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系統不正經  第一千五百九十五章南青北白

類別: 都市 | 都市生活   作者:瘋神狂想  書名:我的系統不正經  更新時間:2023-01-26
 
唐景龍四年,是唐中宗執政的最后一年。

這一年正處于武則天死后,和唐開元盛世之間的動蕩年代。

許多古寺因各種原因坍毀,而興國寺塔卻保留下來。

博野興國寺塔為四方形,十五層密檐式實心石塔。

石塔通高7.51米,分為塔基、塔身、塔剎三部分。

塔基邊長1.73米,由三層方石組成。

塔身第一層由三塊整石拼合,形成塔室。

塔室南面辟券門,門左右各凋一持劍守護神。

室內北壁凋刻一佛二弟子,并刻有塔志,內有“景龍四年”字樣。

室內東西兩壁各有佛像,還有供養人像,所刻銘文中還有供養人姓名。

第二層至第十五層為密檐式,每層檐均為石凋成疊澀式樣。

每層為一塊石料,檐部為一塊石料,相互疊壓,塔剎為一石凋寶珠,是唐代石塔杰作。

除了古建外,件件美不勝收的文物,也能讓觀者領略唐代遺風。

比如唐代的邢窯白釉雙魚穿帶壺,這件瓷壺高21厘米,口徑4.9厘米。

胎潔白細膩而致密,通體施白釉,口緣及足部露胎,釉色白中閃青。

造型成雙魚躍起狀,魚頭為瓶的口、頸、肩部,身為瓶身,尾為瓶之圈足。

瓶口外侈,腹部扁圓,圈足外撇。

瓶身飾滿魚鱗紋,兩側堆塑雙排魚鰭紋,上下均有環形系,圈足置孔,便于穿系提攜。

這妥妥的就是唐代便攜式水壺啊!

像是這樣的經典瓷器,唐代還有不少。

陳文哲找那種經典而又不廣為人知的作品,隨便做了幾件。

剛來工廠這邊的時候,他見到的水月觀音就很不錯。

當然,宋代的水月觀音最出名,但是當代的也不遑多讓啊!

因為佛教,是從唐代開始更加興盛。

所以唐代的佛像肯定也是不缺的,各種各樣的佛像都有。

只不過這一次陳文哲做的是瓷塑,所以他選了唐代白石脅侍菩薩立像。

這件立像豐滿圓潤,體態婀娜。

脖子上飾有蠶節紋,戴項飾,帔帛至左胸挽結。

下身著富麗貼體的長裙,衣褶層疊,裙上掛滿精美華麗的纓絡,赤足立于仰蓮臺上。

雖然無頭斷臂,但體態修長,略略右傾的腰肢,如輕輕擺動的柳枝,風姿綽約,給人一種雍容華貴,瀟灑飄逸的感覺。

猶豫文哲的凋刻技術現在已經十分高明,所以做這種類似凋塑、瓷塑一類的作品,他會更加得心應手。

“要改變一下形態了!”

先前已經做過一些三彩鴨形杯,陳文哲不滿足于單調的形象,想著制作另外一些鴨形器。

他首先想到的就是唐代三彩鴨形柄角杯,國內就有這么一只杯子流傳。

它是國家二級文物,寧縣春榮公社唐墓出土。

那只唐代三彩鴨形柄角杯長13厘米,口徑6.4厘米。

此器物體呈鴨形,鴨雙眼圓睜,神情機警,螺旋狀的羽毛分披兩側,鴨尾卷曲成一圓形,與鴨嘴銜接。

杯的整體呈喇叭狀,杯兩側靜立兩只活蹦亂跳的幼鴨。

它通體施三彩釉,釉色純正,絕對是一件好東西。

做完這一件,陳文哲收拾材料,做了一件彷邢窯的三彩鴨形杯。

這只唐代邢窯三彩鴨形杯的造型,為一只體態豐滿的鴨子。

鴨回首伸頸,口銜荷葉形杯口。

橢圓形鴨腹即杯身,腹內中空,鴨子雙翅展開,作游水狀。

好的三彩瓷,必須要胎質堅硬致密。

之后才上施黃,綠,褐三色彩。

做成之后,杯子造型生動逼真,栩栩如生。

融情趣與實用性為一體的邢窯三彩鴨形杯,放到今天也是引領潮流的藝術上品。

唐代邢窯是一座比鞏窯還要出名的窯口,準確的說邢窯是一處隋朝-五代時期的窯場。

換源app,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

現存遺址位于北河省xt市轄內丘、臨城兩縣境內的太行山東麓丘陵和平原地帶。

據考證,邢窯始燒于北朝,衰于五代,終于元代,唐代時為制瓷業七大名窯之一,也是我國北方最早燒制白瓷的窯場。

邢窯開創的獨特制瓷工藝和先進的燒造技術,同樣是我國陶瓷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唐人李肇在《國史補》里寫道:“內丘白瓷甌、端溪紫石硯,天下無貴賤通用之”。

邢窯白瓷產品的出現,改變了我國一向以青瓷為主的局面,結束了自魏晉以來青瓷一統天下的局面。

到了唐代,形成規模,使得邢窯與越窯平分秋色,形成了南青北白、相互爭妍的兩大體系。

這才為唐以后白瓷的崛起和彩瓷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白瓷的發展起步較遲,而邢窯白瓷到唐朝中期已非常流行。

唐墓出土的白瓷碗,胎土白潔,細如澄泥,釉色明凈。

據此可以證明,邢窯白瓷同樣是瓷器中之上品。

唐代白瓷除邢窯外,其他產地之白瓷質地制工也較優良,西江州窯也是當時白瓷的中心。

唐三彩的出土,使邢窯遺址成為中我國第三處燒制唐三彩的窯址。

唐三彩一般為黃、綠、白(藍),其發展是從漢代單色釉(綠)到北朝的黃釉綠色再到唐三彩。

三彩陶器巧妙利用了釉色的變化,達到富麗華美的裝飾效果。

唐三彩的烘造地點,主要在長安及陽洛兩地,造型也十分的豐富多彩;

有生動傳神感人的人物偏和動物偏,還有房屋用器的模型。

現在我們都知道,唐三彩色釉中藍彩較罕見。

邢窯的藍釉唐三彩作品,還是有一些的,比如陳文哲原來一直想做,卻沒做的一種品種瓷器。

唐代邢窯三彩臥兔形枕,也算是一件國寶啊!

唐代邢窯三彩臥兔形枕,出土自安新縣。

枕身呈臥兔狀,上承橢圓形枕面。

肥胖的小兔四肢伏地,兩耳貼背,雙目圓睜,活潑可愛。

枕面以藍色為地,中心刻一朵盛開的蓮花,花瓣和花芯分別用綠、褐、藍三色涂染。

小兔通體為淺綠色,釉面有細密的開片。

胎質潔白細膩,通體所施釉彩凝厚滋潤,底漏胎。

這件器物的出土,改變了業界對邢窯無藍色釉彩的看法,具有極高的研究價值。

也是因為這個,陳文哲幾人做邢窯瓷器,而且還是藍釉唐三彩,自然首先想到的就是它。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