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臣  第四百六十二章 大決戰

類別: 歷史 | 兩宋元明   作者:青史盡成灰  書名:大明第一臣  更新時間:2022-04-21
 
孔家父子在朱元璋這里,不但沒有得到夢想中的赦免,反而險些丟了性命……額外還要接受審訊,又要撰寫成書,發行天下。

總而言之,是要讓你們身敗名裂,生不如死。

既然如此,那還不如死了算了……

干脆利落,一命嗚呼,既解了自己的苦,又維護了祖宗的英名,沒準后世復興儒家的時候,還會交口稱贊,說孔家有烈性子孫,是個漢子,沒有給孔夫子丟人!

孔克堅和孔希學互相看了看,爺倆都從對方的眼里,讀出了濃濃的求生欲……這算是父慈子孝,湊到了一起。

還能怎么辦,湊合著活吧!

看現在的樣子,大概率還是可以活下來的,只是身為孔家后人的榮譽面皮,全都要丟光了。

只能憋憋屈屈,窩窩囊囊……反正不管了,怎么都是活著的。

“其實爹啊,咱們也未必就是最倒霉的,萬一有朝一日,明軍殺進大都,俘虜了元廷皇帝,讓他也跟著咱們干活,那可就……”

“別,別胡說啊!”孔克堅連忙攔住了兒子,“你,你這是要犯欺君大罪的!”孔克堅喃喃道:“其實能抓到察罕就夠了,他就行。”

說完之后,孔克堅的嘴角上竟然露出了一絲期待,他還真想看到那一幕了。

這爺倆還沒走出行在,突然有個拱衛司的人跑過來,手里頭拿著一壇子藥酒,遞給了孔克堅。

“這是張相吩咐送來的,你們剛剛干活,不免受傷,抹一些,能緩解疼痛的。”

接過差不多能有二斤重的小壇子,孔克堅錯愕了。

張希孟送來的?

他還真是唱紅臉的?

“多,多謝張相,謝謝啊!”

打發走了孔家父子,朱元璋深深吸口氣,哼道:“張先生,要不是你先讓他們去服苦役,咱就直接殺光了孔家人……還真以為非他們不可?大明不需要儒學,更不需要孔家!先生懂咱的意思吧?”

能不懂嗎?

只是張希孟下意識打個激靈,忙道:“主公,要讓臣說,不要儒學,有些過了,儒學已經刻在了我們的骨子里,甩不掉的。哪怕是臣講的這些東西,寫的文章,也是針對儒家的弊病,做出來的改良修改。如果沒有了儒學,臣寫的東西,豈不是成了空談?”

朱元璋繃著臉,冷冷道:“先生,咱聽得出來,你是越來越內斂了,不如當初有沖勁兒了,你總是提醒咱,不忘初心,那先生為什么不復昔日勇毅?”

張希孟無奈一笑,“主公,臣也時常再想,我提出了一堆東西,靠著主公支持,也身體力行,落實了不少……但是說實話,臣的東西依舊是一張漏洞百出的漁網,空太多地方。”

“是嗎?先生不會過謙了吧?”老朱沉吟道。

張希孟擺手,說是破漁網都抬舉了他。

“主公,臣講了那些,可有如何處理師生關系的,如何忠君報國的,如何不斷提升自我的?臣沒說,因為臣沒有更好的東西,這些方便,只要從儒家那里拿過來,稍微闡釋也就夠了。正如儒家成為顯學之后,欠缺的部分,也是抓了諸子百家,填充進去。漢儒和孔孟之儒,早就不一樣了。”

張希孟想了想,突然低頭,指了指身上的衣服,笑道:“主公,就像是這個衣服,不過是推陳出新,一代代修改,以適應需要。但大體的形制還放在這里,不至于有太顛覆的東西。臣窮盡一生,也不可能構建出一整套足以全面取代儒家的東西。事實上也沒有必要。我們華夏已經有數千年的深厚積淀。子孫后代只是立足前人的基礎上,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推陳出新,卻沒有必要,完全推到重來。”

朱元璋默默聽著,這些年來,他跟張希孟所談的東西,確實是越來越深入,已經進化到了哲學范疇。

老朱也很難說張希孟有錯,但是老朱卻能聽出他的刻意。

“你講的再對,也和孔家無關。保留傳統,保留儒家,跟寬宥孔家,根本風馬牛不相及……伱不要跟咱玩顧左右而言他的把戲。咱聽得明白。”老朱氣哼哼教訓道。

張希孟也不害怕,只是笑道:“臣也沒有騙主公的意思,臣只是想說,一統天下在即,北方半壁,天下變化極大,主公怕是要做出調整才行。”

朱元璋點頭,確實,應該調整,不過朱元璋依舊頑固道:“再怎么調整,咱們也不會是非不分,那些有罪該死的,別想從咱手里逃脫!”

嘚,說了這么多,都成了廢話。

朱元璋這家伙,簡直比驢都倔強!

不過也正是老朱的倔強,堅守了這個國家的底線,不至于快速墮落。

僅僅從這個角度來看,朱元璋就無愧大明天子的身份。

張希孟感嘆之余,卻是想起一件事,“主公,事到如今,開封那邊到底需不需要救援,察罕帖木兒又該怎么應付,似乎主公該拿個主意才是!”

