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同一片海域,同時打撈出水宋元明三朝的瓷器,這樣的情況很少見。
但是,不是沒有可能,應該是在這片海域,還有其他古沉船!
剛開始,當地執法部門就在南澳海域“三點金”處,發現了一條明代古沉船,命名為“南海Ⅱ號”。
之后有關方面從漁民船上查獲的瓷器中,部分屬宋元時期。
所以這部分瓷器,來自于“南海Ⅱ號”的可能性不大。
由此推斷,在南澳海域還有其他古沉船。
因為宋元明瓷器,同船可能性不大。
這一點從查獲的瓷器上,就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比如其中一只醬色龍紋壇,就是典型的宋元瓷器。
從品相上,這些醬色、青白釉色的瓷器,和專家6月初探摸“南海Ⅱ號”時,發現的明代青花瓷不是同一時期的。
前者的特征,屬宋元窯口常見的類型。
明代的瓷器,不太可能與宋代瓷器共乘一船。
我國自宋代開始就有收藏精美古董、瓷器的雅好。
但“南海Ⅱ號”明代沉船上出水的宋元瓷器樣式,相當普通,全是生活用具,沒有收藏價值。
所以,這幾件宋元瓷器,很有可能是漁民們從南澳附近海域,不同的沉船之上打撈上來的。
當然,在查獲當天,藏在潛水船上的瓷器,也有可能是漁民從其他渠道獲得,而非來自“南海Ⅱ號”。
如果這幾件宋元瓷器,與“南海Ⅱ號”上的大批明代青花瓷器,確是從同一地點打撈上來的,這意味著在“南海Ⅱ號”附近,極有可能還有另一艘古沉船!
而到2005年底,有漁民在南澳海域,也打撈到銅錢和宋元時期瓷器。
可見,在南澳海域的古沉船,肯定不止一條。
事實上,對于這一點,已經算是國際公認的事情。
但是,對這一片海域有興趣的,可不止是陳文哲。
再說,這片海域可是在我們的家門口,就算是一些海洋強盜想要非法打撈,他們也沒有機會。
只不過,大規模打撈不敢,偷偷摸摸的還是敢的。
所以,很多人都在那邊海域探險,想要借機摸清南澳沉船的家底。
只不過,我國廣省的水下考古專家們,也高度關注南澳“南海Ⅱ號”。
他們也正是想借此機會,摸清南澳海域古沉船的家底。
根據陳文哲收集到的資料顯示,南澳海域最少還沉沒著另一艘清代古船。
而據我國水下考古中心的一項報告,我國南海海域的沉船肯定不少于2000艘。
據初步推斷,南海Ⅱ號所屬年代,為440年前明萬歷年間。
因為南澳自古就是一條國際貿易的重要通道,是我國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必經地,一個重要中繼站。
“南海Ⅱ號”為海上絲綢之路研究提供重要物證,而關于海上絲綢之路的研究,以前大部分是依靠文獻資料。
有史料顯示,明代“海禁”只許官方貿易,不許民間商人出海。
沿海地區居民為了謀生,多從事海上走私活動。
但現在尚無跡象表明,南海Ⅱ號與走私貿易有何關聯。
不過,現在能夠確認,“南海Ⅱ號”發現地是在“三點金”。
這片海域十分特殊,在海面上看,一片風平浪靜,但是在水下,就是暗礁潛伏的半潮礁。
在它的正對面半海里處,就是“烏嶼”。
當然,現在那片海面上,不時可見邊防官兵駕艇巡邏,護衛著南海Ⅱ號。
打撈南海二號沉船,陳文哲是沒有機會的。
但是通過研究打撈南海一號和二號沉船,卻可以讓他們更好的打撈自己發現的沉船。
比如海域之中的風浪、水下能見度、水下攝影錄像、畫圖工作等等。
這些如果有陳文哲參與,都還好說。
但是,在沒有他參與的情況之下,高啟靜他們就只能按照規定,嚴格制定打撈計劃。
研究了一會兒海撈瓷,陳文哲等然來到駕駛艙。
看航向,高啟靜是不打算直接回國了。
“如果這一次我們的運氣好,沒準就直接能找到一處比擬三金點的藏寶海域。”
坐下之后,高啟靜就有點迫不及待的道。
陳文哲一聽就笑了,這是好事,但是機會應該不大。
因為他很清楚,南澳那個地方十分特殊,在外海之中,很難發現可以媲美南澳的地方。
南澳自古以來就是“粵東門戶”、“海上咽喉”,這可不是吹的。
胡建、粵東通向東南亞等地的貿易,都要經過這條航線,因此“南海Ⅱ號”才具有很高的價值。
那么“南海Ⅰ號”與“南海Ⅱ號”,價值孰輕孰重?
“南海Ⅱ號”與“南海Ⅰ號”各有各的研究價值,一條在粵東、一條在粵西;
一條是明代船、一條是宋代船,意義都很大。
這兩條船都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物證,會使海上絲綢之路的研究更加豐富。
當然,里面也夾雜這很多的民間傳說。
之所以注重這些傳說,肯定跟尋寶有關。
無風不起浪,事出必有因,想要尋寶,就一定要大膽假設,小心求證,這樣才能找到藏寶。
而南澳這邊,就是典型。
他們那邊,從很早之前,就有不少傳說。
比如皇帝逃亡藏寶南澳等等,這些都讓這片海域,充滿了傳奇性。
除此之外,還有:“水漲淹不著,水涸淹三尺,箭三支,銀三碟,金十八壇。”等傳說。
這是南澳島上,千年流傳著這句藏寶密語。
島上的漁民的說法很多,因為南澳島上自古就有傳說稱,這里藏匿著一筆富可敵國的寶藏。
這份寶藏,可能是南宋小皇帝逃亡時留下的,也可能是明末大“海盜”吳平留下的。
還有不少人稱,南澳島海域隱藏著不少古代沉船。
當時很多專家都說,這些民間傳說不能完全相信。
直到最近“南海Ⅱ號”被發現,才讓這些傳說,有了一絲真實。
但是,在附近海域并沒有發現過重要文物,更沒有發現過傳說中的寶藏。
當然,在當地不時的就會流出一些找到寶藏的傳說。
只不過這樣的傳說多了,也就不知道真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