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
閩浙總督、福建巡撫、駐防八旗福州將軍駐地,為福建、浙江兩省軍政核心。
三個月前,臺灣知府孫景燧行文上報巡撫衙門,說近來有漳州一帶的奸民渡海至彰化秘密結社,稱兄道弟,號天地會。又有其會龍頭萬和尚于臺灣諸地招搖撞騙,拉攏信徒,意欲行謀反之事。
得臺灣知府上報后,福建巡撫余文儀便令臺灣知府孫景燧督知縣俞峻、副將赫生額、游擊耿世文對天地會分子進行捕拿,務要擒斬天地會首萬和尚,不可使其逃脫另生禍患。
得到巡撫衙門回文后,臺灣知府孫景燧立即在全臺部署全面取締天地會事項,命駐臺綠營兵四出抓捕天地會分子。
臺灣綠營副將赫生額乃滿洲正黃旗出身,其貪婪成性,借抓捕天地會為名,指使部下誣陷大戶,從中獲利。又讓綠營到處殺人放火,清軍所到之處動輒以焚村相威脅,令得臺灣各地人心惶惶。
只三個月過去,福州這邊遲遲未能接臺灣方面奏報,是否擒獲天地會首領萬和尚。
福建巡撫余文儀康熙二十六年生人,乾隆二年進士,今天已經八十八歲,乃大清朝在任官員年齡最大者,福建官紳敬稱其為“余老翁”。
余撫臺早年一直在刑部任職,后在秋審處郎中任上外放福寧知府,七十歲高齡出知臺灣,并在臺灣任官五年,于臺灣風土民情相當熟悉。
其深知臺灣雖自明鄭以后雖為大清所有,并設府立治,然在大多數朝廷官員眼中,臺灣仍屬化外之地,即可有可無。
因此這么多年朝廷對臺灣的治理談不上多有效,加上福建沿海漢人有出海傳統,所謂出則為盜,入則為民,個個刁鉆兇悍,對大清滿洲統治亦多有不服。
國初以來,僅福建一地爆發的反清起義多達四十余起,幾乎每兩年都會有膽大之人鋌而走險號召無知百姓抗清。用以蠱惑人心的口號甚多,但大半盡皆以“復明”為號召。
福建本省由于閩浙總督及福州將軍駐防,對民間反清活動能予以及時鎮壓,然臺灣隔著一道海峽,可以說是天高皇帝遠,加上駐臺綠營兵不過兩千余人,而聚集在臺漢人多達百萬,其中潛逃過去的漢奸更是遍地都是。
因此一旦有漢奸于臺灣聚民生事,綠營兵少彈壓不及時,定會釀成巨變,若臺灣再落漢奸手中,打出復明旗號,無疑又是一個明鄭。
屆時,不知要耗大清多少錢糧,多少兵丁,苦了多少百姓。
有鑒于此,余撫臺昨日前往總督衙門同總督德保商議治臺之事,認為可由福州守備柴大紀領營兵千人增援臺灣。
德保聽說過這個柴大紀,此人年輕時以“文武雙全”聞名鄉里,乾隆二十八年中武進士,其后一直在福建綠營任職,于捕盜緝匪極有章程,是福建綠營難得的一員虎將。
總督大人也不愿臺灣有事牽連于他,故而同意余撫臺的意見,擬向朝廷建議臺灣設鎮,由柴大紀出任臺灣鎮首任總兵。
另于臺灣再建水師一營,如此有水陸兵馬駐扎,臺灣有事,可迅速平定。
當下讓幕僚按此議定書寫奏折,命人快馬遞京。
余撫臺回到衙門后,讓人傳話給柴大紀,叫其明日來巡撫衙門。
次日,柴大紀早早就來巡撫衙門,沒等多久就被門房帶到撫臺大人書房中。
余撫臺開門見山,告知臺灣有天地會漢奸滋事,恐臺灣綠營兵少難以捕賊,故已同總督大人商議由柴出任臺灣鎮總兵,撥給營兵千人會同駐臺綠營建鎮。
“朝廷回文尚需一些時日,你且做些準備,除你本營兵外,撫標再調你200人...”
本來福建綠營有一鎮兩營三協,連同撫標有兵近萬人,然兩年前福建綠營將主力長福、羅源二營調往四川,協助大軍剿滅金川番賊。
因此福建綠營兵力大打折扣,如今能用之兵不過六千余人,且遍布各地,故而余撫臺只能給柴大紀一千兵,再多也實是抽不出來了。
“你是老夫極力向總督大人推薦的臺灣鎮,去臺之后萬勿讓老夫失臉...”
余撫臺又對柴大紀說了些到臺灣的注意事項,一是要與臺灣知府孫景燧協心齊力,不可文武失和。
二是關于臺灣鎮錢糧軍餉、武器彈藥供給問題。
臺灣與廈門隔著一道海峽,來往不便,因此武器供給十分麻煩,余撫臺擬讓綠營水師海壇鎮專門負責臺灣綠營后勤供給。
正說著,門房來報,說是廈門那邊快馬告急,有臺灣軍情急遞。
余撫臺一聽,忙同柴大紀來到大堂,未及走近,一名綠營千總官就跌跌撞撞奔來,“撲通”一聲跪了下來,泣不成聲道:“稟撫臺大人,臺灣天地會反了,彰化、諸羅、鳳山等地皆陷于賊,請撫臺大人火速調兵渡海平亂!”
“什么?!”
余撫臺大吃一驚,“什么時候的事?”
那千總道:“一個月前的事!”
一個月前的事,何以現在才來報!
余撫臺只覺一陣頭暈。
柴大紀氣急道:“事發一個月,為何不早來報!”
那千總說渡海經澎湖時遇上了暴風,船只毀壞,耽擱了十天。
撫臺大人定了定神,又問:“孫景燧呢?”
千總一臉悲愴:“知府大人已經遇難!”
“死了?”
余撫臺又是一驚,八十多歲的老人險些站立不住,柴大紀忙上前扶住。
為何如此失態,只因那孫景燧乃是撫臺大人的侄孫女婿。
半響,撫臺大人又問臺灣綠營副將赫生額何在。
結果告知赫副將叫天地會叛軍用火銃擊斃,知縣俞峻、游擊耿世文等官員俱死于敵。
臺灣綠營上下連同臺灣府轄巡兵鄉兵,文武戰死四十多人,兵丁傷亡過半,已潰不成軍。
“賊兵有多少人?”
柴大紀驚駭,臺灣綠營兩千余人連同地方鄉捕全軍覆沒,這天地會的反賊得有多少人才能辦到。
那千總實也不知賊兵有多少,只知他們甚是能戰,大元帥是一個叫林爽文的天地會分子。
頓了一下,又咬牙切齒道:“賊人當中有一出入皆打黑旗的精銳,裝備大量火銃,號稱什么楊家軍,甚是敢戰,那楊家軍的賊首很是年輕,每戰必持一鐵棍沖殺在前,我軍無人能當其一棍...”
------題外話------
巜朱棣大戰土木堡》,重孫不行,老太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