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臣  第四百四十七章 留給后人的財富

類別: 歷史 | 兩宋元明   作者:青史盡成灰  書名:大明第一臣  更新時間:2022-04-17
 
就在馮國用等人揮師北上的同時,老朱也安排了湖廣行省的都指揮使,這個人選正是老朱的侄子,朱文正。

坦白講,這個安排有點讓人摸不著頭腦,朱文正年輕,能打,又是老朱親戚,正是放出去立功的時候,結果卻被放在了后方,這不是讓人郁悶嗎!

但是老朱偏偏就這么安排了,朱文正也不敢說什么,竟然也老老實實帶著部下,去洞庭湖肅清殘匪去了。

“先生,咱怎么看,朱文正這小子都不是滅蜀的最好人選啊!”

張希孟一笑,“主公,這不就是讓他去歷練了嗎!只要他耐得住寂寞,沉得下心,能妥善完成使命,肅清殘匪,日后入蜀,非他莫屬。”

朱元璋沉吟再三,“其實咱的意思,滅蜀之功,該給湯和才是。”

張希孟卻道:“主公,臣以為湯和此人有更大的作用。”

“什么用處?”

“改土歸流!”張希孟緩緩說道,朱元璋微微凜然,旋即用力點頭,確實是非湯和莫屬。

“該怎么經略西南,朝堂之上,不止一次討論過,大家伙定了兩個標準,其一是改土歸流,其二是均分田畝。”

湯和一怔,隨即道:“張相,如果能做成均田,派個流官又有什么難的?”

張希孟含笑,“沒錯,這不是二選一,而是上限和下限,最好自然是要做到均田。”

湯和微微發愣,竟然抬頭道:“張相,我以為只是均田,怕不夠啊!”

“為何?”

“各個苗部狀況不一,有不少地方,不光備受壓榨,而且還土地貧瘠,產出有限,他們就是太窮了!”

張希孟含笑,“沒錯,所以在那兩條之外,我還有個更高的標準,就是均田富民!”

湯和眼前一亮,卻又思忖沉吟,這話說得好聽,但是做起來,確實不容易。

有太多地方,山嶺重疊,地形崎嶇,山間的土地十分貧瘠,產出的東西,還不足以糊口,想讓這種地方富裕起來,不亞于一步登天啊!

“湯和,事情艱難,我是知道的。但總還能有辦法,不斷改進提高。就拿均田來說,我聽說苗部有姑娘田的說法?”

湯和點頭,“確實,女兒要出嫁的時候,家里就會分出一塊田,用來種麻和藍靛,算作嫁妝。不過大多數的苗民都是租種土地,哪里能有姑娘田!還不都是富裕人家。”

張希孟眉頭挑了挑,笑道:“那這次在苗部均田,就要給每戶一份姑娘田,不用納糧,算是主公給的!”

湯和聽到這里,簡直大喜過望。

其實自從渡江之后,朱家軍分田就注重平均,像什么口糧田,已經不存在了。而這一次給苗部分田,居然又有了姑娘田,可謂是格外開恩。

不過能有這個結果,那也是數萬苗兵打出來的,投桃報李,情理之中。

“張相,若是能做到這一點,苗民必定感恩戴德,均田的事情就會容易多了。”

張希孟道:“均田是第一步,先讓大家伙能填飽肚子。對于一些居住深山,崎嶇難行的苗民百姓,可以鼓勵他們出山,現在湖廣的荒地還是有的。可以分給他們一些好地。再有,苗民之中,有一技之長的,要想辦法鼓勵,幫著他們設立作坊,向外面販賣獲利……再有,咱們要安排一些貨站,由官府設立,平價出售食鹽,收購當地土產。至于商稅這塊,也可以適當優惠。”

張希孟說到這里,對湯和道:“你可知這么做的用意嗎?”

湯和用力點頭,“張相用心良苦,西南不但貧瘠,而且土司造反不斷,就連大元朝都深受其害。如果能通過這些辦法,徹底消除土司,贏得民心,避免兵連禍結,對大明來說,絕對是有利的。”

“嗯!”張希孟道:“還不只是這些,就像云南等地,自唐以后,就已經和中原疏遠,到了現在,也是幾百年之久了。其余地方,也都差不多。我們這是替前人還債,替后人造福。如果能把這些土地經營好了,解決西南的大患,勝過開疆拓土的大功啊!”

湯和心中一驚,道:“張相,我,我沒想著搶北伐的功勞啊!”

張希孟一笑,“你不搶,主公還想給呢!本來是想讓你領兵進軍南陽的。”

湯和連忙搖頭,“不,馮國用的文武韜略,都在我之上,讓他去,比我合適多了!”

“那東路北伐呢?你覺得誰合適?”張希孟笑著追問了一句。

“讓,讓徐達為主帥,常遇春為先鋒足矣!”

