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神探李元芳開始  第四百八十六章 到達北宋最富城——汴京

類別: 歷史 | 架空歷史   作者:興霸天  書名:從神探李元芳開始  更新時間:2022-05-25
 
要出門也不容易,李彥從練武場來到內宅,開始在林三的服侍下穿衣。

林家無疑是小康之家,后來林沖用一千貫買了一柄險些要了自己命的寶刀,這一千貫對應到后世值多少呢?

上個世界的唐初時期,還沒有經歷過安史之亂的大貶值,一文錢的購買力勉強相當于后世兩塊錢人民幣,而宋朝的物價由于具體記載的差異很大,眾說紛紜的地方比較多,后世估計,一文錢的購買力,大約在三毛錢到一塊錢的區間內徘徊。

按照七毛錢算,宋朝七百七十文為一貫錢,一千貫就是七十七萬文,約合后世五十四萬人民幣。

這真的不少了,宋朝重文抑武,但武官的工資福利一點也不比文官少,有的甚至更多,只是精神上往往受欺壓。

所以當林三打開衣柜,李彥往里面看了看,發現自己的衣服相當多,令他皺眉的是:“怎么連士大夫的帽衫和涼衫都有?”

帽衫是北宋士大夫交際時的穿戴,由烏紗帽、皂羅衫、角帶等組成,涼衫是北宋中期汴京的士大夫們,為方便騎馬出行而創制的服裝,蒙在朝服外,防灰防塵,維持儀態。

林三低聲道:“這些是阿郎為兒郎準備的。”

李彥明白了:“父親也是想我參加科舉啊,倒也不奇怪……”

林元景心中是盼著兒子能考科舉的,畢竟宋朝是全民科舉,連商人之子都可以參加,武官子弟自然也能參加,只是往往拉低錄取率,讓進士看起來更有含金量罷了。

李彥對改革科舉感興趣,對自己考科舉不感興趣,視線從士大夫的款式上移開:“取一件合身的白袍。”

袍,是宋朝男子最為普遍的服裝,有官品者服皂袍,無官但生活條件較好者穿白袍,庶人布袍,有時候也有變化。

李彥一向是什么身份地位,就穿什么樣的衣服,既不會逾越,也不會穿得破落,故意招惹麻煩。

林三選了身白袍,又挑了抹額,系在額頭上,再選革帶。

古代的達官顯貴們,往往用腰帶來彰顯身份,區分男性的社會地位。

這點宋朝分得挺細,腰帶上綴以各種飾品,三品以上配玉;四品配金;五品六品配銀涂金;七品和內職武官配銀;八品九品配烏銀;流外官員、工商、士人、普通老百姓配鐵、角。

林三看著腰帶上的角飾,有些感慨:“二郎,待你有了九品官身,就能配烏銀腰帶了!”

李彥笑笑,不答話。

整理完儀表后,他帶著

林三,走出家宅。

林家住在汴京內城,內城最為繁華地帶,無疑是位于開封府中心大相國寺,這倒不是完全因為百姓崇佛,而是因為那里是一個巨大的貿易市場,各種雜貨,應有盡有。

李彥卻沒有往大相國寺去,而是來到汴京的御街。

從宣德門到南熏門,一條長達十里,寬達二百二十步的御街。

他帶著林三,匯入人群中。

唐朝的長安,給人的第一感覺是,工整。

不僅是因為街道橫平豎直,商人的鋪子也都聚集到規定的坊市內,所以走在同為御道的朱雀大街時,兩側是成行遮陰的榆樹槐樹,坊墻后才是深宅大院,飛檐重樓,整座城市大氣磅礴,莊嚴肅穆。

而宋朝的汴京,給人的第一感覺是,熱鬧。

街道兩邊再也不是平整的墻壁,而是店鋪攤販,各種吆喝,車水馬龍,人流如織,隱隱有了幾分后世繁華大都市的味道,倒是讓李彥露出幾分懷念之色。

人就是這樣,以前看慣了繁華大都市,初見長安那樣規整的城市,就特別喜歡,后來見慣長安和洛陽的坊市制,再看汴京這酷似后世的繁華大都市,又有些喜歡這種人氣鼎沸的感覺了。

只是看著看著,李彥不由自主地想起了二十多年后的靖康之恥。

笑容緩緩消失。

后世有一個著名的謠言,五胡亂華的時候,漢人女子被當成兩腳羊吃。

這是假的,正史記載中并沒有這一段。

羯胡把漢人女子當軍糧,和冉閔后來的殺胡令,都是網絡虛構的產物。

冉閔是個標準的政治家,沒有民族立場,需要幫胡人時就幫胡人,需要幫漢人時就幫漢人,至于兩腳羊的真正出處,是宋朝一本文人筆記,猜猜描寫的是什么時候?

