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系統不正經  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實物見證

類別: 都市 | 都市生活   作者:瘋神狂想  書名:我的系統不正經  更新時間:2022-09-23
 
與明清時期的五彩、斗彩器相對比,素三彩是在素胎上掛低溫彩釉。

而五彩、斗彩則是在燒制好的釉胎上施彩釉。

其次,素三彩的圖桉大多使用錐刻紋來表現,工藝略顯粗拙。

當然,“素三彩”與“粉彩”的結合器除外。

而五彩、斗彩則是使用黑彩、青花描輪廓,圖桉分外細膩。

因此,同時期五彩、斗彩制品的繪畫藝術造詣,也較素三彩器更勝一籌。

明清三彩瓷的演變,可以看出它在明初永宣御廠中慢慢發展壯大,至成化時期形成較大規模。

隨后,斗彩、五彩瓷的創新普及令其一度失去優勢。

清初康熙御廠制作又令其出現高潮,雍正時期甚至與其他新興彩瓷工藝結合創新。

在各種陶瓷工藝不斷前進的歷史舞臺中,“素三彩”也在幾度沉浮中逐步改革更新。

其實其制作工序也十分簡單,就是將研磨好的瓷土進行浸潤,制成泥坯。

之后在泥坯上描繪圖桉,再以釉漿在表面涂覆,然后入窯燒制,成為釉下彩。

另一種是將瓷坯經700—800C燒制,形成素燒坯。

然后將金屬氧化物制成的高溫釉料,涂于胎坯上,經1080C高溫氧化焰二次燒制而成。

“老板,即將進入船艙,您要不要看看!”

就在陳文哲又一次,想要好好研究一下素三彩瓷器的燒制過程之時,高啟靜再次走進了存放海撈瓷的船艙。

“清場了?”

“對,不過,整體打撈是不行了,只能破拆。”

兩人一邊走,一邊走進了雷達倉。

看著水下機器人拍攝的畫面,陳文哲有點可惜。

這里掩埋著又一艘古沉船,船體殘骸周圍的海床上,散布著無數碎裂的瓷器。

而另外一個顯示器中,則是在黑漆漆的船艙之中。

此時,隨著晃動的畫面,陳文哲已經發現了一大部分的瓷器。

他能看出,在沉船之前,一大部分瓷器就已經破碎。

在瓷器碎片附近的船底殘片,原封未動,但其他地方只能看到船的龍骨,銜接板全都不見了。

之后,更多的碎瓷片和壓艙物,在大片的船身板下被發現。

以上種種跡象皆表明了,這艘船曾先經過爆炸。

大量的瓷器和壓艙物,因此而先泄漏至海底。

船身隨后沉入海底,并壓在瓷片等物之上。

這一艘船不大,但是運載的瓷器卻不少,看樣子最少也不低于十萬件。

可是,這些瓷器大部分都被破壞。

加上被人盜撈了好幾天,現在能夠看到的,幾乎都是碎片。

碎片陳文哲也要,所以,首先清理的是被船體殘骸壓著的碎瓷片。

很快,船中出水的碎瓷片,就達到9583公斤。

看器型,看重量,陳文哲估摸著,這最少有三萬七八千件瓷器,可惜其中80已經破碎。

破損程度低于50的都不多,這樣的輕松能夠挑選出七八千件。

而堆積在這批碎瓷片中的,還剩下百分之二十。

十萬件瓷器之中,堆在這里的有三四萬件,百分之二十也不少,足有七八千件。

而這些,都可以說是克拉克瓷,這些都是荷蘭人在海上,想要截獲的戰利品。

可惜,這艘船成了,戰利品也隨著沉船,一塊進入海底,直接待了三四百年。

這么多瓷器,還是以景鎮青花瓷為主,即所謂克拉克瓷。

典型的青花瓷還不少,像是明青花雙鳳紋克拉克瓷盤,這種盤子的口徑31cm,底徑16cm,高5cm,還真是不小。

其他還有明青花蓮池鴛鴦紋克拉克盤,口徑31cm,底徑17cm,高5cm。

這些器型,應該是晚明民窯精品,也可以說是青花的集萃。

之所以了解的這么清楚,就是因為當年的萬歷號上,也打撈出水過這種瓷器。

“萬歷號”沉船的打撈者史坦,于2005年8月帶著打撈的克拉克瓷,來到我國的“瓷都”景鎮。

他在幾個廢棄的古窯址中,找到了與沉船瓷器極為相似的一些瓷片,證實那批瓷器為明代萬歷時期的景鎮產品。

明萬歷年間受到傳統文化觀念的影響,這些瓷的裝飾多以佛教、道教、尹斯和我國傳統吉祥題材為主要內容。

特別是吉祥文化得以廣泛流傳,體現了人們一種祁盼心理。

比如:祛病、防災、吉祥如意、多子多福、長命百歲等,使得人們獲得心理慰藉。

其紋飾與器型也融合了多種風格,給人獨特的審美享受。

此時陳文哲眼前的這批瓷器,經過海水長時間的浸泡,釉面有不同程度的侵蝕。

在做工上也很難與明清官窯的瓷器媲美,但它們背后蘊含的歷史價值和文化價值,是不容小覷的。

這種瓷器,可以說是我國外銷瓷很好的實物見證。

隨著大量完整器的出水,陳文哲更加確定,這些瓷器,應該跟“萬歷號”沉船出水的瓷器一個樣。

當時出口的瓷器,都是以日用器為主。

器型雖然比較豐富,但也擺脫不了盤、碗、碟、杯、蓋盒、軍持、瓶、壺等商品。

這些瓷器的時代特色,十分明顯。

比如說盤和碟,這是沉船出水量最大的瓷器。

盤的口沿分為花瓣口和圓口,最大口徑為33厘米,口徑較小的則稱作碟。

盤和碟內底心和邊沿開光有圓形、菱形、扇形、長條形、桃形。

紋飾有花草、動物、暗八仙、草蟲、花鳥、瓜果等圖桉。

如一只青花雙鳳紋克拉克瓷盤,一看就是明代出品。

這只青花盤,內底心繪青花錦地八菱形開光,開光內主題紋飾為雙鳳口含仙草相互追隨,鳳尾穿繞于祥云之間。

鳳是人們臆想的保護神,盡管事實上是不存在的虛擬生物,但卻是我國古代先民崇拜的對象。

人們認為它能帶來光明和幸福,寓意天下太平、吉祥。

除了這種帶有典型民族特色的東西,其他的牡丹紋的瓷器,自然也不少見。

像是明青花留白牡丹紋碟,它的口徑21.5cm,底徑13cm,高3.5cm。

內底心雙圈內,繪三朵怒放的青花纏枝牡丹。

這樣的圖桉,不管在哪一朝制作的瓷器當中,都不少見!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