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空二號試驗成功,回收之后檢查沒有問題,的確可以再次發射。
試驗空間站已經制造完成,但還在試驗當中,而且試驗要求非常嚴格。
星環空間站分為48個等分,每個等分共安排兩個內外房子,每個房子都是獨立的模塊空間。
比如要對空間站的各個模塊(房子)進行壓力測試,確保其能夠承受太空環境下的壓力和振動。
太空溫差非常大,需要測試空間站的各個部位在極端溫度下的性能,確保其能夠在太空環境下正常運行。
需要測試空間站的緊急逃生系統的性能和可靠性,確保宇航員能夠在緊急情況下安全撤離。
其它的,如電力測試、通訊測試、穩定性測試、生命支持系統測試、滅火系統測試等等。
整個試驗過程需要耗費大量時間和物力,但是這是必須要做的,因為太空環境極其惡劣,萬一出現問題,后果不堪設想。
在發射之前,還需要再對空間站進行全面的檢查和測試,確保每個模塊(房間)都符合設計要求,可以承受各種極端條件下的考驗。
同時還需要對各個測試項目進行詳細的規劃和準備,制定完善的測試方案和流程,最大限度地提高測試效率和準確性。
在試驗過程中,需要不斷記錄數據并進行分析,及時發現可能存在的問題并進行修復。
如果出現了無法解決的問題,就需要對空間站進行重新設計和制造,直到能夠通過所有測試為止。
通過一系列嚴格的測試,才能確保星環空間站的穩定性和安全性,從而為未來的太空探索提供堅實的基礎。
星空二號發射完成之后,沐陽把精力放在空間站測試上。
外界知道星海集團在建造空間站,但星海集團并未公布空間站的數據,也就是說,并未公布星環空間站計劃。
到了4月10日,
星海集團公布試驗空間站的外形,但又不公布整體星環空間站,引起國內外網友吐槽。
“這就是星海集團的空間站?別逗我好不好,真的太丑了!”
“談不上丑,但也談不上漂亮,只要實用就行。”
“帶點圓弧,搞不懂星海集團的設計師怎么想的,還不如直接弄成長方條。”
“先不說外觀,它的尺寸非常的大,比目前存在的空間站都要大許多。我有個問題,空間如果太大的話,是不是太浪費了?”
“一群外行瞎操心,星海集團一直以來都是以實用性為主導的,相信他們一定會考慮到這些問題的。”
“如果它能夠實現星海集團的宏偉目標,那么外觀是否漂亮反而變得無關緊要了。”
大部分網友覺得星海集團的空間站外觀不好看,但不可否認的是,尺寸夠大。
有些網友認為,關于空間站的外觀,設計師的想法和審美標準可能會因人而異,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看法。
有個航天專家說:“空間站不僅僅是一個外觀,更重要的是其功能和性能。
所以,應該更關注空間站的實用性和科技含量。
關于空間站的尺寸,星海集團公布的空間站確實比目前存在的空間站要大許多,這也意味著它能夠提供更多的空間和設施,以支持更多的科學實驗和宇航員活動。
此外,在太空中行走確實會有些不方便,但是在空間站內,宇航員通常會使用各種設備和工具,如手推車、空氣錘、滑軌、機械手等等來進行移動和操作。
最后,我們應該看到星海集團建造空間站的努力和成果,這是樺國航天事業的重要一步。”
有些網友看到專家評論,回復道:“就是嘛,老外嫉妒,所以酸了評價星海集團的空間站不好看。”
沐陽閑的時候,也看了一些報道,知道有不少人對自己設計的空間站外觀提出質疑。
他只是笑笑而已,這就相當于看到一塊美玉的瑕疵一樣。
他現在要解決的問題還很多,沒有太多心思放在媒體上。
目前,他在想辦法解決空間站的重力問題。
在飛船的密封座艙中,由于失重,人處于漂浮狀態,為了使宇航員在空間站里行走不飛起來,必須采取特殊的措施。
工程設計人員在航天飛機或空間站的里外都安裝了一些扶手,航天員用手握住一個一個扶手來回移動身體,而不是用腳。
如果是在太空,遠離航天飛機或空間站,無法靠人體自身的動作產生反作用力來達到行走的目的,只能靠噴氣背包來推動自己的身體。
但走得多快和走得多遠,卻無法做出主觀上的判斷。
因此在廣闊無垠的太空,除同速前進的飛船外,沒有什么物體可作參照物,既難以判斷速度的快慢,也難以判斷距離的遠近。
