眨眼之間,一晚上的時間就這么過去了。
李鴻運在現實中醒來,腦瓜子還有點嗡嗡的。
“太難了!
“這一晚上,就沒能鍛出來一把合格的刀,氣死我了!
“我拿的是個假天賦吧?
“……也不能說它沒用,但距離成功還是遙遙無期啊。”
回想昨天整整一晚上的奮斗,李鴻運有種白忙活的幻滅感。
每次辛辛苦苦鍛出來的刀,都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無法通過測試!
前面兩次都是在砍劈硬骨的時候直接斷裂了。
之后李鴻運痛定思痛,考慮著是不是因為含碳量太高的問題,就多鍛打了一番。結果這次,砍硬骨倒是沒斷,但刀身竟然彎了……
之后,他還遇到了各種各樣的問題,比如不夠鋒利、無法砍破皮革,又比如刀身的重心不好,哪怕用出吃奶的勁也無法一刀砍斷死豬等等。
最氣的是有一次他的刀似乎還不錯的樣子,但就是因為對材料的控制不好,導致刀身短了一截。
他先拿這把刀試了一下,結果因為刀身太短,不足以一刀砍斷死豬。
沒辦法,他想著是否能補救一下,就又找了一塊鐵想強行續上,結果證明這是徒勞的,古代又不存在電焊這種技術,強行續的結果就是這把刀和這塊鐵基本上都廢了,只能回爐重造。
氣啊!
李鴻運剛開始甚至覺得自己拿的天賦沒什么用,說好的觀察入微呢?說好的觀察力和記憶力都能得到明顯提升呢?
但是失敗了幾次之后他想了想,發現這天賦確實發揮作用了,只是這作用發揮得不太明顯。
他的觀察力和記憶力確實提升了,在游戲中可以清楚記得某一次的火焰顏色、海綿鐵狀態、淬火的大致溫度等等。
但問題在于,這些很難直接轉化為成功的助力。
他確實記住了之前每一次的失敗,但由于鍛造武器的整個過程實在太繁瑣,是無數個步驟之間互相交疊之后共同作用的,所以他也很難確定到底是哪個環節出了問題。
比如,刀身斷裂這個問題,可能是含碳量的問題,也可能是刀身有雜質,也可能是因為一些其他的原因……
在無法確定具體原因、無法鎖定具體環節的情況下,想要準確地搞清楚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還是太有難度了。
總之,經過了一晚上的折騰,李鴻運有些心灰意冷。
作為一個歐皇,他其實也不經常遇到這種讓人挫敗的情況。
打開論壇,看看其他玩家們的反饋。
果然,其他的玩家基本上也是哀鴻遍野。
“新的試煉副本也太離譜了!竟然讓玩家用古法鍛刀??”
“離譜,別說是古法鍛刀了,現代的方法鍛刀我都搞不定……”
“我覺得直接給玩家一些含碳量確定的鋼材,這種試煉還可以接受。現在直接從鐵砂這一步開始,讓玩家們自己從海綿鐵煉起,這太難了!”