是的,正是靖康期間。

或許后世的造謠者,覺得靖康之恥慘到根本不需要多加描述,所以把這個往前一挪,挪到了五胡亂華里面。

李彥不是悲觀的人,但當漫步在富麗繁華,甲于天下的汴京街頭,想到那段最屈辱的歷史,都忍不住嘆了口氣。

林三察覺到他的情緒變化:“二郎,你怎么了?”

李彥道:“我想到一件慘禍,我既然來了,阻止其實不難,主要是阻止之后,又能怎樣呢?有些事情還是改變不了……”

林三露出茫然之色:“二郎說的話,小的聽不懂……”

李彥倒也不急:“無妨,先慢慢看看,觀察觀

察,再說其他。”

林三還是沒聽懂,作為從小生活在汴京的人來說,他左右看看,低聲道:“二郎,新帝登基,大赦天下,這街頭上并無什么變化啊?”

對于底層老百姓來說,換皇帝其實沒什么,關鍵還是大赦天下,有什么親朋好友關在獄中,或者出逃在外的,就有機會洗去罪名,重新做人。

對于李彥來說,換了這個皇帝上位意味著:到達北宋最富城——汴京!太繁華了汴京,誒呀這不宋徽宗嗎?還是看看遠處的金人吧,家人們!

既然想到靖康之恥,剛剛登基,今天才十八歲的趙佶,就是一個不得不說的話題。

很多人覺得,李治的皇位是天上掉下來的,如果不是李承乾作死,輪不到李治,但李治至少是同為長孫皇后所生的嫡子,真正白撿皇位的,其實是出身在所有皇子里最差的趙佶。

那么這位未來的花鳥皇帝,是怎么喜從天降,白撿了個大宋天子的呢?

因為他沒媽。

嗯,這么說似乎有些粗俗,那就換種說法。

因為他媽死了。

今年的正月十二日,哲宗突然暴斃,別說沒有子嗣,連份遺詔都沒有留下,繼承權自然就落到了他五個兄弟身上。

神宗的同母弟還在,年已十六,宰相建議立其為子,這本來很正常,但向太后不愿意,因為宋哲宗的生母朱太妃還活著,如果這個同母弟繼位,那向太后的權勢難以保證,就以五個兄弟全部是庶出,并無不同的理由加以否決。

庶出確實是庶出,都不是向太后所生,而其中兩個的生母還在,兩個生母已死,但其生母的養母是仁宗皇帝的嬪妃,能作為靠山。

唯獨趙佶,生母原為掖庭御侍,身份低微,年輕病逝,沒媽的孩子反成了塊寶,被向太后一眼看中。

趙佶一登基,向太后立刻“權同處分軍國事”,其實就是“軍國大事息聽之”,成為北宋第四位攝政太后。

歷史上的今年七月,向太后依約定撤了垂簾,但并不打算還政,她就算不敢跟武則天比,但劉娥還是可以模仿模仿的……

結果這老太婆就被十八歲的趙佶斗倒了。

又菜又愛玩。

北宋到了這個階段,問題太多了,后續的亡國其實是帶著些歷史必然性,換個皇帝不見得就能好到哪里去,除非是那種天降偉人,否則該滅還是得滅。

但被滅亡得那么容易,靖康之恥那么屈辱,這就是歷史偶然性了,根源正在趙佶上位,向

太后絕對要背鍋。

李彥一路走著,習慣性地考慮起皇帝和太后,突然發現身後側的林三頻頻看向一個方向,而且街上不少男子也步履略帶匆匆地往那個方向走,不禁問道:“那是去哪里?”

林三笑容賤兮兮的:“二郎,他們是去看女飐啊!”

李彥眉頭一揚:“女飐……女子爭交么?”

林三眼睛亮了起來:“二郎也有興趣?那我們要不要也去看看?”

李彥奇道:“自從仁宗朝時,溫國公進《論上元令婦人相撲狀》,禁止女飐裸戲爭交,現在汴京還有你們愛看的那種么?”

溫國公就是十四年前死了的司馬光,按理來說應該稱文正公,但李彥會對范仲淹稱呼文正公,對于司馬光就不喜歡這么稱呼,以國公代之。

林三根本不知道溫國公是誰,卻聽過那個打壓女子相撲的大奸臣,磨了磨牙,又笑了起來:“確實不許裸戲了,但衣衫不經撕扯,有所損壞,也是無奈,嘿嘿嘿,現在女飐更熱門了呢!”

李彥:“……”

當真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不許裸戲,就來爆衫?這方面真是玩明白了……

林三眼見這位公子感興趣,更是眉飛色舞,如數家珍:“二郎若有興致,近來的撲戲是萬萬不容錯過的,上場的有‘韓春春’‘錦勒帛’‘賽貌多’‘女急快’,都是有名的女飐,去晚了,使銀子都沒地方站呢!”

“這都什么名號啊?”

李彥失笑,卻也通情達理地道:“也罷,既然你這么熱切,我就勉為其難,帶你去看一看吧!”

(本章完)

三五第一_www.35wx.la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