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系統不正經  第一千四百六十一章五千年第一

類別: 都市 | 都市生活   作者:瘋神狂想  書名:我的系統不正經  更新時間:2022-11-23
 
總之,我們有理由相信,是華夏的先祖,將華夏文化帶到了美洲。

并且世世代代傳承下來,讓印第安文化有了華夏特征。

如果真的如此,世界歷史應該重新改寫。

還是說回帝辛,說他殘暴,其實全是周人說帝辛殘暴,而這肯定需要對比。

真要比起來,其實周人更為殘暴。

在牧野之戰中,據記載,被殺的商人有十八萬之多。

而當時商朝的主力軍隊都在東南方,可見這大多都是平民百姓。

而且周人還獵殺了大量的虎、熊、犀牛、鹿等動物。

僅周武王名下就有一萬多頭,而帝辛在酒池肉林中也不過才幾百頭。

并且還只是牲畜和飛禽,這么對比,是帝辛殘忍,還是周武王殘忍呢?

最后,在我國歷史上,比帝辛殘暴昏庸的帝王多了去了。

為何帝辛的「惡名」,卻能穩坐「頭把交椅」?

雖然有各種演義、史書對他大書特書的原因,但這其中難道沒有周人的身影嗎?

當然,現在說這些沒用,因為我們是夏商周、唐宋元明清所有朝代的后代子孫。

朝代輪替,到現在,我們真的能說清楚,我們的祖先到底精準定位到誰?

作為漢族,只能說我們是炎黃子孫,至于其他,真的很難確認。

所以,不管桀紂好不好,他們總是我們的祖先。

我們也追尋歷史,只不過是為了了解歷史真相,還原一些被后人曲解的歷史事件。

像是這樣的事情,實在是太多了。

而最多、最集中的肯定是清代,他們對于糟蹋明代名人,不懈余力。

比如朱元章,他的身上是重災區。

說個最簡單的現象,他長得真的很丑?

一個很丑的人,能夠有什么親和力?

要知道,在古代,身有殘缺連當官都困難。

再說一點,現在很多人都知道,朱元章是要飯起家,還當過和尚。

這樣的人,肯定是文盲?

所以,開局一只碗就成為了美談。

但是,乞丐、和尚,卻不意味著是文盲,是傻子。

其實,在我國歷史眾多人物當中,沒幾個人的勵志事跡,可以和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章相提并論。

什么唐宗宋祖,什么秦始皇,都不如朱元章,因為他得位最正,這一點誰也不可指摘!

這位老祖,可以說是真的是一窮二白打天下。

而同樣被人稱為布衣皇帝的漢高祖劉邦,他的生活水平很明顯比朱元章高出許。

在他那個年頭,又沒有普及義務教育。

可是劉邦居然可以上學堂,證明家庭條件不差,比大部家庭都要好的多。

朱元章是真正的窮人出身,雖然號稱有間豆腐店,但很明顯朱家的豆腐店有可能不是虧本經營。

最起碼賺錢不多,要不然朱元章也不會和地主劉德放牛。

朱元章的童年,可以用兩個字形容——悲慘。

因為朱元章直系親屬,大部分死亡原因是餓死。

一個人會餓死,一般情況就是一個字——窮,沒錢怎么填飽肚子。

朱元章怎么窮法呢?父母死了也沒有地方下葬,雖然后來有好心人,給了朱元章一塊地安葬了他的父母。

但還有一個現實問題擺在面前怎么解決,那就是吃飯問題。

朱元章為了解決溫飽問題,去當了和尚,暫時解決了溫飽問題。

但后來饑荒過于嚴重,廟里養不起朱元章只能夠

化緣。

所謂的化緣,實際上就是乞討,而且還要是饑荒主要地帶。

自己都沒飯吃,怎么可能有緣化給你呢?

朱元章就是在種種不幸的,貧困潦倒惡劣條件環境長大。

可以說朱元章的成長之路,比很多貧困大學生都要艱辛。

但是朱元章的成就,沒幾個人能比得上。

一個家庭貧困孩子,逆襲成九五之尊的人物,按道理來說,應該是可以給別人樹立勵志榜樣的。

但事實上朱元章,極少情況下是以一個勵志人物的身份,出現在公眾面前。

自陳文哲識字開始,人們對朱元章的評價一般就是屠夫,心理變態等負面評價。

朱元章為什么不能成為勵志的歷史公眾人物,原因就是朱元章的故事的確勵志,但是他殺的狼心狗肺的知識分子太多了。

所以,他們就給羅織了很多罪名,說他不行。

比如,對生活的目標追求不夠遠大,這一點扯不扯澹?

還用漢高祖劉邦來比喻,比如說劉邦雖然出身于市井,但對生活是有遠大的目標和理想追求,他曾經立志要成為秦始皇一樣的威風。

其實陳文哲還有一個想法,他還想著如同道祖鴻鈞一樣威風呢,就是他沒有說。

那么,重新說回朱元章,他就不同了,他的理想實在大眾化。

他的理想就好生活,娶妻生子。

這種生活方式,就是平平靜靜。

而對于很多專家而言,這就是胸無大志,因為沒有崇高的理想和目標。

這不是只有專家這么認為,很多父母和老師也應該會這么認為。

但是,我想很多父母,都想讓自己的兒子,以老朱為榜樣。

雖然朱元章沒有上過學,但是他的文化水平可是很高的,這一點母庸置疑。

很多人說,朱元章的學歷,最多屬于初中沒畢業的水平。

但是,人家的治國水平,創業水平,都是華夏五千年之中前幾位的。

這樣的人,你說他沒文化?騙傻子呢?

有人會說,朱元章能夠做好一個皇帝,完全是因為戰爭造就英雄!

當然,這是事實,明太祖朱元章自貧寒之身而起,最終建立了大明帝國。

從年少時參軍到一方諸侯,再到一國之君,這其中經歷了無數的戰爭。

可以說,每一場戰爭都是他成長的機會。

若說他什么也沒學,那就大錯特錯了!

不但學了,并且學得透徹,學的徹底!

但是,這不能就說朱元章的文學造詣差!

朱元章從小家境貧寒,小時候能吃飽就已經不錯,就談不上什么學習了。

幸虧在小時候,父親曾送他就讀過一段時間的私塾,大字也認識幾個。

包括之后在皇覺寺做和尚,整日里面對經文,因此,在文化方面,也算是略通文墨。

最快更新請瀏覽器輸入M.到進行查看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