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神探李元芳開始  第一千兩百七十八章 給皇帝一個機會,就看他能不能把握住了

類別: 歷史 | 架空歷史   作者:興霸天  書名:從神探李元芳開始  更新時間:2023-05-05
 
北京。

紫禁城內。

嘉靖面色紅潤,雙手展開,在呂芳的服侍下穿上龍袍袞服,又看向殿外,欣賞著天邊升起的彩虹:“朕記得,當日龍神來京,便是這般雨后彩虹,今我大明滅倭,也是一般的祥瑞啊!”

呂芳同樣滿臉笑容,透出由衷的喜意:“主子洪福,這是上蒼都在庇佑呢!”

嘉靖點了點頭,環視周遭,自言自語著道:“該回來了……”

呂芳神情不變,其他內侍的動作不禁頓了頓,難掩心中驚疑。

這個回來,是重回紫禁城的意思。

自從嚴黨倒臺,徐階致仕,內閣只剩下呂本。

這位老者依附嚴嵩,偶爾與清流那邊交流,當著兩大陣營的調和劑,倒是合格,但凡事讓他自己拿主意,是萬萬沒有那個魄力的。

所以親自交由陛下親自定奪的事情,變得越來越多。

以前的無為而治,是政不由己出,都交給下面的人去辦、去爭。

做對了,嘉靖便認可,做錯了,責任永遠是下面的,萬允萬當,不如一默。

現在沒了可以揣摩圣意的兩位青詞宰相,再加上朝局的動蕩與變化,那方式行不通了,嘉靖重新處理政務,甚至準備回歸紫禁城。

宮中傳遞消息,暗流涌動,前朝黨派紛爭,沸沸揚揚,無數雙眼睛盯在這位道君天子身上,等待著決斷。

嘉靖心知肚明,有意無意地道了一句,兩袖一展,負于身后:“走!朕倒要看一看,那日本的天皇,是何模樣!”

上次開朝會,是為迎接龍神入京,此番行大典,則是明軍凱旋,獻俘定功!

嘉靖乘輿出內宮。

起駕時,午門鳴鐘;

到太和門時,鳴金鼓,奏鐃歌;

最終至午門,沿馬道行至御樓升座。

午門城樓矗北向南,東西兩觀對峙,是典型的三面環衛格局,不僅是古代守御城池的上佳構造,更充分展現出皇權的巍然。

后世提到午門,往往會想到午門斬首,但實際上,午門是非常重要的典禮場所,根本不可能在這種地方殺人,屬于標準的謠言。

但之所以會有這樣的聯想,還真的與嘉靖有些關系。

大禮儀事件時,眾多官員在午門前哭諫阻撓,嘉靖大怒,下令施行廷杖,結果當場打死了十七人,在這莊重的地方喋血,一時間京師震動,民間漸漸有了午門斬首的傳言,意為諷刺……

現在這位一生非議原本遠超功績的天子,卻迎來了高光時刻。

在午門正樓設御座,檐下張黃蓋,鹵簿、寶象等眾多儀仗位于城樓下,兩邊排列,王公大臣、文武百官分班侍立。

君臣齊至后,由上千名精挑細選的金甲紅袍將士,從遠處的官道上緩緩而來,鑼鼓喧天,爆竹聲聲,旌旗遮天蔽日,看熱鬧的百姓更是早早塞滿了御道兩側。

“萬勝!萬勝!萬勝!”

此時隨著大軍押著俘虜接近,百姓便發出震天的歡呼,由遠及近,一浪高過一浪。

“好啊!”

嘉靖露出沉醉之色。

歷朝歷代的獻俘禮,都是極為隆重的,最能體現出皇朝威儀。

以唐朝最為出名,如李靖滅東突厥后,在長安獻俘頡利可汗,蘇定方前后滅三國,生擒其主,也在洛陽應天門外向高宗獻俘。

明朝這方面要遜色不少,《明史》中記錄的獻俘禮,只有萬歷朝的四場,其中大書特書的也是在擊敗日本侵略者后,獻俘倭寇,斬首示眾。

現在萬歷還未出生,嘉靖儼然是大明兩百年間,第一位滅敵國,擒賊王的明君,豈能不激動?

“獻!”

正在這時,大軍已到了午門前,大都督兼典禮官陸炳開口,高亢激昂的聲音傳遍四方。

鼓樂大作,禮炮轟鳴。

諸官肅立,慶賀勝利。

“禮!”