朱元璋聽到這里,神色凝重起來,相比起孔家,這件事情的確更加棘手。

針對韓宋,最直接的辦法就是按照四階段戰術,等著他們被滅,然后再北伐,收拾殘局就是了。

可這樣做有兩個問題,其一,坐視韓宋滅亡,像毛貴,關鐸這種人,如何能收服他們?

在這倆人之外,還有大把紅巾軍的好漢子,能堅持到今天的,都堪稱精銳寶貝,如果輕易死去了,絕對是華夏的損失。

而且如果放任察罕帖木兒,吞并整個河南,到時候南北朝對峙,想要北伐,還真不會那么容易。

所以明軍才必須趁勢北伐,搶先將山東揣進口袋里。

但既然收取了毛貴等人,就要照顧他們的心思。出兵開封,援救韓宋,也就成了必須要做事情。

“決戰中原!和察罕打一場大決戰!”朱元璋突然說道。

張希孟渾身一震,身體里的血液一時激蕩,面色都變紅了。

果然大的要來了。

歷史上的察罕帖木兒死在了田豐等人的手里,一代名將,慘遭暗殺,也是老天爺瞧大元朝不順眼,非要除掉這個最后的依仗,也是給位面之子鏟除障礙。

問題是如今的大明,自張希孟的幫助下,提前好幾年,奠定了南方大區王者地位,揮師北上,根本沒給田豐等人刺殺的機會。

既然察罕不死,大戰無法避免。

雙方都握著幾十萬精銳。

相比較而言,察罕的部下,戰爭經驗更加豐富,騎兵更多,也更加兇猛悍勇。

大明這邊,也有相當優勢,高昂的斗志,上下一心,充沛的供應,而且秉持驅逐胡虜,恢復中華之心,牢牢占據天時。

雙方決戰,絕對是一場前所未有的較量。

這種戰略大決戰,幾乎可以決定一個王朝的興衰命運,無數人的生死全都牽扯其中,由不得半點遲疑差錯。

而這種程度的決心,只有朱元璋才能下。

張希孟稍微沉吟,微微低聲道:“我們準備的未必充分。”

朱元璋心中一動,少許之后,卻也道:“不充分就不充分。我們在準備,察罕何嘗不是!他要是順利滅了韓宋,就會成為大元一人之下的權臣,哪怕昔日的脫脫也比不上。趁著韓宋尚存,察罕大勢未成,咱們一鼓作氣,勝算至少有七成!”

朱元璋握緊拳頭,“先生,七成的優勢,還不可以決戰嗎?”

張希孟略思忖,就說道:“只要主公決定,臣自然無話可說,唯有全力以赴,助主公贏得此戰。”

君臣兩個立刻計算起了手里的兵馬。

此番朱元璋北上,徐達所部,差不多八萬人跟了上來,另外常遇春在滅了陳漢之后,吸收了不少兵馬,他的部下終于超過了十萬之數,達到十一萬五千人。

常十萬名副其實!

光是這倆人,就有近二十萬精兵!

“主公,我提議派遣朱亮祖盯著張士誠,調胡大海北上,這樣一來,我們的主力就能達到二十五萬!”

朱元璋并沒有立刻答應,而是說道:“兵多了,就要更多的糧餉,運河只是疏通了濟寧一段。如果向河南方向進軍,需要的民夫更多。該當如何?”

張希孟幾乎不假思索,“動員山東百姓,發揮民力,從各個州府組織民夫,全力以赴,運送糧餉物資,和察罕決一死戰!”

“能做到嗎?”朱元璋重重問了一句,不管是誰,這種事情都馬虎不得。

“主公,現在立刻公布均田大綱,派遣山東兵馬,返回家鄉,跟百姓宣講均田……并且向百姓承諾,三年之內,免除賦稅!”

朱元璋盯著張希孟,大聲道:“能得到多少民夫?”

“五十萬!五十萬打底兒!”張希孟同樣果斷道。

老朱思量再三,猛地一揮拳頭,狠狠道:“既然如此,那還等什么!”

決戰!

戰略大決戰!

張希孟迅速找來了毛貴,向他布置了任務。

在齊魯大地上,征集五十萬民夫,協助明軍,從山東殺入河南,同元軍決戰。

毛貴短暫沉吟,就說道:“卑職盡力而為!”

“不是盡力!是必須!”張希孟斷然道。

毛貴咬了咬牙,“卑職明白!”

前面來疏通運河的民夫,只是幾萬人,如今卻要增加幾十倍,能做到嗎?

毛貴也不好說,只能下令……伴隨著一道道的命令,首先從曲阜開始,一座小小的縣城,竟然湊出了一萬五千名青壯,大家高舉一面旗幟,上面只有四個字:“知恩圖報”!

屬于曲阜的民夫出動了,就在他們向東的路上,從兗州出來了更大的一支隊伍……鄒縣,東平州,泰安州,陽谷縣,東昌府,濟南府……伴隨著一面面的旗幟,齊魯大地的百姓,匯聚在一起。

他們要用自己的力量,重新書寫華夏的歷史。就在這一隊隊的民夫當中,濟南張家,兩個年輕人,率領著二百多位同鄉,格外顯眼。他們毅然匯聚人群當中,滾滾而前。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