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界第一因  第705章 舊秩序的崩塌……

類別: 玄幻 | 東方玄幻   作者:裴屠狗  書名:諸界第一因  更新時間:2022-07-20
 
上乘武功與神功的界限,即是武圣意志。

任何一門神功,都蘊含著創功者的意志,后世學藝者,若能勝及其人意志,就可將之修持至大成。

天罡拳,位列古今四大神拳之列,與西府趙王的霸拳,大離永恒月輪寺的梵拳,唐末高甲的神拳齊名。

更有人將之稱為,古今拳道立意第一高!

大明太祖張元燭,倚此拳橫推天下,稱雄一世,以布衣領天下,豪邁天下第一等。

同樣的天罡拳,在張玄一手中,已算有幾分氣象,當時楊獄也有驚異,可直至此時,他才真個感受到了這門拳法的真諦!

這是天子之拳,這是帝王之拳,更是,氣吞天下的雄主之拳!

如日巡天,其勢浩蕩,煌煌至極。

如果說,張玄霸的霸拳,是天下萬物皆不可忤逆之霜道,那么,這天罡拳,則是萬類盡入吾手的王道之拳

不似武功,更似神通,恍惚問,似有普天星象、星海諸神匯聚,共舉共推。

轟隆!

荒林之間,又是一聲轟鳴,地動山搖也似。

楊獄身軀劇烈一震,身下大地龜裂擴散出十余丈,煙塵騰起如云

“楊大哥“

秦姒驚呼一聲,完全不知發生了何事。

“這人種袋里的烙印,的確是張元燭所留,這位大明太祖的拳意著實了得,吃了些虧……”

擦去眼角滲出的血跡,楊獄輕揉太陽穴,這一道天罡拳意著實強橫,哪怕他早有準備,也還是受了些傷。

“要壓過他的意志,不是易事……”

“真是張元燭……“

催使神通,將煙塵驅散,秦姒上前幾步感受著那若隱若無的拳意波動,心中不由凝重。

古往今來,無論留名于史,還是留名江湖武道,都非易事,時過境遷,再大的人物,也是難以被后人懷念銘記的。

張元燭,卻是兩者兼顧

于史書上,他的地位絕高,終大明四百年,都是人稱千古一帝的杰出帝王,

而在江湖中,他也是呼聲最高,在張玄霸之前,許多人認為,足可與陸沉、達摩邋通道人比肩的無上大宗師。

“必須要壓過他的意志,才能祭煉這人種袋嗎“

秦如想了想:

“楊大哥,若是你能將之引出來,或許,我可以試試將其驅離,或許,可以嘗試化害為益……”

“驅離嗎“

楊獄微微思忖,還是拒絕了;

“神通也非無所不能,你這門神通還未晉升二重,想要驅離武圣意志,只怕會被反噬……”

神通也是有著極限,神通一重,依著他的估計,應當等同于上乘武功的九品大成,或許神異更過,但大差不差。

但無論如何,一重的神通,想要驅離張元燭的天罡拳意志,是幾無可能的。

而且….…

“此去黑山路途不近,正好可以消磨時間,我此時武功進境已達瓶頸,或許可借由張元燭這一道拳道意志,來梳理自身武道體系……“

楊獄舒緩精神,眸光明亮。

過去的十多年里,他修行自然是十分勤勉,可始終壓在他身上的危機,讓他很難有靜下心來梳理武道的時間。

當然,那時候他也還遠未到這個程度,效法前人,是最優的道路。

而此刻,他已然站在武圣之前的最巔峰,自然又有不同。

“楊大哥,你是要創功嗎“

秦姒心中極為復雜。

這些天,她修行可也十分勤勉,進步也很快,已然凝練了真罡,自付再有些年或許就可熔鑄氣血熔爐了。

然而……

“創功談不上,梳理自身為主。”

收起人種袋,楊獄氣息有些滑落,精神卻是出奇的好。

誠如紅日法王所說,生于此世的武者,比之古往今來任何時代,都要幸運良多,

陸沉、達摩、邋通道人,張元燭、張玄霸……乃至于無數史上留名或無名的人杰先賢,早已將武道之路拓展到了一個很高的程度

三千年前的秦末,武道萌芽,絕大多數的武者,都在跌跌撞撞中摸素,便是有所成就,也多有些巧合在內,有樣學樣,多數時候都是不成,

那時節,修持至如今來說武圣高度的,似也只有陸沉、霸尊等寥寥幾人,絕大多數的武者,未必能修持至此時的宗師境界

故而,那些武者,在宗師之前就要創功。

兩千年前達摩梳理武道,開辟禪宗武道,那時節,宗師之前,幾乎已是坦途,不需要茫然摸索,也不必太早去創功。

至千多年前,道遢道人提出武圣四步后,似連武圣也有跡可循,天下問的武功,已然多到學不盡,創功者,自然寥寥。

不是后人不如前人,而是有的學,又何必去迷霧中摸索

感受到楊獄的意志,蒼鷹振翅而落,

“回黑山嗎“

秦姒問,心里突然有些忐忑。

“回,不過,臨回之前,還有些事情要做……”

