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個出場的小品是《不差錢》。
如果不談立意內核,單說包袱笑料,這個小品肯定是小品界的巔峰之一。
當然,每個人的笑點不同,肯定也有人覺得這個小品并不好笑。
但是一個公開的作品,面對的肯定是大多數人,能把絕大多數觀眾“討好”了,那就算是成功的了。
當年《不差錢》也是捧出了小沈陽。
不過倘若放在現在,這個小品的造星能力肯定不如當年了。
《不差錢》首播的那個時代,春晚還是最強的造星舞臺。
因為當年的互聯網還不像現在這么發達,觀眾的娛樂方式也較少,智能手機還沒有普及。
在那個時候,許多人都還沒去過電影院。
人們獲得的娛樂資訊,大多還是來自電視,就算是電影,大多也是買光碟在電視上看。
那個年代,有本事的不一定火,但能火的都是有真本事的。
就像《不差錢》里的小沈陽和丫蛋,兩人的嗓子都好,但星途天差地別。
現在這個時代,已經完全不同了。
互聯網的普及,諸多社交平臺的出現,讓所有人都有機會一夜成名。
各路網紅層出不窮。
哪怕是個乞丐、小偷,哪怕一句普通話都說不好,只要撞在風口上,也能火遍互聯網。
現在一個人能不能火,看得已經不是真本事,而是顏值話題流量。
成名的代價變的輕松,出名的含金量也越來越低。
如果把《不差錢》放在現在,小沈陽能不能大火就不好說。
但可以肯定的是,他一定不可能再像09年那樣一枝獨秀了。
電視機前的蘇書,已經快能把這個小品的臺詞背下來了。
因為排練時她就已經看過了好些遍。
但是現在再看,還是忍不住會笑出聲。
網上也是一致的叫好聲。
“尼瑪的!這小品讓我笑得從沙發上滾下來!”
“真的太牛逼了!春晚近十年最搞笑的小品。”
“要不江哥拍幾個這樣的小品放到電影院上映吧!我肯定買票支持[狗頭]”
“1!我寧愿花三十多虧啊看幾個精彩的小品,也不想去看爛片!”
在一些觀眾的眼里,《不差錢》的評價可能是目前三個最高的。
因為它確實好笑。
至于小品的內核藝術價值,大部分觀眾其實不太在乎這,只要商業效果好,那就夠了。
隨后的兩個小品,評價也自不必說。
《還不還》這個題材就足以讓無數觀眾共鳴了。
雖然有人可能沒遇到過借錢不還的人,但沒吃過豬肉也見過豬跑,身邊總聽說過這種事。
從某個角度來說,在總臺上能播出這個小品,就值得夸一夸了。
《說事兒》就更不用說了,在整個小品界也是一個十分經典的作品。
雖然很多人覺得它比前作《昨天今天明天》差了一些,但江述還是很喜歡這一個。
這個小品里,也出了許多膾炙人口的梗和“名言”。
“那家伙那場面,鑼鼓喧天,鞭炮齊鳴,紅旗招展,人山人海呀!”
“緋聞,絕對的緋聞。”
“人家唱歌要錢,他唱歌要命啊!”
還有時至今日依然在網絡上流傳甚廣的那句“你大爺永遠是你大爺”。
現在的小品造不出梗,除了小品本身的質量問題以外,還是和發達的互聯網息息相關。
當年互聯網資源相對匱乏,春晚的影響力還非常高。
經典小品中的一些好玩的詞,就容易在大眾中成為“梗”流行起來。
都說二十年前的小品不抄梗只造梗,其實那個年代的小品,也沒梗可抄。
現在時代變了,好玩的梗都是先在互聯網上流傳。
而且互聯網上的梗,都是在某個“契機”下出來的,并不是刻意去造的。
諸如永遠的神,蕪湖起飛……
這些梗是經過一段時間的傳播發酵,才慢慢出圈火爆的,這些詞也不適合放在小品節目里。
就算放在小品里,它們也很難成為網友爭相追捧的梗。
小品想造梗,還得是“你大媽已經不是你那個大媽,你大爺永遠是你大爺”這樣的話。
江述拿出來的這幾個小品,主要就分兩種。
扶不扶,還不還和策劃,這三個小品都是題材取自某些社會現狀,針砭時弊。
在內容上略微犧牲一些包袱,笑料與諷刺上達到一個平衡。
另一種的側重點就是搞笑了,追求商業效果。
笑點包袱相對更加密集一些,也不上價值教育觀眾,只讓觀眾看完一樂就好。
不過一個經典的小品,許多觀眾不會只看一遍,不少人過后都會翻出來重溫。
最后一個小品《說事兒》結束后。
江述和總導演打個招呼,便回酒店去了。
此時的網絡上,各大社交平臺自然已經滿是春晚的話題。
無論微博唞音逼呼,熱榜上幾乎都有江述的名字。
“建議總臺明年的春晚先把江述預定了吧!”