“關鍵是這種古法鍛刀的技藝早就已經失傳了啊,現在哪怕是專業工匠,基本上也很少有玩這種東西的了。都是用現成的鋼材和動力錘來打造武器的。”
“有沒有大佬能出個攻略啊!真的很想知道神級天賦的專屬天賦技能是什么啊……”
除此之外,還有很多分享自己之前游戲經驗的。
或者更準確地說,是失敗經驗。
有的玩家在第一步就被卡住了,并不知道鐵砂是更好的原材料,直接就把沒有破碎過的鐵礦石扔到熔爐里燒,結果燒了半天,鐵礦石還是鐵礦石,白白浪費了很多的木炭和時間。
有的玩家把鐵砂和木炭扔進去之后發現根本就沒能燒出合格的海綿鐵,不知道是因為熔爐在地下受了潮,還是因為熔爐的溫度不夠。
還有一些玩家,廢了一番周折之后倒是搞出了海綿鐵,但是沒有經過分揀就把大塊的粗鋼直接拿去鍛打,最終的結果當然是事倍功半。
當然,也有一些天賦異稟的玩家,他們或者是在現實中有相關的知識儲備,或者本身就是鍛造的愛好者,進度比其他玩家要快得多。
但這些人,基本上也遇到了各種各樣的難題。
因為他們玩鍛刀,也都是用現代的方法。原材料基本上都是現成的鋼材或者鋼珠,直接融化之后鍛打就能得到不錯的刀胚。
而且鍛打也不需要他們親自動手,基本上都是由動力錘來完成的。
此時直接從熔煉、分揀這一步開始,瞬間難倒了一大片的人。
不過玩家中畢竟還是有崔火旺這樣的大佬,經過一晚上的奮戰,已經打造出了一把不錯的兵器,差一步就能通過試劍臺的測試了。
過了沒多久,崔火旺出了一個比較詳細的初步攻略。
這個攻略的基本內容,跟李鴻運之前查閱的資料差不多,都是從熔煉、分揀、鍛造、淬火等不同的過程入手,向玩家們科普鍛造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各種細節問題。
不同的是,崔火旺的這個攻略中,還加入了各種圖片、描述文字,詳細介紹了每個階段的記憶要點。
比如,在熔煉時,鐵砂、灰石粉、木炭的大致比例,具體的排布方法,如何用火焰的顏色來判斷爐溫,少量添加材料時應該如何添加,煉出來的粗鋼應該如何分揀,不同的海綿鐵可以去做刀身的哪一部分,淬火的詳細時機,等等。
本來有些心灰意冷的玩家們看到崔火旺的攻略,不由得再度打起精神。
可以,老崔靠譜!
很多玩家瞬間又有了“我能行”的錯覺。
這就像其他游戲一樣,剛開始上手一個新系統,大家都玩得暈頭轉向的,根本不知道要怎么通關,這個時候是最焦躁的時候。
可一旦出現了詳細的攻略以及看起來不錯的成片,那么玩家們瞬間就會有一種“原來如此”、“我上似乎也完全沒問題”的錯覺。
李鴻運更是備受鼓舞。
因為一方面他發現,自己的進度竟然跟很多現實中玩過鍛造的大佬差不多?這是不是說明自己天賦異稟?
另一方面,針對崔火旺的這份攻略,李鴻運跟自己記憶中的那些內容互相驗證,竟然還真有了幾種猜測,猜到了自己之前鍛刀具體是哪個環節出現了問題。
“白天繼續查資料,晚上繼續奮斗!”
李鴻運再度打起精神,等待著晚上的到來。
眨眼之間,三天時間過去了。
李鴻運深吸一口氣,將剛剛打造完成的這把刀,扔在一旁。
旁邊的空地上,已經有了十余把造型不同的刀,有些刀折斷了,有些刀彎曲了,有些刀則壓根沒有上試劍臺,剛打造出來就已經被李鴻運給放棄了。
因為他知道,這樣品質的刀,是絕對無法通過測試的,所以還是不要自取其辱了。
不過,經過了這么多次的失敗以后,李鴻運腦海中的各種經驗所編織成的網絡,也終于大致成型。
此時他的腦海中已經有了大量的細節,每一步的要點全都牢記于心。
什么樣的海綿鐵最適合鍛刀、什么時候應該淬火、出現一些問題應該如何補救……
這些都是用海量的資源,給硬堆出來的。
如果是在古代,李鴻運所浪費的這些鐵砂、木炭,已經足夠讓幾百個普通家庭破產。
但在這個試煉中,他可以使勁造,完全不擔心破產的問題。
因為原材料是無限量供應的。
“再來一次!
“希望這次,我的狗運能夠發揮作用!”