足下發力,攜秦姒登上唐背,楊獄大袖一揚,蒼唐隨之振翅而去。

“這方向,是云州”

“云州失守,有徐老大人,王先生在,自然用不著咱們插手。咱們,順路走一遭青巖府”

楊獄俯瞰云海,眸光幽沉;

“去見見那位,武圣之恥……

亂世,用重典。

回到龍淵城的第一時間王牧之就感受到了龍淵城的風聲鶴唳,大街之上,人人閉戶,一眼望去,最為繁華的酒樓都十分之冷清。

只有一隊隊的兵卒在巡守。

有著龍淵王妃的鼎力支持,徐老回城之后已然開始肅清朝堂,包括李衍在內的諸多大臣,都被下了大獄……”

丘斬魚在城門口等了許久,見到王牧之回返,心中方才松了口氣,向他敘說這幾日城中的劇烈變化。

乾亭帝被捕走,這是石破天驚的大事件,群臣幾乎吵成了一團。

當神都中太子繼位,藤地龍被封為國師的消息傳來,更是引得一片嘩然。

包括李衍在內的所有大臣,都要求立刻收攏神策軍,御林軍回返神都,

“徐老力排眾議,說服了神策軍統領“啟生言’,大軍明日開撥云州,抵御天狼……“

丘斬魚嘆了口氣:

“陛下被擄的一夜間,風起云涌,朝廷幾有風雨飄搖之感……”

“與他無甚關系……局勢的變化,是趙王爺身隕。“

王牧之十分平靜

“如今,人人都知道天變將至,卻不知,天變早已來了四百年,舊有的秩序,已然無法適用此世……”

“啊“

丘斬魚微微一怔。

“明前的兩千六百年里,即便是遺遢道人所在的武道盛世,其實,同存一世的武圣,也不過兩三人而已。

可如今,天下間的武圣,何止十人只怕二十人,都要有了……”

王牧之緩行踱步:

“不是只有湖汐起,神通主如雨后春筍般出現,才是天變。舊有的秩序崩塌,也是天變!“

天變,早已到來了!

王牧之心中明鏡也似。

他通讀道藏、佛經,也曾數次進入仙魔幻境,對于遠古之前也有著不淺的了解。

遠古之時,也是有王朝的,可王朝主宰俗世的記載,卻是只有史書上的三千年!

過去的兩千多年里,王朝主幸天下,最為根本的原因,是朝廷掌握著世間最強的暴力機關。

宗師者,一騎當千,大宗師,一人可成軍,一人足可攻伐一城、一州,可終歸無法匹敵一朝,一國之力。

然而武圣,不一樣!

咫尺之間,武圣可敵一國!

“張元燭,的確是不世出的奇才,四百年前的他,已然察覺到了這一點,故而,他留下諸多法器鎮國,留下了道兵寒山,留下了錦衣衛、六扇門,分出九大支脈,傳承自身神功絕學……“

說話間,王牧之腳步微微一頓,看向巷口:

“過去四百年,之所以舊有的秩序還在維持,一來,是人心使然,三千年帝制深入人心。

二來,也是因為這位太祖爺留下的底蘊太深太深了,以至于三日之前的大明,仍可勉力維持……”

巷口處,徐文紀拄著竹杖,默然而立。

“……可如今,大不同了。”

王牧之微微一頓,見自家老師沒有開口反駁,才繼續說:

“不說林道人,也不算弟子與楊獄,也不算薛地龍、許經、啟道光、宋天刀、鐵橫流,迷天教關七這些只差一線,隨時可以跨過門檻的大宗師,也不算大街山中的那位,

甚至,連民問那些不如武道大宗師扎眼,卻已然走過道果三步,即將位列十都的神通主們也不算……

可那錦繡榜上,可就有一十八人之多!“

“時至如今,弟子也不知那位趙王爺是如何能夠威懾如此之多的武圣十都主的…

話至此處,王牧之不得不佩服,卻也一嘆了

“但當世,再無第二個張玄霸了……”

“你說的不錯。“

徐文紀默然點頭,嘆了口氣;

“如你所言,又該如何“

這下,是王牧之沉默了。

“老夫問你,遠古之前,以龍淵道為中心,方圓十八萬里,被稱之為什么“

王牧之心頭一震。

“老夫來回答伱吧……“

深深的看了一眼自己的弟子,徐文紀竹杖重重一頓:

“牧場,陰司牧場!”

“你告訴老夫,什么是牧場,他們圈養的,又是什么!“

請:m.yetianlian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