率領易字營,耗費了不少時間,秦易終于回到了京畿,距離瞻京,僅剩三十里之遙。
一路往前,送別的亭子越來越多,讓秦易頗為驚訝的是,這些亭子中,有不少持戈士卒,位于其中,似是迎候某人。
轉念一想,秦易便已知曉,這個某人,便是自己。
果然,看到秦易率隊而來,遠處亭中,一騎奔出,朝著瞻京急馳而去。
秦易隱隱猜到什么,不由好笑。
為了避免他人久等,秦易便策馬加快了速度,帶著易字營,朝瞻京趕去。
不多時,瞻京城墻在望,秦易略微詫異,此刻的瞻京城墻,與他離京追緝偷走圖紙的象戎時,有了很大的區別。
肉眼可見,城墻變高了,也變厚了。
整個瞻京,給秦易一種堡壘般的感覺。
本就是堅城的瞻京,此刻,已變得更加易守難攻。
但秦易知道,拒虎關和鎮元關,同樣易守難攻,卻無法抵擋象戎,說明城墻光是高厚,作用不大,畢竟再怎么高,爬也爬得上去,得增加殺傷力,才能讓象戎在攀爬的時候,死傷慘重,無法寸進!
這樣想著,他便有了計較,于是收斂心思,繼續策馬前行。
只見瞻京城下,彷佛變成了人的海洋,密密麻麻盡是人頭。
比之當初,他從巒國凱旋之時,不遑多讓。
百官位于城門前,列隊相迎,滿目盡是朱紫袍服,貴氣洋溢。
百官身側,便是依仗鼓樂,不斷奏響慶賀之音。
四周,是黑壓壓的人群,眾多百姓放下手中的活計,紛紛趕到城門,迎接秦易。
不為其他,只為了表達心中的敬意。
“冬!”“冬!”“冬!”
隨著秦易接近,鼓聲,一聲接一聲地轟鳴起來。
此次儀式,與曾經的天子親迎,很相似,但鼓聲猶在,佳人卻渺無蹤影。
儀式相似,卻有一個極大的差別,那就是心境的不同。
當初,秦易只是一個將領,而如今,他卻是臨瞻攝政王,主掌一朝之大事。
就如議和,他一人同意,即可。
所以,面對這群百姓,秦易的心態,已有了極大的變化。
曾經,這些都是他的父老鄉親,但如今,這些都是他的子民。
是他要勠力守護的人!
下馬,將馬韁交由麾下,秦易邁步上前,百官在定軍侯的帶領上,緩步上前,而后齊齊躬身,恭聲說道,“微臣,恭迎王爺班師回京!”
秦易目光一掃,見眾人精神昂揚,滿臉振奮,不由笑道,“諸位處理政務,替本王分憂,都辛苦了。”
眾官連忙說道,“王爺為國征戰,勞苦功高,在王爺面前,微臣豈敢言苦!”
定軍侯恭聲說道,“王爺反攻大離,奪取四城,為我朝雪恥,為萬民提氣,乃前無古人之戰績,必將載入史冊!”
秦易笑而不語,準備帶著百官,回返瞻京,卻突然聽到百姓群中,發出一聲呼喊,“感謝王爺為我朝揚威!”
秦易有些訝異,轉頭去看。
百官也都回頭,正欲打量,卻聽到些許百姓,此起彼伏的喊道,“感謝王爺為我朝揚威!”
緊接著,加入呼喊的人越來越多,頃刻間,就形成了山呼海嘯之勢,一聲高于一聲,聲震入耳,直刺云天!
“感謝王爺為我朝揚威!”
猶如群山呼號,深海大嘯。
有些膽量頗小的官員,被這呼聲,喊到心驚,禁不住畏縮一下。
定軍侯撫須一笑,似有所指,對秦易說道,“王爺,此乃民意啊!”
穎國公接話道,“王爺之威,深入人心!”
“王爺民望甚高,無人能及!”兵部尚書贊道。
秦易輕緩點頭,并未答話。
眾多官吏,臉上都帶著微笑,但秦易,并未顯露笑容。
在他看來,這些呼聲,意味著責任。
沉甸甸的責任。
讓易字營駐扎于城外,秦易帶著些許親兵,進入瞻京,一路直行,前往宮城。
初回瞻京,他也不得閑,得了解一下,最近的政務情況。
到了宮城偏殿,秦易聚齊定軍侯等股肱之臣,召開了會議。
沒等他詢問,穿著合身官袍,嫵媚之中帶著莊嚴的司綺梅,就率先說道,“王爺,您立下不凡功績,理應宣揚,微臣與諸位大人商議之后,覺得可以采取傳檄天下,以及減免賦稅的方式,宣揚您的功績,您覺得如何?”
見司綺梅以如此尊敬的語氣,與自己說話,秦易有些玩味,不由好笑。
但此刻,不宜表露出不該表露的情緒,秦易便壓下思緒,微一沉吟,說道,“減免賦稅,施行仁政,可行,但應在合適的范圍內,至于歌功頌德,就不必了。”
他的功績,已婦孺皆知,無須歌頌。
見秦易允許,司綺梅便給秦易遞去一份折子,說道,“此乃戶部合計之后,覺得妥當的減免范圍,王爺看看合適與否?”
