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界第一因  第64章 初至天海

類別: 玄幻 | 東方玄幻   作者:裴屠狗  書名:諸界第一因  更新時間:2024-01-22
 
咔嚓!

當楊獄收斂諸般氣息之時,無盡虛空之下,似有驚雷劃破陰霾。

驚雷起于大羅天中。

“嗯?!”

巍峨天闕之外,赴宴兩百余年,正欲離去的女冠心頭不由得一震。

她環顧四周,未見不同尋常之處,可隱隱間,卻覺有不同尋常之事發生。

“驚雷起于大羅天……”

女冠微微皺眉,掐指演算著。

大羅天乃天海至高之處,一切道韻匯聚之地,不得天旨,絕不會有風雷陡現。

這是?

掐指不過一剎,女冠陡然為之動容,她捏合的手指居然被一股無形的異力彈開。

可也是這一剎,她察覺到了異樣何在。

玉凈瓶微微震顫,女冠緩緩抬眸,法眼洞觀虛空,卻見得歲月之間,有神光乍現。

隱有金鐵錚鳴之聲、三寶如意之光、陰陽二色之變、梵音圣光回蕩……

在那歲月之中,似有諸般無上存在分列四方,似在對視,又似在交流。

而諸方正中,可見一方道臺高企,居于至高之位,其上隱有諸道韻交織……

“這是……”

女冠微微一怔,旋即低誦佛號:

“大道蘊理,紛至沓來,善,大善!”

冷風吹過,煙塵之中,神情狼狽的老道來不及尋找自家弟子,看著那石破天驚處,神情止不住的驚駭。

可驚駭之余,卻又不禁升起一抹驚喜來。

大道蘊養諸天,萬類皆可成靈,石胎成靈古來有之,此類生靈,又被稱之為‘圣靈’。

相傳,這石中圣靈生而具有大運,生來就有神通相隨,道果認主,更享壽萬載,乃至數萬載之久。

乃是諸般生靈之中,最為尊貴與罕見的一種。

‘相傳,圣靈出世之時,懵懂如處子,雖靈慧超人,卻無見識……’

這一念頭閃過,這老道頓時壓抑不住,哪怕心知有危險,卻還是忍不住靠近。

更遠處,那漢子跌了個四腳朝天,可瞥見自家師尊一副神思不屬的模樣,心中頓時大叫不好,快步跟上。

兩人皆是有神通在身之輩,此刻各懷心思,速度越來越快,到得后來,直接遁行而前。

“仙道九耀、十都主?青玉壇?那似乎位列于遠古七十二福地之列,相傳其壇主成道極早,歷代皆有成道之主,七十二福地中,也可列于中下游……”

雖有萬里之遙,可兩人的心思動作對于楊獄而言,直如掌中觀紋。

萬類生于天地之間,自有痕跡,而此痕跡,在此刻的楊獄眼中,從未有過的清晰。

兩人的命數、命格,來歷,來意也皆一目了然。

只是……

“天海界已到了如此地步了?”

楊獄緩緩抬頭。

穹天之上,一輪殘缺的大日高懸。

這一輪大日,有棱有角,似被不知名神鋒斬成碎片,此刻僅有三分之二的模樣。

可這一輪殘缺的大日綻放的光芒,卻是璀璨到不可思議之地步。

千載以來,他所見諸物,唯有那玄黃世界樹可與之相比。

殘缺之日,放燭照萬界之光輝。

在他的感應之中,那一輪大日所在之外側,赫然有著無數重次元虛空層層疊疊,極盡繁復。

其中,甚至有著諸類迥異于當世的生靈,乃至于精靈,神魔之屬!

這,不是楊獄第一次來到天海界。

他煉化食譜曾多次見過遠古劫波之后的天海,也曾隨老爺子去過毀滅之后,重生之前的天海界。

他記得,那時的天海,仍是灰蒙蒙一片,無盡荒涼與破敗,除卻諸類道果之外,鮮少有生靈的氣息,甚至于靈炁都極為稀薄。

但如今的天海,生機蓬勃,靈炁更是濃烈到不下于玄黃、龍泉二界,

甚至于,靈炁還在以他可以感覺到的速度,在不住的積累,變得越來越濃郁。

而隨著來自于諸界的靈炁匯聚,這方萬界中樞之天地的蛻變,更是肉眼可見。

大到星月,小到草木,無時無刻都在變化著。

這個變化,本該是緩慢無比,可如今,卻如此之快,如此之劇烈,甚至于到了一日數變的地步!