同時,對看到的物體,也難以判斷它的大小,會將遙遠的星星看成是近在咫尺的小石頭。
星海集團科研人員在努力解決這些問題,而沐陽主要解決空間站重力問題。
他設計了幾種方案。
第一種,就如國內那個空間站那樣,布滿了扶手,這肯定需要的;
第二種,智能電磁控制,宇航員腳上穿上智能控制的電磁鞋,踩在地板上時,可以吸附,當腳跟提起時,電磁鐵反向;
第三種,輔助移動滑車,他的空間站空間大,想實現并不難。
第四種,重力生成設備。
沐陽也想買重力生成設備,可目前7級的技術達不到他想要的,可能需要閱讀系統達到8級才有合適的。
如果到時候研制出來了,可以安裝在空間站上的話,最好不過了。
實在沒法,也可以把空間站一段一段回收到地球上再改造也是可以的。
所以,目前只能使用前三種方法綜合使用。
至于把星環轉起來產生重力,沐陽已經從結構上否定了這種方案。
空間站裝配車間里,沐陽和科研人員正在操作機械手。
星海集團研制的機械手具備智能操作,可以先在地球上進行示教一次,記錄程序和關鍵特征,到了太空中,由于重力和間隙配合問題,它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微調操作,從而完成空間站組裝。
公司目前在給工業機器人增加人工互動功能,已經獲得階段性成功,率先應用在空間站機械手上。
科研人員通過控制臺對機械手進行指令,讓它拿起各種零部件進行組裝,已經在模擬環境中進行了多次測試,證明機械手可以在太空中完成各種組裝任務。
到了4月15日,
空間站調試完成,沐陽驗收合格。
當天,把空間站搬進飛龍號地效飛行器,當天搬到火箭發射中心,卸載完成。
4月16日,
開始把空間站安置到星空二號火箭。
由于空間問題,需要發射兩次才能把十個模塊運載到太空。
把空間模塊吊裝到星空二號火箭也比較費事,單個模塊重達65噸,在吊裝過程中不能把火箭給碰到了。
花了半天時間,終于把空間模塊搬進火箭內,當天并檢查完畢,關閉整流罩。
接下來,工作人員開始進行火箭的預檢工作,以確保火箭能夠成功地進入太空。
他們檢查了火箭的發動機、燃料、電力系統以及其他重要部件,確保所有設備都在良好的工作狀態。
到了4月20日,第一次預檢工作完成。
星海集團宣布:“5月1日早上十點鐘,星海集團計劃發射試驗空間站!”
短短十幾個字,很快引起波瀾。
國內外媒體報道紛紛出現,人們開始猜測這個空間站會有什么樣的功能,對科技發展和航天事業的影響又會是怎樣的。
“距離星空二號試驗才過去不到一個月,這么快就計劃發射空間站了,提前祝賀星海集團,預祝成功!”
“期待!”
國內網民一片期待和祝賀,國外大多網友也是非常期待,不過有部分外國人不太希望星海集團發射成功。
在接下來的幾天里,星海集團火箭基地的工作人員繼續進行著最后的準備工作,檢查著每一個部件,確保一切都在最佳狀態。他們知道,這個任務的成功關鍵在于每個環節的完美執行,任何細節的差錯都可能導致災難性的后果。
4月25日,
星空二號火箭被架在滑軌平臺上,被牽引車拉往發射平臺。
4月26日,星空二號開始加充燃料。
4月28日,星海集團已經完成各項準備工作,包括對發射場地的檢查和調試、對載荷的安裝和測試等等。
所有的工作都在有條不紊地進行著,每個環節都得到了精心的安排和組織。
接下來兩天,再次復檢。
在外界,已經鬧翻天了,報道星海集團空間站的事情越來越多。
國外有不少負面新聞,說星海集團發射這么丑的空間站,沒啥意義,多半要失敗了。
說什么“顏值即正義”。
時間,很快到了5月1日。
當地電視臺和Y視獲得現場直播的權限,正好今天勞動節放假,不少國民出游,但也關注星海集團的發射情況。
“各個景點都是人從眾,高速堵死了,還不如待在家里看火箭發射。”
不少國民如是這樣想著,他們蹲在家里,期待火箭正式發射。
上午十點,
星空二號火箭準時升空,載著試驗空間站向著宇宙深處駛去。
全世界的目光都注視著這個偉大的時刻。
10:12分,
火箭到達預定軌道,開始投放空間站。
幾分鐘后,空間站投放成功,星空二號返回地球。
同時,空站站上的機械手開始把各模塊拼裝一起。
“激動呀,非常激動!