一群早早綁上白色繩索,被牽著走過來的俘虜,統統跪伏在地。

包括為首的日本天皇。

別說午門上的嘉靖,站在下面的大明臣子,都瞪大眼睛,努力地尋找這位敵國的統治者。

可真正看到那立于俘虜最前方的中年男子時,又不禁大失所望。

都知道日本統治者淪為權臣的傀儡,卻沒想到不堪到如此地步,不光身材矮小,其貌不揚,還毫無氣度可言,看著巍峨的紫禁城,眼中滿是震撼之余,竟是期待居多,恐懼較少。

倒也不奇怪,這位就是窮困潦倒,靠著賣親筆字,貼補家用的后奈良天皇。

戰國時期,皇室大權旁落,后奈良天皇窮困到連舉辦即位儀式的錢都沒有,還是幾位大名實在看不過去,集資為其舉辦了典禮,正式登基。

歷史上天皇死后也沒錢舉辦葬禮,又是由大名上洛,征集了民眾六百貫房產稅,才給補辦上,下葬時尸體都足足放置兩個半月了……

這傀儡天皇當真是連普通的大名都不如,根本不具備皇族的體面,以致于他稀里湖涂地被生擒后,生活水平直線上升,再看這里的屋舍,都是不敢想象的奢華。

而那位大明官員有言,只要俯首稱臣,大明天子也會網開一面,安排他住進豪宅之中,下半輩子榮華富貴,錢鈔大大滴!

后奈良天皇想著人生的改變,當然是難免期待,又害怕對方反悔,表情才顯得古怪至極。

不過等到熟悉的聲音響起,跪下的速度卻是最快的。

就見凱旋大軍中,那位給予承諾的統帥出列上前:“臣胡宗憲奉旨平定日本,所獲俘囚,謹獻闕下,請旨!”

嘉靖看不清楚下方具體的神情,但日本天皇的順服叩拜瞧得真切,頓時大悅:“所獻倭俘,移交刑部審罪,至于那倭王,替朕問一問,他可還記得我大明太祖有言,若叛服不常,構隙中國,則必受兵乎?”

這句話確實是朱元章說的,明初時倭寇就興風作浪,擾亂沿海,朱元章曾經派遣使者到那島國,宣讀了大明的兩條要求:

第一,日本對大明朝貢表示臣服,第二,日本天皇應約束國民,不得縱容倭寇橫行。

“若叛服不常,構隙中國,則必受兵。如吳大帝,晉慕容瘣、元世祖,皆遣兵往伐,俘獲男女以歸。千百年間,往事可鑒,王其審之”。

這段話說得很明白,倭人倘若不服氣,不收斂,繼續在明朝海境騷擾,就要受興兵征伐的后果,且不要忘了中土曾多次出兵征伐,俘獲小國男女而歸,希望以史為鑒,想清楚后果的嚴重性!

然而當時幕府掌權者的回應,是殺死了明朝的使者,朱元章大怒,但最終有鑒于前元“天厭征伐,海風怒號,沉巨艦千艘,淪精兵海底”的下場,還是把日本列入了“不征之國”。

現在,一切恥辱都洗刷回來了,尤其是看著后奈良天皇連連叩首,嘉靖終于忍不住哈哈大笑,揮了揮手。

閣老呂本持詔書,上前宣讀:“朕聞順天者昌,逆天者亡,此古今不易之定理也,汝本小國,效井底蛙,仰觀鏡天,自以為大,不奉天命,不守己分,居滄溟之中,仗環海為險,限山為固,肆毀鄰邦,縱民為盜,方有此國滅族亡之禍……”

洋洋灑灑一大篇,后奈良天皇哪怕有翻譯,也是聽得云里霧里,唯有忐忑地等待后續。

“……革心順命,共保承平,王道之常,撫順伐逆,四夷為戒,皇恩浩蕩,以延爾嗣,特赦其罪,封為歸義王!”

直到這里,后奈良天皇終于明白了,狂喜拜下:“謝恩!謝恩!”

嘉靖滿意地抬了抬手。

一場獻俘禮,在群臣上下喜氣洋洋的氣氛中,進入最為熱烈的高潮階段。

“可惜先生不在,他才是最大的功臣!”

胡宗憲立下此不世之功,威風凜凜地站在最前排,心中不禁有些遺憾。

當大典結束,眾臣拜下,恭送帝輦離去后,呂芳再度來到面前宣詔,除了特賜四獸麒麟服、鑾帶繡春刀等嘉獎外,還微笑道:“胡部堂,萬歲爺召見!”