在各種細節都大致做到位以后,鑄劍師最需要的東西,大概就是運氣了。
因為古代煉鐵受到的影響因素太多,所以很多時候,神兵利器的出現是天時地利人和共同作用的結果,里面摻雜著很多的玄學因素。
也怪不得上古時代,有很多以人血鑄劍的迷信行為。
當然,以現代的眼光來看,古代“以身殉劍”倒是也有一定的合理性。
因為人體本身就含有大量的脂肪,在古代火力不足的時候,人體的瞬間燃燒可以讓溫度快速升高,而人體內的碳含量也有助于刀劍中的碳含量來到一個更加合適的區間。
但其實,用畜類或者動物去祭劍,效果也是差不多的。
只是古人相信萬物有靈,認為以動物祭劍是一種不尊重的行為,還是用人祭劍更能展現誠意……這就沒法說了。
總之在古代,運氣不好的人也確實沒辦法當成一個優秀的鑄劍師。
經過一段時間的熔煉之后,又是一爐粗鋼出爐了。
李鴻運此時已經很有經驗,立刻指揮著手下的工匠們用鐵錘和鑿子將這些仍然有很高溫度的粗鋼給趁熱砸成小塊,然后冷卻、挑揀。
幾塊看起來品相不錯的海綿鐵被他挑了出來,準備用作鍛刀的原料。
加熱、鍛打,加熱、鍛打……
在很多次這樣的枯燥循環之后,李鴻運終于出手。
他從鐵匠手中接過鐵釬:“好了,剩下的我親自來!”
之后就需要涉及到一些相對精細的操作了,再交給這些工具人工匠,就有些不放心了。
李鴻運仔細端詳著這塊被燒紅的鐵塊,感覺這次的效果似乎不錯。
它的品質,明顯比之前見過的都要好一些。
雜質更少,而且敲打時的感覺也是軟硬適中。
似乎是個好胚子。
李鴻運閉目凝神,努力地用自己的直覺去捶打刀胚,將它捶打成自己理想中的形狀。
刀身修長,有著非常完美的弧度,兩條刀脊稍稍高出。
在有了一個大致的形狀之后,又將另一塊修長的鐵片取來,將它包裹在刀身之外,變成鋒刃。
而后,兩塊含碳量不同的鐵被加熱后,強行捶打、融合在一起。
這個過程十分枯燥,但好在可以快進。
李鴻運小心翼翼地控制著快進的時間,在需要比較精細的操作時,就謹小慎微地控制著手上的力道,生怕力氣用大了,砸過頭無法收拾。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打鐵跟雕塑都是手藝活,也是有共通之處的。
雕塑的一大精髓就是,雕刻時眼睛要小一點,鼻子要大一點。
因為眼睛雕小了,可以再擴大;鼻子雕大了,可以再改小。但如果反過來,眼睛大了、鼻子小了,那就沒法收拾。
而李鴻運在打鐵的過程中,也逐漸悟到了這一點,就是在前期敲打刀胚的時候可以力量大一點,但到了后期就得精雕細琢、謹小慎微,要灌注大量的耐心去慢慢地捶打,才能將它達到一個完美的狀態。
終于,刀胚算是打造完畢了。
淬火之后,李鴻運將刀胚舉起,仔細端詳了一番,一種成就感油然而生。
能夠明顯感覺出來,似乎比之前的那些作品都要好上一截。
“就它了,開磨!”
將刀胚交給負責精細打磨的工匠之后,李鴻運開啟了快進模式。
經過打磨、開刃,再配上刀鞘和各種裝飾品,一把單刀就打造完成了。
這次的造型,李鴻運參照了盛朝的制式裝備單刀。
跟夷刀相比,單刀刀刃沒有那么明顯的弧度,刀柄的弧度也并未隨著刀身的曲線延長,而是呈現出一種反向的曲線,更有利于單手持握。
而且,刀身更輕,后部明顯比前部要粗,揮舞起來也要更靈活一些。
當然了,這些優點其實都是強行找出來的。真的實戰起來,它還是很難打贏夷刀的。
要說這種單刀最大的優點,還是容易打造。
在形制上,不需要做出那么大的弧度,刀身相對較直,對李鴻運這種初學者更加友好;而且,也不需要像夷刀那樣經過許多種繁復的工序,進一步降低了翻車的概率。
這種刀既然能成為大盛朝的制式裝備,必然是相對易于打造的。
而李鴻運現在的目標又不是打造出一把傳世的神兵利器,只要能勉強砍斷那頭死豬,也就完全夠了。
將這把單刀拿在手上揮了幾下,李鴻運簡直是愛不釋手。
他在各個歷史切片中,玩過的好刀多了去了。
尤其是在大盛朝的歷史切片中,還曾經繳獲過好幾口夷刀。那時候的夷刀,基本上已經是冷兵器造刀的巔峰,不論是重心、手感、鋒利度還是柔韌性,基本上都可以說是無可挑剔。
而他手中的這把單刀,如果是在之前的歷史切片中拿到,估計都會嫌棄地扔在一邊,再去找更好用的武器。
但現在,這把單刀的意義完全不同。
這畢竟是他用了好幾天的心血才最終打造出來的一個能令人滿意的成品!
