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擺爛了,老爹是胡惟庸  第三十九章 小跳蛙

類別: 歷史 | 兩宋元明   作者:科創板  書名:大明:我擺爛了,老爹是胡惟庸  更新時間:2022-08-01
 
胡漢山笑咧著一張臉,期待的看向了廖世榮葉慶元等金陵前十才子。

這些大明讀書人里的佼佼者,可不是那些死讀書的酸腐書生,連個舉人都考不上說話還磕磕巴巴。

廖世榮葉慶元等金陵前十才子的嘴那是真的能言善辯,說上一句舌燦蓮花都不為過。

各種引經據典的怒斥,堪比在朝堂上彈劾官員的御史言官。

把官員們罵的恨不得刨了對方祖墳,還覺得被罵的挺有道理。

屬于是過于能言善辯了,把官員們罵的服氣了。

期待了半天。

胡漢山又是沒等來口水四濺的狂噴。

不對勁啊。

我都侮辱了圣人朱熹,面前的大儒才子們怎么沒反應。

胡漢山抄著袖口,從寒菊亭的一角站了起來,不再一屁股蹲在那里。

當他從大喜過望的情緒里緩過勁來,仔細觀察了海內鴻儒宋濂的神情,怎么看都有些不對勁。

海內鴻儒宋濂沒有滿臉嚴肅的成見,恨不得把胡漢山這個狗東西趕出去。

有的只有一臉的沉思,像是在權衡什么。

胡漢山略微放心了,總算是沒翻車。

這次作那么大的妖,公然辱罵了讀書人供奉在文廟里的圣人。

怎么可能還會翻車,絕對是多想了。

胡漢山觀察完讓他放心的海內鴻儒宋濂,又去仔細觀察閩學宋濂、史學陶昱等金陵前十才子的神情。

胡漢山徹底的放心了。

閩學宋濂、史學陶昱等金陵前十才子同樣是滿臉的沉思,也是在權衡著什么。

別人不知道怎么在權衡什么,胡漢山太懂了。

從小到大見到過很多次這種神情。

忌憚左丞相胡惟庸黨羽遍布朝野內外的勢力。

胡漢山這些年來,每次紈绔闖了禍以后。

那些官員們不論大小,都會露出一副權衡利弊的神情。

胡漢山等不及被罵了,準備再加一把火。

讓閩學宋濂、史學陶昱等金陵前十才子趕緊引經據典的罵他,罵的他越狠越好。

就在胡漢山準備張嘴說話,廖世榮臉上帶著一股從來沒有的肅穆,走到了胡漢山面前。

胡漢山消失的笑容,再次笑咧了。

等了那么久的被罵。

屬于他的韶音。

終于是要來了。

不過,在挨罵以前,胡漢山還是小心的退后了幾步。

廖世榮不僅是新晉的金陵前十才子,還是燕王府儀衛副將,在弓馬騎射方面極其的嫻熟。

挨罵可以。

挨揍只能是胡漢山揍別人。

胡漢山站好位置,熱切的望著來罵他的廖世榮,熱切的那個勁可以說是望眼欲穿了。

廖世榮滿臉肅穆的又向前幾步,鄭重拱手:“漢山賢弟,不知道這個知行合一是誰歸納的至理名言。”

知行合一?

不就是朱熹說的嘛。

什么格物致知、月印萬川、知行合一不都是理學的根本要義。

怎么還過來問我?

胡漢山現在就等著挨罵了,等了半天還沒來,反倒是被廖世榮追著問一些明知故問的事情。

胡漢山不耐煩的說道:“知行合一不就是程朱理學和陸王心學吵架時,最常用的一種說辭.......”

這句話還沒說完,胡漢山愣住了。

那張望眼欲穿的期待臉,只剩下了哭喪臉。

胡漢山哭喪著伸出手,恨恨的拍了一下嘴:“讓你欠。”

“見好就收多好,非得要保證萬無一失的多說了一句。”

胡漢山提到陸王心學忽然想起來了,格物致知、知行合一經常在一起提到,讓他記混淆了。

這兩個根本要義不是相互印證,而是對立的兩種學說。

對立也就算了,提出知行合一的那位。

還是最后一個圣人王陽明。

難怪就連海內鴻儒宋濂都是滿臉的沉思,感情不是在權衡左丞相胡惟庸的權勢。

是在咀嚼知行合一這四個字。

這次不僅翻車了,還翻了一個大的。

還有更讓胡漢山難受的后續,葉慶元這位學識淵博的中樞重臣長子,態度直接跨越了認同,變成了對待名士的那般的尊重。

葉慶元讀了十幾年的閩學,竟然對恨不得滅了對方道統的陸學門生胡漢山產生了尊重:“圣人孔子被譽為素王。”

“陸學有了漢山賢弟的知行合一四字,陸九淵足夠被成為陸王了。”

胡漢山剛想說知行合一是一個叫王陽明的人提出來,結果還沒來得及說出口。

姓氏王,就成了爵位王。

掐滅了胡漢山想要挨罵的最后一絲希望。

海內鴻儒宋濂還點頭了,算是認可了葉慶元的說辭,徹底給陸王心學蓋棺定論為素王的王了。

以這幫讀了那么多年經史子集讀書人的讀書人執拗,還有又臭又硬的頑固不化。

只要是認定的事情,洪武皇帝都勸不回來。

就算說出王陽明這個名字,也會認為是胡漢山的化名。

氣節二字。

看的比命還重要。

真要是能夠為了氣節而死,不是平庸的老死在病榻上,一個個爭先恐后到癡狂。

真正的讀書人活著不就是為了一個名垂青史。

胡漢山在大寒時節的大冬天,心里比起在酷熱的大暑時節還要煩躁,氣的上前一步給了葉慶元一拳:“你他鹽豆的......”

葉慶元胸口挨了一拳,還是被淮西勛貴子弟打了一拳,這人還主動退婚了他單相思多年的傅玉媖。

作為浙東文官子弟的一員,哪里能忍得了。

葉慶元偏偏就忍了,還一臉的樂呵:“是在下的不對,搶了漢山賢弟對陸王二字的定論。”

“漢山賢弟要是不過癮,可以再來幾拳。”

一口一個賢弟,挨了打還滿臉的樂呵。

胡漢山覺的自己已經夠無賴了,沒想到還有比自己不要臉的鹽豆,只能無奈的收走了拳頭。

葉慶元似乎是真的愧疚了,高聲提議道:“漢山賢弟因為拒絕藩王那件事,遭到仕林文壇的抨擊,從金陵第一才子變成了前三才子。”

“在下建議,漢山賢弟重回金陵第一才子。”

就在葉慶元剛開口建議,胡漢山感覺情況不妙,趕緊撲了過去準備捂住葉慶元的嘴。

胡漢山的動作沒有葉慶元的嘴快,還是慢了一步。

又成了金陵第一才子。

這才成為金陵前三多久。

又倒回去了。

反復橫跳。

擱這,擱這啊。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