胭脂紅地的瓷器,當釉中含金量在萬分之一時,會產生粉紅色調;
含金量在萬分之二時,則產生紅寶石色調。
若使溫度降低,就會在某幾點上顯出紅寶石色。
如果使溫度漸漸下降,紅色慢慢會帶些紫色,終于變成紫、紫青、青,
最后變成淡青色。
所以胭脂紅瓷器,其實是很難燒造的一種瓷器。
難就難再它的呈色,又不僅僅只與釉的成分有關,還有窯內溫度的掌控問題,以及氣氛變化和窯外天氣的影響。
這些因素可大可小,可卻掌握著胭脂紅能否成功燒制的命運。
這些關鍵技術,
全部出自原來陳文哲他撿漏的幾件瓷器。
經過這一段時間的研究,那些瓷器的工藝,他已經研究的十分透徹。
所以現在做起胭脂紅地,他心中有底,自然做的速度也就很快。
“老板,顏色很難控制的好吧?”張股詢問道。
“還可以,金粉、燒制溫度等等都對顏色有影響,你要愿意學,等入窯燒制的時候,你可以跟著學學,對于這種金釉的燒制,什么時間,必須達到什么溫度,都是有講究的,一點也不能錯,錯了,顏色就不知道會燒成什么樣。”
“這件梅瓶能夠做成寶石紅?”
看著陳文哲,張股心中還是有點疑惑。
畢竟陳文哲這也太自信了吧?如果是外行,
只是因為陳文哲的名聲,他也不會懷疑什么。
但是,他畢竟是內行,也只有內行,才會知道胭脂紅瓷器的燒制,到底有多難以把握。
“原材料我處理的還可以,等燒制的時候,我會告訴你一些關鍵點,只要明白那些,對于顏色的控制,應該就有把握了。”
看張股說到了重點,也很清楚燒制胭脂紅地瓷器的難點,陳文哲也不介意多教一下。
教授別人傳承,最怕的是他連哪里是重點都不清楚。
“你再做一件菊瓣盤,我突然間想起來,雍正時期的一件粉紅色的菊瓣盤,好像很漂亮,也是經典,既然燒制了,就一次性多燒幾件。”
“可以,我也聽說過那件菊瓣盤!”
張股對于清三代的瓷器,
果然是很熟悉的,陳文哲稍微一提,
他就知道說的是什么。
雍正時期的胭脂紅瓷器,就已經燒制的非常的成熟,畢竟對雍正皇帝有點了解的,都知道他是一位偏愛粉色的皇帝,從粉彩就可以看出一二。
陳文哲說的這件胭脂紅釉菊瓣盤,同樣是這一時期燒制的。
那件瓷器從外觀上看,像一朵盛開的菊花瓣,形狀似盤,故有菊瓣盤之名。
古人取名,還是跟實物比較貼切的,不過這樣也方便我們認知。
這件瓷器,整個器型通體都是胭脂紅釉的呈色,弧壁很淺,盤壁花瓣大小分布均勻,胎體細致堅密,胎體細薄,瑩潤透亮。
所以,這一件瓷器只是器胚,做起來也還是有一定困難的。
現在陳文哲空不出手來,也是對張股的一次考驗,看看他的真實功底怎么樣。
盤子好做,菊瓣盤就有點難度了,如果是雍正菊瓣盤,那難度就更高。
只不過,現在看來張股做的還算不錯,雖然速度慢了一些,但是他做起來還算順手。
菊瓣盤是盤式之一,因盤身做菊狀,所以相比普通盤子,肯定要難做的多。
能夠做出來就很好,還能做的器型規整,那就很不錯。
要是還能做到胎體細致堅密,胎體細薄,瑩潤透亮,那就是絕頂高手。
陳文哲一邊做著自己的事情,一邊看著張股做,沒想到他做的還真是不錯。
雖然相距雍正官窯的薄、堅、細、瑩潤透亮,還差了點,但是這已經屬于練泥和利胚的技術。
張股雖然基本功扎實,但是相比陳文哲所有工序都能達到大師級來說,還差得遠。
現在全面考校,他的一些不足,也就開始暴露出來。
只不過,這些東西只要做得多了,總有一天會提升上來。
就像這一次,張股一次性就制作了三十六件,很明顯應該是一套十二件,總共做了三套。
只是從這一點,就可以看出,張股確實懂菊瓣盤,更懂雍正菊瓣盤!
菊瓣盤這種器型,在宋哥窯、金定窯、元龍泉窯就有燒制,而到了清雍正朝,才變得較為流行。
這種瓷器常見粉彩和單色釉制品,據清內務府造辦處檔案所記,雍正十一年(1733年)命燒十二種色軸菊花式盤各四十件。
在整個清朝的皇帝審美之中,雍正時期的東西講究一種含蓄的美。
尤其是當時整個朝代的瓷器,如今被收藏家拿著與乾隆時期的作對比。
從此也可以看得出,雍正朝的瓷器,相比乾隆時期都一點也不差。
現在的人,有喜歡乾隆瓷器的,因為夠華麗,夠漂亮。
而且制作水平也是達到了空前絕后的狀態,每一件乾隆時期出來的寶貝,都很漂亮,透露著一種富貴之氣。
但很多專業的收藏家,都特別中意雍正時期的古董瓷器。
很多專業人士是這樣子形容的:宋代的瓷器講究含蓄的美感,而且內斂的品格盡在瓷器之中體現。
到了清代,雍正的瓷器是最接近宋人瓷器的代表,而且模仿程度也是受到了大家的好評。
雍正特別親點的菊瓣盤,一套盤子總共是由12色的瓷器構成,制作水平極高,屬于官窯里面皇帝親點的精品。
而在整個歷史的記載之中,雍正所親點的菊瓣盤,一共是燒造了40套。
如今這40套已經流轉到世界各地,很難集滿幾個全套的12盤了。
清朝雍正年間的《十二色釉菊瓣盤》,造型獨特又漂亮,比較符合當時古人審美的氣息。
而從當時來看,菊瓣盤無疑是最著名、最為后人稱道的作品。
制作精良又有古董文化的歷史背景,還有據可查,所以這一套盤子自然是高價格的成交品。
如今估價超過1500萬,還呈現出一年比一年的勢態。
這種價格,在瓷器當中很常見,但是在盤子當中,特別是單色釉盤子當中,可就十分少見了。
十二色,每一種都有著獨特的美。
組合起來成為一套,每個品種還只有四十件。
這樣的成套瓷器,在整個中華五千年歷史上都十分少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