秦易大致看了看,折子中不僅給出了范圍,還有不少字,闡述了這個范圍的合理性。
沉思片刻,秦易點頭,“可。”
旋即,他便拿起桌桉上的御筆,寫了個“準”字的批朱。
放下筆后,他瞥了一眼御筆,心中頗有感觸。
當初,他如何都想不到,自己會坐在宮殿主位上,拿起天子方可使用的御筆,給奏折進行批朱。
這支筆,以往是靖儀使用的吧?
壓下思緒,將奏折遞回給司綺梅,秦易說道,“就按折子中所寫的去辦。”
司綺梅點點頭,雖然秦易否決了傳檄天下,但既然減免賦稅,榜文宣告必不可少,在榜文中,可順便宣揚秦易的功績。
接著,秦易說道,“本王入城時,發現瞻京城墻增高增厚了許多,實乃不錯,但增強防御之際,也得增強攻擊能力。”
說罷,他從懷中,拿出了一張圖紙,給工部尚書遞去,“此乃弩車和霹靂車的圖紙,你拿去好好鑄造,擺設于城墻上,十步一架,增強戰力,若有敵兵來襲,威力不弱于萬箭齊發。”
“此外,還有諸葛連弩的圖紙,此弩可五箭齊發,好好鍛造,而后下發到各個軍鎮之中,增強士卒戰力。”
定岳軍鎮設有軍備營,可自行建造,但其他軍鎮沒有,不可將這個權力隨意下放,所以這些利器,還是得照舊,由朝廷的軍備營建造,而后下發。
眾人聞言,頓時歡喜,人力有時盡,再如何訓練強兵,也難以達到象戎的程度,唯有在戰備之上下功夫,才有可能取勝。
沒想到,秦易頃刻間,就拿出了這么多新圖紙,還都是犀利之器,往后臨瞻戰力,必將大幅上升!
定軍侯不由贊道,“民間皆稱王爺為戰神,微臣看來,實至名歸!王爺不僅兵鋒極銳,戰無不勝,還能創造出犀利戰備,不是戰神,是什么?”
眾多大臣,都滿臉欣喜,連連點頭附和。
歡喜之后,定軍侯接著說道,“王爺回信準許之后,我等除了增建城墻,還在各地開展民兵計劃,如今已召集了不少青壯,每隔兩日,便在夜晚練兵一次,如今已開始演練陣法,打磨力氣與練習刀兵。”
“而新型農作物,據司大人所言,進展頗為順利,已在京畿地帶種植開了,待到收獲之后,便可向附近的府縣,不斷擴種。”
定軍侯說罷,以贊嘆的語氣說道,“微臣等人測量過,這兩種新型農作物,畝產的確遠超以往的品種,實乃不錯,而那紅薯,味道甘甜,食一兩顆便可飽腹,且不易餓,實乃充饑之佳品!”
他們之前,就已按照秦易所說的法子,用水蒸、火烤等方式,嘗試了紅薯,味道不錯。
這糧食畝產極高,又能輕松填飽肚子,往后將再無饑餓之憂。
秦易將之推廣出去,造福世人,實乃天大的功德!
秦易聞言笑笑,“此物我曾吃過,確實不錯,應加快種植,盡快推過出去!”
只要推廣得當,往后元族人口,必將迎來暴漲。
由此,便能慢慢地,彌補亂世之中損耗的人口,從而迎來盛世!
翌日清早,秦易上朝。
雖然要商議的,昨日與眾多股肱之臣,已商議完畢,但上朝召見眾多臣子,有安定人心之作用,所以偶爾上朝,理所應當。
身著蟒袍,秦易坐于攝政王寶座,望著階下眾多穿著朱紫袍服的臣子,他的神色,變得肅穆了些。
莊嚴的場合,自然難以嬉皮笑臉。
見秦易點頭,一旁的太監,高聲應道,“有本啟奏,無事退朝!”
當即,一名工部侍郎出班奏道,“啟稟王爺,城郊軍備營已筑造完畢,可開始鍛造器械,以充軍庫。”
秦易聞言,點頭說道,“不錯,往后便可全力制造軍械,但切記,軍機秘密不可泄露出去!”
這個軍備營,乃是整個臨瞻,最為大型的軍備營,擁有極大的產能,能在短時間內創造出大量軍械,下發到軍鎮之中,往后各地軍伍,都能提高戰力。
侍郎點頭,恭聲應道,“微臣明白!”
說罷,他回到原位,接著,有幾名官吏陸續出班奏事,秦易一一應答。
之后,沒有人啟奏,秦易便明白,眾人已無要事,他正要示意身旁太監,準備退朝,怎知定軍侯突然出班,恭聲說道,“啟稟王爺,國不可一日無君,如今我朝大寶,已空缺數月,若是長期如此,必是禍事,微臣懇請王爺,傾聽民聲,順民意,榮登大寶,以安民心!”
穎國公當即出班,恭聲附和,“王爺功績非凡,無人可及,由您登臨帝位,將是蒼生之福氣,還請王爺登基為帝,不負萬民期盼!”
殿中眾多臣子,紛紛躬身,齊聲說道,“還請王爺登基為帝,不負萬民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