“明年沒江述就不看春晚了[狗頭]”
“多少年沒看過這么精彩的春晚了![哭哭]”
“謝謝江述和小品演員們,犧牲一個多月的時間,給我們奉獻了這些精彩的作品。”
“想支持江述的話,建議去買一張《藥神》的電影票!”
每年春晚討論熱度最高的節目,通常都是小品節目。
今年和一起拿不同的是,往年的小品節目基本都在被網友們陰陽怪氣。
今年的小品都在被夸。
許多給這五個小品排名的帖子,每個人心目中的第一次也各不相同
有的人還把《還不還》拍在第一名,不為別的,只為這個小品說出了他的心聲。
逼呼上如何評價今年春晚的話題下,也是一排的夸贊。
“毫無疑問,這是最近十年總體上最好的一臺春晚!”
“看了這幾個小品才明白,其實大家反感的不是煽情,大家只是不喜歡小品內容差不好笑,還硬要去煽情!太尬了!”
“確實,《扶不扶》最后也喊了兩句口號,也沒人說什么,只要內容好,結尾適當升華一下就顯得自然了。”
“江述給我鎖死,明年春晚沒你不看!”
這個話題下,基本都是正面評價。
如果和去年的春晚話題放在一起,對比就更為明顯了,畫風就是兩個世界。
春晚已經許多年沒有過這么好的評價了。
哪怕是網友們懷念的十多年前的春晚,在當時其實也是不少人噴。
只是現在大家發現,春晚一屆是不如一屆,對比之下,才發現十年前的春晚真香。
這一屆春晚,就是互聯網普及開來之后,口碑最好的一屆。
有高雅的陽春白雪,也有通俗的下里巴人。
除了節目整體質量在線,觀眾們也有了報復性打高分的心理。
被折磨這么多年了,現在好不容易有了一臺質量在線的晚會,不夸還等什么呢!
此刻,江述微博評論里,已經涌入了數萬條評論。
評論內容主要分兩種,一是夸他感謝他為春晚的付出。
這一聲感謝,江述覺得自己還真可以受著。
因為春晚的報酬很少,自己這一個多月已經足夠辛苦了,還掛著語言類節目導演的職位,才給了一萬多塊的報酬。
來春晚的明星,本來也不是為了掙錢,主要還是為了露臉刷熱度。
雖然現在的春晚造星能力不強了,但畢竟收視率在那放著呢!
而且能上春晚,對許多明星而言,還是一種榮耀。
只不過在江述這里,這些都是沒多少意義的東西了。
對于江述而言,來春晚這一個多月,這基本等于是義務勞動。
這一個多月,就是為春晚、為全國觀眾的這臺晚會辛苦的,他也不圖什么。
此外。
微博里評論最多的內容,是讓他明年再來春晚,一個個都喊著明年春晚沒他不看。
但江述明年是真不想再來了。
他想了想,于是發了篇微博:大家新年快樂!剛從演播廳出來,想家了,明年的今天,我肯定得回家好好陪陪父母才行。
起初。
評論大都是“新年快樂”“哥辛苦了”之類的評論。
不過沒多久,有一條長評被頂了上來。
“江哥前幾年從來沒有在除夕祝福過我們新年快樂,今年突然反常了,所以這篇微博的重點應該不是“新年快樂”,而是后面的話,江哥明年要回家陪父母過年,意思就是明年不來春晚啦!”