“呼!”

楊獄輕吐一口濁氣。

以他如今的體魄,于玄黃龍泉之地,這一口氣足可洞穿虛空千里,崩碎山峰座座。

可在此處,卻居然只是蕩起一層漣漪,百里之地狂風陡起而已。

相比于他所去過的任何一界,甚至于夢回的遠古天海,如今此界天地之內的空間就宛如百煉精鐵,堅韌了不知多少倍。

滾滾而來的靈炁,讓這方偉岸天地煥發了無限的威能,已然超過了食譜之內,劫波之后殘破的天海界……

“貧道青玉壇長老幽風子,見過道友!”

遠遠地,那老道已是駐足,他打了個稽首,余光掃過楊獄,心中頓時平添驚色。

初生之時,已有衣衫覆體,這尊生靈的靈慧未免驚人了些,還是說,這是伴生之寶?

“嗯。”

楊獄心中微動,冷淡回應,心中則浮現出關于青玉壇的詳細記載。

這名列遠古七十二福地之列的青玉壇據說最擅天機演算,堪輿風水,其門中名聲最大的大神通術,是大羅洞觀。

而所供奉之仙寶,似乎就叫‘青玉壇’,相傳有不可揣測之威能,乃是三十六天主之‘青華長樂天、妙嚴宮主’所留……

“貧道無有惡意……”

眼見這尊初生的圣靈似乎并不那么好相處,幽風子遠遠駐足,朗聲說著前因后果。

卻原來,楊獄轉世而來之處的那座荒山,正是青玉壇前代祖師所留。

“哦?”

楊獄面無表情,對于這兩人的來意,以及他轉世之身的前因后果,他當然比之這兩人更清楚。

天海之外,他思忖良久,仍是選擇了祭道,而非六道輪回碑,但結果,大差不差。

輪回不全,只有死物可挑選,于他而言,這自然再好不過,而這尊已無聲息的石胎,正是他親自選擇。

這石胎誕生于劫波之后,天海最為混亂荒涼之時,因無靈炁滋養,其中根本不曾誕生過靈慧,無數萬年來都被埋葬于山川之下。

十余萬年前,被青玉壇祖師挖出,他耗費莫大的心血,最終也無法煉化此石,無奈將之埋下。

只是讓歷代門人都記下此地……

幽風子不知楊獄所想,也不在意后者的冷淡,自顧自的介紹著自己、徒弟、青玉壇,最后方才佯作不經意道:

“道友初履塵世,想必對于天海一無所知,不如隨貧道回山門如何?”

此話出口,那大漢心中頓時緊張起來,而那老道也捏住手心,準備了諸多話術。

但出乎意料,這尊看似警戒的圣靈,居然一口就應了下來。

“好。”

“啊?”

幽風子先是一愣,旋即大喜過望,珍而重之的自袖袍內取出一團白云,雙手奉上:

“此乃‘太乙渡云’,乃是我青玉壇秘法煉制之寶,乘坐其上,一剎可行三萬六千里……”

這圣靈居然如此好騙?!

“咱門中還有如此好物?!”

那大漢瞪起了眼,可旋即察覺自己失言,連忙閉上了嘴。

而楊獄則微微點頭,坐上了這朵白云,此云不大,只可容納一二人,

楊獄落座之后,那老道也一擺手上了云頭,不等弟子反應,已劃破虛空萬里,生怕前者反悔也似。

“徒兒,快些跟上來!”

那大漢捶胸頓足好半晌,卻也只能怏怏跟上。

“道友初生塵世,想必還未有名諱?”

云頭上,那老道一頓獻殷勤,而楊獄則態度冷淡,多數時候只是點頭,聽得這句,方才道:

“我生之時,石破天驚,紫金交雜,所以,自取一名諱,喚做‘悟空’……”

“??啊,好名字,好名字!”

那老道愣了一下,搜腸刮肚,方才想出贊美之詞:

“鴻蒙初辟本無性,打破頑冥須悟空!道友不愧天地孕育之圣靈,果然是悟性超絕,貧道佩服至極!”

