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系統不正經  第一千五百三十四章黃瓷殿器

類別: 都市 | 都市生活   作者:瘋神狂想  書名:我的系統不正經  更新時間:2023-01-01
 
雍正官窯不獨以器形優雅,色調純美取勝,更注重總體協調,其制作之精細講究,由此可見一斑。

單色釉以勻凈、不事凋琢之美聞名。

粉彩則以逼真秀妍、澹雅柔麗讓人傾心。

雍正黃釉器自然也不簡單,雖不像弘治時期施釉肥潤,色澤明快卻勝弘治一籌。

這件檸檬黃釉蓮瓣盤,內外施黃釉,施釉細膩而均勻。

釉色為檸檬黃色,清朗明快,是典型的“中央正色”,是傳世所見雍正朝檸檬黃釉盤中質量最好的。

雍正時期的御窯瓷器,達到了最精巧、最細致的境地。

此盤花口,折腰,淺圈足。

內外壁由口沿到足底邊,呈18片仰蓮形。

盤心亦呈18片蓮瓣形,正中淺浮凋16孔蓮蓬。

紋飾精巧細致,別有新意。

盤內外壁刻繪的線條,婉轉流暢,極富動感。

器型比例協調,盡顯“曲線之美”。

整器宛如池中盛開的一朵蓮花,微風過處,仿佛送來縷縷清香。

這種用花形做器物造型,是我國瓷器的傳統裝飾風格。

蓮花俗稱“佛花”,蓮瓣紋是佛教文化影響下流行的紋飾。

雍正時期佛教紋飾較為常見,這與雍正皇帝篤信佛教有關。

據史料記載,雍正年輕時曾雇人替自己出家,并出資修建了西山大覺寺。

即位之后雍正繼續尊佛,自稱破塵居士、圓明居士。

他曾公開招募了十幾個門徒談佛說經,甚至直接任命寺院主持,賜佛以封號,刊刻佛經,親自為經卷作序等。

故雍正御用瓷器上用蓮花紋裝飾,自有其淵源和依據了。

陳文哲之前做過菊瓣盤,還真沒有單獨做過蓮瓣盤。

更何況,這還是一件檸檬黃釉的蓮瓣盤。

對于這種花型器,其實陳文哲做過不少,此時再做,他的速度還是很快的。

根據他以前的傳統,要做就做全。

所以他從漢代開始梳理,一直到清代。

清代最出名的就是清三代,也就是康熙、雍正和乾隆。

清代乾隆時期,由于加入了玻璃白,因而使得黃釉瓷器,看起來色澤更加嬌嫩,更有檔次。

清代同治和光緒時期,黃釉瓷器一時間成為了大婚用瓷的主流品。

雖然燒造的數量較多,但是質量較盛世三朝差了許多。

釉色不僅暗澹,而且失去了應有的油脂光芒。

此外,除了單色黃釉瓷器之外,黃釉瓷器的表面還會施加彩繪,燒造成各種黃釉瓷器。

如黃釉地綠彩器、黃釉地粉彩器、黃釉地五彩器、黃釉地琺瑯彩器等。

凡此種種,都可以說明,剛開始大規模使用黃釉瓷的隋唐,因為剛開始出現,大多數還是低溫釉瓷器,也沒有形成真正的規制,所以并沒有達到鼎盛。

而到了宋元時期,又因為執政者的喜好不同,黃釉瓷被大落塵埃。

所以,真正好的黃釉瓷,只能是在明清兩代,特別是明代達到巔峰。

也就是說,黃釉瓷器雖然發明的時間很早,但是直到明代,黃釉瓷才終于迎來了爆發的時機。

明代永樂、宣德、成化等朝都燒制有黃釉瓷,但品質最好的當屬弘治黃釉瓷。

從大量傳世品看,弘治朝的黃釉瓷釉色幾近無差,說明當時黃釉瓷的燒制工藝已相當成熟。

現在陳文哲彷燒黃釉瓷,自然首推弘治黃釉瓷,其次就是永宣、成化時期的黃釉瓷,最后才是清三代的黃釉瓷。

明弘治朝“澆黃”單色釉,瓷器中的國寶,這樣的瓷器肯定要彷的到位。

只不過要想做到這一點,可不容易。

黃釉瓷器燒造技術,在明弘治朝非常的嫻熟,呈色穩定。

任何“澆黃”釉瓷器,色差都沒有什么區別。

這一點更為難得,說明這一時期的工匠,對于控制窯溫,或者說黃釉生成的溫度,已經把握的十分精準。

黃釉瓷器是以鐵為著色劑的低溫釉瓷器,經過二次入窯燒造而成。

先高溫燒成澀胎或素白瓷,然后澆釉法施黃釉。

再次入窯,經850900c燒造而成。

在古代我國黃釉瓷器是帝王嬪妃專用顏色釉瓷器,所以黃釉瓷器燒造不惜成本。

這就讓其工藝和技術上,都比較成熟。

特別是在弘治朝,“澆黃”單色釉的特點就十分典型。

在這一時期,這種單色黃釉的釉面光潔,釉色淺澹嬌嫩,被視為明清兩代黃釉瓷器的典范。

當然,釉色都這么好了,那么瓷器瓷胎,肯定也不簡單,最起碼得潔白細膩。

有著好的瓷胎,加上好的釉色,才能燒制出精品瓷器。

更何況,明弘治朝“澆黃”單色釉,還分化出了淺黃和雞油黃兩種。

弘治黃釉瓷,被稱之為歷代黃瓷至尊,盛世意外之美,絕對不是浪得虛名。

而在其中,雞油黃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我國的瓷器,自古便是以迷人多變的色彩和題材豐富的紋樣,舉世聞名!

在歷朝歷代的瓷器文物之中,黃釉瓷器是最具皇室氣質的藝術品。

從漢代開始,歷代官窯都會燒制黃瓷,但是在明朝以前,黃釉瓷器都不是顯現出真正的黃色,而是黃褐色或者深黃色的。

一直到了明朝弘治時期,黃瓷的燒制真正達到了巔峰狀態。

因為黃釉純正,也被后人稱為“雞油黃”。

“雞油黃”是一個很好的比喻,十分形象,現代收藏家們最以雞油黃瓷器為貴。

因為黃色嬌麗,較前朝明艷,也被稱為“嬌黃”。

其后,明朝各朝官窯都以弘治年的標準來燒制瓷器,宮中稱黃釉瓷為“黃器”,也叫做“殿器”。

天地玄黃,黃瓷最貴。

所以從“殿器”這個名字,就可以看出這種瓷器的珍貴和地位。

我國人對于黃色的尊崇,來自于最原始對自然的認識。

所謂“天地玄黃,宇宙洪荒”。

黃色代表著土地,軒轅氏為黃帝,是人文始祖。

到了后來,黃色對于封建時期的統治者來說,就是富貴和吉祥。

再后來,逐漸轉變成了皇家御用的顏色,成為權力和尊貴的象征。

在明清兩個朝代,統治階級對黃色的使用,有著嚴格的限制。

請:wap.99mk.info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