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次拍賣,拍賣的結果跟委托拍賣方想的不一樣。
當拍賣輪到菊瓣盤時,檸檬黃釉盤率先上拍,首位舉牌應價……
良久,沒人跟進,拍賣師有點失望地敲槌了——竟以底價一百五十萬成交。
緊接著胭脂紅釉盤流拍了,想要的人很高興,而那位先前預估價格的收藏家,則是心中一陣竊喜。
如果紫金釉盤也是流拍,說不定可以再跟委托方談談,三件全拿下的價錢,應該會變低。
果然,等拍賣紫金釉盤的時候,拍賣師叫了幾下,沒人應價。
當時拍賣師都準備落槌了,有些人正掩口要笑出聲之時,突然有人舉牌應價!
紫金盤以底價落槌,由他人競得。
所以,這三件菊瓣盤最終還是賣了六百五十萬。
如果是十二件,則是兩千六百萬,這可比一千五百萬高了一千多萬啊!
雖然拍賣現場的情況不盡如人意,但是拍賣出的價格,真心不低!
這幾件菊瓣盤的品質也真是不錯,就算是價格低的兩件,就算有損的檸檬黃釉菊瓣盤,其價值也絕對不低。
所以,陳文哲最先仿的就是檸檬黃釉。
檸檬黃和紫金釉雖然不如胭脂紅釉值錢,但是奈何陳文哲做著容易啊!
陳文哲調配這種黃色釉,還是有一定基礎的,因為他之前只做過粉彩雞缸杯。
雞缸杯之中的黃釉,可是最頂級的黃。
要不然,陳文哲哪里有信心,復制雍正十二色菊瓣盤?
這一次沒有調配鵝黃,他就是想要依靠自己獲得的傳承經驗,直接燒制檸檬黃。
相比鵝黃,檸檬黃在漂亮之上要差點,但是想要準確燒制出來,也不容易。
這就要靠經驗,而陳文哲最不缺的就是各種經驗。
只不過,畢竟從來沒有燒制過,所以他還需要悠著點。
現在完成了一只,他就不打算多做,因為需要入窯燒制一下,看看最終的效果。
幸虧這種瓷器的燒制工藝不算太復雜,只要上好釉,稍微晾曬,就可以入窯燒制。
一邊做,一邊燒,期間沒有等待的時間,因為有空閑了就做粉彩扎道瓷,要不然就做汝官窯。
這樣忙碌起來,第一次出窯的肯定是試燒顏色的單色釉菊瓣盤。
而陳文哲的經驗,在這里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比如經過一天入窯燒制之后,出窯的不是萬彩,而就是他想要的單色彩。
首先是檸檬黃菊瓣盤,這只檸檬黃釉盤,取材秋菊,構思巧妙,造型雋美。
盤身與圈足均隨型而制,連為一體。
線條俊秀優美,足底也施檸檬黃釉。
它如盛開的秋菊,秋色燦爛,盤心邊緣略凹,釉色明亮均勻,宛若一朵秋日黃菊,清麗脫俗,美不可述,妙不可言。
看到它,就好像感受到歲月靜好。
撫摸一下他,就會感覺細柔有致,勻凈得沁人心扉!
一盤如秋水凝徹,不染纖塵,但見黃花開處,秋色瀲滟,滿屋生輝。
這就是檸檬黃菊瓣盤,器形周正傳神,這絕對體現出了陳文哲高超的修胎水準。
這樣的工藝,就算是當年雍正朝時期,也很少有人能燒制的這么成功。
以單色釉著稱的雍正官窯中,菊瓣盤常為后人稱道,不是沒有原因的。
設計精巧,線條優美,體現了對器形與釉色的極致追求,所以才會成為雍正官窯經典作之一,歷來受到中外大收藏家們的珍愛。
現在既然已經燒制成功,陳文哲自然就要花樣翻新。
燒制成功了檸檬黃,其他顏色也就可以所做一些,當然,器型也需要變化,所以這一次他親手制作了一件二十四瓣盤。
查閱故宮資料,雍正御制諸色菊瓣盤的型式有兩款:一款是四十四瓣,另一款是二十四瓣。
二十四瓣菊花盤于雍正御瓷之中,屬于罕見之物,存世不多。
這種器型,最出名的是雍正胭脂水釉菊瓣盤,這是一件罕見二十四瓣盤。
這只盤弧形壁,圈足上露出細潤潔白的胎骨,底施白釉,署“大清雍正年制”六字青花楷書款,外圍青花雙圈,端莊大氣。
最引人入勝之處,就是該盤內外壁均敷施嬌嫩的胭脂水釉,釉色嫵媚,映襯出胎骨之無比精良。
陳文哲仿的就是珍惜少見,所以他肯定要仿這件胭脂水釉菊瓣盤正是二十四瓣的。
他算了算,現在能做的有紅釉、白釉、黃釉和綠釉、醬釉、青釉等等。
其中正色有紅白黃三種,其他都是仿前朝的釉色。
紅釉之中有胭脂紅、胭脂水最珍貴,當然這兩種釉色也有區別。
只不過這都是紅釉,只要配方稍微調整,燒制工藝稍微變化,就可以得到不同的結果。
而檸檬黃釉,剛剛燒制出來。
白釉菊瓣盤,則沒有那么多花樣,只要他想要少,就絕對可以燒制出想要的效果。
孩兒面什么的都不在話下,其他的蒼白、鵝白什么的,也都能隨心所欲的做出來。
綠色就不說了,青瓷他都能做,他甚至能弄出一汪春水!
檸檬黃燒制成功了,秋葵綠,甚至是各種綠,就變得都沒問題。
胭脂紅、胭脂水也肯定能燒制成功,至于白釉,這是問題?
所以,這一天出窯之后,陳文哲面前就擺放著一系列風光霽月的菊瓣盤!
“真漂亮啊!”雖然還都帶著火氣,但是漂亮就是漂亮。
看到這些盤子,陳文哲才深刻感受到,當年的雍正帝為什么會喜歡菊花!
跟現在網絡上的菊花不一樣,那個時候的菊花還沒有被糟蹋。
那時,世間的菊花,姹紫嫣紅,嬌黃翠綠,自有動人之處。
一旦固化為盤,精華凝結,風光霽月。
但見綠如水、紅如血、黃如秋色,裊裊婷婷,任是無言也動人。
雍正為何獨愛菊花?說法有很多,但是不管怎么樣,雍正愛菊算是由來已久。
神都故宮藏《雍正行樂圖》冊頁中有一幅圖,畫的是還在皇子之時的禛,穿著漢服扮作陶淵明,在東籬賞菊,抒發了禛對陶公無限仰慕之情。
那時的禛為了逃避太子之位的紛爭,自號“破塵居士”,在西郊圓明園里過著無欲無求的隱士生活,遠離宮廷權力斗爭的殘酷,寄情山水花草間。
這番特殊的經歷,讓禛深深體會到菊花之蘊意,并與之結下不解之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