凝聚了自己的心血之后,這把武器瞬間就變得不同了。
李鴻運拿著刀來到試劍臺,看向最前方的那塊硬骨。
說實話,有點舍不得。
這塊骨頭已經成了他鍛刀路上的最大障礙,至少有五六把刀,都是毀在這塊骨頭上。
要么就是當場折斷,要么就是直接卷刃,導致根本無法通過后面的測試。
用自己辛辛苦苦打造出來的刀去砍硬骨,是個刀匠都會心疼,但想要測試出刀身的強度是否合格,這是不可跳過的步驟。
李鴻運深吸一口氣,右手握刀,向著硬骨猛地砍下!
一聲悶響,骨屑紛飛!
過了一會兒之后,李鴻運才睜開眼睛,仔細打量了一下單刀的刀刃。
有輕微的卷刃現象,但問題不大!
沒有斷就是最好的消息。
再看那塊硬骨,雖然每次被砍完之后都會恢復原狀,但此時,上面已經出現了一道頗為明顯的裂口。
李鴻運不由得精神一振,有戲!
他又來到死豬的面前。
擦了擦有些不爭氣地留下來的口水,雙手握住刀柄,深吸一口氣。
這把單刀嚴格來說,其實并不適合雙手持握,因為刀柄沒有那么長,而且刀柄的造型從一開始就是奔著單手使用去制作的。
但想要將這只死豬攔腰劈成兩半,就必須借助雙手的力量。
這當然會考驗玩家的發力方式,但總的來說,還是考驗刀本身多一些。
因為再怎么善于使刀的玩家,如果刀本身的重心有問題、弧度有問題,也都很難用發力方式去彌補。
反之,如果刀本身非常優秀,那么即便發力方式存在一些問題,也無傷大雅。
李鴻運在游戲中好歹也是身經百戰了,雖然更擅長用火槍,但刀法還算是不錯,發力方式必然不會有太大的問題。
他深吸一口氣,而后雙手握刀,從右上方向左下砍劈!
能夠清晰地感覺到刀鋒切入肌膚、切割肌肉、砍斷骨頭時短暫的阻滯感,最后就是刀鋒從另一側出來時,那種豁然開朗的感覺。
由于李鴻運之前殺敵時,多半都是披甲的敵人,而且只需要刺中、砍中要害部位即可致命,所以基本沒嘗試過這樣一刀下去攔腰斬斷。
而此時用自己的刀砍出這樣的效果,也讓他陡然產生一種酣暢淋漓之感。
他沒有停頓,而是繼續揮刀砍向那塊繃緊的皮革,輕而易舉地在上面劃開一道口子。
“成功了?”
李鴻運輕輕撫摸著刀鋒,這把刀的表現簡直超出了他之前的預想。
“原來……這就是工匠的快樂嗎?”
李鴻運突然有點體會到網絡上那些鍛刀大佬、手工大佬的樂趣在哪里了。
人類文明之所以能源遠流長、生生不息,正是因為人類擁有智慧,而智慧來源于不斷的摸索、嘗試與改造這個世界。
而在古代,工匠并沒有那么多科學理論的支撐,他們就像是在黑暗中不斷摸索前行的引路人,從刀耕火種到青銅時代,再到鐵器時代,推動著生產力不斷發展。
在華夏的古代,匠人位于士農工商的第三等,匠籍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尊重,但重視終究還是遠遠不夠,以至于雖然在漫長的古代時期始終科技領先、但現代科學的萌芽卻比西方要晚了許多,導致了近代的落后,但這些能工巧匠們,總歸還是在華夏的文明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創造給人類帶來的快樂,是無與倫比的。
李鴻運這幾天把所有的精力都花在鍛刀上,雖然在剛開始因為不斷失敗而失落,但現在回想起來,每一次對于火候、時機的恰當摸索,都讓他一點一點地靠近最終的成功。
而在他親造出一把成品的刀劍之后,之前的那些辛勞也終于全都變成了巨大的幸福感,給到他足夠的回報。
“可以,以后我就可以用自己鍛造出來的神兵利器了!
