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系統不正經  第一千二百零三章鎮國之寶

類別: 都市 | 都市生活   作者:瘋神狂想  書名:我的系統不正經  更新時間:2022-07-27
 
要讓孩兒枕達到傳神級別,也就是活靈活現的級別,肯定要有媲美宋代匠人的手藝。

而這種登峰造極手藝,一般人還真達不到,要不然定窯孩兒枕也不會成為國寶。

其實,這件瓷枕的設計,還是很有可取之處的。

那么為什么設計成臥姿呢?因為如果正過來,肚皮朝上首先影響美觀。

其次肚子鼓起,就沒有辦法形成凹陷,成為枕的樣子。

所以一般都采取臥姿,那小孩的臉呢?設計成仰頭朝上,這樣就顯得天真。

在瓷枕造型里,仕女、童子多見,但沒見過大老爺們兒的。

畢竟要是天天枕著睡覺,我想得有好多人睡不著覺了吧!

那么古人為何愛用瓷器作枕頭?其實在瓷枕出來之前,古人還用過玉枕。

但是玉價不低,不是誰都能用得起的。

所以當瓷枕出現,就迅速地“火”了!

為啥??對比這兩種質地的枕頭,美觀是共有的特征,但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清涼”。

玉枕和瓷枕質地溫潤清涼,可以帶走腦部的“火氣”。

尤其是在炎炎夏日,古人又沒有空調,所以全靠玉枕降溫,腦袋清涼了,身體自熱也就不熱。

時間一長,玉枕和瓷枕帶走身體“火氣”的同時,還起到了明目益睛的作用,對改善視力有很好的效果。

但是至于“硬”和“不舒服”這類問題,其實就因人而異了。

就好比是有的人喜歡睡席夢思,有的人卻喜歡睡硬床板。

陳文哲也很喜歡孩兒枕,但是他還沒有喜歡到用來當枕頭的地步,當然,更多的是舍不得。

畢竟制作一件孩兒枕,從剛開始的設計,就要開始耗費不少心神。

不要以為是仿制,就不用好好設計了,因為每一件孩兒枕其上的圖紋,都是很復雜、很精致的。

要知道,孩兒枕的雕刻工藝可是很高明的,要不然也雕刻不出小孩子的神韻。

所以,不好好設計一下,做到心中有數,雕刻出來的圖案,肯定不會是活靈活現。

一件孩兒枕的好壞,跟其上雕刻的小孩子,可是有著很大關系的。

再說,孩兒枕可不止是有一件,雖然大體相同,但是些微差別還是有的。

燒制孩兒枕,甚至是定窯瓷,一窯肯定不能只燒制一只。

多制作幾只,那就不能按著一個模板來做。

所以,陳文哲順手搜索了一下,沒想到隋侯之珠內部,還真存著不少關于瓷枕的資料。

不止是定窯孩兒枕,是整個古代所有窯口生產的瓷枕資料。

所以現在陳文哲已經知道,這定窯瓷娃娃涼枕,存世的可不止一件。

目前已知的完整器共三件,分別收藏于彎彎故宮博物院和神都故宮博物院。

故宮博物院的這件孩兒枕,號稱“海內僅存”,是九大鎮國之寶之一。

它現藏于故宮博物院,展出于文華殿(陶瓷館)。

它不僅是宋代風俗的見證,也是研究宋代文化和陶瓷藝術的珍貴實物資料。

它釉色牙黃,工藝精巧,先使用模具燒制成型,再加以精細的雕工,孩兒神態栩栩如生。

神情狀貌表現得恰到好處,富有情趣,加上瓷胎細膩,釉色白中發暖,如象牙般均勻滋潤,整體給人以柔和溫馨的美感。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神都故宮博物院中的孩兒枕,為防止高溫中炸裂,出氣孔并不是開在底部,而是用小孩的雙耳孔作為出氣孔,可謂是匠心獨運,勝人一籌。

再就是彎彎博物院,他們比較幸運,因為他們收藏了兩個“小家伙”。

雖然現藏彎彎故宮的這兩件北宋時期的定窯孩兒枕,與故宮博物院所藏的造型幾乎相同,細節設計上也是十分巧妙:

小孩身著繡花綾羅長衫、坎肩、長褲和軟底布鞋,衣著十分講究,充分地展示了宋代服飾的特點。

睡枕為長圓形,周邊模印螭龍、如意紋飾等。

枕身施白釉,釉色白中發暖,如象牙般均勻柔潤。

枕底素胎,腳部有一透氣孔。

小孩兒梳娃娃發髻,天庭飽滿,倆耳朵像元寶似的,倆眼睛滴流圓,炯炯有神,面帶微笑。

神情閑然自得,透出一股靈氣。

這確實招人喜歡,不然乾隆皇帝也不會這么欣賞它,還把御題詩刻在它身上。

三件孩兒枕可以說是隔岸相望,各有千秋。

這隔岸相望的三件完好的定窯白釉孩兒枕,他們的相同之處,很多人都是知道的。

但是不同之處,一些不太關心這方面信息的,就肯定不知道。

這樣的國寶,如果連殘器算上,目前大概僅存四件。

神都故宮和彎彎故宮各兩件,其中有一件有所損壞;

彎彎的兩件之中,其中一件的燒造時間較晚、胎質較為粗糙,且尺寸較小。

再有不同,就是其上的花紋了。

原來流傳下來這三件完整的國寶級孩兒枕,身上有印花紋的2個瓷枕,被帶到彎彎故宮博物院,沒有印花紋的留在神都。

左側衣服上有花紋的瓷枕,藏于彎彎故宮博物院,右側沒有花紋的藏于故宮博物院。

其中一件有御題詩,這我們都知道!

而另一件有墨書,這個就很少有人知道了!

至于神都故宮留下的這件孩兒枕,雖然沒有字,但它另外一件殘缺的童子執荷枕上有文字資料。

物以稀為貴,也就彌補了這個缺憾。

三件孩兒枕都代表了我國定窯匠師的獨具匠心,代表著中國古代瓷器中的名品。

可惜,這樣的珍寶,也免不了被乾隆荼毒。

要知道這三件孩兒枕分離之前,可都是乾隆皇帝的寶貝“玩具”。

清宮造辦處檔案記載,乾隆三十八年至四十年,乾隆曾多次提看“定瓷娃娃涼枕”。

連詩都前后寫了四首,可見這這定窯孩兒枕,是十分入得乾隆的法眼的。

那么,這孩兒枕又有什么特別之處,能讓乾隆如此喜愛呢?

這就不妨從它的誕生說起,因為其中最重要的一個說法,就是送子娃娃。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