胡宗憲收斂心思,恭敬地接過圣旨:“臣謝陛下隆恩!”

得以面圣,是任何一位臣子的榮耀,何況嘉靖又與別的皇帝不同,胡宗憲當年高中進士,都未見過九五之尊一面,如今自然難免激動。

在呂芳的親自引路下,他來到殿內拜下:“臣胡宗憲叩見天顏,吾皇萬歲!”

嘉靖溫和的聲音從上面傳下:“免禮,賜座!胡汝貞,以你之功,理應封爵啊!”

胡宗憲剛剛坐下,聞言趕忙起身:“陛下天恩,臣不敢受爵!”

此番歸朝,入閣已成定局,甚至可以封爵位。

不過大明對文人的爵位控制非常嚴格,必須有保社稷、解國難之功,才有資格被封爵,滅國確實可行,但那就木秀于林,太過顯赫了。

何況胡宗憲對于首輔之位很有興趣,是想要位極人臣,名留青史的,此時受爵,反倒是阻礙。

“你是有大志向的!”

嘉靖也看出了這點,語氣愈發溫和,卻又有股莫測的味道:“有人說過,你能擔起扶危振頹,扭轉乾坤的重任,看來確實不錯啊!”

胡宗憲目光一凝,敏銳地感受到,這位的口風有些不對勁。

有人說過……

那位先生不是最得陛下信任的天師么?為何如此生分?

難道是長時間的離京,隆恩不在……亦或是滅國成真,功高蓋主?

胡宗憲腦海中轉過念頭,然后意識到,嘉靖此言,或許是在等待自己與天師撇清關系,可他卻不愿意那么做,暗暗咬了咬牙,再度拜下:“臣愿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嘉靖眼睛微微一瞇:“好個鞠躬盡瘁,你能擔起重任,朕也信得過你!我朝有南倭北虜,兩大禍患,今倭國覆滅,昔日寇關的韃子,也該讓他們血債血償了!”

“太急了……”

胡宗憲暗嘆一口氣。

嘉靖所言,自然是蒙古的俺答汗。

那何止是寇關,長城古北口被攻破,一路長驅直入殺到北京城下耀武揚威,令這位極重顏面的天子感到奇恥大辱。

但胡宗憲并不想再行兵戈,他沒有被勝利沖昏了頭腦,清楚此番滅國之戰贏得過于僥幸,明軍并不能居首功,真正功臣卻被忌憚……

可在那熠熠的注視下,清楚不能在大喜的日子屢屢駁斥圣意的胡宗憲,還是回道:“臣遵旨!”

嘉靖這才緩緩露出笑容:“朕有能臣治世,勐將如云,何愁我大明不興,幸哉!樂哉!”

“此人是你提拔的宰相?倒是不錯,不過這南瞻部洲的國王,似是得意忘形啊!”

“不知天高地厚的老物,投入井中淹死了事!”

嘉靖和胡宗憲并不知道,云層之上,李彥負手,諸寶環繞,同樣在旁觀著獻俘大典。

八卦爐是首次下界,看什么都好奇,七星也難免對人界有著懷念,金剛更是得償所愿,興奮不已,結果就見到這小小的皇帝居然敢不敬,立刻不滿起來。

“倒也不必,我等要做的事情,是改天換地,世俗王朝也在其中,且是關鍵一環,看這位皇帝的表現便是……”

李彥的心態卻是十分平和。

嘉靖若非修仙心切,任誰都難以拿捏,前段時間,他牢牢把控著嘉靖的喜怒,是因為花費了不少心思,而這段時期顧不上,再加上嚴黨的過早下臺,權欲之心又升騰起來,當然不愿意胡宗憲與自己牽扯過多。

這原本無可厚非,好人是當不了好皇帝的,一位精于權謀的皇帝,也可能是國家與萬民之幸。

所以在暫時無替代的情況下,李彥給予了嘉靖風光的機會,能不能把握得住,就要看對方接下來的表現了。

關注完朝局后,李彥收回視線,俯瞰蒼茫大地:“既知太上轉世,就在此界,不可不顧……”

聽到昔日的老主人,即使是最狂妄的金剛,都不敢出言不遜,低聲道:“有何法子,都聽你的!”

李彥確實早有計劃,目光落在湖北一片群山之中:“南瞻部洲,中土大明信仰真武蕩魔大帝,我欲重振真武道統,尋得太上蹤跡,盡收人界之力!”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