“呵”

楊獄扯了扯嘴角,他可沒想這么多。

太乙渡云,一剎可遁三萬六千里,但這老道顯然沒有如此道行與法力。

堪堪晉升九耀的他,驅此云,一息不過千余里罷了。

但這一路上,他卻沒有半分消停,各種長篇大論,從圣靈說到遠古,從遠古又說回如今,說回青玉壇。

“道友許是不知,我青玉壇在如今之天海籍籍無名,可在遠古之時,可是名列七十二福地之一的龐大勢力,歷代祖師,皆為大羅天上客,可面大天尊,可聆聽道祖教誨的……”

幽風子提起遠古,話語中不乏唏噓之色。

九劫八億四千萬年,恒沙世界,無數天驕人杰中,只誕生了七十二福地,這足可說明青玉壇的份量。

這絕不只是青玉壇的背后站著一位天尊,也是因為他歷代祖師,皆為天縱之人。

“如今呢?”

楊獄瞥了他一眼。

九耀之身,在天變不久的天海或許還稱得上一句高手,可在天海,卻著實算不得什么人物了。

莫說是坐鎮七十二福地之一,便是尋常宗門,也難以支撐。

而這,便是青玉壇的困境。

洞天福地,即是九劫最為強大古老的勢力,也是九劫無數神魔為了渡過劫波而締造的‘渡船’。

三十六天,皆為道,七十二地,皆為仙。

然而,劫波降臨,天道坍塌,神庭亦破碎,越是強橫的存在,在靈炁紊亂,失去了法則的加持下,就崩滅的越快。

青玉壇,也不例外。

這尊疑似來自于遠古太乙救苦天尊的龐大福地,也在劫波之中破碎坍塌,無數仙神紛紛葬身其間。

如今的青玉壇,與遠古唯一的聯系,就是其門中有幾人得了遠古傳承罷了,連門中供奉的仙寶,也丟失不見。

這一點,從幽風子都能成為長老,就可見一斑了。

遠古最盛之時,青玉壇的長老,相傳可都是大神通主中赫赫有名的存在……

“如今……”

好似一盆冷水澆下,幽風子頓覺有些尷尬,吶吶了一會兒,才道:

“如今,不甚好,不甚好……”

幽風子終是閉上嘴。

楊獄于云頭之上俯瞰天地,來自于混沌之體的龐大感知力,讓他可以同時感知到諸般氣機的交織,以及一重重次元虛空之內的變化與氣息。

甚至于,沿著幽風子的氣息,就可感知到他背后的青玉壇,并追溯到極遠之前。

九劫末,萬靈皆滅,然而,劫波之后,又有生靈誕生于諸界之中。

山海如此、龍泉如此、玄黃如此,天海,自然也是如此。

然而,生于這萬界中樞之地,尤其是在靈炁未復之前,那絕不是一件好事。

自劫波中破損的青玉壇出世已有十數萬年之久,可直至天海開啟之時,才有第一位晉升九耀主,其慘淡與山海相比,也大差不差了。

而更為慘烈的是,歸來的神佛仙魔,來自于諸界的人杰天驕,也在那一刻,紛紛降臨。

那一日,初晉九耀的幽風子,親眼看到了神庭降世,諸般強者紛至沓來……

“到了!”

楊獄轉過念頭時,太乙渡云已停留在這片綿延不知多少億萬里的山脈邊緣。

山脈邊緣,有著一座座城池,諸多城池正中,方才是青玉壇之所在。

青玉壇,庇護著諸多城池,也受這諸多城池的供養,在此處,楊獄可以感受到濃烈的香火氣息。

只是……

‘十余萬年的積累,似乎有些薄弱?哦?被人奪走,這倒是難怪了。’

混沌之體成就的滋味實在是太好,哪怕此刻蛻變還未徹底結束,楊獄都有些沉浸,并樂此不疲。

目之所及,諸色皆褪,諸影皆散,窺一斑可見全貌,察一線,可知源頭。

這不是神通,卻比絕大多數神通都要可怖可畏。

“怎么無人迎接?”

下得云頭,看到只有兩個弟子前來,幽風子面色頓時一沉。

他早已傳訊回山,要門中諸多門人一并前來迎接……

“師伯!”

前來迎接的弟子正欲說話,就瞥見了楊獄,頓時又咽了回去。

幽風子眉頭一皺:

“說,悟空道友不是外人。”

“數個時辰之前,掌教于閉關之中,得到了天尊降下的法旨……”

話至此處,那弟子躬身卻不說話。

“天尊法旨?!”

幽風子又驚又疑。

“哪位天尊?”

楊獄眸光微瞇。

那弟子躬身,無限崇敬與激動:

“自然是青華長樂天、妙嚴宮主、太乙救苦大天尊!”

大家晚安哈……

(本章完)

請:m.yetianlian.cc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