恭喜星海集團,他們成功發射了第一個空間站,成為了人類歷史上一個重要的里程碑……”電視臺主持人臉上非常激動地站在火箭基地附近進行報道。
又過了半個小時,空間站的機械手已經把主要模塊拼裝在一起,主持人又激動地報道:“隨著空間站的拼裝完成,它逐漸展現出獨具特色的造型。
它由五個巨大的環狀模塊組成,外形優美而富有未來感。
這個空間站不僅僅是一個實驗平臺,更是人類向宇宙發起探索的標志。
在空間站投入使用后,星海集團將會進行載人試驗,科學家們進行了一系列重要的實驗。
他們利用空間站的零重力環境,進行了大量物理、化學、生物等方面的實驗,這些數據對于解決地球上的問題有著重要意義。同時,空間站也為人類登陸月球和深空探索打下了基礎。”
“目前空間站上面沒有人類,但并不影響星海集團遠程控制。”
“不得不說,沐陽先生創立星海集團到今天,剛好十個年頭,但已經具備發射空間站的實力了,其航天技術實力可以說是全球數一數二,星海集團的發展速度,太讓人震撼!”
國內觀眾也很激動,紛紛相告,討論著星海集團的空間站。
同時,聽主持人這么一說,回想星海集團這些年的發展速度,真是非常驚人。
十年時間,航天實力超過任何一個國家!
十年時間,星海集團成為一個巨無霸!
十年時間,星海集團已經脫離地球舞臺,計劃走向星際!
特別是最近幾年時間,星海集團的發展速度讓西方國家要瑟瑟發抖,恐懼。
“是啊,現在全球范圍內,只有少數國家擁有太空站,而一家民營企業,星海集團已經建造并發射自己的空間站,這一舉動將引領全球航天技術的發展。”一位國內網友興奮地評論。
另一位網友也表示:“星海集團的成功充分證明了樺國企業的實力和創新能力,讓我們為之驕傲!”
空間站拼裝完成后,葉凡接受了電視臺采訪,他微笑著向觀眾致意,然后開始介紹星海集團的空間站計劃。
“此次空間站發射成功,我們公司的空間站計劃已經進入了實質性的階段,按照董事長最新的命令,我們已經啟動了相關工作,積極籌備第二次發射。”
他的話語清晰有力,聽起來非常自信。
“目前,我們的空間站計劃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建造空間站核心模塊,實現長期的載人駐留;
二是發射貨運飛船,保障航天員的日常生活和科學實驗需求;
三是進行航天科學研究和技術開發,為樺國乃至世界的航天事業作出貢獻。”
葉凡的話引起了觀眾的熱烈掌聲。
他繼續說道:“相信不久的將來,大家將會在太空看到星海集團宇航員的身影,這將是我國航天發展的又一里程碑。”
沒過多久,各國媒體對星海集團成功發射空間站進行了熱烈報道。
讓他們沒想到的是,
五天后,5月6日。
星海集團再次發射第二組模塊,即610模塊。
毫無波瀾,成功與第一組模塊完美拼接在一起。
“星海集團發射火箭真的像喝水那么簡單!”
“太不可思議了,我還以為要等一個月再發射呢,星海集團的效率太讓人驚訝。”
“這就是樺國速度!”
“樺國的基建速度飛快,但看了星海集團的火箭發射頻率,你就會感覺基建速度非常正常了。”
歪國人在各視頻平臺上熱議,贊嘆星海集團。
可是,
又過了六天,5月12日。
星海集團再次發射第三組模塊。
等到第115個模塊拼裝在一起后,已經有56.25弧度了,天文愛好者感覺不對勁了。
這空間站為什么是圓弧形?
星海集團再次發射空間站,以及空間站的外形,引起全球震驚,議論紛紛。
“星海集團這么頻繁發射空間站,不是已經完了嗎?”
“每一個模塊都差不多一模一樣,我怎么感覺他們在拼圓!”
“天呀,難道星海集團要搞環形空間站?”
這些猜測都不無道理,因為科幻片里確實有一種空間站叫做環形空間站。
環形空間站是由若干個圓弧形模塊拼裝而成的,形狀像一個巨大的輪子或者環。
這種空間站的好處是可以提供更大的活動空間和更好的重力仿真。
由于模塊是圓弧形的,因此空間站的弧度也會比較大。
但是,環形空間站也存在一些缺點,例如需要更高的技術難度和更大的建造成本。
不過,根據星海集團也沒有發表任何官方聲明,而是集中精力制造空間站和發射空間站。
這個圓弧形的空間站也引起了國際航天界的關注,傳到其他行業人員,都加進來討論星海集團的環形空間站,到底是不是一個圓形。
星海集團,到底還要不要繼續發射空間站?
他們,建造這么大的空間站,到底想搞什么?
又過幾天,果然證實了全球數億人的猜測。
星海集團發射第四組模塊。
不過,有點不一樣的是,多了一根連接橋,星海集團內部稱為“星橋”。
這一天,時間也到了5月19日。
但是,星海集團就是不愿意公布空間站的計劃。
又過了五天時間,5月24日,星海集團發射第五組模塊,發射間隔更短了。
弧度已經達到了93.75度,剛好四分之一圓多一點,星環空間站雛形呈現。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