“確實……”
“嚴重懷疑是謠情給壓力了,明年必須回家陪老娘過年[狗頭]”
“江哥明年不來春晚,那還真不想看春晚了[捂臉]”
“其實問題的根本還是在春晚節目組,只要讓創作環境寬松一些,就不會太差,如果環境再收緊,就算江哥在也沒用。”
“江哥辛苦了,先回家抱老婆休息去吧!明年的事明年再說[狗頭]”
“小品看開心了就支持《藥神》一張票!助江哥再破一次票房記錄呀!”
江述回到酒店時,已經過零點了。
《我不是藥神》預售票房也定格在了5億。
從八點到零點春晚這四個小時期間,又漲了五千萬的預售。
這個漲幅有點出乎意料。
肯定有不少觀眾,因為很喜歡江述的這幾個小品,一上頭就抱著“補一張電影票”的心態買了張票。
另外三部真人電影,預售票房從高到底分別是1.22億,0.83億,0.54億。
這三部影片的預售票房加在一起,是《我不是藥神》的一半左右。
此時,這幾部電影的利益方,心底多少是有些憂慮。
江述在今年春晚上的表現太好了,許多人肯定會愛屋及烏。
這對他的電影票房,肯定也有不小的加持。
本來在初期票房上就不可能斗得過他,現在這不是更加雪上加霜了……
江述來到酒店房間門口,敲敲房門,開門的人是蘇書。
“辛苦了,早點休息吧!”蘇書笑著打聲招呼,便也準備離開了。
“晚安。”江述應了一聲,關上房門看了顧謠情一眼:“你該困了吧?”
“嗯,差不多了……”顧謠情說著打了個小小的哈欠。
自從懷孕后,她一般也不怎么熬夜了,平常至少也會在零點前上床睡覺。
“你先休息吧!等我洗個澡。”
“洗完澡呢?”顧謠情笑瞇瞇道:“還要肝我吧?”
“……你最好別玩火。”江述哼了一聲“警告”道:“我就算再累,支棱起來肝你一頓還是沒問題的。”
“嘿嘿……”顧謠情脫下衣服,笑靨如花地朝江述跑了過去。
江述有點無奈了:“你不至于吧!真這么饑渴啊?”
顧謠情白眼一番:“想什么說呢?我也要洗澡好不好!”
兩人在洗手間里互相搓搓背,倒也沒干什么。
第二天清晨。
顧謠情醒來就打開手機,刷刷社交平臺,看看網友們對春晚的評價。
滿屏都是吹捧狂舔江述的人,看的她心里也美滋滋,好像別人夸得的人是她似的。
“幾點去看電影啊?”江述的聲音從身側傳來,隨后一只大手扣在了顧謠情身前。
“早場,十點多的票呀!”
“你們可真勤快,大冬天還不睡會兒懶覺。”
不過話雖如此,因為房間里有暖氣,起床倒也不怕冷。
冬天沒暖氣的地方,人更想貪被窩,起床時才會忸怩。
“起床吧!先去吃點早餐。”江述說道。
十點多鐘。
江述三人來到了電影院。
網絡上關于春晚的消息,熱度依舊不減。
總臺媒體也開始發了些通稿,表示觀眾們對本屆春晚好評如潮,滿意度非常高。
其實這些通稿的文案,每年春晚過后都會發。
往年總會讓網友們覺得十分割裂,好像觀眾和他們看的不是同一臺晚會,總讓人忍不住陰陽怪氣兩句。
只不過今年再發這些文案,終于讓人覺得沒有違和感了。
今年觀眾的滿意度確實高,評論里也終于都是正面評價了,真是十幾年一遇。
此時。
江述三人戴著帽子口罩,裹著圍巾,已經幾乎嚴嚴實實地走進了電影院。
雖然是早場,很多人不愿意起早,但上座率依舊幾乎爆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