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的開片,是收藏鑒賞者必須了解的一種知識。
什么樣的瓷器,什么朝代的瓷器,都有著什么樣的開片,都是不同的。
所以要仿制這一點,確實很難。
但是,你要不管不顧,
只是想要讓瓷器開片,那又很容易。
造成瓷器開片的原因有兩種,一種是人為的開片,一種是自然的開片。
陳文哲學習做舊,直到做舊技術達到大師級的時候,才學到了人工開片技術。
但是,
沒有好的瓷器,不想仿制北宋五大名窯,這種技術在平時也用不到。
畢竟先前做舊技術不到家,就算仿造出一些開片瓷器,也沒有太大價值。
只不過,現在又有不同,因為他可以高仿汝窯瓷器了。
而想要高仿汝窯,開片技術就是一道避不過去的門檻。
既然要高仿,那自然就要掌握人工開片技術。
而人為的開片,就一定要注意器胎。
開片瓷器的器胎是不同的,多屬漿胎瓷器。
所謂“漿胎”,是在制胚時,擷取浸泡過的精細瓷粉,澄清后融成泥漿,制成胚胎。
人為的開片,在這些漿胎制作過程中,就配好了藥料。
入窯燒時,必使之開片,開大片或者開小片,
都可以按照用不同的配料來實現。
這樣燒制出窯的瓷器,開片形似龜裂,
可是開片卻在胚胎里面。
這一方面是仿制汝窯的難點,因為真正的自然開片,肯定不是在胚胎里。
自然的開片,是瓷器歷年既久,表面釉層漸漸內裂,或呈魚子紋,或成牛毛紋。
無論何種紋形,卡片都與胚胎無關,開片紋痕絕不會深入,而僅僅開在釉面上。
所以凡是瓷器因年久自然開片者,其釉總似開而未開,在若隱若現之間。
若為人工開片者,則在瓷胎上豁然顯露,這是二者的根本區別。
人為開片始于宋代哥窯,此后很多窯口都有仿制,而汝窯瓷也肯定不能例外。
所以,想要學習汝窯瓷的開片技術,還不如學習一下哥窯的技術。
陳文哲對于哥窯和弟窯,都有涉略。
雖然弟窯他更加精通一些,
但是由弟窯推斷哥窯的技術,
加上一些傳承,讓他對于哥窯的燒制,也是有所專精。
哥窯是宋代處州龍泉縣人章氏,兄弟中哥哥章生一開設的窯廠。
哥窯瓷胎質細,性堅,體重,多斷紋隱裂如魚子,亦有大小碎塊紋。
古瓷器上牛毛紋微帶黃色魚子紋的開片,既屬自然的開片。
自然開片的瓷器,據傳見于北周柴世宗所創柴窯瓷器中,有一種豆綠色,釉中有細紋開片。
北宋定窯瓷器乃古瓷中精麗之品,其中開片者,都是柳紋。
先前陳文哲研究秘色瓷的時候,也研究過柴窯,甚至把技術延伸入了汝窯。
這些積累,都是現在仿制汝窯瓷的基礎。
而景鎮那邊,對于開品瓷器,更是有著深入的研究。
畢竟人家歷史十分悠久,就算是在南宋時期,人家就生產過粉定。
南宋景鎮粉定,也有的開片,當然有的也不開片。
除了景鎮那邊,其實國內其他窯口,生產開片瓷器的還有不少。
一種技術,現代人做不出來,就說是失傳了。
其實,如果好好研究一下,也許沒有失傳,只不過是轉變成其他技術了。
比如說宋代的汝窯,它們消失了,難道開片瓷器也消失了?
不是,那個時期的平陽窯,又稱土定,其瓷也是多有蛇紋開片。
宋代長安耀窯,有一種細胎細釉帶暗花者,釉極細而帶有開片。
不識者往往誤認為定窯,這種耀窯瓷暗花開片與定窯瓷微有不同,非鑒定行家是辨識不出來的。
宋代建窯瓷有一種白色,頗似定窯,但無開片,是二者區別之處。
清代郎窯產瓷,有先后之分。
凡瓷器里外都有開片,底足有燈草旋紋,其色深紅如凝牛血者,是先制之品。
另一種綠郎窯瓷器,色深綠可愛,滿身細碎紋片。
其實這是一種明代仿弟窯的作品,至于郎窯這個瓷器,既受近世人重視,但卻又被人誤解。
一般瓷器商人通稱的郎窯瓷,其實乃是明代祭紅之寶石釉,并非都是郎窯所制。
而且還有瓷商誤會郎窯,說它是雍正乾隆時代,供奉內廷的外國人郎世寧所督造。
其實,郎世寧從未監督造瓷。
真正的“郎”應是指郎廷極,他是康熙朝監督瓷業之官,時任西江巡撫。
《陶錄》、《茶余客話》等筆記書中,俱見記錄。
而瓷商口中的“郎窯”,其實是混淆了明清兩代事實,且以訛傳訛,相沿成習了。
正是這種習俗和風氣的變化,在瓷器賞鑒上,及瓷器價格變化方面也十分明顯。
最初,瓷器小而開大片,以及瓷器大而開小片者,在瓷市上都價值十分昂貴。
而近世以來,瓷器鑒賞界則不看重哥窯的人工開片,而以郎窯的開片為貴重。
但是概而言之,瓷器開片以手捫之感覺不到痕跡者,更為可貴。
這些是武三比較重視的,因為他們是以市場為導向。
但是,他并不知道,他看中的東西,在汝窯瓷之上,也許并不重要。
說到最后,還是要說到高仿之上。
不管是哥窯,還是汝窯,自然的開片紋痕,不會深入到胎骨,僅在釉的表面形成開裂。
而在裂紋之中,還有細分,比如百圾碎。
百圾碎為冰裂紋的一種,即裂紋釉中紋路繁密,開片較為細碎者。
這個名稱起于宋代之哥窯,景鎮窯仿哥窯之后,即一直沿用。
陳文哲的選擇果然沒錯,景鎮那邊在瓷器制造方面,真是什么樣的技術都有積累,就算是開片,也有很深的研究。
通過跟兩位老人交流,陳文哲也順利得到了比較高深的開片技術。
說的簡單點,開片釉在制作上,可分兩大類。
一為填充型,在燒成的釉裂紋中填充煤煙等,紋路呈黑色;
也可在裂紋中填充硫酸銅等著色劑,呈棕綠色紋路。
另一類為覆蓋型,在焙燒后的底釉上覆蓋一層顏色釉,再次焙燒,呈現裂紋,露出底釉顏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