不住哭了出來。

祭祀了歷代帝王,便是他的陛下承認了眼前這個帝國繼承的是華夏正統,這便是法理。

“王公,快擬詔……擬詔……”姚樞更咽道。

他怕再過一會,自己會哭得說不出話來。

王鄂連忙抹淚答應。

“我擬完這封建元詔書……”

“建元詔書……年號定了,諸公,我等請陛下改國號如何?!”

“國號?”

“中原正朔!豈可再稱蒙古?”

“國號……國號……”

姚樞也極為想要更改國號,且早已與忽必烈提過。

但此時他還是不停擺手,好不容易才安撫住館中同僚……

“諸公啊諸公,且都莫急,基業草創,當與陛下一心,先平阿里不哥之叛。陛下答應過,平叛之后,中州正朔自該改國號。”

基業草創,這些士大夫有太多太多想要做的事,心情激蕩,良久不能平息。

撒過淚,才想繼續議事,王鄂已拿起他的草稿吹了吹。

“諸公可愿聽建元詔書,或等下詔之日?”

“請王公允我誦讀。”

王鄂笑著,將手中文稿遞給王文統,館中群臣遂紛紛恭聽。

“朕獲纘舊服,載擴丕圖,稽列圣之洪規,講前代之定制。建元表歲,示人君萬世之傳;紀時書王,見天下一家之義。法春秋之正始,體大易之乾元。炳煥皇獻,權輿治道。可自庚申年正月初一,建號為中統元年……”

聽著聽著,姚樞不愿讓人看到自己失態,掩面出了會同館。

他站在廊下,抬眼望天,心潮澎湃。

追隨忽必烈十年,他終于與幕府諸公合力將這一代雄主變成了漢人君王。

成吉思汗鐵木真是不是漢人君王?

忽必烈可以追封鐵木真。

至于算不算?后世承認不承認?鐵木真自己又承認不承認?

都不好說。

但忽必烈是。

忽必烈已詔告天下,親口承認了自己是中華之人,這在法理上已不容辯駁。

故而,姚樞有底氣說一句,華夏衣冠未滅、中州正統未斷。

所欠的,唯剩天下一統了……

堪與陛下敵手者,唯阿里不哥而已。

對于姚樞而言,此為中原王朝與蒙古蠻夷之爭。

他的陛下已兌現了許多承諾,到了北人漢人出力之時了。

整理了胡子,姚樞轉身,重新走進會同館。

“阿里不哥已犯了第一個大錯,他本比陛下更早得到先皇身歿之消息,奈何失之于果決。今陛下以‘最長最賢’之名份登基,待其得到消息,必倉促來攻。陛下可從容應對,以有備擊無備矣。”

“此戰,阿里不哥必分后兩路,東路軍自哈拉和林逾大漠而南進,至于西路軍猶駐于六盤山……”

“西路不足為慮矣,渾都海、阿速臺已錯失良機,劉黑馬、汪良臣足可守隴西……”

姚樞聽到這里,忽然想起自己去信招降的那個宋將李瑕還未肯歸附,不由搖了搖頭……

------題外話------

今天最開始先寫了四千字刪掉重寫了,發得晚了,抱歉晚上有一位盟主打賞,我看到的時候太晚了,今天來不及加更了。明天再給盟主加更

天才一秒:m.lewen123.net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