“呃,不算神兵利器,但至少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來定制一些特殊的武器了嘛!
“等之后有機會了,我一定要嘗試著自己手搓一把燧發槍,想想都很帶感!”
與此同時,周圍的一切也開始快速變幻。
在神機的試煉幻境中,這個巨大的工坊憑空消失,直接出現在李鴻運的封地中,取代了原本的那個小鐵匠鋪。
至于試煉幻境中的場景,則是再度發生劇變。
等眼前的白霧散開之后,李鴻運驚訝地發現自己的視角竟然變了。
變成了上帝視角。
此時的他就像是漂浮在空中,眼前遮蔽視野的白云散去,下方的景色一覽無余。
這似乎是一座皇城的廢墟。
而此時,它正在被不斷地拆除,另一個龐大的皇城正在它的廢墟上規劃起來。
數以萬計的民夫、士兵在這里忙碌著,有的在拆除原本皇城的廢墟,有的在搬運各種木料、石塊,還有的在不斷地將各地運輸而來的材料搬運、分揀。
李鴻運發現自己可以隨心所欲地拉升或者降低鏡頭,可以看到更遠處的地方,也可以深入到建筑中,查看各種細節。
這種感覺剛開始還挺不適應的,總有種恐高的感覺,但很快就習慣了,反而有種在天空中自由飛翔的暢快感。
而隨著李鴻運拉升鏡頭,這座城周邊的一些關鍵地點,也展現在他的面前。
在西南方向的山中,有大批工匠在山中采石。
這些巨大的石塊重達數百斤,以人力不可能搬運。這些工匠開始在路程中每隔一段距離就鑿開一口井,而后等到天寒地凍的時候,就在地面上潑水形成冰道,再以繩索牽引。
前方還有人不斷地潑水保持冰面的順滑,就這樣,無數巨大的石塊被運往正在修建中的皇城。
而在更遠處的東南方,兩省要分別向皇城提供不同的貢磚,一種是大青磚,一種是金磚。
這些貢磚都是用特殊的材料精心篩選、陰干、燒制而成,細膩堅硬、聲音清脆,在精挑細選之后,才經過大運河,運往皇城。
而在更遠的崇山峻嶺中,無數工匠正在山中伐木。這些巨大的金絲楠木生長于深山老林中,憑人力根本無法搬運,只能堆積在山上,等山洪暴發的時候將木頭沖下山來,扎成木排,順著長江漂流到大運河,再從大運河送往京師。
無數工匠就像是辛勤的螞蟻,在不斷地忙碌著,用微弱渺小的人力,去改造著大自然,建立起一個古代文明中的奇觀。
緊接著,李鴻運發現在他的視野中,出現了一個由無數條虛線構成的框架。
有點像是某種圖紙,又或者是現實中建筑的虛影。
只要照著這個虛線去建造,就可以建出一座現成的宮殿。
李鴻運仔細端詳著目前還只能算是大型建筑工地的皇城,再跟虛影比對一番之后,最終確定了他這次要完成的目標。
紫禁城!
是的,這就是大盛朝時期修建的那座著名的紫禁城,占地面積極大,可以說是世界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跡。
好消息是,李鴻運不需要從一磚一瓦做起,各地的工匠正在源源不斷地將各種原材料送來,他要做的,只是像拼積木一樣,對著視野中的虛影圖紙,將這座大殿給復原。
壞消息是,這積木的數量,是一個天文數字。
李鴻運不由得臉色一黑,久久難以接受這個事實。
“設計師你玩我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