“那你呢?你就不想?”張希孟又問道。

湯和深深吸口氣,臉色一變再變,最后長嘆一聲,“張相,我,我愿意在西南改土歸流,推行均田。我答應過苗兵,要讓他們過上好日子,要讓他們有房子住,有衣服穿,有肉吃,還要讓他們的孩子上學……我,我不能說了不算!”

湯和說著,竟然微微低下了頭。

身為一員大將,如果只是干這些事情,確實是埋沒了人才。

“湯將軍,當初你就是千戶,卻把手下的兵權給了主公,如今你又把北伐大功讓出來。你是個厚道人啊!”

張希孟十分感嘆,隨即道:“咱們不能讓老實人吃虧……其實實不相瞞,我把朱英扔去嶺南,是為了日后圖謀云南等地,我也讓他妥善處理黎族的事情。到了你這里,就是苗民,彝民,你們倆要經略好西南啊!”

湯和微微皺眉,“張相,你的意思是?”

“是穩固住之后,要大舉南下……馮國用他們日后是要往西域打的……但是在西南這一片,地域遼闊,可以進取的范圍,遠超西域!”

張希孟從袖子里拿出了一張地圖,攤在了湯和面前。

從云南出發,有一大堆小國,隨后向西,是一大片更零碎的猶如恒河沙數的神奇國度……只是在地圖上粗略估算,這么大的地方,也不比中原差多少。

湯和微皺眉頭,這才恍然大悟……難怪張相要把朱英扔去嶺南,原來是有這么大的一片天地等著他呢!

張相雖然不至于偏心自家兄弟,但也絕不可能坑朱英啊!唯有如此,才能說得通。

“張相,你是讓我輔佐朱英?”

“不!”張希孟斷然道:“他就是在前面沖鋒陷陣的,你性格沉穩,作風扎實,朱英只能在前面沖鋒陷陣。你要把治理苗民的心得,用在其他民眾身上,要拿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辦法,支持咱們,大舉開拓,推得越遠越好!”

說到了這里,張希孟竟然起身踱步,微微輕嘆。

“湯將軍,我是個喜歡講古的人,動不動就把前人的事跡拿出來,就連給諸將上結業課,也跑去了岳陽樓。我們也喜歡說祖宗庇護,但是我想問你,祖宗能保佑咱們什么?還有,咱們為什么熱衷于記錄歷史,要把那些英雄人物都寫在史冊里?”

湯和悚然,“我,我不知……”

張希孟笑道:“人死如燈滅,哪里還有什么英靈庇佑?祖宗能留給后人的,無非是兩樣東西,其一就是龐大的遺產,在國家來說,就是疆土……廣土巨族,人口億萬,幅員萬里。沒有哪個國家能長盛不衰,一旦到了衰敗的時候,這些疆域,這些百姓,就是后世子孫的資本。疆域越廣闊,就越能保留希望。人口越多,就越是能冒出來一群英雄好漢,挽狂瀾于既倒,扶大廈之將傾。”

“如果國家太小,人口太少,固然可以興旺一時,但是衰敗之后,就一落千丈,再也沒法挽回。契丹,金人,西夏,大理……皆是如此。”

“除了這份遺產之外,祖宗還能留給后人的,就是遇到問題時候,解題的辦法!我們有著幾千年的歷史,什么風雨沒有見過,什么糟糕的局面沒有經歷過……只要翻開史冊,潛心研究,就能從前人的得失之中,獲得啟發,尋找到解題辦法,從而破解難題,保全國家。就拿咱們的均田來說,這也是承襲兩漢南北朝,以至于隋唐的成熟經驗,推陳出新,才有了今天的方略。”

“我們這些前人子孫,也在不斷豐富著史冊,填寫上我們的解題辦法。我們創造的均田令,興學令,我們祭祀先賢,闡發歷史,我們身體力行,開疆拓土,廣納苗民,改土歸流……這一切的一切,在百年之后,都會變成史冊上的文字。倘若幾百年后,我們的子孫不肖,國勢衰微,天下板蕩,甚至是又有蠻夷入寇,山河淪陷。到了那時候,我們留給子孫的不是崖山悲歌,不是文武相爭,內斗不休。我們給他們的是團結一心,知行合一,扎扎實實,和百姓站在一起,從萬民身上,獲取最強大的力量。”

“或許他們還能延續我們的道路,再度喊出驅逐胡虜,恢復中華的口號,去勇敢戰斗。到了那時候,廟宇之中,人們口中,念叨的就不只是岳飛,文天祥,還有主公,有徐達,有馮國用,有我張希孟,也有你湯和!他們會從咱們的做法之中,汲取營養,推陳出新,重新興旺中華……而這,就是我們能留給后人的最好財富!”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